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結構》word教案.doc
《2019-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結構》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結構》word教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結構》word教案 高一年級地理公開課 授課時間:xx年10月21日 授課班級:284班 授課人: 黃 微 一、 課標內容: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主要特點 二、 三維目標 通過本節(jié)學習,能夠熟悉地球的圈層結構,能熟練判斷各個圈層,了解其判斷機理和依據,認識到各圈層之間的關系。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邊界及特征。地殼的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 (2)、理解地震波的分類、特性,地震波的傳播規(guī)律和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 (3)、掌握地殼厚薄的分布規(guī)律、巖石圈與地殼的關系、地球外部各圈層之間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地球圈層結構圖,掌握讀圖、判圖的方法,培養(yǎng)看圖用圖的能力; (2)、通過平面圖和三維圖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球的興趣和強烈欲望,培養(yǎng)學生對外部環(huán)境的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環(huán)境觀。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界面,地殼厚度變化規(guī)律; (2)、外部圈層的劃分及各圈層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教學難點: (1)、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 (2)、地幔及軟流層和巖石圈的范圍; (3)、外部圈層的界限 重難點突破:多媒體演示 四、教具:多媒體課件 五、板書提綱: 第四節(jié) 地球的結構 橫波 一、 內部圈層 地震波 縱波 地球內部結構 地殼 硅鋁層 硅鎂層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軟流層 巖石圈 地核 外核 內核 莫霍面 古登堡面 二、 外部圈層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六、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展示幻燈片)同學們,xx年5月12日是個什么日子啊? 學生回答:5.12汶川大地震。 嗯,是的。那一天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地震給我們帶來的災難和傷痛仍歷歷在目。但是,咱們作為一名地理學習者,除了感受地震帶來的傷痛的同時,還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它,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地球內部結構的機會。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通過地震,認識地球的內部結構。 板書: 第四節(jié) 地球的結構 一、 地球的內部圈層 探究學習: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要通過地震了解地球內部結構,首先就讓我們到地震現(xiàn)場親身體會一下。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面上的人們首先會感受到一陣劇烈的上下起伏震動,緊隨而來的,則是強烈的前后左右擺動。震動和擺動一起,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展示幻燈片)。 那么,同學們思考,為什么地震時,人們首先感受到上下波動,然后才是左右擺動呢? 學生回答:因為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播,縱波比橫波速度更快 很好,很正確!那么從中間我們可以歸納出兩個結論:一、地震的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傳遞的;二、地震波可以分為縱波和橫波,并且縱波速度要大于橫波。 板書橫波 : 地震波 縱波 請同學們看到教材30頁閱讀內容,對照下面的表格思考:地震波有哪一些特點呢?(展示PPT) 分類 特點 傳播速度 所經物質狀態(tài) 共同點 縱波 較快 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 傳播速度都隨所經介質的變化而變化 橫波 較慢 固態(tài) 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討論,回答: 鼓勵式表揚:很好! 總結:地震波的三個特點:1.縱波速度要快于橫波; 2.縱波可以通過固液氣三態(tài),而橫波只能通過固態(tài); 3.傳播速度隨介質的改變而改變。[板書] 引導深入: 了解了地震波三大特點后,我們就可以根據對地震波的監(jiān)測來認識地球的內部結構了。 請同學們看到大屏幕(展示幻燈片)仔細地觀察地震波隨深度變化規(guī)律,找到地震波具有非常明顯變化的點。 引導學生讀圖,找到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處的明顯變化: 根據特點3,當速度變化,說明介質發(fā)生改變,上下兩層介質之間形成不連續(xù)面。 得出結論:兩個界面分別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兩個界面把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層。 [繪圖演示] 再引導學生觀察:除了兩處變化外,還有沒有比較明顯的變化? 學生找到:距地表800千米處和5000千米處。 那么這兩個地方就分別把地幔和地核分成了上地幔、下地幔和外核、內核。(幻燈片演示) (加強學生記憶)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個雞蛋的話,蛋殼就是地殼,蛋白是地幔,蛋黃是地核。 