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物理學》學習資料: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

上傳人:努力****83 文檔編號:153706611 上傳時間:2022-09-19 格式:PPT 頁數(shù):82 大小:2.96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大氣物理學》學習資料: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_第1頁
第1頁 / 共82頁
《大氣物理學》學習資料: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_第2頁
第2頁 / 共82頁
《大氣物理學》學習資料: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_第3頁
第3頁 / 共82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4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大氣物理學》學習資料: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大氣物理學》學習資料: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8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第五章第五章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學習要求學習要求q 提前預習q 課堂聽講q 習題(復習)3第五章第五章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大氣運動的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地面于太陽輻射,地面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從大尺度和大氣中的輻射過程從大尺度開始開始控制控制了地球大氣系統(tǒng)的能量平衡,了地球大氣系統(tǒng)的能量平衡,從而從而決定決定了地球氣候的基本特征。了地球氣候的基本特征。大氣輻射學大氣輻射學研究輻射能在地球-大氣系統(tǒng)內傳輸和轉換的規(guī)律及其應用,屬大氣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天氣學、氣候學、動力氣象學、應用氣象學、大氣化學和大氣遙感等學科的理論基礎之

2、一。學習、研究的意義學習、研究的意義學習、研究的意義學習、研究的意義輻射能是地面和大氣的基本能量來源,輻射是地氣系統(tǒng)與宇宙空間能量交換的唯一方式輻射傳輸規(guī)律是大氣遙感的理論基礎數(shù)值天氣預報中需要定量化考察大氣輻射過程氣候問題輻射強迫 近年來人類活動造成的地球大氣氣候變遷成為大氣科學研究熱點,其原因也在于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某些物質會改變地球大氣中的輻射過程所致。光的本性之爭光的本性之爭17世紀70年代微粒說(牛頓)和波動說(胡克、惠更斯)光學170419世紀初波動說(橫波)占統(tǒng)治地位(托馬斯.楊和菲涅耳)20世紀統(tǒng)一簡史簡史麥克斯韋和電磁場方程的建立麥克斯韋和電磁場方程的建立W.Weber(180

3、4-1891)G.F.B.Riemann(18261866)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HRHenz,18571894)才用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關于電磁波的預言“法拉第一麥克斯韋的電動力學使物理學家們在長期猶豫不決之后,終于逐漸地放棄了有可能把全部物理學建立在牛頓力學之上的信念?!睈垡蛩固刮募喪泛喪?880-19001880-1900七大實驗七大實驗1887年赫茲證實電磁波-光電效應1887年的邁克耳孫一莫雷實驗以太1895年倫琴發(fā)現(xiàn)了X射線1896年貝可勒爾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輻射1897年J.J.湯姆孫發(fā)現(xiàn)電子1898年居里夫婦發(fā)現(xiàn)放射

4、性元素Planck黑體輻射實驗簡史簡史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Max Planck(1858-1947)Max Planck(1858-1947)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物理學家19011901:Plancks LawPlancks Law1918 1918 Nobel PrizeNobel PrizeQuantum theory Quantum theory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1824-1887)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物理學家18591859:Kirchhoffs LawKi

5、rchhoffs Law光譜學光譜學電學電學發(fā)現(xiàn)了銫和銣發(fā)現(xiàn)了銫和銣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Joseph Stefan(1835-1893)Joseph Stefan(1835-1893)奧地利物理學家、詩人奧地利物理學家、詩人18841884: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 flowStefan flow熱學熱學電磁學電磁學1904 Nobel Prize1904 Nobel PrizeThere always something will remain,that we shall not know

6、,why?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Ludwig Boltzmann Ludwig Boltzmann(1844-1906)(1844-1906)奧地利物理學家奧地利物理學家18841884: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Boltzmann law(理論推導)統(tǒng)計力學統(tǒng)計力學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Lord Lord Rayleigh(JohnRayleigh(John William William StruttStrutt 1842-1919)1842-1919)英國物理學家英國物理學家18711871:

7、Rayleigh ScatteringRayleigh Scattering聲學聲學電學電學1904 Nobel Prize1904 Nobel Prize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Wilhelm Wien(1864-1928)Wilhelm Wien(1864-1928)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物理學家18931893:Wiens Displacement LawWiens Displacement Law1911 1911 Nobel PrizeNobel Prize定義定義 black body black body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

