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1課 長恨歌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x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1課 長恨歌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1課 長恨歌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x(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1課 長恨歌 一、音正形準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①回眸(mu) ②粉黛(di) ?、垠P宮(l) ④霓裳(n) ⑤翡翠衾(qīn) ⑥鼙鼓(p) ⑦仙袂(mi) ⑧衣鈿(din) ⑨凝睇(d) ⑩釵擘(b) ?縈紆(ynɡyū) ?馬嵬(wi) ?闌干(ln) ?綽約(chu) ?迤邐(yǐ) 2.辨形組詞 ①②③ ④⑤ 二、詞語積累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六宮粉黛無顏色:容貌,姿色 ②可憐光彩生門戶:可愛,可羨 ③東望都門信馬歸:無心鞭馬,任馬前行 ④耿耿星河欲曙天:天色微明的樣子 ⑤鴛鴦瓦冷霜華重:濃重,厚重 ⑥為感君王輾轉思:翻來覆去,失眠狀 ⑦遂教方士殷勤覓:盡心盡力 ⑧其中綽約多仙子:美好輕盈的樣子 ⑨含情凝睇謝君王:注視著 ⑩云鬢半偏新睡覺:剛剛醒來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古義 ①臨別殷勤重寄詞 古義:情意深厚誠摯 今義:熱情而周到 ②雪膚花貌參差是 古義:差不多 今義:長短、高低、大小不齊;大約;錯過,蹉跎 三、名言警句 課文名句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2.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3.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4.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5.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6.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一、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人。他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作品有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等,風格平易自然、淺顯流暢。作品多收錄于《白氏長慶集》。 從白居易一生的仕途來看,雖多為官,但總不順利,老是處于一種憂憤不安的狀態(tài)中。但作為一個詩人,他的成就卻極大。后人將他與李白、杜甫并稱為唐代三大詩人。 二、背景展示 這首詩寫于唐憲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當時作者任盩厔(今陜西周至)尉。同年十月,白居易、陳鴻、王質夫三人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有感慨。于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了這首長詩,請陳鴻寫了一部傳奇小說,長詩和傳奇小說相輔相成,流傳后世。 唐憲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現一線希望,但他驕奢淫逸,宮中多內寵。為了能放肆淫樂,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易作此詩也為勸諫憲宗不要重蹈覆轍。 三、文體知識 歌、行 古體詩的一種。漢魏南北朝樂府詩題多用歌、行、曲、引、吟、嘆、怨等,其中以“歌”“行”為最多,逐漸演變成一種詩體名。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等古體,篇幅長短不一。較為著名的歌行作品有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 新樂府 開創(chuàng)這種新詩體的是杜甫,而運用得最為純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白居易。因此,新樂府還是白居易一組組詩的名稱。組詩共50首,內容十分廣泛,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形象鮮明,語言通俗,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敘事組詩。新樂府與古樂府有明顯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不再單純模仿漢、魏、晉、南北朝樂府詩歌體制,內容大多反映民間疾苦。 文白對照 這首敘事詩按照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四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段 起 止 段 意 第一部分 開頭至“盡日君王看不足”。 寫楊貴妃進宮并得到唐玄宗的專寵。 第二部分 “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回看血淚相和流”。 寫安史之亂給李、楊的愛情造成悲劇的結局。 第三部分 “黃埃散漫風蕭索”至“魂魄不曾來入夢”。 寫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刻骨銘心的思念。 第四部分 “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束。 寫楊貴妃化仙后托道士將信物、密誓歸報皇上,表達她綿綿無盡的相思。 1.這首詩的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日高起”“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看起來是樂到了極點,像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 2.