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15年高中語文 2.7《李商隱詩兩首》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2015年高中語文 2.7《李商隱詩兩首》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李商隱詩兩首》學案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A、引導學生結合讀過的詩,了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藝術創(chuàng)作。
B、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這兩首詩的意境、情感和表現方法。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
A、進一步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體會李商隱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B、通過寫“我所知道的李商隱”等訓練,提高搜集、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標
A、體味詩人獨特的人生際遇。
B、深刻認識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腐朽的本質,激發(fā)憂國憂民的情懷。
二、導讀
1、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出身小官
2、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絢的推薦,得中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川東節(jié)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僧儒)李(德裕)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實黑暗的,但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中的優(yōu)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綿密、典麗精工的藝術特色。他一生大約創(chuàng)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的詩,以其纏綿婉麗、意味深長的風格,卓立于晚唐詩壇,頗受后人喜愛。早年的詩人,也曾有經世濟國的偉大理想,寫詩關心民生疾苦,揭露現實政治的黑暗,對李唐王朝的沒落衰微無限傷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頓,政治斗爭的殘酷,使他逐漸淡泊功名
3、,遺落世事,他自知憂天無力,回天乏術,就轉而退守到個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則寫出了大量抒情感懷類的詩篇,尤以晚年的無題詩和詠史詩成就最大,本課選讀的兩首詩,就是其代表作。
2、關于《錦瑟》
《錦瑟》一詩,堪稱李商隱詩集中的壓卷之作。然而,對于這首詩的旨意,千百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這首詩,如果從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和具有豐富的多解性兩方面看,可以說古代詩歌無一能比。元代的元好問就曾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保ā墩撛娙住罚┮馑际钦f,像《錦瑟》(以及受李商隱影響的宋初的西昆體詩)這樣的詩固然好,可是就算東漢的大訓詁學家鄭
4、玄再世,也只能望之興嘆,無力為它作注。清代的大詩人大學者王士禎也曾發(fā)出“一篇《錦瑟》解人難”(《論詩絕句》)的浩嘆,可見這首詩的特異之處。
3、關于《馬嵬(其二)》
《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詠史之作,東漢的班固首開其端,但止于敘述史實,平實無華。至晉朝左思《詠史》、陶淵明《詠荊軻》之類,始借題發(fā)揮,寄寓懷抱。唐代詩人,如杜甫、劉禹錫等人,則多把詠史與詠懷古跡結合起來,擴大了詩的境界。李商隱的詠史詩,主要寫南朝和隋朝覆滅舊事及唐朝國家戰(zhàn)亂,總之是以史為鑒,多抒發(fā)興亡之慨。
三、導思
1、如何理解《錦瑟》的意境。
2、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
3、怎樣理解《
5、錦瑟》一詩的表現手法?
4、如何理解《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5、《馬嵬(其二)》的章法結構如何?
四、導練
【跟蹤試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石棧( ) ?錦瑟( ) ?崢嶸( ) ?渚( )
崔嵬( ) 惘然( )??撫膺長嘆( )?
2.下列詞語中字形有誤的一組是 ( )
A.地崩山催 一夫當關 朝避長蛇 縈繞
B.渚清沙白 艱難苦痕 風急天高 潦倒
C.東船西舫 天涯淪落 滄海月明 謫居
D.千呼萬喚 杜鵑啼血 義憤填膺 錦瑟
3.《錦瑟》中可以理解為寫
6、悲歡離合的哪幾句?這些句子由哪一句詩中的哪一詞概括?
4.《錦瑟》中間兩聯除了對偶,具體說說還用了什么寫法?
【提高試題】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臨安春雨初霽
陸 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5.這首詩首尾兩聯是怎樣呼應的?
6.短詩的起句、結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詩的主旨和意境有關。據此說說“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這兩句詩好在哪里。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菊
鄭 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
7、由來不羨瓦松②高。
畫 菊③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注釋:①九日,指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②瓦松,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處的植物,形似松。③這首《畫菊》是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際的南宋詩人在宋亡之后所寫。
7.兩首詠菊詩分別以菊象征了怎樣的品格?
