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體:中央電大《醫(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答案---03任務
《小字體:中央電大《醫(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答案---03任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字體:中央電大《醫(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答案---03任務(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醫(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一、填空選擇題(共 12 道試題,共 100 分。)1.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正常菌群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可改變寄居部位轉(zhuǎn)化為____B____)2.細菌致病性主要取決于細菌的_C____和侵入的數(shù)量。3.痢疾桿菌黏附細胞依靠___A__菌毛。4.具有傳遞遺傳物質(zhì)的細菌特殊結構是___D___。5. 攜帶噬菌體可發(fā)生__C___ 變異。A. 普通菌毛B. 條件致病菌C. 毒力D. 性菌毛2.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細胞型微生物包括__C___ 和病毒。2.噬菌體是一類侵襲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____B_____3. 質(zhì)粒中,與耐藥性有關的細菌結構是___D____。 4.濫用抗生素可導致__C__發(fā)生耐藥性變異。A. 真菌B. 病毒C. 細菌D. R 質(zhì)粒3.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包膜病毒體的釋放方式主要是______B______2.裸露病毒體的釋放方式是______C____3. 裸露病毒體即由____A___構成。4.對脂溶劑敏感的病毒體是____D___病毒體。A. 核衣殼B. 出芽C. 細胞裂解D. 包膜4.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細菌特殊構造中,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___B____。2.可黏附細胞的是____A___ 。3. G-菌細胞壁組成與內(nèi)毒素有關的是__C__。4.G+菌細胞壁的特有結構是___D____A. 菌毛B. 莢膜C. 脂多糖D. 磷壁酸5.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 細菌的測量單位是__A___ 。22.病毒的測量單位是____B。3.機體抵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是____C___4.機體抵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二道防線是____D_____ 。A. 微米B. 納米C. 皮膚黏膜屏障D. 吞噬細胞和體液殺菌物質(zhì)6.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 細菌內(nèi)毒素的化學本質(zhì)是____D______。( 2.細菌內(nèi)毒素的毒性部位是_____C_____3. 細菌____A____的構成因素主要有細菌的侵襲性酶和菌體表面構造4.可增強細菌____B____的細菌特殊結構包括菌毛(鞭毛)和莢膜。A. 侵襲力B. 毒力C. 類脂 AD. 脂多糖7.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最常引起膿毒血癥的化膿性球菌是___A_____2.引起蜂窩織炎最常見病原是_____B_______ 。3.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細菌酶是______C__4.被稱為“擴散因子”的細菌酶是 ______D______A. 金黃色葡萄球菌B.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C. 血漿凝固酶D. 透明質(zhì)酸酶8.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包膜病毒體的釋放方式主要是______A______ 。(2.裸露病毒體的釋放方式是____B______。3.裸露病毒體即由核衣殼和____C___構成。4.對脂溶劑敏感的病毒體是____C___病毒體。5.病毒體的基本結構由核心和___D___構成。A. 出芽B. 細胞裂解C. 包膜D. 衣殼9.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病原是__B____。2.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傳播媒介是_____D__。( 3.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原是___A___。4.流行性出血熱儲存宿主和傳染源是___C____。A. 出血熱病毒B. 乙型腦炎病毒3C. 鼠類D. 蚊子10.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支原體主要引起呼吸道和_______C_______感染。2.肺炎支原體主要引起_______A_____ 感染。3.解脲脲原體主要引起_______B_____ 感染。(4.衣原體除可引起人體眼感染外,還可引起___B___和呼吸道的感染。A. 呼吸道B. 泌尿生殖道C. 眼D. 消化道11.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肝炎病毒中,甲型(HAV )、戊型( HEV)經(jīng)_____A____傳播2.