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 西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 西師大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 西師大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了解小羚羊、小馬、小狗、小松鼠這幾種動物怎樣避暑的知識,激發(fā)學生了解小動物的興趣,學習小羚羊主動關心他人的品質。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
生:課前收集閱讀資料,了解有關動物避暑方法的知識。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了解幾種動物的避暑方法。
教學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羚羊對他人的關心及朋友間的情誼。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天氣炎熱時,人們會找一個涼爽的地
2、方暫時住一段時間,知道人們把這叫做什么嗎?(板書:避暑)
2.人會避暑,那動物們呢?(板書:誰跟小羚羊去避暑)讀課題。
3.讀課題后,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4.老師小結過渡:小羚羊會去哪里避暑?誰跟小羚羊一起去避暑?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不容易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圈出生字、詞再讀一讀。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組長教讀詞語卡片,帶音節(jié)拼讀:(小羚羊、避暑、高山地帶、冷水、體溫、趴在、屋檐、喘氣、排汗、繼續(xù)、究竟)
?。?)探究學習:你怎樣記住這些詞語中生字的字形?(激
3、發(fā)學生充分運用自己學到的識字方法記憶字形)
3.用多種方法認讀字、詞。全班齊讀詞語卡片,提生讀,提醒其余學生認真傾聽,互相評議。(“冷、竟、羚”要讀準后鼻音,“喘”不要讀成duǎi)。男女比賽讀。
4.同桌一人讀一段,互相傾聽,糾正語音。
5.小羚羊會去哪避暑?誰跟小羚羊一起去避暑?對這兩個問題,孩子們有答案了嗎?
生1:小羚羊要到高山地帶去避暑。
師:你真會讀書。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生齊讀,引導理解?“得叫上”的“得děi”可以體會到小羚羊對他人的關心。
生2:沒有誰跟小羚羊去避暑。師引導說話:小羚羊去叫過誰?
生3
4、:小羚羊去叫過小紅馬、小黑狗、小松鼠,它們都沒有跟小羚羊去避暑。
相機貼出小紅馬、小黑狗、小松鼠的頭像。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勾畫。誰也沒有跟小羚羊去避暑,課文卻三次出現(xiàn)了“小羚羊放心了”是在哪里出現(xiàn)的呢?請在課文里勾畫出來。
2.激疑。一起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你想到什么問題。(小羚羊對誰放心?為什么放心?)
3.小組合作學習,一邊讀相關課文段落,一邊討論交流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4.全班交流。學生自由發(fā)言,師相機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朗讀相關語句。
?。?)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這次小羚羊對誰放心?為什么放心?找
5、出文中對話,劃上自己喜歡的符號。
出示句子:“伙伴們,避暑去啰?!毙×缪蜻呑哌吅?。
試一試該怎樣讀?抽生讀。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呢?練習讀,師示范讀,指名讀,齊讀。
?。?)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抓住“喊”、“歡快地”體會,讀好角色的對話,并在朗讀中相互評議。
?。?)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板書:關心他人、全身排汗)
?。?)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
師小結:剛才孩子們抓住“小羚羊對誰放心?為什么放心?”這兩個問題,學習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勾畫出了文中對話,還分角色朗讀了這兩個自然段。并從中明白
6、了這些小動物避暑的方法?,F(xiàn)在孩子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第四、五自然段呢?(板書:讀、劃、想)
5.分組比賽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全班分成兩組(按學生最喜歡的段落分組),一組學第四自然段,一組學習第五自然段。學生自讀自悟—分組討論—個別匯報。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坐著讀、站著讀,可以大聲讀、也可默讀,還可以和伙伴一起讀。
?。?)小組合作探究,劃一劃,想一想。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從這兩個自然段中體會到什么?
出示句子:“黑狗弟弟,你怎么啦?生病了嗎?”
“小松鼠,我們一起去避暑吧?!?
7、
生自由品讀,指名讀,評一評,再讀,感悟小松鼠對他人的關心。(板書:舌頭排汗、換毛)
?。?)兩組分角色朗讀比賽。引導感受文章的語言特色。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6.拓展延伸
?。?)齊讀第六自然段。
?。?)小羚羊還在想著誰會跟自己一起去避暑呢?他這樣想著他還會怎樣做呢?