詩人是如何表現“長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亳R嵬坡楊貴妃之死,詩人刻畫得極其細膩,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可以說“死別”是長恨的起點。 ②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別之后,內心十分酸楚愁慘;還都路上,舊地重經,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回宮后,白天睹物傷情,夜晚輾轉難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夢境,卻又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至此,已經把“長恨”之“恨”寫得十分動人心魄。 ③詩的尾聲,詩人借助想象的彩翼,構思了一個嫵媚動人的仙境,通過成仙之后的楊太真對唐玄宗的思念、對“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追求、對“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的信念,表現了她對人間愛情的堅貞和延續(xù),把悲劇故事的情節(jié)推向高潮,“長恨”情感迸發(fā)到頂點。 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在全詩中有何藝術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詩人采用浪漫主義寫法,讓仙境中的楊貴妃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回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lián)想、回味的余地。 有人認為,唐玄宗作為一代君主,應該以國家大事為重,不應該沉迷在與楊貴妃的兒女情愛之中。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導致安史之亂、馬嵬兵變實在是咎由自取。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同意??梢越Y合歷代明君強國富民及昏君荒淫亡國的事例展開論述。 (示例二)不同意。個人情愛與國家利益并不矛盾。本文作者只是選取了唐楊愛情的生活方面,贊美一代君王與美人之間的生死相戀的感人故事,后人牽強地和治國安民聯(lián)系在一起,實屬不妥。(開放型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課本素材 點擊素材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薄坝袢菁拍瘻I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形容絕世佳人、靚麗美女的容貌 (2)“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形容迷戀情愛之中,荒廢事業(yè) (3)“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后人引用,以表示對愛情的忠貞 運用示例 玉環(huán),你擁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貌;你是唐玄宗的紅顏;你也是擾亂天下的禍水。唐玄宗因迷戀你而不上早朝。于是,你成了諸臣口中的“紅顏禍水”。但人們可知曉,你不知勸過他多少次,但他不聽,這能怪得了你嗎?唐玄宗沉迷女色,憑什么要把“禍水”之罪加在你身上呢?即使沒有你楊玉環(huán),還有張玉環(huán)、李玉環(huán)也會讓玄宗荒廢朝政啊。玉環(huán)啊玉環(huán),誰叫你那么貌美如花,千嬌百媚呢?誰叫你那么柔情似水,才華橫溢呢?誰叫你用你的柔情撫平了玄宗的孤寂之心呢?誰叫你把那三千寵愛集到你一身呢?你的無奈有誰知,你的苦楚有誰曉,你的痛苦有誰憐。你為玄宗付出了真情,為國家付出了真心,但換來的卻是驪山的賜死。悲哉,冤哉! 2.課外素材 《長恨歌》十年演出2 400場 待客500萬人次 舞劇《長恨歌》自2007年4月7日第一場演出至今,已整整十年,截至昨日,《長恨歌》累計演出2 400場,有近500萬人觀看了這部演出。 陜西旅游集團公司在華清宮投資1.2億元打造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該劇以白居易同名敘事詩為藍本,以真實的歷史故地華清宮為舞臺,集歷史文化之韻、山水自然之美與現代科技之奇為一體,藝術再現了1 200年前發(fā)生在這里的婉轉動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長恨歌》是真山、真水、真故事、真情感的藝術化呈現,她使沉寂的歷史活化,有效帶動了華清旅游產業(yè)結構的轉型升級,而且產生了較大的產業(yè)集群效應,拉動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被譽為“中國旅游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典范之作”。 《長恨歌》先后榮獲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組委會特別獎,被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列入“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旅游演出”“中國十大未來文化遺產項目”。 點評 遺址娛樂化,這件事情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因為觀眾是苛刻的,雖然每個人或者每一代人幾乎都讀過白居易的《長恨歌》,但是,每個人和每一代人都對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故事有著自己獨特的想象。怎樣才能完美還原出《長恨歌》中的歷史場景和愛恨情仇?怎樣才能做到讓每一代人都認可和接受演藝中看到的李隆基和楊貴妃?我們期待著《長恨歌》成為西安在絲綢之路上最閃耀的名片,因為愛情的故事是不分階層的,文化的力量是沒有國界的,盛世唐朝的絕唱也是絲綢之路的絕唱。 請你思考 你覺得該素材能運用到哪類話題文章中? 我想生活在唐朝 我想生活在唐朝,因為那里是詩的世界,從詩中我領略到一位位詩人的襟懷,感受到人世間復雜而真摯的情感。