8、論基礎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理論基礎Gustav Mie(1868-1957)Gustav Mie(1868-1957)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物理學家19081908:Mie theoryMie theory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完善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完善2020世紀世紀2020年代:計算地年代:計算地-氣系統(tǒng)的氣系統(tǒng)的輻射收支輻射收支3030年代:輻射傳輸?shù)幕驹砟甏狠椛鋫鬏數(shù)幕驹?9501950年:美籍巴基斯坦學者年:美籍巴基斯坦學者SubramanyanSubramanyan Chandrasekhar Chandrasekhar 1983 1983 Nobe

9、l PrizeNobel PrizeRadiative Transfer Clarendon Press,Oxford,1950,reprinted by Dover Publications,New York,393 pp.,1960.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完善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完善1964:1964:英國英國Richard M.GoodyRichard M.GoodyAtmospheric Radiation,Theoretical Basis,(second edition by R.M.Goody and Y.Yu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436 pp.,

10、1964,519 pp.,1989.19691969:蘇聯(lián)地球物理學家蘇聯(lián)地球物理學家Kondratyev,K.Ya.Radiation in the Atmosphere.Academic Press簡史簡史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完善現(xiàn)代大氣輻射學的完善7070年代后:非球形粒子的吸收和散年代后:非球形粒子的吸收和散射、輻射傳輸方程的數(shù)值解法射、輻射傳輸方程的數(shù)值解法簡史簡史近年來的主要研究近年來的主要研究發(fā)展大氣遙感探測的理論和方法發(fā)展大氣遙感探測的理論和方法建立具有物理基礎的實際大氣輻射模式建立具有物理基礎的實際大氣輻射模式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和局地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和局地大氣環(huán)境

11、的影響太陽活動的變化對氣候的影響太陽活動的變化對氣候的影響簡史簡史華人的貢獻華人的貢獻19321932年:嚴濟慈采用照相光年:嚴濟慈采用照相光度術方法,精確測定了臭氧度術方法,精確測定了臭氧在全部紫外區(qū)域(即在全部紫外區(qū)域(即215-345215-345納米)的吸收系數(shù),并發(fā)現(xiàn)納米)的吸收系數(shù),并發(fā)現(xiàn)了若干新光帶了若干新光帶國際臭氧委員會把嚴濟慈精國際臭氧委員會把嚴濟慈精確測定的吸收系數(shù)定為標準確測定的吸收系數(shù)定為標準值,各國氣象學家用以每日值,各國氣象學家用以每日測定高空臭氧層厚度的變化,測定高空臭氧層厚度的變化,長達年之久長達年之久簡史簡史華人的貢獻華人的貢獻程純樞程純樞(1914-199

12、7(1914-1997)根據(jù))根據(jù)1931-19351931-1935年南京地區(qū)日射強度記錄,計算過年南京地區(qū)日射強度記錄,計算過大氣消光系數(shù),分析了大氣混濁度大氣消光系數(shù),分析了大氣混濁度因子因子19441944:郭曉嵐(郭曉嵐(Hsiao-Hsiao-LanLan KuoKuo)根)根據(jù)當時最完善的水汽與據(jù)當時最完善的水汽與CO2CO2紅外吸收紅外吸收系數(shù)資料,重新計算了北半球大氣系數(shù)資料,重新計算了北半球大氣輻射圖及大氣冷卻率,其計算精度輻射圖及大氣冷卻率,其計算精度超過了當時的國際水平超過了當時的國際水平廖國男(廖國男(KuoKuo-Nan-Nan LiouLiou)參考書目參考書目教

13、材類教材類廖國男著,1980,周詩健等譯,1985:大氣輻射導論,氣象出版社。第2版,2005,120元Liou,K.N.,1980:An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Radiation.Academic Press,New York,392 pp.Liou,K.N.,2002:An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Radiation.2nd edition,Academic Press,San Diego,583 pp.參考書目參考書目教材類教材類尹宏編著,1993:大氣輻射學基礎,氣象出版社劉長盛、劉文保編著,1990:大氣輻射學,南京大

14、學出版社。周秀驥等,1991:高等大氣物理學,氣象出版社Grant W.Petty,A First Course In Atmospheric Radiation.Sundog Publishing,Madison,Wisconsin,446 pp.2004.參考書目參考書目參考類參考類吳北嬰等編著,1998,大氣輻射傳輸實用算法,氣象出版社。大氣光學分子散射Paltridge,G.W.and C.M.Platt,1976,呂達仁等譯,1981:氣象學和氣候學中的輻射問題??茖W出版社。M.Iqbal,1983,An Introduction to Solar Radiation,Academi

