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水文測驗課程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級水文測驗課程設計(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1.6.20,水文測驗學課程設計,第一節(jié) 課程設計的目的和任務,一、課程設計的目的 對水文數據處理內容的全面復習過程; 通過設計,能夠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水文數據處理的方法, 理解所用處理方法的依據,掌握各種方法的使用條件; 提升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我們的基本技能。,第一節(jié) 課程設計的目的和任務,具體是: (1)掌握受綜合因素影響的水位流量關系的處理方法; (2)掌握懸移質泥沙數據處理方法; (3)對某站進行上機操作(落差法中),理解計算機處理的思路及方法。,第一節(jié) 課程設計的目的和任務,二、課程設計任務 對指定的某站某年實測水位、流量和懸移質泥沙數據的分析處理,定線推流,得
2、到該年的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輸沙率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和徑流年、月統(tǒng)計值。,第二節(jié) 課程設計數據分配,共有6組數據,在課程指導書附表中(P120221)已給出。課程設計時每班分成2個小組,三個班共6個小組,每組用一組數據。,第二節(jié) 課程設計數據分配,(1)長江奉節(jié)水文站1975年實測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實測懸移質輸沙率成果表和巫山站的洪水水位摘錄表。 一班第1組 (2)江西贛江外洲水文站1974年實測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實測懸移質輸沙率成果表和市汊站、南昌站1974年洪水水位摘錄表。 一班第2組 (3)江西信江梅港
3、水文站1973年實測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實測懸移質輸沙率成果表和大溪渡站1973年洪水水位摘錄表。 二班第1組,第二節(jié) 課程設計數據分配,(4)江西贛江外洲水文站1980年實測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實測懸移質輸沙率成果表和南昌站1980年洪水水位摘錄表。 二班第2組 (5)湖南草尾河草尾水文站1978年實測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實測懸移質輸沙率成果表和黃茅洲水文站水文要素摘錄表。 三班第1組 (6)湖南湘江衡山水文站1984年實測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和祁陽站、長沙(二)站1984年洪水水位
4、摘錄表。 三班第2組,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流量數據處理方法歸納: 基本方法是 關系曲線法。,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一、連時序法 以“1975年長江奉節(jié)站為例”進行說明,步驟如下:,(1)收集和了解測站特性及歷年處理情況的有關數據,有關數據在附表中已給出。,(2)根據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點繪逐時水位過程線,用光滑的曲線連接。,(3)根據實測流量成果表點繪水位流量關系圖、水位面積關系圖、水位流速關系圖。繪圖時要圈點,注意坐標比例以及關系線同橫坐標的夾角要求(45、60、60),繪圖可仿照習題五。由于點數非常多,圖形為復雜的復式繩套,畫圖時要耐心,細致。,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4)定線。順序依次
5、為:水位面積關系曲線、水位流速關系曲線,同時連接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定線時滿足 ,必須參考水位過程線,分析各時段所受的影響因素,判斷繩套曲線的走向,并與水位過程線峰谷相切。定線時不需要檢驗,曲線是復式繩套,無法檢驗。,(5)根據實測的逐時水位,在連時序法定出的繩套曲線上推求流量,并計算逐日平均流量,將其與1975年長江奉節(jié)站的刊印值進行比較,計算相對誤差。,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連時序法上交的成果: (1)全年逐日流量表。 (2)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 (3)徑流年、月統(tǒng)計,與刊印成果比較。 (4)逐日平均流量計算表。 (5)所用的各種分析論證圖表。,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二、其他處理方法(水力
6、因素型),校正因數法 本站水位后移法 落差法 落差指數法,四種方法選擇三種,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針對一年中不同時期影響因素的不同,分別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方法的選擇參考書176頁表9-2。處理時滿足歷時一個月的要求,步驟如下:,(1)根據測站情況,選取適合的方法,對某場洪水的實測數據進行單值化處理,計算單值化后的水位流量關系線定線標準差,進行符號檢驗和適線檢驗。通過檢驗后,再進行推流(1個月),并計算日平均流量,與刊印值比較,計算相對誤差。 (2)推求出逐日平均流量后,計算同時期的徑流量,以刊印資料為準,計算相對誤差。用連時序法、水力因素型處理方法與刊印值比較得到的相對誤差做在一張表上。,第
