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級科學上冊 第5單元 20 蚯蚓找家教案1 青島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六年級科學上冊 第5單元 20 蚯蚓找家教案1 青島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上冊 第5單元 20 蚯蚓找家教案1 青島版
教學目標:
1、會設計對比實驗研究蚯蚓適宜的環(huán)境;了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傾聽他人的意見。
2、知道蚯蚓適宜生活的環(huán)境,從而認識到動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
3、愿意合作交流,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樂趣;關愛生命,實驗完畢應把蚯蚓放歸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設計探究實驗方案,在探究活動中認識適于蚯蚓生活的環(huán)境條件。
教學準備:
蚯蚓(每組8條)、干燥土壤、潮濕土壤、紙盒、黑色毛巾等物品以及各種動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1、喜歡科學嗎?
2、2、請你觀察一下我和你們的科學老師有什么不同?
一、導入新課
1、通過交流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觀察力都很棒,現(xiàn)在我來考考大家的反應力,猜謎語!
① 遠看像星星,近看像燈籠,仔細一看呀,原來是只蟲!(打一動物 —— 螢火蟲)
② 兩頭尖尖相貌丑,手腳耳目都沒有,整天埋頭在地下,一到雨天才露頭。(打一動物 —— 蚯蚓)
2、你見過蚯蚓嗎?了解它嗎?
3、這就是蚯蚓(展示),和它打個招呼吧!想不想親密接觸一下,學生輕輕觸摸!
(板書課題:20 蚯蚓找家)
二、實驗探究
(一)猜測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
1、我們先來猜一猜蚯蚓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安家?
2、生說師板書。
(二)設計實驗
3、方案
1、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一下呢?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研究陰暗、潮濕這兩個方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繼續(xù)探索其他內容。
2、在動手做實驗之前,要先動腦想一想應該怎么做?小組自主選擇一個內容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3、班級內交流匯報實驗方案。(強調“對比實驗”,并板書。)
(三)探究蚯蚓對陰暗、潮濕兩個環(huán)境的反應
1、出示溫馨提示。
2、領取實驗材料。
3、小組實驗,師巡視,注意指導實驗報告的填寫。
4、組織匯報。
(四)探究蚯蚓與環(huán)境的關系。
1、通過實驗我們驗證了蚯蚓喜歡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其實,蚯蚓身上還有許多小秘密,請看《蚯蚓的自述》,想一想,蚯蚓
4、與生活的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播放視頻)
2、學生匯報。(生說師板:互相依存)
3、這節(jié)課的蚯蚓都是做了很長時間的汽車才來到我們身邊的,現(xiàn)在你能為它找個舒適的家嗎?
三、探究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1、孩子們,我們給蚯蚓找到家了,你知道其它動物的家在哪里嗎?一起來玩?zhèn)€小游戲,快速搶答出其它動物的家。(課件出示)
2、通過游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如果我們給它們來個乾坤大挪移,可以嗎?為什么?
四、課外延伸
1、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動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存,而我們人類的家在哪?(課件出示:美麗的地球)
2、可是你可知道由于我們人類一些不科學的做法和貪婪的行為,這顆
5、美麗的星球正在逐漸失去光滑!(視頻播放:環(huán)境惡劣、動物死亡)
3、學生談談感受。
4、孩子們,最后我們一起把蚯蚓送回大自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愛動物,關愛環(huán)境!
附送:
2022年六年級科學上冊 第5單元 20 蚯蚓找家教案2 青島版
一、 教學內容:
青島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20課《蚯蚓找家》
二、 教學目標:
1、會設計對比實驗研究蚯蚓適宜的環(huán)境;了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傾聽他人的意見。
2、知道蚯蚓適宜生活的環(huán)境,從而認識到動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環(huán)境影響動物、動物適宜環(huán)境、動物影響環(huán)境。
3、愿意合作交流,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樂趣;關
6、愛生命,實驗完畢把蚯蚓放歸大自然。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設計對比實驗。
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用事實說話。
四、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
活的蚯蚓、玻璃槽、一次性手套、實驗方案表、實驗記錄表、多媒體課件。
2、 學生準備:
干土、濕土、鑷子、黑布。
五、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讓我們搭上“智力快車”進行一次搶答,看看誰答的最快最準確!請大家在老師的描述中搶答。
(1)它是一種動物。
(2)它可以做藥材,具有解毒、降壓等功效。
(3)它可以做食品,我國的彝族、苗族都
7、用來招待客人。
(4)它的糞便可以改良土質,是非常好的肥料。
(5)它被人們稱為“凈化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你知道它是誰嗎?(生回答,老師板書:蚯蚓)
2、(師):你知道蚯蚓是怎樣生活的嗎?蚯蚓與環(huán)境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和大家一起來研究蚯蚓的家!(把課題補充完整:找家)(出示課件1)
3、(師):老師這兒有一些蚯蚓,請小組長到老師這里領取。
4、(師):這些蚯蚓是老師從自己的家鄉(xiāng)濰坊帶來的,它們離開了自己的家來到了泰山腳下。今天,咱們就為它們找個家。那你打算給蚯蚓找個什么樣的家呢?為什么要給它找這樣的家?
5、留給學生時間思考,老師結合學生回答來板書。(
8、陰暗、潮濕)
(二)、探究蚯蚓與環(huán)境的關系:
1、(師):我們打算幫助蚯蚓找這樣的家,這樣的家適合它居住嗎?(板書:?)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呢?
