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基礎課時練22 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移動.doc
《2019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基礎課時練22 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移動.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基礎課時練22 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移動.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基礎課時練(二十二) 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移動 1.(2018上海閔行區(qū)模擬)反應2A(g)2B(g)+E(g) ΔH=Q kJmol-1(Q>0),達到平衡時,要使正反應速率降低,A的濃度增大,應采取的措施是( ) A.縮小體積加壓 B.擴大體積減壓 C.增加E的濃度 D.降溫 答案:D 2.(2018石家莊模擬)恒溫恒容條件下,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H2(g)+I2(g)2HI(g),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容器內總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C.單位時間內生成2 mol HI同時消耗1 mol H2 D.H2的體積分數(shù)不隨時間改變 答案:D 3.(2017浙江高考選科4月考試改編)已知:X(g)+2Y(g)3Z(g) ΔH=-a kJmol-1(a>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應生成Z的物質的量一定小于0.3 mol B.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X、Y、Z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C.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放出的總熱量可達a kJ D.升高反應溫度,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也增大 答案:C 4.(2018銀川市模擬)某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在t0時刻改變條件,其反應速率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圖像對應各點的正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A.m B.n C.e D.f 解析:選D 根據圖像知,t0時改變條件,逆反應速率逐漸減小,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平衡向左移動,當達到平衡時,正反應速率最大,即f點對應的正反應速率最大。 5.(2018黃岡中學月考)反應NH4HC2O4(s)NH3(g)+CO(g)+CO2(g)+H2O(g)在200℃下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各種情況中,不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 A.保持溫度和容積不變,充入HCl B.其他條件不變,移去一部分NH3 C.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充入一定量CO2 D.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充入一定量N2 解析:選A 審題時抓住200℃,在該溫度下,氯化銨分解成氨氣和氯化氫,故充入氯化氫,上述反應中各氣體的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A項正確;分離氨氣,平衡向右移動,B項錯誤;充入二氧化碳,平衡向左移動,C項錯誤;壓強不變,充入氮氣,體積增大,平衡向右移動,D項錯誤。 6.(2016四川卷)一定條件下,CH4與H2O(g)發(fā)生反應:CH4(g)+H2O(g)CO(g)+3H2(g)。設起始=Z,在恒壓下,平衡時CH4的體積分數(shù)φ(CH4)與Z和T(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焓變ΔH>0 B.圖中Z的大小為a>3>b C.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溫度不變時,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在加壓后φ(CH4)減小 解析:選A 由題中圖像看出,隨溫度升高,甲烷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減小,說明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則該反應為吸熱反應,ΔH>0,A項正確;Z越大,甲烷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越小,故b>3>a,B項錯誤;起始時=3,反應一旦開始,則消耗等物質的量的H2O和CH4,即的分子、分母同時減小相同的數(shù)值,故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混合物中的值一定不等于3,C項錯誤;溫度不變,加壓時平衡逆向移動,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混合物中甲烷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D項錯誤。 7.(2018陜西安康市月考)向Ⅰ、Ⅱ兩個體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各充入2 mol NO2氣體,發(fā)生反應:2NO2(g)N2O4(g) ΔH=-56.9 kJmol-1,達到平衡后,Ⅰ、Ⅱ兩個容器中NO2的轉化率分別為α1和α2。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恒溫容器 絕熱容器 A.轉化率大小有:α1<α2 B.Ⅱ中混合氣體顏色較淺 C.Ⅰ中混合氣體密度較大 D.Ⅱ中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較小 解析:選D 開始只投入NO2氣體,NO2顯紅棕色,N2O4呈無色,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在容器Ⅱ中,隨著反應進行容器內溫度升高,相當于容器Ⅰ達到平衡之后加熱,平衡向左移動,容器Ⅰ中NO2的轉化率較大,A項錯誤;容器Ⅱ中NO2的濃度較大,顏色較深,B項錯誤;兩個容器的體積相同,氣體總質量相等,故密度相等,C項錯誤;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越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越小,相對于容器Ⅰ,容器Ⅱ中NO2體積分數(shù)較大,故Ⅱ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較小,D項正確。 8.(2016天津卷,10(3)改編)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某儲氫反應:MHx(s)+yH2(g)MHx+2y(s) ΔH<0達到化學平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容器內氣體壓強保持不變 B.吸收y mol H2只需1 mol MHx C.若降溫,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 D.