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經(jīng)___B____傳播3.乙型肝炎可通過___C____傳染胎兒。4.預防甲型、乙肝炎可___D____。A. 糞-口途徑傳播B. 血液傳播C. 母嬰傳播D. 注射有特異性疫苗12. (請在填空中輸入正確選項“A、B、C、D、E”即可;輸入文字作答無效。)1.風疹病毒引起胎兒畸形,是通過_____D_______ 。(2.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垂直傳播和__C 3.破傷風桿菌主要通過____B______引起感染。4.肉毒桿菌主要通過_____A_____引起感染。A. 食入B. 芽孢進入傷口C. 性傳播D. 垂直傳播一、名詞解釋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2、病毒體:結構完整、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特指病毒在細胞內(nèi)增殖后釋放到細胞外的成熟病毒顆粒,可短暫存活并感染新的宿主細胞。如HBV、HIV。3、菌毛:某些細菌菌體表面比鞭毛更細、多、短而直的蛋白性絲狀物。按功能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前者是細菌的黏附結構,構成細菌毒力,如淋球菌依靠菌毛黏附在尿道上皮細胞表面而致??;后者傳遞細菌遺傳物質(zhì)。4、質(zhì)粒:細菌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zhì),由雙股環(huán)狀 DNA構成,控制細菌非生命必須性狀。如控制性菌毛的 F質(zhì)粒,控制耐藥性的 R質(zhì)粒,控制毒力的 Vi質(zhì)粒等。5、抗原:是能夠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使之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應答,并能與相應4免疫應答產(chǎn)物即抗體或效應 T細胞在體內(nèi)或體外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物質(zhì)。6、毒血癥:病原菌在局部組織生長繁殖后,病原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只有其產(chǎn)生的毒素進入血流,到達易感的組織細胞,因其特殊的中毒癥狀。如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等。7、Dane 顆粒:HBV 是具有雙層衣殼、直徑為42NM 的球形顆粒。因 Dane于1970年在乙肝感染者的血清中首次發(fā)現(xiàn),故又稱 Dane顆粒。其結構由外向內(nèi)依次為外衣殼、內(nèi)衣殼、核心。Dane 顆粒為 HBV有感染性的完整顆粒。8、細胞因子:指由活化的免疫細胞或非免疫細胞合成分泌的、能調(diào)節(jié)細胞生理功能、介導炎癥反應、參與免疫應答和組織修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補體之外的有一類分泌型免疫分子。9、正常菌群:存在于身體各部的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對人體是有益無害的,故稱之為正常菌群,對人體有營養(yǎng)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協(xié)調(diào)作用和抗腫瘤作用。10、免疫:是指機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自己”與“非己”抗原物質(zhì),對“自己”物質(zhì)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質(zhì)的生理過程。11、非胸腺依賴性抗原(TI-Ag):只含 B細胞抗原決定簇,不需要 T細胞協(xié)助,可直接激活 B細胞產(chǎn)生抗體的抗原。12、消毒: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芽胞可能存活。注射前的皮膚用酒精棉涂抹即為消毒。13、真菌:一類不分根、莖、葉、不含葉綠素、具有細胞壁的真核細胞型微生物。按細胞結構分為單細胞真菌和多細胞真菌(又稱為霉菌)。如引起各類癬癥的多細胞真菌;引起深部組織感染的單細胞真菌有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隱球菌。14、膿毒血癥:化膿性細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它組織中引起新的化膿性病灶。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膿毒血癥,可導致多臟器的化膿性感染,如肝膿腫、膈下膿腫等。15、莢膜:某些細菌表面包裹的粘液性多糖或多肽類物質(zhì),可保護細菌抵抗體內(nèi)吞噬細胞的吞噬和補體、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是細菌的毒力構成因素之一。如肺炎球菌、新型隱球菌因莢膜而具有致病性。16、抗體:機體免疫系統(tǒng)受抗原刺激后,B 細胞分化成熟為漿細胞后,合成分泌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7、支原體:一類缺乏細胞壁、具有多種形態(tài)、可通過濾菌器、在無生命培養(yǎng)基中生長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如引起人類非典型性肺炎的肺炎支原體和引起人類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解脲脲原體。18、侵襲力:指病原菌突破機體防御功能侵入機體,在體內(nèi)定居、繁殖和擴散的能力。侵襲力與細菌表面的特殊結構和能否產(chǎn)生侵襲性酶有關。如產(chǎn)氣莢膜桿菌具有很強的侵襲力,是因為其具有莢膜抗吞噬,還可產(chǎn)生多種侵襲性酶。19、超敏反應:是已被致敏的機體再次接觸相應變應原后所發(fā)生的一種異常或病理的免疫反應。表現(xiàn)為機體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細胞損傷。