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huán)境 第三講 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跟蹤檢測 魯教版.doc
《2019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huán)境 第三講 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跟蹤檢測 魯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huán)境 第三講 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跟蹤檢測 魯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三講 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 一、選擇題 人類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發(fā)展受到環(huán)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讀圖,回答1~2題。 1.我國北方地區(qū)比西北地區(qū)承載著更多人口的原因是( ) A.空間條件優(yōu)越 B.能源資源豐富 C.開放程度高 D.生活消費水平高 2.圖中能提高青藏地區(qū)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題,北方地區(qū)水陸交通便利,經濟發(fā)達,與外界聯系密切;西北地區(qū)深處內陸,交通不便,制約了其與外界的聯系。第2題,青藏地區(qū)地形較崎嶇、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耕地面積狹小,要提高該地區(qū)的人口合理容量,只能依靠科學技術。 答案:1.C 2.B 下圖示意俄羅斯遠東四地區(qū)1990~2010年人口變化狀況。讀圖,完成3~4題。 3.1990~2010年期間,下列地區(qū)中人口凈遷出人數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人口數量變化對遠東地區(qū)帶來的影響有( ) A.交通壓力增大 B.環(huán)境人口容量變小 C.促進資源開發(fā) D.勞動力數量減少 解析:第3題,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等于自然增長人數,再用自然增長人數加上遷出人數等于增長人數,經計算可知,凈遷出人數最多的是①地區(qū)。第4題,圖中顯示,遠東四個地區(qū)人口呈減少趨勢,則勞動力數量會減少。遠東地區(qū)本來就地廣人稀,人口數量減少不利于資源開發(fā)。 答案:3.A 4.D (2017天津模擬)木桶定律是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該定律適用于某地區(qū)適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測算。下表為我國某城市某時期不同指標下適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測算結果。據此完成下題。 基于人均 建設用地 基于人均 居住用地 基于可供 水資源 基于生 態(tài)環(huán)境 適宜人口(萬) 63.80 83.20 72.36 70.18 最大人口(萬) 106.20 113.40 210.35 106.33 5.根據表中的數據可推測,該城市( ) A.可供水資源最為充足 B.人口合理容量是63.80萬 C.環(huán)境承載力為210.35萬 D.人均居住用地最為短缺 解析:依據木桶定律可知,短板是決定性因素。表中顯示適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短板都是人均建設用地,據此可判斷人口數量。 答案:B (2017太原模擬)根據人口密度的變化可以將中國不同地區(qū)劃分為快速增加、緩慢增加、緩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個類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區(qū)集中分布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區(qū)。下圖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對我國四類地區(qū)人口密度變化的影響程度對比。圖中的系數絕對值越大,對人口密度的影響程度越大;系數為正時,影響因素與人口密度變化為正相關,反之,為負相關。據此完成6~7題。 6.我國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區(qū) C.水源短缺地區(qū) D.經濟落后省份 7.據圖,可知長江三角洲地區(qū)( ) A.初始人口密度較低,環(huán)境承載力大 B.醫(yī)療條件好,人口自然增長較快 C.發(fā)達的經濟掩蓋了人口密度過大的劣勢 D.交通通達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解析:第6題,從圖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區(qū)中,主要影響因素都有初始人口密度;依據“系數為正時,影響因素與人口密度變化為正相關,反之,為負相關”,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則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第7題,長江三角洲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區(qū),影響最大的因素為國內生產總值,即發(fā)達的經濟促進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項正確。 答案:6.A 7.C 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著名學者邦奇等創(chuàng)建了人類大陸圖,即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的地區(qū),面積較大的人類密集區(qū)稱為人類大陸。世界上共存在四個人類大陸:第一個為東亞和東南亞;第二個是南亞;第三個是歐洲;第四個是北美洲東部。下圖為世界人類大陸圖的一部分。讀圖,回答8~9題。 8.下列關于B人類大陸形成的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社會經濟發(fā)達 B.自然條件優(yōu)越 C.城市化水平高 D.工業(yè)發(fā)展最早 9.D處沒有形成人類大陸,但卻形成了一個人口孤島,其原因是( ) A.位于太平洋中部 B.降水豐富,農業(yè)發(fā)達 C.位于亞歐大陸中部 D.位于日本群島上 解析:第8題,B為南亞地區(qū),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人類在此居住的歷史悠久,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熱帶季風氣候),發(fā)展農業(yè)的自然條件優(yōu)越。第9題,D地的周邊地區(qū)因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距海遠,受海洋濕潤的氣流影響小,氣候干燥,環(huán)境承載力低,故人口稀少;但D地利用所在地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的水資源發(fā)展了灌溉農業(yè),形成了一個人口稠密的“孤島”。 