引導孩子們聯(lián)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動物避暑知識的資料,模仿課文的樣子再編一、兩段小故事。
?。?)小羚羊避暑去了,留下來的小紅馬、小黑狗、小松鼠在一起玩的時候,可能會經(jīng)常想起小羚羊,如果他們想起來會怎樣談論小羚羊呢?
引導認識小
8、羚羊對他們的關心。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冷、究、趴、排、伸、炎、帶、竟”。下面,我們還要學會正確書寫這8個生字。
2.觀察生字字形,兩組交流識記方法。
3.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你想提醒同學注意什么?
4.師小結:“冷”的右邊是“令”而不是“今”。
“排”的筆順是從左到右(師可一邊范寫,學生一邊書空)。
5.學生描描寫寫,小組內評議,評出寫得好的字,獎勵一種他最喜歡的圖案。
設計理念:
1.注重閱讀感悟,文中小羚羊對他人的關心主要通過對話來體現(xiàn),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
9、讀中評議,讀中體會,讀中悟情,層層深入,逐步提高。
2.精心設計問題,提升思維品質。這節(jié)課,教師要站在高處從整篇課文來謀劃,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找出能誘發(fā)學生思維的興趣點,因此,我設計出一系列化的、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從多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jù)教材的重難點,適時適度,富于藝術的發(fā)問,激發(fā)思維并適時點撥,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逐步引領學生向思維的縱深發(fā)展,加快知識轉化為語文素質能力訓練的進程。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外學習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已成為如今語文教學的一大任務,本課教學前,教師放手讓學生搜集有關動物避暑的知識,課上給予指導和鼓勵,有利于學生課外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10、和能力的提高。
附送: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 ) ( ) ( ) ( )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太陽那么暖,( ),麥苗兒青,菜花兒(
11、 ),蠶豆花兒( )。
2、泉眼( ),( ) 愛晴柔。
3、( ) 誰裁出,( ) 似剪刀。
4、遲日江山麗,( ) 。
5、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 )!水里一群
( )的孩子,快樂得好像( ) 一樣。
6、猴哥先后種了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等4種果樹,可是一棵也沒種活,原因是( )。
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期中測試卷
題號
一
二
三
四
12、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總 分
得分
3、( ) 誰裁出,( ) 似剪刀。
4、遲日江山麗,( ) 。
5、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 )!水里一群
( )的孩子,快樂得好像( ) 一樣。
6、猴哥先后種了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等4種果樹,可是一棵也沒種活,原因是( )。
八、句子排隊(填寫序號)(4分)
( )小剛連忙放下手里的書包,跑出屋子。
( )他把掛在院子里竹竿上的一件件衣
13、服收回屋去。
( )有一天,小剛坐在窗前看書,突然下起了大雨。
( )媽媽回家一看,高興地笑了。
九、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4分)
第一個大蘋果
小熊家的蘋果熟了,他請來了小伙伴一起品嘗。小熊從樹上摘下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誰先吃呢?
小鹿說:“我給蘋果樹澆水,施過肥。這個大蘋果給我吃吧?!?
小猴說:“冬天,我給果樹穿過厚厚的稻草衣。這個大蘋果給我吃。
小貓說:“果子鬧蟲子的時候,我噴灑過藥水,把蟲子全殺死了。這個大蘋果就給我吃吧?!?
怎么辦呢?小熊眼珠一轉,把蘋果切成了六塊,挑了兩塊最大的遞給了爸爸、媽媽。
哦!小伙伴們明白了:吃東西要先想到長輩,大家分享快
14、樂才是最幸福的。
1、根據(jù)短文內容,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9分)
⑴春天,( )經(jīng)常給果樹( )水、( )肥。
⑵果樹生病了,( )給果樹( )藥水殺蟲。
⑶秋天( )爬上果樹輕輕地( )下一個大蘋果。
⑷冬天,( )給果樹( )上厚厚的棉衣。
2、請照樣子寫出表示動作的詞,看誰寫得多。(3分,達到3個以上為滿分)
摘蘋果、穿衣服
………………………………密……………………………封………………………………線…………………………………
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伴們明白了什么,請用“__________”在文中劃出來。(2分)
十、作文。(18分)
幫助小白兔過河
小白兔因為小河的水漲高了,不能給生病的外婆送好吃的紅蘿卜而傷心地哇哇大哭。正在河邊玩耍的小花貓看見了,準備幫助小兔過河。小貓怎樣幫助小白兔過河?結果怎樣?請你寫下來。
幫助小白兔過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