20、核衣殼:由病毒的核心和衣殼組成的病毒顆粒。裸露病毒體即由核衣殼5組成。如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21、細胞因子:由活化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能調(diào)節(jié)白細胞和其它免疫細胞增殖分化、產(chǎn)生免疫效應或弓 I起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β 和干擾素—γ 等均為淋巴因子。22、抗原決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稱為抗原決定簇??乖瓫Q定簇是抗原分子與相應淋巴細胞表面的抗原受體、相應抗體或效應 T細胞特異性結合的部位。23、人工自動免疫:給人體接種抗原性物質(zhì),如疫苗、類毒素等,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的方法。這種方法誘導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較慢但維持時間長??捎糜陬A防、控制傳染病。24、敗血癥: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長繁殖,產(chǎn)生毒性物質(zhì),引起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例如高熱、肝脾腫大等。嚴重者可導致休克死亡。鼠疫桿菌、炭疽桿菌均可引起敗血癥。25、TD抗原(胸腺依賴性抗原):胸腺依賴性抗原。含有T細胞抗原決定簇,需要在T細胞協(xié)助下才能刺激B細胞產(chǎn)生抗體的抗原。如細菌、病毒、細胞、及各種蛋白質(zhì)等度是TD抗原。TD抗原即可誘導體液免疫、也可誘導細胞免疫,并能引起回憶應答。26、抗原提呈細胞(APC):能捕獲和處理抗原,形成抗原肽- MHC 分子復合物,而后將抗原肽呈遞給 T細胞,使其活化、增殖的一類免疫細胞。主要包括廣泛分布于組織中的巨噬細胞、脾和淋巴結中的樹突狀細胞、并指狀細胞、以及皮膚中的郎罕細胞和B細胞。27、微生物:是體型微小、結構簡單、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必須經(jīng)光學或電子顯微鏡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如病毒、細菌、真菌等。二、填空題1、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構成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2、胸腺是 T淋巴細胞分化成熟的中樞免疫器官。3、抗原提呈細胞主要有單核吞噬細胞、樹突細胞和并指細胞等。 (及朗罕細胞、B 細胞)4、CD 4 + T細胞識別抗原受MHC-Ⅱ分子限制,CD 8 + T細胞識別抗原受MHC-Ⅰ分子限制。5、經(jīng)革蘭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為革蘭氏陽性(G +)菌,被染成紅色的為革蘭氏陰性菌(G - )菌。6、無菌室空氣消毒常采用紫外線法。7、病毒體的基本結構由核心和衣殼構成,又稱核衣殼。8、正常菌群在寄生部位改變、菌群失調(diào)和機體抵抗力下降條件下可轉(zhuǎn)化為條件致病菌。9、干擾素的生物學活性包括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diào)節(jié)。10、最常引起膿毒血癥的化膿性球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11、肝炎病毒中,經(jīng)由糞-口途徑傳播的有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12、免疫是免疫系統(tǒng)識別自己和非己物質(zhì)并產(chǎn)生一系列生物學效應的過程。13、人類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結和粘膜相關淋巴組織。614、干烤法滅菌消毒溫度為160-170 0 C,維持兩小時,常用于玻璃器皿和瓷器等的滅菌。1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途徑有①輸入污染血液或血制品②性接觸③母嬰垂直傳播。16、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引起間質(zhì)性肺炎。17、細菌內(nèi)毒素的化學本質(zhì)是脂多糖,其毒性部位是脂類A。18、細菌和病毒都具有的形態(tài)是球形和桿形。19、超敏反應的發(fā)生是由于機體免疫防御功能反應過強,而發(fā)生腫瘤是由于免疫監(jiān)視功能缺陷。20、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既感應階段、反應階段和效應階段。21、菌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兩種,前者與細菌粘附有關,后者具有傳遞遺傳物質(zhì)功能。22、細菌生長繁殖的適宜酸堿度PH值為7.2-7.6,合適溫度為37℃。23、質(zhì)粒是細菌染色體以外的遺傳物質(zhì),為雙股環(huán)狀DNA。24、抗體是重要的免疫分子,主要存在于血液、體液和粘膜分泌液中。因此將抗體介導的免疫稱為體液免疫。25、構成非特異性免疫的屏障結構主要有皮膚屏障、胎盤屏障和血腦屏障。26、L型細菌是細胞壁缺陷型細菌,臨床上常引起慢性感染。27、補體的抗感染免疫作用表現(xiàn)在溶菌、溶細胞、促進中和和調(diào)理免疫粘附。28、抗原決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29、噬菌體是一類侵襲細菌、 螺旋體或其他微生物的病毒。30、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的活性介質(zhì)主要有組胺、激肽原酶和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31、高壓蒸汽滅菌法常用的滅菌溫度為121.3℃,持續(xù)時間為15-30分壓力應持續(xù)103.4KPa。 