7、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校正因數法:仿照習題七,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3.具體方法:本站水位后移法。用本站實測流量,與本站測流時間后移一個時段的水位建立關系,使繩套曲線轉化為單一的ZQ關系線,后移時間為洪水波在1/2特征河長的傳播時間,,1.基本原理:建立上斷面水位與中斷面流量之間的單值函數關系。,本站水位后移法 適用情況:受洪水漲落影響。,2.確定特征河長,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落差法:定落差、等落差、正常落差法,以定落差法為例: 適用于斷面比降比較均勻,河底比較平坦,不受回水影響,水面比降接近河底坡底的測站。無法找到等落差,但是落差有最大值的時候。,上級操作,編寫程序。,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
8、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水力因素型方法上交成果: (1)汛期(選1個月)的逐日平均流量表。 (2)汛期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 (3)徑流月統(tǒng)計,與刊印成果比較。 (4)各時段所用方法推流范圍內的流率表。 (5)各種分析、論證、計算所用的表格。,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圖表格式說明:凡規(guī)范中有規(guī)定的,按照規(guī)范執(zhí)行,其他表格自己設計,力求簡單合理,可以參照習題所用表格。,要求:連時序法要求每位同學都要參與。其他水力因素型方法要求23個同學做一種方法,不能重復,每組內上交不同處理方法得到的成果,并進行誤差分析比較,找到不同測站各自適合的數據處理方法,每組內部進行人員安排。,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三、懸移質
9、泥沙數據處理,(1)根據附表五(實測懸移質輸沙率成果表)的數據,點繪斷面平均含沙量與單位含沙量的關系曲線,分析定線; (2)計算10%外包線內所包含的測點占總點數的百分比(不小于75); (3)數據按各班點繪各站的懸移質輸沙率成果數據。,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內容,泥沙數據處理上交成果: (1)汛期(4-9月)逐日平均含沙量表, 逐日平均輸沙率表; (2)輸沙量月統(tǒng)計值; (3)各種分析用的圖表。,第四節(jié) 課程設計報告,課程設計成果組成:課程設計報告、課程設計計算機程序、所使用的資料、點繪的關系曲線圖等。 其中,課程設計報告是主要成果,是評定課設成績的主要依據之一。,課程設計報告:9個部分組成。,
10、第四節(jié) 課程設計報告,一、題目 “題好一半文”,應該簡潔、貼切、新穎、醒目,文字應盡可能控制在1020字,如“站年水文數據處理”。 二、目錄 “提綱挈領、一目了然”的作用。應道出通篇設計內容各組成部分的大小標題、層次、參考文獻、附錄等。 三、摘要 “提煉”。包括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及成果,用高度概括的語言,200300字。注意:應分別以中英文編寫。,第四節(jié) 課程設計報告,四、前言 應包括設計的目的和意義、設計背景、設計過程和設計方法,以及預期效果。還要對專業(yè)理論的發(fā)展趨勢和現階段該方面的研究水平進行簡要綜述。 五、正文 設計報告的主體部分,應包括測站概況、測站特性分析以及處理方法說明
11、。 六、結論 準確、完整、鮮明,同時留有余地,并說明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第四節(jié) 課程設計報告,七、參考文獻 體現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和對前人成果的尊重,按順序羅列。 八、附錄 包括所采用的資料數據、編寫的程序、詳細計算成果、相關圖表等。 九、心得體會 包括收獲體會、建議和意見。,第四節(jié) 課程設計報告,一些基本要求:避免使用錯別字和不規(guī)范漢字,字跡工整,圖表清晰,詳細說明符號和量綱;附件和論文的裝訂要整潔美觀。課程設計報告的撰寫可參考習題書,上交word版。 裝訂:課程設計成果分成三冊,獨立裝訂,分別為:課程設計報告、計算表及成果表、圖。,第五節(jié) 時間安排,為期2周:(僅供參考,有
12、個時間概念) (1)課程設計布置、理清課設思路、明確步驟 0.5d (2)購買圖紙,繪制水位過程線 0.5d (3)復雜水位流量關系連時序法處理 2.0d (4)水力因素型方法定線推流 3.5d (5)處理、計算、分析及懸移泥沙定線 1.5d (6)機動 0.5d (7)編寫報告、裝訂成冊、上交成果 1.5d,第六節(jié) 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注意問題: 1.進度安排不合理,影響課程設計的效率和效果。 2.繪圖:圖幅比例、坐標單位、線條光滑、粗細一致。 3.分析檢驗問題:沒有進行檢驗或檢驗方法不妥。,第六節(jié) 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4.撰寫報告中的問題:行文不規(guī)范、文章結構不合理、重點不突出、邏輯性不強、附件不齊全、裝訂不美觀等。 1)字母、代號需要使用國際通用符號; 2)要有各種計算方法的誤差比較計算表,得出哪一種方法在你所選定的測站上精度較高; 3)語句通順; 4)有效數字; 5)計算表格完整性,包括計算者的簽名、日期; 6)所用的圖號、圖名完整; 5.獨立完成,可以互相討論,但嚴禁抄襲。,希望我們都能交上一份優(yōu)秀的課程設計!,,,,,,,,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