(1)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2) 夢回無數次,幻想千百回,我想生活在唐朝,領略自然美好的勝景。我可以與李太白在“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的盎然春思中,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與他并肩闖天下,學詩學道,仗劍任逍遙。與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到黃河岸邊高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放詩句。我可以結識到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才人孟郊,一起感受到他的春風得意。我還可以穿行在鮮花盛開的黃四娘家中,于“千朵萬朵壓枝低”的花間,獨自品享“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醉人美景。我想生活在唐朝,于山川河流之中,揮灑“隨意芳草歇,王孫自可留”的自由和逍遙。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2) 生活在唐朝,我可以品讀失意文人落魄的傷感。登上幽州臺,我與陳子昂高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感受他心中的憤懣與慨嘆。與杜甫登高遠眺,望著無邊蕭蕭的落木,攙扶著他多病的身體,去探討“艱難苦恨繁霜鬢“的無奈和失落。我低吟著《長恨歌》,去解讀大唐皇帝玄宗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癡情和哀怨。我在重陽佳節(jié)那天,偶遇漂泊異鄉(xiāng)的王維,一起分飲“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孤獨。我想生活在唐朝,在那些傷感、失意、孤獨的漂泊中,我學會了堅強與豁達。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2) 我想生活在唐朝,那個用詩來構造的朝代中也不乏戰(zhàn)爭和叛亂。國家動蕩,戰(zhàn)亂四起。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我于成都草堂中看到了杜甫,面對破陋的草房,他發(fā)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渴盼天下寒士能安居幸福。我站在青海長云之下,和王昌齡一起征戰(zhàn)沙場,于漫漫黃沙中身穿金甲,身經百戰(zhàn),高呼“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錚錚誓言。我想生活在唐朝,于國仇家恨中升華自己的愛國境界,感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和責任。 我想生活在唐朝,因為那里是詩的世界,在那一篇篇絢麗的詩章中,埋藏著古人千年的幽幽之情,鐫刻著古人曲折多彩的人生畫卷。(3) 穿行在唐朝,我變得理性了,變得成熟了,變得更加自信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3) 思悟要點 (1)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 提示 開篇點題,交代回到唐朝的原因,并領起下文的描寫與抒情。 (2)文章設置的三個小標題有怎樣的特點和作用? 提示 特點:巧用唐詩名句做小標題,概括了本節(jié)內容。三個小標題從不同的角度,層層漸進,構成本文的主體內容,第一個小標題為自然風景之優(yōu)美,第二個小標題為怨恨之傷感,第三個小標題為憂國愛民之吶喊。作用:思路清晰,構思獨到,呈現形式新穎,表達主題明確。 (3)最后兩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 運用反復手法,與首段呼應,總結全文;重申回到唐朝的原因及意義,強調了在詩的王國里我變得理性,找回自信。 小結 唐朝是詩的王國,唐詩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名句。這些詩句如果能巧妙地引用到作文中,不僅能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文章的論辯力,更能讓自己的作文語言出彩,從而使文章文采斐然,優(yōu)美流暢,形成作文寫作中的一大亮點。 一、基礎知識 1.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始是新承恩澤時 承:承受 夕殿螢飛思悄然 悄然:寂靜的,無聲 B.到此躊躇不能去 去:前往 盡日君王看不足 不足:不厭,不夠 C.上窮碧落下黃泉 窮:窮盡,走到盡頭 天生麗質難自棄 自棄:自我埋沒 D.含情凝睇謝君王 謝:道歉 遂叫方士殷勤覓 殷勤:盡心盡力 答案 C 解析 A項悄然:憂愁的樣子。B項去:離開。D項謝:感謝。 2.下列各句中,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B.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C.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D.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答案 D 解析 D項使用了頂真,其他三項使用了對仗。 3.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新樂府運動由白居易、元稹倡導,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雖仍為樂府,已不拘于聲律,故稱新樂府。 B.白居易在江州時,曾整理、編集自己的詩歌作品,分成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最精華的部分,是他的感傷詩,這些詩篇廣泛反映了中唐時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了現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如《觀刈麥》《賣炭翁》等。 C.《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國傳統(tǒng)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huán)往復的特點。 