32、G - 菌細胞壁組成與內(nèi)毒素有關的是脂多糖,G + 菌細胞壁的特有結構是磷壁酸。33、細菌的基本結構由內(nèi)向外依次是核質(zhì)、細胞質(zhì)、細胞膜和細胞壁。34、可侵襲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病毒稱為噬菌體。35、機體抵御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是屏障結構。36、殺滅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稱為消毒。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的方法為滅菌。37、菌血癥是指細菌通過血流播散,但不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的全身感染類型。38、細菌常見的變異現(xiàn)象中,可影響治療效果的有耐藥性變異。人工誘導細菌發(fā)生毒力變異而抗原性不變,可用于制備疫苗。39、外毒素根據(jù)作用特點可分為細胞毒素、腸毒素和神經(jīng)毒素。40、B 細胞在骨髓中成熟;T 細胞在胸腺中成熟。41、產(chǎn)生抗體的效應細胞是漿細胞,可輔助抗體產(chǎn)生的細胞是Th2細胞。42、能使 T細胞和 B細胞發(fā)生特異性有絲分裂的物質(zhì)是美洲商陸(PWM) 。43、通過垂直傳播引起胎兒畸形的最常見病毒是風疹病毒和皰疹病毒。44、機體遭受病原菌感染最先產(chǎn)生的抗體類型是IgM;血型抗體是IgM 7。45、在特異性免疫未產(chǎn)生前最先對入侵病原菌攻擊的是 補體 和 NK細胞 。46、引起幼兒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但目前均有疫苗可預防的病毒是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 。47、以神經(jīng)毒素致病的細菌主要有肉毒桿菌和破傷風桿菌 。48、化膿性球菌的侵襲性酶主要有血漿凝固酶和透明質(zhì)酸酶 。49、可將基因與宿主細胞基因整合并引起潛伏感染的病毒有HIV(艾滋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50、可增強細菌毒力的細菌結構或胞漿內(nèi)容物有菌毛、莢膜、鞭毛和質(zhì)粒。5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依賴其表面的Gp120吸附細胞。52、包膜病毒體的釋放方式主要是出芽釋放。53、衣原體除可引起人體眼和呼吸道感染外,還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的感染。54、細菌結構中,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莢膜;可黏附細胞的是普通菌毛。55、通過動物咬傷并經(jīng)神經(jīng)播散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的病毒是狂犬病毒。56、能非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靶細胞的淋巴細胞是NK細胞。57、非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真菌。58、HIV通過 Gp120 吸附細胞表面的 CD4分子,造成 T 細胞數(shù)量和功能降低而導致AIDS。59、最常引起膿毒血癥的化膿性球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60、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 乙肝外衣殼S蛋白 。61、研究細菌的最佳時期是將細菌人工培養(yǎng)至對數(shù)增長期。62、抗原的兩種基本性能是免疫原性 和 免疫反應性。63、抗HBV再感染的中和抗體是針對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抗體。6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免疫球蛋白,能得到兩個Fab 段和一個Fc 段。65、G - 菌細胞壁的特有結構是脂類A、核心多糖和特異性多糖。66、G + 菌細胞壁的特有結構是磷壁酸。三、選擇題1、細菌致病性的強弱主要取決于細菌的(毒力) 。2、濕熱滅菌法中殺菌效果最好的是(高壓蒸汽滅菌法) 。3、可用于腦膜炎球菌分離的培養(yǎng)基是(巧克力平板) 。4、以內(nèi)毒素為致病因素并引起全身感染的腸道桿菌是(志賀痢疾桿菌) 。5、在人體腸道正常菌群中占絕對有優(yōu)勢的細菌是(厭氧菌) 。6、結核菌素試驗的用途不包括(測定細胞免疫功能) 。7、可直接測量病毒大小的方法是(電子顯微鏡觀察) 。8、可通過病毒血癥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流感病毒) 。9、可滅活腸道病毒的物質(zhì)是(氧化劑) 。10、不符合血清 HBsAg(+) \ HbeAg(+) \ HbcAb(+)的解釋是(乙肝恢復期) 。11、屬于逆轉(zhuǎn)錄酶病毒的是(HIV) 。12、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原體是(日本腦炎病毒) 。13、支原體與 L型細菌的區(qū)別是(多形態(tài)性) 。14、可用于立克次體感染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是(外斐反應) 。815、梅毒螺旋體的傳染源是(早期梅毒患者) 。16、下列哪種疾病不是由Ⅲ型超敏反應引起的(特應性濕疹-皮炎) 。17、下列哪種情況是自然主動免疫(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的免疫) 。18、激活補體能力最強的抗體類型是(IgM) 。19、受感染后機體最早產(chǎn)生的抗體類型是(IgM) 。20、抗原提呈細胞中不包括(中性粒細胞) 。21、革蘭陽性菌細胞壁特有成分是(磷壁酸) 。22、對外界抵抗力最強的細菌結構是(芽胞) 。23、芽胞的特性中不包括(是細菌的繁殖體) 。24、可產(chǎn)生外毒素的革蘭陰性菌是(霍亂弧菌) 。25、內(nèi)毒素的毒性作用中不包括(選擇性作用于靶細胞,引起特殊癥狀) 。