若向容器內通入少量氫氣,則v(放氫)>v(吸氫) 解析:選A MHx(s)+yH2(g)MHx+2y(s) ΔH<0,該反應屬于氣體的物質的量發(fā)生減小的反應。A平衡時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壓強不變,正確;B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吸收 y mol H2需要大于1 mol MHx,錯誤;C因為該反應正反應方向為放熱反應,降溫時該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將增大,錯誤;D向容器內通入少量氫氣,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v(放氫)<v(吸氫),錯誤。 9.某溫度下,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3X(g)+Y(g)3Z(g)達到平衡時,X、Y、Z的物質的量分別為6 mol、2 mol和6 mol。保持溫度、壓強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做如下調整,可使平衡向左移動的是( ) A.均增加1 mol B.均減小1 mol C.均減半 D.均加倍 解析:選B 在等溫度、等壓強下,增加各物質的量與起始投料量成比例,達到的新平衡與原平衡為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動。A項,均增加相等的量,根據化學計量數(shù)和平衡時各物質的量,相當于Y的量增加多了,平衡向右移動;B項,相當于Y減少多了,平衡向左移動;C項和D項,均減半或均加倍,平衡不移動。 10.(2017北京豐臺區(qū)期末)某同學研究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已知:Cr2O(aq)+H2O(l)2CrO(aq)+2H+(aq) (橙色) (黃色) ΔH=+13.8 kJmol-1 步驟: 現(xiàn)象: 試管b中顏色不變后再與試管a比較,溶液顏色變淺。 滴加濃硫酸,試管c溫度略有升高,溶液顏色與試管a相比,變深 A.該反應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 B.待試管b中溶液顏色不變的目的是使Cr2O完全反應 C.該實驗不能證明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 D.試管c中的現(xiàn)象說明影響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溫度 解析:選C Cr2O與CrO中鉻元素均為+6價,沒有化合價改變,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A錯誤;待試管b中溶液顏色不變的目的是使反應達到平衡而不是使Cr2O完全反應,故B錯誤;試管b中加入NaOH溶液,OH-和H+反應使平衡正向移動,而溶液體積增大使得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減小,也會使平衡正向移動,故不能確定是減小生成物濃度導致的平衡正向移動,C正確;試管c中加入濃硫酸,濃硫酸中存在H+,使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顏色加深,該反應是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淺,根據現(xiàn)象可知試管c比試管a顏色深,所以說明影響平衡的主要因素是H+濃度,D錯誤。 11.(2018黃岡第一次調研)在恒溫恒容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H2(g)+CO(g)C(s)+H2O(g)。初始時加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5的H2、CO混合氣體,一段時間后測得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氣體的壓強之比為2∶1 B.反應前后氣體的密度之比為15∶16 C.此時CO的轉化率為50% D.若反應繼續(xù)向正反應方向 進行,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將減小 解析:選C 設初始時加入H2、CO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 mol、y mol,據H2、CO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5可得=15,解得x∶y=1∶1。令初始時加入H2、CO各1 mol,按“三段式法”計算: H2(g)+CO(g)C(s)+H2O(g) 起始量/mol 1 1 0 0 轉化量/mol z z z z 某時刻量/mol 1-z 1-z z z 一段時間后測得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6,則有=16,解得z=0.5。由上述分析可知,反應前后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2 mol∶(2-0.5) mol=4∶3,A錯誤;恒溫恒容的容器中進行反應,反應前后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氣體的質量之比,故反應前后氣體的密度之比為(21+281)∶(20.5+280.5+180.5)=5∶4,B錯誤;此時CO的轉化率為100%=50%,C正確;若反應繼續(xù)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則會生成更多的H2O(g),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將增大,D錯誤。 12.(2018唐山聯(lián)考)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xC(g)。Ⅰ.將3 mol A和2 mol 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為a;Ⅱ.若起始時A、B、C投入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A)、n(B)、n(C),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也為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Ⅰ達平衡時,A、B、C各增加1 mol,則B的轉化率將一定增大 B.若向Ⅰ平衡體系中再加入3 mol A和2 mol B,C的體積分數(shù)若大于a,可斷定x>4 C.若x=2,則Ⅱ體系起始物質的量應滿足3n(B)>n(A)+3 D.若Ⅱ體系起始物質的量滿足3n(C)+8n(A)=12n(B),則可判斷x=4 解析:選D 恒溫恒容條件下的等效平衡,無論如何進行配比,只要把反應一端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完全轉化為另一端的物質后,相當于完全等同的起始量即可。A項,A、B、C各增加1 mol時,A與B不可能完全轉化為C,加入的B相對量大,A的轉化率增大,而B的轉化率將減小,錯誤;B項,在Ⅰ平衡體系中再加入3 mol A和2 mol B,相當于增大了體系的壓強,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方向體積縮小,x<4,錯誤;C項,假設C完全轉化為A、B,則n(A)+n(C)=3,n(B)+n(C)=2,即3n(B)=n(A)+3,錯誤;D項,設C完全轉化為A、B,則xn(A)+3n(C)=3x,xn(B)+n(C)=2x,即2xn(A)+3n(C)=3xn(B),正確。 13.(2018山東師范大學附中檢測)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是生產銨鹽、尿素等的原料。 (1)現(xiàn)有如下合成氨的途徑:2NH3(g)N2(g)+3H2(g) ΔH=+92.4 kJmol-1 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的標志有____________。