答案:8.B 9.C (2017廣州模擬)人口潛力指數是指目前人口狀況下各地區(qū)能夠繼續(xù)容納人口的潛力大小。下圖為美國人口潛力指數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10~11題。 10.圖中四地人口潛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11.下列關于圖中各地人口潛力影響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區(qū)人口潛力大小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自然條件優(yōu)越 B.②地區(qū)人口潛力大小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消費水平高 C.③地區(qū)人口潛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資源 D.④地區(qū)人口潛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礦產資源 解析:第10題,結合等值線的分布特點可判斷,①地人口潛力介于450~500,②地人口潛力介于400~450,③地人口潛力介于100~150,④地人口潛力介于150~200。第11題,③地處美國西部內陸,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因而人口潛力小;①地和②地經濟發(fā)展水平高,科技發(fā)達,因而人口潛力大;④地位于美國西部地區(qū),降水較少且經濟發(fā)展水平不高,因而人口潛力較小。 答案:10.B 11.C 二、非選擇題 12.下圖是我國某年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綜合人口壓力指數分布示意圖(人口壓力指數是指一個區(qū)域現有人口數量與經濟人口容量之比,當人口壓力指數小于1時人口容量相對富裕,說明該地區(qū)相對人口壓力不大,還有一定人口擴容余地)。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分析我國綜合人口壓力指數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2)引起上述規(guī)律的原因主要是(雙選)( ) A.自然條件 B.社會經濟 C.宗教 D.人口總量 (3)上述分布規(guī)律與我國的人口密度規(guī)律呈現出什么關系? (4)以上現象說明我們應如何評價一個地區(qū)的人口數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綜合人口壓力指數由東向西逐漸增大。它是由社會經濟和自然條件共同決定的,它與我國人口密度呈負相關。合理的人口數量和分布應與當地的資源、環(huán)境相適應,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協調。 答案:(1)由東向西逐漸增大(由西向東逐漸遞減)。 (2)AB (3)相反(負相關、相背離等)。 (4)評價一個地區(qū)合理人口容量應考慮該地人口與經濟、資源、環(huán)境之間是否相互協調,而不是絕對的人口數量和分布。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是指在工業(yè)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的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枯竭。目前我國人口增長的劉易斯拐點已經來臨,人口結構正在向不利于經濟增長的方向轉變,主要表現為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斷增加,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齡化形勢嚴峻。 材料二 “人口紅利期”是指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和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人口撫養(yǎng)負擔相對較輕的時期。據報道:2015年我國勞動人口將開始下降,老齡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會開始下降,也就是說我國的人口紅利期即將結束。下圖為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隨時間變化圖(含預測)。 (1)我國人口增長的劉易斯拐點出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是什么?如何解決我國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3)據圖指出我國最大人口紅利期出現的年份,并提出適度延長我國人口紅利期的措施。 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劉易斯拐點出現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斷增加,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由此導致勞動力比重降低,社會撫養(yǎng)比增加。第(2)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可從圖中獲知,解決措施主要從延長退休年齡、完善社會養(yǎng)老保障制度、調整生育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題, 由人口紅利期的定義可知, 最大人口紅利期應該是15~64歲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時候,即2010年。提高生育率和增加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可以延緩我國人口紅利期, 調整人口政策可以提高生育率,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可以增加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 答案:(1)老齡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比重降低,社會撫養(yǎng)比增加。 (2)特點:來勢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大,社會養(yǎng)老負擔重。 解決措施:延長退休年齡;完善社會養(yǎng)老保障制度;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適當調整生育政策。 (3)2010年。 措施:調整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和增加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huán)境 第三講 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跟蹤檢測 魯教版 2019 高考 地理 一輪 復習 第二 部分 第五 單元 人口 地理環(huán)境 三講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390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