①《菊》:
②《畫菊》:
8.簡要說明《畫菊》詩中以下喻體比喻什么。
①百
8、花:
②疏籬:
③抱香:
④北風:
導思答案
1、 第一聯,毫無疑問是起興之筆。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詩人將近五十歲的人生(李商隱活了4
9、6歲)。瑟之發(fā)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耙幌乙恢眲t興寄遙深,感情凝重;“思華年”為全篇主腦,以下文字皆因此生發(fā)出來。第二、三兩聯,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也是詩人追憶的內容。但詩人究竟在苦戀什么呢?他表達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兩個古老的典故來傳達。“莊生曉夢迷蝴蝶”,說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戀的夢境。莊子“夢蝶”,不知哪種狀態(tài)是真實的自我了。這里,詩人借用這個典故,表現了對美好情感的追懷,盡管那是當局自迷,盡管歡樂是那樣短暫,但也足以讓他珍惜一生一世?!巴鄞盒耐卸霹N”,更轉出一種凄涼悲慨的情調來——生而不能,死則續(xù)夢!這是怎樣的悲哀啊,希冀以來生繼今世,永結情緣。接著,詩意又轉,柳暗花明,
10、開出另一新的境界來:明珠在滄海月下泣淚,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煙,美好的事物總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滿。這里是指佳人紅顏命薄,還是指詩人才命相妨?(李商隱在《有感》一詩中說:“古來才命兩相妨”,意為才氣與命運不能兩全)我們無從知曉。最后一聯,以感嘆作結?!按饲榭纱勺窇洝保砻髯髡叩嚼线€是很珍重這份“感情”的,無需“追憶”,分明已然在追憶?!按饲椤睘閱畏Q表述,則大體可以推定前面所指為一件事?!爸皇钱敃r已惘然”反迭前句,言當時身處其境,已是凄迷難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詩就在這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中結束,余音裊裊,言盡而意不止。
2、 《錦瑟》一詩,境界撲朔迷離,情感深長綿
11、藐,確實是一個千古之謎。所以,至今還有很多學者把它當做政治詩來讀,并從詩人的經歷中尋找蛛絲馬跡,闡幽發(fā)微。李商隱一生,固然是在黨爭的政治派別夾縫中求得生存的,受過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擠,有過短暫的榮光,更有過長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歡,未必用這樣朦朧的詩歌來表現,不能硬把中國古典詩歌“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以愛情隱喻君臣際遇)往這里套。否則,李商隱那些寫愛情的無題詩,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之類的,都可以當作政治詩來讀了。我們認為,《錦瑟》還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華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遠,感情真摯,可意會不可言傳,可感悟不可支離,
12、須從大處讀之。
3、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情感。象征與比喻有共同之處,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點,但它們也有不同之處。比喻像人間的橋梁,一般有兩個硬性的端點,可以找出本體和喻體;象征則像天上的彩虹,物質表象所聯系的對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帶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錦瑟》一詩,無論是起興的“錦瑟”,還是主打的“蝴蝶”“杜鵑”“珠”“玉”等,它們表現的情調可以猜想出來,但一追究其具體所指,就如墜入五里云霧了。不敢說李商隱開啟了中國當代朦朧詩的先河,也不敢說他影響了十九世紀法國的象征主義詩派(有受中國詩歌影響的因素),但他確實是一位古典時期的“先鋒派”,他的藝術嘗試和創(chuàng)新是獨特的,
13、對后世影響很大,連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對都他推崇之至。也許,正是李商隱詩歌中表現出的這種意蘊深厚的朦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近人梁啟超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詞》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保ā吨袊嵨膬人憩F的情感》)
4、 《馬嵬(其一)》是一首絕句:“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睌ⅠR嵬之變,兼寓諷意。本課所選的第二首繼承了前一首的基調,卻更勝一籌,寫得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意味深長。首聯從“海
14、外”說起,氣勢磅礴,筆力千鈞。傳說,楊貴妃死后,唐玄宗悲傷不已,就命蜀地方術之士尋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機進言,說在海外蓬萊仙山找到了楊貴妃,還帶回了她頭上的飾物。詩人這里用“徒聞”二字將此事輕輕帶過,實際上是否定了這虛妄之說。接著,詩人又宕開一筆,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為:來世渺茫難求,可是李楊今生的緣分已然斷絕,卻是無爭的事實。此語如當頭棒喝,發(fā)人深省。第二、三兩聯,都是從對比的角度來寫李楊愛情悲劇的。馬嵬之后,唐玄宗這位失去了權勢的皇帝,聽到的只是軍旅的梆聲,再也享受不到在長安宮殿里專人報曉的服務了?,F實的情景是軍隊嘩變,“六軍不發(fā)”,當年盟誓長生殿、笑牛郎織女的賞心樂事,而今都成悲痛,
15、可謂“樂往哀來摧肺肝”!詩的最后一聯,點明題旨:如何貴為天子那么多年,卻無力保護自己的女人,反而連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沒有呢?這一反問雖然含蓄卻很有力,啟發(fā)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5、 這首詠史詩從章法上看,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先說唐玄宗“召魂之舉”的荒唐,再追述馬嵬之變后的凄涼,最后點出問題的實質,尺幅之間,可謂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兩句,也是“倒行逆施”:“當時七夕笑牽?!笔掳l(fā)在前,反而置后說;“此日六軍同駐馬”事發(fā)在后,反而先著筆。這一點,是李商隱學杜甫之處。他的詩雖沒有杜詩的“沉郁”,但卻頗得杜詩的“頓挫”:如水流遇阻
16、,回環(huán)幽咽,蓄勢待發(fā),波瀾起伏。
導練答案
1.略 2.A
3.中間兩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明月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些句子由尾聯中“此情可待成追憶”一句中的“此”詞概括。
4.用典:莊生夢蝶,望帝杜鵑。其內容和作用課本注釋中已有詳細說明。通感兼夸張:珠有淚,玉生煙。極寫對往昔的留戀與懷念。
5.這首詩首聯暗喻自己對這次出仕的等閑態(tài)度,說明已沒有跟腐敗無能的統(tǒng)治者合作的心情了。尾聯點明主旨:我不會被腐敗的官場中的烏煙瘴氣污染的,“素衣莫起風塵嘆”。
6.開篇暗點題旨,抒發(fā)感想:世道沒落,已沒有再跟無能的統(tǒng)治者合作的心情了!。
7.①《菊》:不求高位,不慕榮利,只求有益于人。②《畫菊》:堅信大義,寧死不屈,崇高偉岸。
8.①百花:喪失民族氣節(jié)、依附新朝的人們。②疏籬: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③抱香:堅持民族大義。④北風:元朝統(tǒng)治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