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輪專題復習創(chuàng)新 專題達標檢測:四 地殼物質運動規(guī)律 Word版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教材 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輪專題復習創(chuàng)新 專題達標檢測:四 地殼物質運動規(guī)律 Word版含答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學資料(新教材)
2019.4
專題達標檢測(四) 地殼物質運動規(guī)律
一、選擇題
(2018屆高三·濰坊檢測)“黑煙囪”是指海水從地殼裂縫滲入地下,遇到熔巖被加熱,溶解了周圍巖層中的金銀等金屬后又從地下噴出,這些金屬經過化學反應形成硫化物沉積在附近的海底,像“煙囪”形狀一樣堆積而成。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黑煙囪”區(qū)域主要位于( )
①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谟《妊蟀鍓K與非洲板塊的生長邊界上?、塾《妊蟀鍓K與南極洲板塊的生長邊界上?、芊侵薨鍓K與南極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黑煙囪”在成因上屬于( )
A.沉積巖 B.變質巖
C.侵入巖 D.噴出巖
解析:1.D 2.A 第1題,結合六大板塊分布圖即可選出正確答案。第2題,根據(jù)材料,“黑煙囪”是海水溶解的金屬從地下噴發(fā)經過化學反應形成的硫化物沉積而成,故在成因上應為沉積巖。
如圖為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C層為沙質沉積物,B、F、G層為沉積層,A、D為不同時期的巖漿巖,E為變質巖。讀圖回答3~4題。
3.有關圖中巖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巖石可能是玄武巖,由巖漿侵入、冷卻凝固形成
B.B巖石可能是石灰?guī)r,由流
3、水侵蝕、搬運作用形成
C.D巖石可能是花崗巖,由巖漿噴出、冷卻凝固形成
D.E巖石可能是大理巖,由石灰?guī)r變質形成
4.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修東西向隧道,應選擇F處
B.A處不存在化石
C.②處打井可能找到豐富的地下水
D.G處是良好的儲油構造
解析:3.D 4.A 第3題,A、D兩處皆是侵入型巖漿巖,侵入巖以花崗巖為主;石灰?guī)r是由流水的化學沉積作用形成的;E為變質巖,可能是由石灰?guī)r變質形成的大理巖。第4題,隧道應修建在背斜的中心部位,F(xiàn)處為向斜,在此處修建隧道不僅不堅固,而且易滲水。
如圖中的甲河流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讀圖完成5~6題。
5.關于乙處地貌
4、類型和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乙處為斷層,地殼垂直運動形成
B.乙處為峽谷,地殼垂直運動形成
C.乙處為斷層,地殼抬升流水侵蝕切割形成
D.乙處為峽谷,地殼抬升流水侵蝕切割形成
6.丙處發(fā)育成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侵蝕作用強烈,挾帶大量泥沙到河口
B.多條河流在此交匯,泥沙大量沉積
C.海洋潮汐運動,大量海水挾帶泥沙沉積
D.受板塊擠壓運動影響,地殼不斷抬升
解析:5.D 6.A 第5題,乙地受板塊(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地殼抬升;受流水的侵蝕切割作用,形成峽谷。第6題,丙處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其成因主要是多條河
5、流帶來大量的泥沙,通過不斷沉積,使三角洲面積不斷增大。這些河流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及其附近的山地,上游流經高山峽谷區(qū),水流湍急,對地表的侵蝕作用強烈,挾帶大量泥沙。
(2018屆高三·河北五校聯(lián)考)扇三角洲是由鄰近高地推進到穩(wěn)定水體中的沖積扇。如圖是扇三角洲示意圖,讀圖回答7~8 題。
7.關于圖中扇三角洲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一定發(fā)育在河流入??凇、谌侵耷熬壋练e物顆粒較小
③一般發(fā)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水體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關于圖中辮狀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流量穩(wěn)定 B.河道較淺
6、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補給
解析:7.D 8.B 第7題,“穩(wěn)定水體”不一定是海,也有可能是湖泊;流水沉積作用有明顯的分選性,顆粒大的先沉積,因此三角洲前緣沉積物顆粒較??;在河流出山口處,水流速度減緩,泥沙沉積,有利于扇三角洲的形成。第8題,圖中顯示辮狀河流主要分布在沖積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勢較低平,流水以側蝕和堆積作用為主,故河道較淺;辮狀河流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結果;辮狀河流多由高山冰雪融水或山地降水補給,河流流量不穩(wěn)定。
(2017·山東青島模擬)艾里定律是計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質的一個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動的物體重量(W)與流速(V)的6次方成正比。這一定律說明流
7、速的微小變化可導致底沙推移量的很大變化。如圖示意我國江南丘陵地區(qū)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圖及其干流河床對應的地形剖面。據(jù)此完成9~11題。
9.圖中河流M、N、T、S四處,被水流推動的物體重量最大的是( )
A.M B.N
C.T D.S
10.某地質愛好者在N地附近,發(fā)現(xiàn)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鵝卵石與細沙共存現(xiàn)象,原因可能是( )
A.該河段地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運能力強