26、在標本采集中的錯誤做法是(標本容器無需滅菌) 。27、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含兩種核酸) 。28、病毒體的定義是(結構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 。29、下列病毒中屬于逆轉(zhuǎn)錄病毒的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30、鉤端螺旋體的傳染源和傳播方式是(接觸或食入帶菌尿污染的水土壤等)31、中樞免疫器官的功能是(免疫細胞分化成熟場所) 。32、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體類型是 (IgG) 。33、B細胞表面特有的標志是(C3b受體) 。34、屬于Ⅰ型超敏反應的疾病是 (過敏性休克) 。35、細菌細胞壁共有成分是 (粘肽)36、在外界生存力最強的細菌是(結核桿菌)37、可傳遞的細菌遺傳物質(zhì)是 (質(zhì)粒)38、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合成代謝產(chǎn)物除(抗生素)外。39、外毒素的毒性作用特點是(選擇性作用于靶細胞,引起特殊癥狀) 。40、半抗原的特點是 (本身無免疫原性) 。41、顯微鏡下呈矛頭狀,鈍端相對成雙排列的革蘭陽性菌是(肺炎球菌) 。42、流感病毒吸附細胞的結構是(血凝素) 。43、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在體內(nèi)的播散是通過(血液) 。44、具有菌絲和孢子的微生物是(真菌) 。45、細菌直接攝取供體菌游離DNA片段而獲得新性狀的過程稱為(轉(zhuǎn)化) 。46、下列抗菌物質(zhì)中可裂解細菌肽聚糖的是 (溶菌酶) 。47、巴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的物品是 (牛奶和酒類) 。48、下述病原微生物中,對外界抵抗力最低的是 (梅毒螺旋體) 。49、破傷風毒素的作用機制是(阻止中樞神經(jīng)抑制性遞質(zhì)的釋放造成痙攣) 。50、與衣原體感染有關的物質(zhì)是 (原體) 。51、口服脊髓灰質(zhì)炎減毒活疫苗的優(yōu)點是 (既可產(chǎn)生血清抗體也可產(chǎn)生腸黏膜局部分泌型抗體) 。52、血液中不易查到的 HBV抗原是 (HBcAg) 。53、一般不通過血液播散的病毒是 (狂犬病毒) 。54、補體經(jīng)典途徑的激活物是 (抗原抗體復合物) 。55、能特異性殺傷靶細胞的T細胞是 (Tc細胞) 。56、在感染早期首先發(fā)揮特異性免疫作用的抗體是 (IgM) 。957、正常菌群對機體的益處不包括 (產(chǎn)生干擾素) 。58、胸腺依賴抗原是指 (既引起細胞免疫又引起體液免疫應答的抗原) 。59、不受MHC限制的細胞間相互作用是 (NK細胞和腫瘤細胞) 。60、下列物質(zhì)中可通過旁路途徑激活補體的是 (細菌脂多糖) 。61、細菌細胞壁的基本成分是(粘肽) 。62、內(nèi)毒素的毒性成分是(脂類A) 。63、對外毒素特性的敘述中錯誤的是(耐熱) 。64、革蘭陽性菌類似菌毛黏附細胞的結構是(膜磷壁酸) 。65、診斷流腦的簡便方法是(腦脊液或皮膚淤斑取樣涂片染色鏡檢)66、病毒體核心的主要物質(zhì)是(核酸) 。67、病毒的致病物質(zhì)是(蛋白質(zhì)和核酸) 。68、滅蚊可預防感染的病毒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 。69、與人類腫瘤密切相關的病毒除(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70、引起胎兒畸形的最常見病毒是(風疹病毒) 。71、可引起菌血癥的細菌是(傷寒桿菌) 。72、脊髓灰質(zhì)炎病人的傳染性排泄物主要是(糞便) 。73、殺滅細菌芽孢最常見的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法) 。74、決定痢疾桿菌侵襲力的首要因素是(菌毛) 。75、對破傷風毒素的錯誤敘述是(阻止中樞神經(jīng)興奮性遞質(zhì)釋放造成麻痹) 。76、主要引起嬰兒腹瀉的腸道細菌是(腸致病性大腸桿菌) 。77、破傷風的特異性治療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78、對病毒包膜的錯誤敘述是(可抵抗脂溶劑) 。79、通過性接觸傳播的病毒除外(流感病毒) 。80、普通感冒最常見的病原是(鼻病毒和冠狀病毒) 。81、可高度傳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HBsAg、抗HBc、HBeAg)82、HIV致病的關鍵因素是因為HIV(侵犯CD 4 +細胞,造成免疫缺陷) 。四、問答題1、簡述免疫器官的組成和主要功能答:免疫器官分為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發(fā)生、分化、成熟的場所,對外周免疫器官的發(fā)育有促進作用。包括骨髓(B細胞成熟場所)和胸腺(T細胞成熟場所)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結、脾臟和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是免疫細胞定居、接受抗原刺激并產(chǎn)生免疫應答的場所。2、簡述抗體的種類和主要功能答:抗體依據(jù)重鏈抗原性不同分為五類:IgG IgA IgM IgD IgEIg G:血清中含量最高,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還能激活補體,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可穿過胎盤保護胎兒及 新生兒免受感染。10IgA:分為單體和雙體兩種。單體存在于血清中,雙體存在于粘膜表面及分泌物中,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IgM:是分子量最大、體內(nèi)受感染后最早產(chǎn)生的抗體,具有很強的激活補體作用和調(diào)理作用,常用于診斷早期感染。IgD:主要存在于成熟B細胞表面,是B細胞識別抗原的受體。IgE:血清中含量最少,某些過敏性體質(zhì)的人血清中可檢測到,參與介導Ⅰ型 超敏反應。