D.《長恨歌》的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叭崭咂稹薄安辉绯薄耙箤R埂薄翱床蛔恪钡龋磥硎菢返搅藰O點,像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 答案 B 解析 《觀刈麥》《賣炭翁》等應為諷喻詩。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寫安史之亂爆發(fā),打破盛唐安定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寫楊玉環(huán)貌美無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唐楊兩人的心愿,也是天下有情人的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4)寫仙境中的貴妃凄慘之美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2)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3)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4)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二、閱讀理解 5.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與夢得[注]沽酒閑飲且約后期 白居易 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 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 夢得:劉禹錫。白居易與劉禹錫同齡,交情深厚,開成二年(837),兩人同在洛陽,劉任太子賓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閑職。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A.首聯(lián)以“少時”與“老后”相對?!安粦n生計”使人想見詩人少不更事時的稚氣與豪氣。老后不“惜酒錢”是一脈相承的豪情,而無絲毫的世事艱難之感。 B.頷聯(lián)寫兩人同沽美酒時真摯熱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兩人共同的處境和心境,“相看”句寫兩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詳的親切動人場面。 C.頸聯(lián)寫“閑飲”的細節(jié)。兩位老友行酒令、引經史、邊飲酒邊聽音樂,不知不覺就喝多了。這一聯(lián)也展現了兩人高雅芳潔的情懷與滿腹經綸的才學。 D.尾聯(lián)虛寫,詩人把眼前的聚會引向未來,把友情和詩意推向高峰,使時間延長了,主題擴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摯友的深情厚誼。 E.全詩言簡意豐,語淡情深,從一時“閑飲”,到“且約后期”,既有超脫庸雅的情懷,又暗示對身世際遇的感悟,見出一種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 答案 AC 解析 A項“老后”寫出了詩人閱盡世情冷暖、飽經政治滄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氣。C項這里的“閑”是身閑而心未嘗閑,借知識的游戲來怡情養(yǎng)性是假,排遣寂寞無聊才是真。雖有高雅芳潔的情懷、匡時救世的志向和滿腹經綸的才學,卻只能引經據史,行行酒令虛擲時光,這正是仁人志士的不幸。 (2)本詩以“閑飲”為題,表達了詩人哪些復雜的情感?請結合全詩內容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俸陀讶讼嗑坶e飲之樂。兩人共把十千,行酒令、引經典,相約再聚之樂。②官場冷遇,閑置之愁。白居易政治上遭到冷遇,“閑”字透露出詩人寂寞而又閑愁難遣的心境。③年老飽經滄桑之悲。首聯(lián)、頷聯(lián)詩人回首平生,由年少時的不為生計擔憂的豪情,寫到兩人六十七歲時,白發(fā)相對,閱盡世情冷暖、飽經政治滄桑而身心交瘁的感受。 6.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讀長恨辭 [宋]李覯 蜀道如天夜雨淫,亂鈴聲里倍沾襟。 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 馬 嵬 [清]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1)下列對詩作的理解,不恰當的兩項是( ) A.《讀長恨辭》是用絕句形式寫的讀后感兼詠史詩。這類詩最重要的是要有創(chuàng)見,富有新意。 B.《讀長恨辭》的前兩句是對《長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敘述了馬嵬兵變的事件。 C.“君王不動心”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唐玄宗因失去楊玉環(huán)悲傷之情的同情。 D.“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表現了詩人對唐玄宗及楊貴妃愛情的傷感。 E.“淚比長生殿上多”揭露了社會上的種種不幸迫使諸多夫妻不能團圓的現實。 答案 CD 解析 C項“同情”理解錯誤,應為諷刺批判。D項表現了詩人對下層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2)兩首詩在表現手法上是否一致?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對比的手法。李詩將將士的死與楊貴妃的死作對比,將“倍沾襟”與“不動心”作對比;袁詩將李楊兩個人的生離死別與百姓的生離死別進行對比。-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1課 長恨歌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18 2019 學年 高中語文 第一 單元 長恨歌 解析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385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