B.該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蝕能力強
C.該河段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導致河流流速變化大
D.該河段降水少,地勢起伏小,沉積作用顯著
11.該河流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為( )
A.M以上河段
8、B.MN之間
C.NT之間 D.TS之間
解析:9.C 10.C 11.D 第9題,圖中T位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最快,故搬運能力最強,則被水流推動物體重量最大。第10題,圖中N位于河流凸岸,為堆積作用較明顯的河岸。依據(jù)材料可知,水流速度決定了搬運能力,有鵝卵石說明水流速度快,有細沙說明水流速度慢;兩種物質共存于該地,表明該地水流速度季節(jié)變化大。第11題,圖中TS段有支流匯入水量較大,同時從干流河床對應的地形剖面可看出,TS段地勢落差最大,故TS段水能資源最豐富。
二、非選擇題
12.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jù)材料從地質構造的角度描述寧夏平原的成因。
(2)說明圖中AB
9、所在地區(qū)與CD所在地區(qū)等高線彎曲的特點及原因。
(3)分析圖中從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積物變化的一般特點及成因(成因可從AB、CD兩地段各自對應的不同流水作用來說明)。
解析:第(1)題,寧夏平原是由斷層下陷和流水沉積,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第(2)題,河流沿線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導致地形變化不同,等高線表現(xiàn)的變化方向也就不同。第(3)題,河流泥沙都是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積。
答案:(1)從地質構造上來說,兩側地塊相對抬升,寧夏平原斷裂下陷,形成地塹構造;再經黃河帶來的泥沙沉積而成。
(2)AB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處)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蝕作用影
10、響。CD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處)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積作用為主。
(3)沉積物顆粒依次變小。原因:當流水攜帶大量泥沙流動時,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漸沉積。一般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積。
13.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圖a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其附近地區(qū)。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 mm),蒸發(fā)旺盛(蒸發(fā)量大于3 500 mm),年均溫7~8 ℃。沙漠中分布眾多湖泊,湖水終年不凍。湖泊水的化學成分與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層地下水接近,湖底常見碳酸鈣沉積。當壓力減小,水中可溶的碳酸氫鈣會轉化為碳酸鈣沉淀下來。沙漠中沙丘廣布,還有眾多高
11、大沙山(沙山高200~300 m,最高500 m以上),沙山內部有碳酸鈣膠結層(圖b)。近年來,河西走廊沙漠化加劇。
(1)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的主要補給水源,并說明判斷依據(jù)。
(2)說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底碳酸鈣沉積的原因。
(3)說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高大沙山的形成過程。
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眾多,湖泊水的化學成分與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層地下水接近,且圖中有深大斷裂帶,湖泊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流動路徑上,可以推斷出該地湖水的主要補給水源為地下水。第(2)題,由上題分析可知,湖泊的補給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可以推測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經過深大斷裂帶,在下滲流
12、動過程中溶解巖層中的碳酸鈣,至巴丹吉林沙漠地區(qū)出露地表,由于壓力減小,水中的碳酸氫鈣會轉化為碳酸鈣。第(3)題,本題可以從圖b中找到答案,可從兩方面分析。一是該沙山位于氣候干旱、沙源豐富地區(qū),風力搬運的沙子不斷沉積;二是據(jù)圖分析可知,深大斷裂帶地下水上涌、水汽蒸發(fā)引起沙丘表面濕度增大,形成濕沙層,沙子孔隙中含有大量水分,沙丘中的碳酸鈣形成碳酸鈣膠結層,流動的沙子不斷在碳酸鈣膠結層上沉積固定,進而形成高大沙山。
答案:(1)地下水。因為該地湖泊水的化學成分與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層地下水接近,且該地存在深大斷裂,可以推斷,青藏高原冰雪融水通過深大斷裂帶,經河西走廊,至巴丹吉林沙漠出露地表,形成湖泊(或“湖泊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流動路徑上”);該地年均溫較低,但湖泊終年不凍,符合地下水水溫較高的特點;該地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說明該地湖泊不可能以大氣降水和河流水補給為主。
(2)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在下滲流動過程中大量溶解了地層中的碳酸鈣,深層地下水出露地表時,由于壓力減小,水中的碳酸氫鈣會轉化為碳酸鈣沉淀下來。
(3)該地氣候干旱,沙源豐富;地下熱水上升遇到沙丘,水蒸氣繼續(xù)向上運移,遇到溫度較低的沙層,凝結在沙粒表面,形成濕沙層,(在沙粒間形成水膜,增加沙粒間的凝聚力,)加之碳酸鈣膠結,沙丘抗侵蝕能力增強,隨著風力不斷地搬運、沉積,逐步形成高大的固定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