【精講】 地殼:(展示幻燈片) 首先了解地殼,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地殼的范圍是怎樣的,厚度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回答: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地殼的厚度是不均勻的;大陸部分地殼厚,海洋部分地殼??;厚度隨海拔高度變化。 很好!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6千米。地殼厚度變化規(guī)律是:厚度隨海拔增加而增大。 地殼主要是由90多種化學元素組成,地殼中各元素含量如圖所示(展示PPT),元素從多到少分別為:氧硅鋁鐵鈣鈉鉀鎂。 接下來大家對照教材26頁閱讀內容思考: 地殼可以分為哪兩層?它們的分布有什么特征呢? 學生:硅鋁層和硅鎂層,硅鋁層在上,硅鎂層在下。 對,并且硅鋁層是不連續(xù)分布的,只有大陸部分有,大洋底部缺失。而硅鎂層則連續(xù)分布。由此可以得出,大陸部分地殼要比大洋地殼厚 那么地殼的下面是哪一層呢? 地幔 好,那我們接下來就一起認識地幔。 地幔概念:介于地殼和地核之間的圈層,下界面在距地表2900km深處。 地幔的分層: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頂部物質具有固態(tài)特征,以下則是軟流層(幻燈片演示軟流層位置),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的發(fā)源地。軟流層以上,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合在一起稱作巖石圈。巖石圈的平均厚度大約為100-110km。 合作探究:軟流層,橫波為什么沒有消失? 學生討論 總結,解釋:一般認為,軟流層中的物質不呈液態(tài)或氣態(tài),而是一種熔融狀態(tài)的固態(tài)[可塑性固體狀態(tài)],橫波可以通過。 承轉: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根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外核跟內核。地核的特點為溫度,壓力,密度都非常大,并且外核呈液態(tài)。 承轉:要使我們全面地認識地球整體面貌,除了需要對地球內部結構了解以外,還需要了解地球的外部結構層次。那么地球的外部,是不是也可以劃分為一些圈層結構呢? 學生回答:可劃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板書]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1.大氣圈 我們從宇宙中看到地球,會發(fā)現(xiàn)地球外部包裹著厚厚的一層大氣(展示幻燈片:宇宙中的地球) 我們要生存,要呼吸離不開大氣。大氣圈是我們生命存在的基礎條件,它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 分析:近地面大氣密度大 高度增加 地球引力作用減小 大氣密度迅速下降 到2000----3000km高空,視為大氣上界。 2.水圈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水圈有哪些水體類型,陸地水有哪些類型?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水圈有液態(tài)水、固態(tài)水和氣態(tài)水,按位置又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陸地水又可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物圈 地球上還有一個最活躍的圈層是生物圈,生物圈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板書]。 思考:生物圈與其它圈層關系怎樣? 學生討論 總結評價: 生物圈位于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巖石圈上部。 與其它外部圈層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甚至相互重疊(展示幻燈片) 合作探究:地球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討論 分析歸納:內部圈層界限明顯,各圈層之間聯(lián)系不密切; 外部圈層界限不明顯,各圈層之間聯(lián)系密切。 隨堂測驗: 1. 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是( ) A.巖漿組成物質的不同 B.巖漿比例的不同 C.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突然變化 D.各層厚度的不同 2. 關于地殼和巖石圈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巖石圈就是整個地殼 B.巖石圈是地殼的一個組成部分 C.地殼和上地幔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巖石圈 D.地殼為巖石圈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巖石圈的厚度大于地殼 課堂小結: 學習完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之后,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邊繪圖演示邊講解) 地球內部圈層: 講解123456和ABC分別代表什么內容。 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 B A C 地殼 軟流層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內核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巖石圈 地球外部圈層: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七、課后要求: 完成《學練王》上面對應的習題。 八、教學后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地球的結構 2019 2020 年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地球 結構 word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622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