15、c Press.參考書目參考書目參考類參考類Jacqueline Lenoble,1993,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A.Deepak Publishing.Chandrasekhar,S.,Radiative Transfer,Clarendon Press,Oxford,1950,reprinted by Dover Pub.,New York,393 pp.,1960.Goody,R.M.,Atmospheric Radiation,Theoretical Basis,(second edition by R.M.Goody and Y.Yung),O

16、xford University Press,436 pp.,1964,519 pp.,1989.參考書目參考書目參考類參考類Kondratyev,K.Ya.,1969:Radiation in the Atmosphere.Academic PressSobolev,1975:Light Scattering in Planetary Atmosphere.參考書目參考書目期刊類期刊類Applied Optics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295.1 5.1 輻射的基本知識輻射的基本知識5.1.1 5.1.1 電磁波譜電磁波譜5.1.2 5.1.2

17、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5.1 5.1 輻射的基本知識輻射的基本知識自然界一切物體都時刻不停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傳遞能量,同時也接收外界投射來的電磁波,這種能量傳遞的方式稱為輻射。以這種方式傳遞的能量,稱為輻射能。以橫波形式在空間傳播,速度即光速5.1.1 5.1.1 電磁波譜電磁波譜電磁波描述波長頻率f 波數(shù) 波速c cfcf15.1.1 5.1.1 電磁波譜電磁波譜5.1.1 5.1.1 電磁波譜電磁波譜例1:波長10mm對應的頻率和波數(shù)?5.1.1 5.1.1 電磁波譜電磁波譜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用波長來區(qū)分輻射,并給以不同的名稱,稱之為電磁波譜。5

18、.1.1 5.1.1 電磁波譜電磁波譜5.1.1 5.1.1 電磁波譜電磁波譜紫外線:uvuv-A-A:0.315-0.400 0.315-0.400 微米微米uvuv-B-B:0.280-0.3150.280-0.315微米微米uvuv-C-C:0.150-0.2800.150-0.280微米微米可見光紅外線:近紅外:近紅外:0.7-2.50.7-2.5微米微米遠紅外:遠紅外:2.5-10002.5-1000微米微米微波無線電波長波、短波:4微米FLUXFLUX:INVERSE SQUARE LAW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立體角錐體所攔截的球面積與半徑r的

19、平方之比,單位為球面度(sr:Steradian)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立體角sindrdrd 2sinddd dr 輻射能Q能量:焦耳、熱力學卡(1k=4.1840J)輻射通量(radiant flux 輻射功率W)單位時間內通過任意表面的輻射能量,單位為J/s,即WdQdt 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輻射通量密度E(radiant flux density)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的輻射能量,單位為W/m2。設面元為dA:表示面元接受的F時,又稱輻照度(irradiance)表示從物體表面發(fā)射出的E,又稱輻出度、輻射度、輻

20、射能力(emittance)。ddQEdAdtdA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輻射強度L(radiance輻亮度、輻射率)單位立體角、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所通過的輻射能量,單位為W/m2sr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d(,)dddddddELxyztAQA dt輻射強度L(radiance輻亮度、輻射率)光度計示意圖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 CE318自動跟蹤太陽分光光度計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單色與譜段積分輻射量21QQ d5.1.2 5.1.2 描述輻射

21、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各向同性輻亮度L與觀測方向(,)無關(L是立體角的函數(shù),即與方向有關各向異性)均勻輻射L與觀測位置(x,y,z)無關(L是觀測位置的函數(shù)非均勻輻射)定常輻射L與時間t無關(L與時間t的函數(shù)非定常輻射)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平面平行大氣 考慮到大氣中各種變量在水平方向的變化率遠小于垂直方向的變化率,因此經(jīng)??杉僭O大氣是水平均一的,相應的大氣模型在大氣輻射學中稱為平面平行大氣。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平面平行大氣可把從各個方向射來的輻亮度在垂直方向的分量累加起來,其計算公式為5.1.2 5.1.2

2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dcosLE凈輻射通量密度或凈輻照度計算水平面上的輻射通量密度,分別對從上半球和下半球入射輻射的垂直分量進行積分凈輻照度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EEE 2022020ddsincosddsincosLELE 凈輻射通量密度或凈輻照度輻射能收支為正:氣層溫度升高;反之降溫。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凈輻射通量密度或凈輻照度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點輻射源假設點源向四周發(fā)射是均勻的,發(fā)射輻射的功率為0,以點源為中心畫一個半徑為r的球面,則通過球表面的輻照

