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12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ppt課件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12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12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ppt課件(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 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過渡時期 (49—56),,1953—1957:,1953—1956:,十年探索 (56—66),,十年文革 (66—76),一五計劃,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國民經濟的調整,,,,,,1,,,限定地域,,,規(guī)定種類,,規(guī)定期限,,限制數(shù)量,材料反映了什么經濟手段?,計劃,2,視點一:政府報表中的中國農村 1978年全國人民公社社員從集體分配到的收入水平均74.67元,其中2億農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億人每天能掙到0.11元,1.9億人每人每天能掙到0.13元,有2.7億人每天掙0.14元。有2/3農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農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摘自農業(yè)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相關報表,貧窮的中國農村,3,視點二:史學家記錄的中國城鎮(zhèn) 全民所有制單位職工的平均工資: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 ——林蘊暉《國史札記》(史論稿)P248 天津市:1975年,工廠第一線工人70%是二級工,月薪41.5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積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 ——楊繼繩《三十年河東》 視點三:生產狀況與效益 1978年,我國每個職工平均創(chuàng)造的價值只有0.9萬元人民幣,而美國為6.5萬美元。1952年到1983年,國家向重工業(yè)投資4150億元,同期重工業(yè)給國家積累的資金只有8150億元。,低效的中國經濟,困窘的中國城市,4,視點四:國家領導人的決心 陳云(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78年12月說:建國快三十年了,現(xiàn)在還有要飯的,怎么行呢? 鄧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1980年4月說:現(xiàn)在說我們窮還不夠,是太窮。 ——林蘊暉《國史札記》(史論稿)P248,窮則思變,5,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第12課,,課程標準: 1、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 2、簡述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3、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意義。,6,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正確地改革同生產迅速發(fā)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確定實現(xiàn)農業(yè)、工業(yè)、國防、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 ——《解放思想,事實就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揭開了中國經濟改革的序幕,7,國民經濟處于停滯狀態(tài),人民生活沒有改善; 通過開展真理標準大討論,實現(xiàn)了思想大解放; 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全會的召開確立了指導思想;,1、背景:,2、時間、地點:,1978年12月 北京,一、偉大的歷史轉折 十一屆三中全會,8,3、內容:,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思想路線,政治路線,轉折一:“左”傾——實事求是,轉折二:階級斗爭——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的戰(zhàn)略決策。確定經濟建設為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在經濟工作中實行改革開放的方針。,一、偉大的歷史轉折 十一屆三中全會,9,4、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一、偉大的歷史轉折 十一屆三中全會,10,為什么首先在農村開始經濟體制改革?,我國是個農業(yè)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農業(yè)不發(fā)展,農村就不會穩(wěn)定,社會也不會安定。(無農不穩(wěn)),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yè)是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根本條件。,現(xiàn)實原因:過去對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失誤,在農村中的危害遠遠大于城市,它已關系到兩億農民的溫飽問題。,11,頭遍哨子不買帳,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時農村的順口溜,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問一個農民:“你有什么要求?”那農民把破棉襖掀開,拍拍肚子,意思就是希望肚子能夠圓起來!,農村為什么要改革?,農民溫飽問題未解決;,人民公社舊體制,農民缺乏自主權,搞平均主義,挫傷生產積極性;,12,二、經濟體制改革,原因: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fā)展。,13,1966-1976 年小崗村村民生活概況,,全村有20戶人,常年外出討飯的有19戶。,好年景,差年景,鳳陽花鼓 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二、經濟體制改革,14,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推行家庭承包責任制,①歷程:,②內容:,集體生產→分戶經營,經營方式— 分配方式—,平均主義→按勞分配,,土地的所有權依然屬于集體,a.安徽、四川開始實行后在全國廣泛推行家 庭承包責任制,b.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生產責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yè)生產基本上變成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人民公社→鄉(xiāng)、鎮(zhèn)政府 生產大隊→村民委員會,管理方式,二、經濟體制改革,15,鳳陽花鼓 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飛出金鳳凰。,效果,16,198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40731萬噸,比1978年增長了10254萬噸,增長幅度為33.6%。這6年全國增產的糧食,相當于以前21年增長的糧食。 ——《鄧小平時代》,17,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推行家庭承包責任制,①歷程:,②內容:,集體生產—分戶經營,經營方式: 分配方式:,平均主義—按勞分配,,土地的所有權依然屬于集體,③意義:,由此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農業(yè)得到大發(fā)展,農村開始了歷史性的變革。,農民有了---自主權,克服了---弊端。