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說課稿.doc
《《山居秋暝》說課稿.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居秋暝》說課稿.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山居秋暝》說課稿 大家好!今天我說的課是中職語文人教版職一基礎模塊上冊第五單元 詩四首 里面的《山居秋暝》。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動靜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 2、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體會詩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潔的人格志向。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學習動靜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 (2)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 2、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潔的人格志向。 三、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職業(yè)中學職一學生,古詩文積累普遍不深厚,閱讀能力、探究能力普遍不高,喜歡活躍的生動的課堂氣氛,按部就班的教學一般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教學設想 教學古代詩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紹作者、時代背景、串講全詩、講寫作特點。本教學設計意在打破這樣的程式。如果能讓學生在學習《山居秋暝》中體會到欣賞詩歌的流程,將對后面的詩歌學習,起到示范作用。為此,我打算突破原先的那些教學模式,想結合正在進行的研究性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從而使他們對如何鑒賞詩歌有一個初步的框架。因為,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古典詩歌的積累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缺乏對詩歌的直接接觸,以前學習詩歌,更多的是聽老師的講解,去記住老師對詩歌的理解,到最后只是記住了一些詩歌鑒賞的語句,他們不是用自己的內心去感悟一首詩。因此,我打算以《山居秋暝》作為一個突破口,作為鑒賞其他詩歌的一個范本,讓學生初步學會怎樣去欣賞一首詩,特別是山水詩。 預習時,要求學生制作課件,并進行評比,把好的課件進行展示,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點,展示優(yōu)美的畫面,名家配樂朗誦,視聽結合,以引導學生走進詩中、進入角色,自己去悟詩、品詩,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感悟能力,使其學會鑒賞詩詞。 本設計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充分體現(xiàn)教師“導”的作用,主要采用問題式教學和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當中來,使他們在師生的交流過程中,慢慢感悟如何去欣賞詩歌。 課前準備: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分配任務,每組就這首詩進行準備,查找資料,做成課件,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好的課件將在課堂上展示,由學生質疑。 2、發(fā)掘擅長畫山水畫的學生,給本詩配山水畫(留一部分在堂上完成);發(fā)掘喜歡歌曲創(chuàng)作的同學,把本詩改成歌曲。 3、另外兩個小組分別嘗試把本詩改成對聯(lián)和散文詩。 五、教學策略與方法 在教學中,盡量體現(xiàn)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的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舉例法、比較法、歸納法、練習法、啟發(fā)法、推導法等教學方法以及采用多媒體課件、投影等教學手段運用于教學過程當中。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之環(huán)節(jié)一 導入新課(1分鐘): 因是一篇寫秋景的詩,卻一反傳統(tǒng)的寫秋詩詞的悲涼意境,為了能輕松地把同學帶入詩境中,我特選取同學每日見慣的校園景導入新課: 最近幾天,尤其是早晨,同學們有沒有注意校園兩棵大樹下什么最多?落葉。古人云“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如此多的落葉,可知秋意正濃。秋,是我國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白怨欧昵锉帕取?,提到秋,人們往往會產(chǎn)生愁苦凄涼的悲秋情緒,而唐代著名山水詩人王維卻跳出了傳統(tǒng)的審美視野,營造了一個勝似春朝的明快舒朗、清新鮮潔、自由輕靈的慕秋意境。讓我們共同欣賞《山居秋暝》,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感受王維卓爾不群的藝術才情。 