23、度為點源的輻照度(或輻射通量密度)將隨r 2減小。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024Er平行輻射當光源的距離足夠遠時,所有來自該光源的輻射傳輸方向可以認為是相互平行的,這種輻射常被稱為平行輻射(或平行光)特點:在不考慮吸收散射等因素時,平行光的輻射通量密度應當是常數(shù),即在任何位置上設置一個和輻射傳輸方向相垂直的平面,通過這平面的輻射通量密度都應當是一個常數(shù)。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平行輻射大氣輻射中,常把來自太陽的直接輻射看作平行光。因為地球離太陽的距離為149,597,890 km,而大氣輻射學中討論的最大尺度是地球半徑的尺

24、度,即6,371 km。在這樣一個范圍中,太陽輻射的強度僅變化(149597890+6371)/149597890)2=1.000085。因此把太陽輻射當作平行光,其輻照度不隨距離變化是合理的。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平行輻射對于平行輻射,由于輻射能是在同一個方向傳播,射線所張的立體角為零,此時輻射強度的概念不再適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知道平行輻射的方向和輻射通量密度即可。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通量密度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cosSS面輻射源特點是它可以向2立體角中發(fā)射輻射能。對平面平行大氣,水平方向的輻射分量都是相同的,它

25、們對局地能量平衡不起作用。因此只關心垂直方向的輻射通量密度。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余弦輻射體或Lambert光源輻射強度不隨方向變化的面輻射源如黑體、太陽、陸地表面平靜水面?例5.1(朗伯定律)5.1.2 5.1.2 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描述輻射場的物理量FL605.2 5.2 輻射的物理規(guī)律輻射的物理規(guī)律5.2.1 5.2.1 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5.2.2 5.2.2 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5.2.3 5.2.3 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的區(qū)別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的區(qū)別能量守恒能量守恒Q0=Qa+Qr+Qt 吸收率吸收率A=

26、Qa/Q0反射率反射率R=Qr/Q0透射率透射率 =Qt/Q0(透過率透過率)A+R+=1 5.2.1 5.2.1 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對于單色輻射,稱為單色吸收對于單色輻射,稱為單色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分別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分別記為記為A ,R ,各種物體對不同波長的輻射具各種物體對不同波長的輻射具有不同的吸收率與放射率,構有不同的吸收率與放射率,構成了該物體的成了該物體的吸收光譜吸收光譜或或輻射輻射光譜光譜。反照率:物體表面的反射輻射反照率:物體表面的反射輻射通量與入射輻射通量之比通量與入射輻射通量之比5.2.1 5.2.1 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吸收率、反射

27、率和透射率絕對黑體所有波長吸收率均為1A=1單色黑體某一波長吸收率為1A=1 灰體吸收率不隨波長變化但小于15.2.1 5.2.1 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黑色物體BLACKBODY RADIATION輻射平衡狀態(tài)吸收和發(fā)射輻射能量相等:1)物質熱狀況保持不變,可用一確定溫度表示;2)各向同性局地輻射平衡狀態(tài)如果輻射熱交換的過程相當緩慢,物體中內能的分布來得及變化均勻,這時物體的溫度雖然在變化,但每一給定瞬間,物體的狀態(tài)可以看作是平衡的,仍可用一定的溫度來描述。地球大氣中的輻射過程,一般認為地面至60公里以下的大氣處于局地輻射平衡狀態(tài),因此可以應用平衡輻射的規(guī)律來解訣平流

28、層以下的大氣輻射學的問題5.2.2 5.2.2 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Kirchhoff LawKirchhoff Law在輻射平衡條件下,任何物體的單色輻射通量密度FT與吸收系數(shù)AT成正比關系,二者比值只是波長和溫度的函數(shù),與物體性質無關,比值大小等于Planck函數(shù)的通量密度形式,TBTFFTAKirchhoff LawKirchhoff Law若定義比輻射率(Emissivity),T為物體的放射能力F,T和黑體的輻射能力FB(,T)之比,則基爾霍夫定律可以寫成意義:將物體的吸收能力和放射能力聯(lián)系起來將各種物質的吸收、放射能力與黑體的吸收放射能力聯(lián)系起來。TTA,Gusta