3、簡述超敏反應的種類和常見疾病答:Ⅰ型(速發(fā)型):如藥物過敏性休克、常見青霉素過敏反應、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Ⅱ型(細胞毒型):如新生兒溶血癥、輸血反應、藥物過敏性血細胞減少。Ⅲ型(免疫復合物型):如血清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Ⅳ型(遲發(fā)性)如接觸性皮炎和移植排斥反應,針對細胞內(nèi)寄生菌、真菌和病毒產(chǎn)生的細胞免疫的同時伴隨細胞損傷,又稱為傳染性超敏反應。4、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答:補體的生物學活性主要有:(1)溶菌和溶細胞。細菌等抗原物質(zhì)和相應抗體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可激活補體,在靶細胞表面形成膜攻擊復合物,導致細菌或靶細胞裂解。(2)促進抗體中和及溶解病毒。補體可明顯增強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可溶解滅活某些病毒。(3)調(diào)理和免疫粘附。補體裂解產(chǎn)物與細菌等抗原及吞噬細胞結合,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即調(diào)理作用;若與表面具有的紅細胞、血小板結合,可形成較大的聚合物利于吞噬細胞的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4)炎癥介質(zhì)作用。補體裂解產(chǎn)物可使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血管活性物質(zhì),引起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支氣管痙攣等,稱為過敏毒素作用。吸引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向炎癥區(qū)域游走和聚集,增強炎癥反應,為趨化作用。能使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引起炎癥性充血和水腫。5、簡述細胞因子的種類和生物學活性答:細胞因子的種類:按其功能分為白細胞介素、干擾素、集落刺激因子、腫瘤壞死因子和生長因子五類。生物學活性包括:* 抗感染、抗腫瘤。如干擾素和腫瘤壞死因子。* 免疫調(diào)節(jié)。如白細胞介素和生長因子。11* 刺激造血細胞增殖分化。如集落刺激因子。* 參與和調(diào)節(jié)炎癥反應。如白細胞介素和生長因子。6、簡述人工自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的異同人工自動免疫 人工被動免疫接種物抗原制劑(疫苗、類毒素)抗體制劑或細胞因子免疫出現(xiàn)時間 慢,1-4周 快,立即產(chǎn)生免疫力維持時間 長,數(shù)月至數(shù)年 短,兩周至數(shù)周用途主要用于預防(計劃免疫)主要用于緊急預防或治療注射注意事項注意接種對象、接種時間、接種方法、嚴格按疫苗說明書接種,注意接種后的機體反應和接種禁忌癥合理選用免疫制劑7、簡述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和類型。答: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1)感應階段:即抗原識別階段,抗原遞呈細胞捕獲、加工、呈遞抗原和抗原特異性淋巴細胞識別抗原后的啟動活化的階段。(2)反應階段:是抗原特異性細胞受到抗原的選擇性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的階段。(3)效應階段:是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發(fā)揮效應的階段。免疫應答的類型:超敏反應自身免疫正免疫應答 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免疫應答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免疫耐受負免疫應答免疫缺陷8、舉例說明病毒在宿主個體間播散的途徑答: 答:侵入機體的途徑((( 水平傳播12經(jīng)粘膜侵入:經(jīng)呼吸道(如流感病毒) ,經(jīng)消化道(如甲肝病毒) ,經(jīng)泌尿道 (如艾滋病毒) ,經(jīng)眼結膜(如腺病毒)經(jīng)皮膚侵入:包括注射、輸血(如乙肝病毒) ,動物咬傷(如狂犬病毒) ,昆 蟲叮咬(如乙腦病毒) ,經(jīng)傷口(如人乳頭瘤病毒)等((( 垂直傳播(母嬰傳播):如皰疹病毒9、簡述吞噬細胞吞噬細菌后的結果答:1、完全吞噬:病原菌被吞噬后,在吞噬溶酶體中被殺滅,然后將殘渣排除胞外。如化膿性球菌的被吞噬。2、不完全吞噬:病原菌被吞噬后,在吞噬細胞中不能殺滅消化,不完全吞噬可使病原菌在吞噬細胞內(nèi)被保護。如結核桿菌、傷寒桿菌。10、簡述白喉外毒素的作用機制答:白喉外毒素由A、B兩個亞單位組成,B單位可與易感細胞膜受體結合,通過易位作用使A單位進入易感細胞,從而抑制細胞蛋白質(zhì)合成,造成細胞變性死亡或功能受損。11、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答: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包括:細胞破壞、死亡;細胞膜結構與功能改變;細胞轉(zhuǎn)化;包涵體的形成;病毒引起免疫應答導致宿主細胞損傷;導致免疫系統(tǒng)功能損傷或降低;垂直感染影響胚胎發(fā)育。12、簡述內(nèi)毒素與外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內(nèi)毒素 外毒素來 源 G - 菌細胞壁裂解釋放 G + 及少數(shù)G - 菌分泌成 分 脂多糖 蛋白質(zhì)理化特性 穩(wěn)定、耐熱 不穩(wěn)定、不耐熱抗 原 性 弱 強甲醛脫毒 不反應 可反應、制成類毒素毒性作用 較弱、無特異性 強、有組織細胞特異性13、簡述并舉例致病菌的感染類型及全身感染的類型答:(1)致病菌的感染類型:隱性感染、顯性感染、帶菌狀態(tài)。