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 15《魚我所欲也》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 15《魚我所欲也》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 15《魚我所欲也》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 15《魚我所欲也》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實詞、虛詞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學習作者運用多種論證方法、逐層深入論證論點的方法。 3.明白舍生取義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 1.明白舍生取義的道理。 2.掌握文中重要實詞、虛詞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學法指導】調動已有的知識積累,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意。運用議論文的相關知識分析課文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明白作者闡述的道理。誦讀背誦課文。 【學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在橫線上補充你認為重要的字詞。 茍( )得 所惡( ) 有所不辟( ) 一簞( )食 一豆羹( ) 蹴( )爾而與之 今為( )宮室之美為( )之 鄉(xiāng)( )為身死而不受 2.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將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寫在后面的橫線上。 我所欲 也 不可得兼 甚于 生者 故 不為茍得 也 死亦我所惡 有所不辟 如使 人之所欲 凡可以得生者 由是 是故 非獨 賢者 賢者能勿喪 耳 一簞 食 一豆 羹 蹴 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 萬鐘 則 不辨禮義 何加 焉 所識窮乏者 得 我 鄉(xiāng) 為身死 是 亦不可以已 此之謂失其本心 3.了解孟子的舍生取義的觀點。 什么是“義”呢?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保ā陡孀由稀罚┯终f:“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保ā度f章下》)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這種“舍生取義”的精神源于孔子“仁義”的思想,孔子主張“殺身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并說:“見義不為,無勇也?!保ā墩撜Z為政》)“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墩撜Z達而》)但在中國歷史的進程中,“義”這一道德范疇由于歷代仁人志士的繼承和發(fā)揚光大,早已超越儒家的思想范圍,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這與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江湖義氣是不同。 教師 評價 家長 簽字 日期 2015年11月 日 二、課堂助學 1.導入 2.朗讀《魚我所欲也》,結合注釋疏通課文。 3. 合作探究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2)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3)談談孟子 “舍生取義”的觀念在如今時代有何新內涵。 4.釋疑解難 5.小結 三、課堂鞏固 1.找出文中其它古今異義的詞語,寫在下面。 示例:句子:一豆羮 古義: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義:豆子 萬鐘則不辨禮義 古義: 今義: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古義: 今義: 2.解釋下列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通 : 萬鐘則不辨禮義_____通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____通 : ______通 : 鄉(xiāng)為身死_______通 : 3.文言文中有很多詞語會隨著語境的變化,意思和用法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請閱讀《魚我所欲也》,結合所學文言文,按照示例的方式,找出文中其它一詞多義現(xiàn)象。(至少再找出3處) 故不為茍得也 示例:(得) (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 ( ) 4.翻譯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5)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失其本心。 5.文意理解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以什么方式引出論點的?這樣的方式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句中“ ”就是指“義”,“ ” 就是指“不義”。 (3)文中體現(xiàn)孟子“性本善”思想的語句是 (4)文中體現(xiàn)“人不能見利忘義”思想的語句是 (5)利用文段中“義”的含義,寫出三個含“義”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引用原文回答:有人貪利忘義,目的是為了 、 、 ;原因是 。 四、拓展延伸。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如果)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愿意)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爭論)一言以相殺,是義貴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 (選自《墨子貴義》) 1.解釋加點詞。 我所欲( ) 凡可以得生者( )賢者能勿喪耳( )今謂人曰(( ) 2.翻譯兩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譯文: ②萬事莫貴于義也。 譯文: 3. 【甲】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具體來說是用舍魚而取熊掌這個比喻來闡述的觀點;【乙】文論證層層深入,首先論證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腳珍貴 ,其次論證了天下不如生命珍貴,然后論證了生命不如義珍貴,最后強調了 的中心論點。 4.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與乙文中 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你認為兩文中的“義”的內涵是什么?今天我們還有堅持的必要嗎?為什么? 教師 評價 家長 簽字 日期-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魚我所欲也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 15魚我所欲也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下冊 15 教學 答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3328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