29、v Robert Kirchhoff 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1824-1887)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物理學家18591859:Kirchhoffs LawKirchhoffs Law光譜學光譜學電學電學發(fā)現(xiàn)了銫和銣發(fā)現(xiàn)了銫和銣Kirchhoff LawKirchhoff LawPlanck LawPlanck Law對于絕對黑體物質,單色輻射通量密度與發(fā)射物質的溫度和輻射波長或頻率的關系Planck定律:第一輻射常數(shù)第二輻射常數(shù)221B5/1152(,)(e1)(e1)chkTCTc hFTC212Chc2hcCkPlanck LawPlanck L

30、aw普朗克函數(shù)(黑體分光輻亮度)2B/1151(,)(,)(e1)CTBTF TCPlanck LawPlanck Law黑體輻射與物質組成無關黑體輻射強度隨溫度增高而增大Stefan-Stefan-Boltzmann LawBoltzmann Law最大強度的波長隨溫度增高而減小WienWien位移定律位移定律Max Planck(1858-1947)Max Planck(1858-1947)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物理學家19011901:Plancks LawPlancks Law1918 1918 Nobel PrizeNobel PrizeQuantum theory Quantum the

31、ory Planck LawPlanck Law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Boltzmann Law黑體的積分輻射通量密度與溫度的4次方成正比由溫度可以求出絕對黑體的積分輻射通量密度;反之,也可由積分輻射通量密度反求其溫度,這就是用輻射方法測量物體溫度的基礎。將太陽視作絕對黑體而計算出的溫度稱為太陽的有效溫度,約為5777K,與太陽表面的實際溫度略有差異。如果不是絕對黑體,反演出的溫度就會偏低。4TFBTJoseph Stefan(1835-1893)Joseph Stefan(1835-1893)奧地利物理學家、詩人奧地利物理學家、詩人18841884:Stefa

32、n-Boltzmann law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 flowStefan flow熱學熱學電磁學電磁學1904 Nobel Prize1904 Nobel PrizeThere always something will remain,that we shall not know,why?5.2.2 5.2.2 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Ludwig Boltzmann Ludwig Boltzmann(1844-1906)(1844-1906)奧地利物理學家奧地利物理學家18841884: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Bolt

33、zmann law(理論推導)統(tǒng)計力學統(tǒng)計力學5.2.2 5.2.2 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WienWien位移定律位移定律黑體輻射最大單色通量密度與它的溫度成反比例如對6000 K黑體,max=0.42 mm(藍色光)由輻射最強的波長也可以確定絕對黑體的溫度,光譜方法測定物體溫度的基礎。由維恩位移定律求出的溫度稱為顏色溫度或色溫。max2897.8()TmKmWilhelm Wien(1864-1928)Wilhelm Wien(1864-1928)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物理學家18931893:Wiens Displacement LawWiens Displacement Law

34、1911 1911 Nobel PrizeNobel Prize定義定義 black body black body5.2.2 5.2.2 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平衡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WienWien位移定律位移定律太陽輻射的能量集中在太陽輻射的能量集中在0.1m mm至至4.0m mm之間之間地球大氣輻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地球大氣輻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4m mm至至120m mm之間之間在大氣物理學中,常稱在大氣物理學中,常稱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為為短波輻射短波輻射,稱,稱地地球輻射球輻射為長波輻射。短波和長波輻射以為長波輻射。短波和長波輻射以4m mm分界。分界。5.2.3 5.2.3 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

35、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5.2.3 5.2.3 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相對能量大小相對能量大小:在所有的波長,太陽表面的輻射通量都遠大于地球在所有的波長,太陽表面的輻射通量都遠大于地球表面輻射通量。表面輻射通量。但輻射通量在傳輸過程中隨距離的平方減小。在地但輻射通量在傳輸過程中隨距離的平方減小。在地球表面或離地面幾百公里的范圍內,在長波波段,球表面或離地面幾百公里的范圍內,在長波波段,地球的輻射通量遠大于太陽的輻射通量,故常常可地球的輻射通量遠大于太陽的輻射通量,故常常可以忽略太陽的作用。以忽略太陽的作用。例如,在大氣上界,入射的太陽長波輻射通量約10 Wm-2,而地球出射的長波輻射通量約270 Wm-2。對于全波段輻射通量密度,太陽、地球兩者輻射通對于全波段輻射通量密度,太陽、地球兩者輻射通量密度數(shù)量級接近量密度數(shù)量級接近5.2.3 5.2.3 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習題習題第120頁(1)(2)(3)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