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答謝中書書》教案魯教版(1).doc
《七年級語文下冊《答謝中書書》教案魯教版(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下冊《答謝中書書》教案魯教版(1).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教學資料參考范本 七年級語文下冊《答謝中書書》教案 魯教版 撰寫人:__________________ 時 間: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分析: 《答謝中書書》魯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所選的詩文,都是我國古代歌詠自然山水,情景交融的優(yōu)秀篇章。了解了作者的情感是領悟景物意蘊的一把鑰匙?!洞鹬x中書書》體現(xiàn)了作者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語言簡練,畫中有詩,非常適合學生朗讀背誦。 教學目標: 依據(jù)單元教學目標及新課標對古文教學的要求,制定如下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文的能力;積累一些文言詞匯,熟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答謝中書書》中畫面的布局美。 2、過程和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自我探究、互相協(xié)作。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理解作品的優(yōu)美意境,體會文中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文的能力;積累一些文言詞匯,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答謝中書書》中畫面的布局美。 教法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討,教師予以點撥。 教學準備:查閱關于作者或寫作背景的相關資料。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1分鐘)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蔽覀冏鎳由叫沱?,曾經引起古今文人墨客的無限情思,這些文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今天,我們來學習《答謝中書書》。(板書課題) 二、 解題:(5分鐘) a) 學生齊讀課題,思考,為何這樣讀?(答/謝中書/書)有沒有別的讀法?明確: “謝中書”是人名,而“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信札”, 書①:中書,南朝時候的官員稱謂。 書②: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是一種應用文體。本文是作者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 書信格式 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愿語、署名、日期六部分。 b) 簡介作者:請學生交流所查閱的作者資料,訂正,要求重點記住書下注釋中的作者介紹。 1、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謚號貞白先生,丹陽秣(m)陵(今江蘇江縣)人。 2、謝中書,名謝微(或作徵),字元度,陽夏(今河南縣)人,豫章王記室,因曾任中書鴻臚(l),故稱“謝中書”。 三、熟讀課文:(4分鐘) c) 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教師指正: 頹tu 與y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體會,并小聲跟讀。 e) 學生自由讀三分鐘。要求讀出對祖國山水的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熱愛之情。 f) 指名上中下三名學生個別讀,然后齊讀。 三、 整體感知:(10分鐘) 1、同學借助書下注釋,理解整篇文章意思。之后,采用接力翻譯課文的形式,發(fā)現(xiàn)翻譯不當之處師生共同解決。 2、理解字詞。頹(tui)俱(ju)競(jing)(讓學生搶答的方式回答老師的提問,詞語以書下的為主。) 3、師生互動,解難答疑。(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學生互答,或教師訂正。)“高峰入云”是仰視;“清流見底”是俯視;“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是平視。 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內容如下:(重點測試) ?四時俱備:俱,全都?曉霧將歇:歇,消散?夕日欲頹:頹,墜落。?沉鱗競躍: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爭著跳躍(出水面)?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y,參與,文中指欣賞。譯為: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四、 背誦課文:(5分鐘) 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理清背誦思路(介紹你背誦的竅門) 本文雖屬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看看應該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間有何聯(lián)系?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曉”與“夕”兩層來寫。最后以感嘆總括前文。 結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學生自己背誦,然后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背誦競賽,看誰背的又快又準確。 五、 合作探究:(10分鐘) (一)、根據(jù)課文導引部分的語言,引導學生在細讀語文的基礎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評價《答謝中書書》“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闭埓蠹以僮x課文回答: 、 說它“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那么這幅山水畫中有那些景色呢?景色有什么特點? 明確:所描繪的景色有: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曉霧、猿鳥、夕陽、沉鱗 作者抓住特征寫景?!案叻迦朐?,清流見底”寥寥數(shù)語,寫出了山之高,水之凈的特點。作者從多角度寫景。 如, 有仰視有俯視“高峰河流”;由平視有遠視“兩岸……四時俱備”;有色彩有聲音,如“五色交輝,亂鳴”;有靜景有動景,如動景“猿鳥沉鱗”(借代),如此,為詩文增添了靈動感,平添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也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tǒng)一的印象。 (教師儲備: 作品首先為我們呈現(xiàn)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繽紛的色彩美?!皟砂妒?,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變化之美?!皶造F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的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是一幅多么熱烈歡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靜幽寂的暮景。 三種美交替出現(xiàn),構成一幅美麗迷人的山水畫軸。) 2、“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這篇文章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吧酱ㄖ?,古來共談” (中心句)“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文章以感慨收束全篇,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從中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3、說它“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那么這又是怎樣一首詩呢? 請將文中描寫山水美景的語句找出來,并使其呈現(xiàn)為詩歌的形式: 明確: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請大家來朗誦這首詩歌,領略一下詩歌所描繪的美景。 (二)比較《答謝中書書》和現(xiàn)在書信的聯(lián)系點和不同之處,從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 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請大家說說《答謝中書書》和一般現(xiàn)在的書信有什么不同? 明確:描述的重點不同。一般書信重在通過文字,或說明寫信者的意圖,或闡明寫信者自己的觀點來勸說收信者,寫信有明確的用意。本文則大篇描繪美麗綺麗的景色,似一篇寫景散文。 2、兩者的相同之處是什么? 明確:本文在最后一句“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秉c明作者的寫作意圖。 3、請大家?guī)е覀儗ξ恼碌睦斫鈦砥肺墩n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的文章?認真讀,仔細思考,相信大家會在我們共同學習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收獲。 明確: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說說自己的理解,要言之有理。 六、 對照板書再背課文,要求背出感情。(2分鐘) 七、 開放探究,拓展延伸(5分鐘) 試比較本文與下面這段文字在寫景抒情上的異同。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明確:寫景上都寫令人賞心悅目之景,但前者是融天下美景于一文,而后者是洞庭湖一處之景。抒情上都抒發(fā)欣喜之情,但前者表達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后者則表達遷客騷人寵辱皆忘的愉悅之情。 八、 課堂小結:(3分鐘) 《答謝中書書》宛如一幅清理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語言精煉生動,僅用68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黃昏。從不同的角度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xiàn)作者酷愛自然、歸隱山林的志趣,實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描寫景物,抓住靈魂; 調動感官,動靜結合;多個視角,抒發(fā)真情。 再齊背課文,體會其中的妙處。 九、布置作業(yè):(1分鐘) 1、繼續(xù)背誦課文,默寫一遍。 2、選做:同學們根據(jù)本文的寫景特點,自己動手寫一段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 美麗的風景勾起了我們無限的暇思。讓我們拿起筆,書寫心中流淌而過的樂曲。 附板書: 總領全文,點明中心 答 愉悅 謝 具體寫山川之美 山水畫、山水詩 中 陶 書 弘 以感嘆總括全文 得意 書 景 以名人證實此說 5 / 5-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答謝中書書 年級 語文 下冊 答謝 中書書 教案 魯教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307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