教學過程之環(huán)節(jié)二 小組展示(4分鐘) 由一小組成員展示研究成果(課件),范讀全詩,介紹王維及《山居秋暝》 (1)王維:(2)題解:(3)山水田園詩: 設計意圖:小組競賽形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該組的介紹對后面歸納“詩歌鑒賞的方法----知人論世”起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之環(huán)節(jié)三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約5分鐘) 1、學生各自朗讀詩歌,感悟,要求想象詩中所繪之景 2、學生跟隨多媒體配樂朗誦,一起誦讀 3、正音釋詞、文意疏通 設計意圖:觸動心弦、激發(fā)想像。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和誦讀技巧,在誦讀中體會作者附著在語言上的情感,通過想像,利用繪畫和描寫等方式進行再創(chuàng)造,體味詩歌意境美及“詩中有畫”的特點。 教學過程之環(huán)節(jié)四 合作探究學習&教師指導分析(約23分鐘) (一)第二組學生邊展示鑒賞語言研究成果(課件)邊提問: ①王維的詩歌是“詩中有畫”,從這首詩里,你能找到幾幅畫?學生搶答。 設計意圖:該問題讓學生腦海中再現(xiàn)出詩歌的景象和生活圖景,以更了解詩的內容。 ②“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痹娭忻髅鲗懹袖脚疂O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學生搶答。 設計意圖:樹木繁茂掩蓋了人的活動,點出環(huán)境的清幽,還和作者的心境吻合。引導學生理解“景語皆情語”的詩歌鑒賞方法。 ③在初步感受詩的意境美之后,讓學生思考:“我們看到如此清新美麗的一幅山水畫,那么詩人是否是為了寫景而寫景呢?抒發(fā)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詩內涵的思考。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分析詩歌,把握詩歌深刻的內涵,提高對詩歌的感受能力。 通過探究這三個問題,可以更好地把握本課的重難點。 (二)第三組同學展示詩歌藝術手法研究成果(課件) 分析文中以動襯靜、借景抒情的手法 學生提問:與王維的另外兩作品對比,找出與《山居秋暝》共同之處 鳥鳴澗 鹿 柴 人閑桂花落。 空山不見人, 夜靜春山空。 但聞人語響。 月出驚山鳥, 返景入深林, 時鳴春澗中。 明月來相照。 設計意圖:通過詩歌對比閱讀,促進學生積極動腦,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也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王維詩歌的藝術風格。 (三)教師點撥 由第一組同學的介紹,我們可以歸納出鑒賞詩歌的方法: ① 要了解作者背景,做到知人論世 第二組同學的介紹,我們可以歸納出鑒賞詩歌的方法: ② 要學會鑒賞語言,注意動詞、形容詞、語序等,如《山居秋暝》:“空” “照” “流” ,“竹喧”、“蓮動”,語序顛倒 第三組同學的介紹,我們可以歸納出鑒賞詩歌的方法: ③ 要學會鑒賞藝術手法,如襯托(以動襯靜)、對比、借景抒情等 教學過程之環(huán)節(jié)五 知識拓展:(約10分鐘) (1)再次播放名家配樂朗誦,學生跟讀,體會詩人心境。 (2)遷移訓練: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學以致用 學生把這首詩根據(jù)個人喜好和特長,創(chuàng)作成另外的藝術形式,如馬穎琳同學配山水畫、招依婷同學寫了書法,方啟榮同學改成對聯(lián)、李芷蕊同學改為散文,梁韻倩同學把詩歌改為歌曲,并在課堂上配樂唱了出來。 效果:這些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潛能和興趣,使他們的各種才藝與語文得到了很好的結合。 設計意圖:啟迪思維,學會遷移,通過深挖教材文本,達到德育與美育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多元智能。 教學過程之環(huán)節(jié)六 教師小結(2分鐘) 《山居秋暝》一詩就象一支恬靜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又象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顯示著王詩藝術上的獨特風格。通過本節(jié)課同學們在聯(lián)想、想象、理性分析和抽象概括等方式的訓練中,掌握王維山水詩的藝術特色,感受到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通過大家的才藝展示,對這首詩進行了新的詮釋,新的表達,讓大家更深刻了解詩歌內涵,感受古詩的文化魅力。 教學過程之環(huán)節(jié)七 布置作業(yè) 1、背書這首詩。2、完成課后練習及練習冊 七 教學反思 教研室教研員對這一課的評價是:1.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2.教師準備非常充分,花了很長時間準備才能在課堂上讓學生展示那么多課件、書畫、對聯(lián)、散文等資料3.老師想盡一切辦法計發(fā)學生的多元智能,讓全班都動起來。4.目的準確,抓住線索“意象--意境--情感”的鑒賞方式。 自我反思這節(jié)課容量太大,顯得時間有點緊迫,由于時間倉促,藝術手法未能作更多介紹,只介紹了以動襯靜和借景抒情,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山居秋暝 山居 說課稿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832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