(生說: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
2、(師):下面,就請大家通過實驗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你們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兩個問題來研究,先討論討論:在做實驗時,你們打算使用什么材料?怎樣去做?在實驗中,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小組長帶領大家認真討論,設計好實驗方案。
3、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教師發(fā)放“實驗方案表”。
4、學生匯報本組設計的實驗方案。(本組學生可以補充。)(在學生匯報實驗方案時,老師要特別強調在做這個實驗時,
9、不同的條件是什么。)
潮濕環(huán)境:(不同條件:干土、濕土)其它條件相同。
陰暗環(huán)境:(不同條件:陰暗、明亮)其它條件相同。(在玻璃槽底面鋪上一層濕土。)
5、(師):大家設計的方案很詳細,很全面?,F(xiàn)在,我們就開始實驗。動手實驗之前,老師有幾點小提示。請看大屏幕,師讀“溫馨提示”。(出示課件2)
6、(師):老師是同學們的引路人,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我一定會隨叫隨到?,F(xiàn)在,我們就開始實驗吧!
7、學生動手實驗,老師發(fā)放“實驗記錄表”。
8、(師):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的實驗成果呢?
(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做的?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9、老師總結:我們在課堂上通過實驗的方法證明了蚯蚓喜歡
10、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擦去‘?’)離開了這樣的環(huán)境,蚯蚓是無法生存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蚯蚓的家又是怎樣的呢?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我曨l,我們一起來看看!
10、老師播放視頻。(出示課件3)
(三)、探究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1、(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幫助蚯蚓找到了自己的家。和蚯蚓一樣,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老師這里有幾種動物,你能幫它們找找家嗎?
2、老師播放圖片,學生回答。(出示課件4、5、6、7)
3、(師):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它們又適宜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里?
4、學生交流。
5、老師總結:各種動物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離開了自己喜歡的環(huán)境,它們是不能生存的。
6、通過我
11、們對這些動物的研究,你認為動物與環(huán)境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7、學生回答。
8、(老師總結):動物們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如果離開了自己喜歡的環(huán)境,它們是不能生存的,動物與環(huán)境是相互依存的。當環(huán)境變得不適合動物生存的時候,它們會重新選擇合適的環(huán)境生活,否則它們將難以生存。所以,我們要保護和創(chuàng)造動物需要的環(huán)境,愛護我們的大自然!(出示課件8)
(四)、總結拓展
1、(師):這節(jié)課,通過對蚯蚓的研究,你有了哪些收獲?
2、學生交流收獲。
3、(師):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研究,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老師看到同學們能夠真心實意地為蚯蚓著想,我想委托大家把它們送回真正屬于它們的“家”,你們愿意嗎
12、?你們打算把它們送到哪里呢?(生說)在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害它們!
4、(師):關于“動物與環(huán)境”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觀察身邊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了解它的生活環(huán)境,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蚯蚓找家
潮濕 陰暗
相互
依存
動物 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根據(jù)本課教材內容,安排的主要活動是:挖蚯蚓,交流認識,制定實驗方案,研究蚯蚓與環(huán)境
13、的關系,研究其他動物與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歸納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為:知道蚯蚓適于生活的環(huán)境,并進而認識到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一、本課教學中以引領學生探究貫穿全課,在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課前布置學生挖蚯蚓。學生為了挖到蚯蚓,可以說動了一番腦筋,學生到了多個地方去挖蚯蚓,去了菜地、麥地、果園……,干土里沒有再到濕土里找,費了很大功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找到了蚯蚓在大自然中的家,得到了關于蚯蚓的第一手資料,同時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引發(fā)了學生繼續(xù)研究蚯蚓的興趣。
二、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探究“扶”與“放”的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課研究蚯蚓適于什么
14、生活環(huán)境的實驗,實際是研究蚯蚓喜歡陰暗還是明亮、潮濕還是干燥的對比實驗。做上述第一個實驗時采取對學生“扶”的措施,這個“扶”也是適可而止,主要是以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得出結論為主,只是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略作引導;做第二個實驗時,對學生采取了“放”的措施,即讓學生借鑒前面的實驗,小組討論、設計并進行實驗,觀察現(xiàn)象,總結得出結論。教學中有“扶”有“放”,這樣更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學生學得更加主動愉快。
三、注重課堂的開放性、趣味性。完成本課主要教學內容的同時,(在下課前的五分鐘)給學生增加了趣味性探究小實驗:學生利用放大鏡、玻璃、白紙等工具材料觀察
15、蚯蚓的爬行。學生在實驗中探究地非常積極,使用了多種方法,研究出的好多結果都出乎老師的想象,如:一個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蚯蚓在玻璃上行走的時候打滾,而在白紙上的時候身子卻能一伸一屈地向前爬,看到這種現(xiàn)象,這個小組的同學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一個疑問:為什么呢?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時,學生研究的熱情依舊不減。上述現(xiàn)象又一次印證了這樣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雖然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但是經過認真思索后發(fā)現(xiàn),本課的教學設計在開放性方面還很欠缺,沒有更深刻地去挖掘教材,沒有進一步拓展課堂教學的空間,這樣不利于對學生探究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
一、針對本課的教材內容,本人在教學設計上還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就是沒有對教材進行大膽地整合,重新設計和拓展,使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和靈活性。
二、要給學生營造開放的科學課堂,本人還認為必須打破現(xiàn)有的課堂束縛,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給學生更大的開放空間。
我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沒有努力就不會成功,形成開放的科學課堂也不例外。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教學條件的改善,不久的將來,教師和學生都會適應這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甚至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只有如此,形成開放的科學課堂,學生的探究能力才會得到長足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