隱性感染:如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的感染,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但可獲得免疫性。顯性感染:根據(jù)癥狀出現(xiàn)快慢和持續(xù)時間長短分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如 流感病毒、肺炎球菌、化膿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慢性感染:如 結核桿菌引起的感染帶菌狀態(tài):如傷寒桿菌和痢疾桿菌感染后體內(nèi)可長期排菌。(2)全身感染類型:毒血癥:如白喉桿菌釋放外毒素通過血液作用于心肌引起病變13菌血癥:如傷寒桿菌早期有兩次菌血癥引發(fā)癥狀敗血癥:如腦膜炎球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的全身中毒膿毒血癥: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肝膿腫等14、引起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及主要致病特點答(1)致病性大腸桿菌,主要包括:毒性大腸桿菌:產(chǎn)生腸毒素,引起霍亂樣水瀉。其他致病大腸桿菌:侵入腸粘膜細胞產(chǎn)生毒素,引起痢疾樣血性腹瀉。(2)傷寒桿菌:由消化道侵入,定居腸粘膜下層淋巴組織,通過菌血癥方式向全身擴散并釋放內(nèi)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癥狀,菌血癥引起的擴散到膽囊的細菌隨膽汁再次進入腸壁淋巴組織,引起腸壁潰瘍和出血。(3)痢疾桿菌:依靠菌毛吸附并侵入腸粘膜上皮細胞,產(chǎn)生內(nèi)毒素和志賀菌素(志賀痢疾桿菌產(chǎn)生的外毒素) ,引起膿血便和全身中毒癥狀。(4)霍亂弧菌:經(jīng)口感染后,細菌在腸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生長,產(chǎn)生霍亂腸毒素,促進細胞的分泌功能,引起劇烈的水樣腹瀉。15、結核桿菌的致病性和免疫特點答(1)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損皮膚接觸感染,由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結核最為常見。(2)核桿菌無內(nèi)毒素及外毒素,也無侵襲力。致病因素主要靠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zhì),抵御吞噬細胞吞噬,在細胞內(nèi)緩慢增殖引起細胞損傷及遲發(fā)超敏反應。(3)結核桿菌主要引起細胞免疫反應,屬傳染性免疫,即體內(nèi)有結核桿菌時才有特異性的免疫??菇Y核桿菌的細胞免疫和遲發(fā)型超敏反應同時存在。16、簡述病毒在宿主體內(nèi)的播散方式答:1、經(jīng)血液和淋巴液播散:如HIV病毒,HBV病毒等2、經(jīng)神經(jīng)播散:如皰疹病毒,狂犬病毒3、局部播散:如流感病毒、人乳頭瘤病毒17、衣原體分為那三個種、各引起哪些部位感染、舉例答:分種:沙眼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肺炎衣原體三種感染:眼部、泌尿生殖道、呼吸系的感染、病例:沙眼、包涵體結膜炎、性病淋巴肉芽腫、肺炎等18、分析檢測HBV各組指標的臨床意義HBsAg HBeAg 抗 HBc 抗 HBe 抗 HBs 臨床意義﹢ - - - - 感染 HBV,結合肝功能判斷有無臨床肝炎14﹢ ﹢ - - - 急、慢性乙肝,無癥狀攜帶者血清傳染性強﹢ ﹢ ﹢ - - 急、慢性乙肝,無癥狀攜帶者血清傳染性強,俗稱“大三陽”- - ﹢ ﹢ ﹢ 乙肝恢復期- - - ﹢ ﹢ 乙肝恢復期- - - - ﹢ 接種過乙肝疫苗,感染過 HBV已恢復19、HIV通過哪些途徑傳播,怎樣預防HIV感染答:傳播(1)接觸病毒污染的血液,包括輸血、共用注射器、器官移植等。(2)性接觸。(3)母嬰垂直傳播。預防(1)加強宣傳,普及預防知識,杜絕吸毒、性亂等。(2)嚴格管理血液及血制品,檢測HIV抗體。(3)進行監(jiān)測并積極進行疫苗的研制。20、簡述細菌致病性的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答:1、細胞壁:G + 細胞壁的磷壁酸可粘附細胞,G - 細胞壁的脂多糖是內(nèi)毒素,可引起機體發(fā)熱。2、莢膜:如肺炎球菌依靠莢膜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而在機體內(nèi)大量繁殖。3、菌毛:如痢疾桿菌依靠菌毛粘附在腸粘膜上皮細胞表面進而侵入細胞內(nèi)而致病。4、芽孢:如破傷風桿菌芽胞存在于自然界,若進入傷口可引起破傷風。5、鞭毛:如霍亂弧菌依靠鞭毛的活潑運動可穿過腸粘膜表面的粘液層到達腸粘膜表面定居,進而產(chǎn)生毒素而致病。21、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種類有哪些,可引起人類那些部位的感染答:1、淺部真菌:多為多細胞真菌,包括毛癬菌屬、表皮癬菌屬、小孢子菌等。主要引起多種癬癥,包括皮膚癬、甲癬、發(fā)癬等。2、深部真菌:多為單細胞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隱球菌。引起抵抗力降低者多部位的感染,如肺炎、腦炎及腦膜炎、腸炎、敗血癥等。白色念珠菌可引起深部組織感染外,還可引起粘膜感染,如鵝口瘡。22、細菌外毒素有哪些毒性作用,各舉一例答:1、神經(jīng)毒素。如肉毒毒素,造成肌肉松弛性麻痹2、細胞毒素。如白喉毒素,造成心肌損傷、腎上腺出血、外周神經(jīng)麻痹3、腸毒素。如金葡菌腸毒素,造成嘔吐、腹瀉23、已知的肝炎病毒有哪些種類,從傳播途徑分為哪幾類15答:1、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2、通過糞-口傳播:甲型肝炎病毒(HAV) 、戊型肝炎病毒(HEV)通過血液、體液、垂直傳播: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24、簡述革蘭氏陽性桿菌和革蘭氏陰性桿菌細胞壁結構的區(qū)別及其意義答:1、G + 細胞壁由肽聚糖和穿插于其內(nèi)的磷壁酸構成G- 細胞壁由內(nèi)向外依次為肽聚糖、脂蛋白、外膜、脂多糖等構成經(jīng)革蘭氏染色可分為 G+ (紫色) 、G - (紅色)2、可有助于鑒定病原微生物、指導臨床使用藥物、研究細菌致病性。