,安徽、四川到全國推行,二、經濟體制改革,18,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推行家庭承包責任制,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城市中為什么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呢?,,獲得了 成功,,促進,二、經濟體制改革,19,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氣很熱,企業(yè)為了不影響生產,采取降溫的措施,需要風扇、鼓風機,但是企業(yè)即使采取這樣的措施也沒有主動權要經過層層報批,當時經過十一個部門的審要蓋十一個圖章,等最后的圖章蓋完,夏天已經過去了。 材料2:沈陽有兩個廠,一個是銅廠,一個是電纜廠,這兩個廠一墻之隔,但沒有橫向聯(lián)系,電纜廠歸機械部門管,銅廠歸冶金部門管,冶金部門把銅調到別的地方去,電纜廠需要銅又要從云南等地調進,造成了運輸上的大量浪費,時間上的浪費,本來兩個廠發(fā)展橫向聯(lián)合,通過簽定合同就可以解決,但是不行(自主權)。,【探究】阻礙城市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導致政企職責不明。企業(yè)缺乏自主權,嚴重壓抑了企業(yè)和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20,(1)中心環(huán)節(jié):,(2)具體措施:,增強企業(yè)活力,把企業(yè)搞活。,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所有制、分配方式,二、經濟體制改革,21,管理體制 所有制 分配制度,政企分開,3、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多種所有制,按勞分配 為主,政企不分,單一公有制,平均主義,增強企 業(yè)活力, 把企業(yè) 搞活,調動了企業(yè)和職工的積極性, 增強了企業(yè)活力, 提高了企業(yè)效益,經濟得到快速發(fā)展。,22,城市,,管理體制 所有制 分配制度,農村,,經營方式改變,家庭承包責任制,管理方式改變,人民公社,鄉(xiāng)、鎮(zhèn)、村居委會,,大集體,,,,國有企業(yè)進行改革,農民 農業(yè) 農村,企業(yè)職工活力效益,,中心環(huán)節(jié),增強企 業(yè)活力,,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經濟體制改革的作用: 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 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fā)展。,23,1990年——計劃還是市場:中南海沒有結論 1990年7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澤民召開經濟問題座談會。 意見一:認為改革有方向性錯誤,應該是計劃去向,但是搞了市場取向,所以出了問題。 意見二:吳敬璉和薛暮橋、劉國光則強調必須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路線,維護市場取向。,24,包產到戶姓“社”姓“資”? ——這是單干,是倒退,姓“資”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異軍突起,生氣勃勃,姓“社”姓“資”?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是不正之風之源,姓“資” 城市企業(yè)改革搞廠長負責制,姓“社”姓“資”? ——這是削弱黨的領導,姓“資” 市場經濟姓“社”姓“資”? ——計劃經濟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于資本主義,姓“資”,90年代后,經濟體制改革何去何從?如何選擇?,25,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背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 國內:改革遇到阻力,認識上存在誤區(qū),2.建立過程:,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21世紀初,確立基本框架,明確提出目標,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召開,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完善理論,1997年中共十五大,基本建立,,,,,,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更加明確地指出: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26,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背景:,2.建立過程:,3.意義:,(1)社會生產力高速發(fā)展,(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7,計劃經濟,,,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踐,作出決策,90年代后,市場經濟,小 結,建國后,50年代中后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對初期的經濟建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后來,弊端日益突出,對農村、城市經濟發(fā)展的阻礙越來越大。,縱深發(fā)展,28,1.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有一副對聯(lián)“扶大廈之將傾…安邦柱國,萬民額手壽巨擘;挽狂瀾于既倒……興工扶農,千載接踵頌廣安?!贝寺?lián)創(chuàng)作應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2.“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①農村經營權發(fā)生變化②農民擁護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③農村經濟發(fā)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權發(fā)生了變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A,課堂測評,29,3.語錄糧票”是時代的產物,他們產生于“紅海洋”年代,每個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語錄,多數(shù)為“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厲行節(jié)約、嚴禁浪費糧食”等。語錄糧票不僅是憑證,而且是一種政治宣傳品,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語錄糧票就陸續(xù)收回,予以銷毀,這種糧票也便成了歷史文物。這說明 ①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 ②中國逐漸改變了計劃經濟的管理體制 ③政府改變了以行政手段調配資源的做法 ④中國已經實現(xiàn)小康社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B,30,4.據(jù)統(tǒng)計,1992年全國辭去公職經商者達12萬人,未辭職而以各種方式投身商海者超過1000萬人,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下海潮”。這反映了( ) A.市場經濟改革成為社會共識 B.多種經濟成分開始共同發(fā)展 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D.計劃經濟開始轉向市場經濟 【解析】本題考查知識的理解與遷移運用。根據(jù)時間信息“1992年”聯(lián)系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可知南方談話突破了計劃與市場僅是一種手段的思想禁錮,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進而出現(xiàn)“下海經商”潮流,,故A項正確;B、C、(20世紀80年代)與題干所處的歷史階段不符。D項是1992年以后。,A,3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教版 高中歷史 必修 12 計劃經濟 市場經濟 ppt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1669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