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3n mol H2的同時生成2n mol NH3 ②用NH3、N2、H2表示反應速率比為2∶1∶3 ③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④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 ⑤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2)工業(yè)上常用CO2和NH3通過如下反應合成尿素[CO(NH2)2]。 CO2(g)+2NH3(g)CO(NH2)2(l)+H2O(g) ΔH<0 t℃時,向容積恒定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10 mol CO2和0.40 mol NH3,70 min時達到平衡。反應中CO2(g)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0 30 70 80 100 n(CO2)/mol 0.10 0.060 0.040 0.040 0.040 ①20 min時v正(CO2)____________(填“>”、“=”或“<”)80 min時v逆(H2O)。 ②在100 min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0.050 mol CO2和0.20 mol NH3,重新建立平衡后CO2的轉化率與原平衡相比將____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③根據表中數(shù)據在圖中繪制出在t℃下NH3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則(t+10)℃下正確的圖像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圖中的“A”或“B”)。 解析:(2)①在20 min時,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且CO2、H2O的化學計量數(shù)相等,所以20 min時v正(CO2)>80 min時v逆(H2O)。②相當于加壓,平衡右移,所以CO2的轉化率增大。③30 min:α(NH3)=100%=20%,70 min:α(NH3)=100%=30%。 答案:(1)①④⑤ (2)①> ②增大?、?如下圖所示) B 14.(2018南昌第二次模擬)NH3作為一種重要化工原料,被大量應用于工業(yè)生產,與其有關性質反應的催化劑研究曾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催化劑常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即專一性。已知: 反應Ⅰ:4NH3(g)+5O2(g)4NO(g)+6H2O(g) ΔH1=-905.0 kJmol-1 反應Ⅱ:4NH3(g)+3O2(g)2N2(g)+6H2O(g) ΔH2 (1) 化學鍵 H—O O===O NN N—H 鍵能/(kJmol-1) 463 496 942 391 ΔH2=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溫恒容裝置中充入一定量的NH3和O2,在某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反應Ⅰ,則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A.使用催化劑時,可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其反應速率 B.若測得容器內4v正(NH3)=6v逆(H2O)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 C.當容器內=1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 (3)氨催化氧化時會發(fā)生上述兩個競爭反應Ⅰ、Ⅱ。為分析某催化劑對該反應的選擇性,在1 L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H3和2 mol O2,測得有關物質的量關系如圖: ①該催化劑在高溫時選擇反應_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②520℃時,4NH3(g)+5O2(g)4NO(g)+6H2O(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_(不要求得出計算結果,只需列出數(shù)字計算式)。 ③有利于提高NH3轉化為N2的平衡轉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A.使用催化劑Pt/Ru B.使用催化劑Cu/TiO2 C.增大NH3和O2的初始投料比 D.投料比不變,增大反應物的濃度 E.降低反應溫度 解析:(1)4NH3(g)+3O2(g)2N2(g)+6H2O(g) ΔH2=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43391 kJmol-1+3496 kJmol-1-2942 kJmol-1-62463 kJmol-1=-1 260 kJmol-1。 (2)在恒溫恒容裝置中充入一定量的NH3和O2,在某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反應Ⅰ,使用催化劑時,可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其反應速率,A正確;若測得容器內4v正(NH3)=6v逆(H2O)時,兩反應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說明反應未達到平衡,B不正確;當容器內=1時,并不能說明各組分含量保持不變,也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所以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C不正確。 (3)①根據圖像結合N元素守恒可知,在高溫時氨主要轉化為NO,所以該催化劑在高溫時選擇反應Ⅰ。 ②520℃時,4NH3(g)+5O2(g)4NO(g)+6H2O(g)的平衡常數(shù)可根據A點數(shù)據計算。A點對應的縱坐標為0.2,說明n(N2)=n(NO)=0.2 mol,根據N元素守恒得n(NH3)=1 mol-0.2 mol-0.2 mol2=0.4 mol,再根據H元素守恒得n(H2O)==0.9 mol,最后根據O元素守恒得n(O2)=2 mol-0.2 mol-0.9 mol=1.45 mol,因為容積為1 L,所以K=。 ③使用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但不能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所以A和B都不正確;增大NH3和O2的初始投料比雖然有利于反應Ⅱ的發(fā)生,但會減小氨氣的轉化率,C不正確;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反應,投料比不變,增大反應物的濃度相當于采取了加壓的措施,加壓對逆反應有利,所以氨的轉化率減小,D不正確;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反應溫度對正反應有利,所以有利于提高NH3轉化為N2平衡轉化率,所以E正確。 答案:(1)-1 260 kJmol-1 (2)A (3)①Ⅰ?、凇、跡-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基礎課時練22 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移動 2019 高考 化學 一輪 復習 基礎 課時 22 化學平衡 狀態(tài) 及其 移動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635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