25、何為 L型細菌,了解它對指導臨床有何意義答:L 型細菌是細胞壁缺失型細菌,屬于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變異。其形態(tài)、染色性、抗原性、培養(yǎng)特性及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發(fā)生改變。臨床出現(xiàn)慢性感染、體外出現(xiàn)細菌培養(yǎng)陰性應考慮到 L型細菌的出現(xiàn)。26、簡述細菌合成代謝產(chǎn)物種類及研究意義答:1、與致病性有關的:熱原質(zhì)、內(nèi)毒素、外毒素、侵襲性酶類等2、與細菌鑒別有關的:細菌素、色素等3、可供人類利用的:維生素、抗生素等意義:有助于研究細菌的致病機制、鑒定細菌以及利用細菌造福人類?!夺t(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自測題一、名詞解釋(每小題 3分,共 18分)二、填空題(每空 1分,共 30分)1.細菌的基本結構有 、 、 和 。2.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除核質(zhì)外,尚有 和 。3.細菌的侵襲力由 和 兩方面因素構成。4.細菌一般不入血,但可引起毒血癥的細菌有 和 。5.構成病毒體的主要化學成分是 和 。6.干擾素的主要功能有 、 和 。7.脊髓灰質(zhì)炎的特異性預防目前主要采用 疫苗8.為防止輸血后肝炎的發(fā)生,篩選獻血員應檢測血液中的 、 、 和 。9.能使 T細胞發(fā)生淋巴細胞母化作用的有絲分裂原有 和 。 10.根據(jù) Ig 免疫原性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五類,在 IgGCH2 功能區(qū)具有 結合部位。 11.根據(jù)實驗原理,乳膠妊娠診斷試驗屬 。得 分 評卷人1612.正常菌群在 、 和 條件下可轉(zhuǎn)化為條件致病菌13.以神經(jīng)毒素致病的細菌主要有 和 。三、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1分,共 20分)1.屬于非細胞型微生物的是( )A.細菌 B. 真菌 C. 病毒 D. 衣原體 E. 支原體2.細菌的特殊結構中不包括( )A . 夾膜 B. 菌毛 C. 芽孢 D. 鞭毛 E.中介體3.細菌通過性菌毛將供體菌 DNA轉(zhuǎn)移給受體菌的過程稱為( )A . 轉(zhuǎn)導 B. 轉(zhuǎn)化 C. 突變 D. 接合 E. 溶源性轉(zhuǎn)換4.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細菌侵襲性酶是( )A. 膠原酶 B. 鏈激酶 C. 鏈道酶 D . 透明質(zhì)酸酶 E . 血漿凝固酶5.關于紫外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可破壞細菌的 DNA構型 B.可用于空氣和物品表面的消毒C.對眼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D. 穿透力強E.滅菌作用最強的波長是 265~266nm6.符合外毒素特點的敘述是:( )A.多由 G—菌產(chǎn)生 B. 化學成分是脂多糖C.耐熱 D. 毒性強烈且具有特異性E.多在細菌裂解時釋放7.下列微生物中,不宜用濾菌法除去的是:( )A.立克次體 B. 細菌C. 支原體 D. 螺旋體E. 真菌8.化膿性球菌中,以莢膜為主要致病因素的細菌是:(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鏈球菌C肺炎球菌 D.腦膜炎球菌E淋球菌9.關于大腸桿菌,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分解乳糖 B. 有鞭毛 C. 是衛(wèi)生學檢驗的細菌指標D. 可引起泌尿道感染 E. 所有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均是條件致病菌10.霍亂弧菌的致病特點是( )A.細菌侵入腸粘膜上皮細胞內(nèi)增殖,引起膿血便B.腸毒素作用于嘔吐中樞,引起上吐下瀉C.腸毒素作用于鳥苷環(huán)化酶,使腸液吸收障礙而引起腹瀉D.腸毒素作用于腺苷環(huán)化酶,使腸液過度分泌而引起腹瀉E.腸毒素作用于植物神經(jīng),造成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11.無芽胞厭氧菌感染類型中不包括:( )A.皮膚軟組織感染 B.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C.深部膿腫 D.口腔疾患E.食物中毒12.下述病毒體的特點中,錯誤的是( )A . 以復制方式增殖 B.測量單位是 μmC. 只含一種類型核酸 D.對抗生素不敏感E. 專性細胞內(nèi)寄生13.病毒感染所致的細胞改變中,與腫瘤發(fā)生有關的是:(得 分 評卷人17A.細胞溶解死亡 B.細胞融合C.細胞內(nèi)出現(xiàn)包涵體 D.細胞轉(zhuǎn)化 E. 細胞表面出現(xiàn)新抗原14.能營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 )A.細菌 B.支原體C.立克次體 D.衣原體E.螺旋體15.立克次體的特點中不包括:( )A.嚴格細胞內(nèi)寄生 B.常寄生在節(jié)肢動物體內(nèi)C.二分裂法繁殖 D.對抗生素敏感E.有獨特生活周期16.可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的真核細胞微生物是:( )A.新型隱球菌 B.結核桿菌C. 乙型腦炎病毒 D.腦膜炎雙球菌E. 狂犬病毒17.下列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中,可引起敗血癥的是:( )A.腦膜炎球菌 B.乙型腦炎病毒C.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 D.破傷風桿菌 E. 狂犬病毒18.T 淋巴細胞主要位于淋巴結中的( )A . 淺皮質(zhì)區(qū) B . 淋巴小節(jié) C. 深皮質(zhì)區(qū) D. 髓索 E. 髓竇19.下列那種細胞不是抗原提呈細胞( )A. 巨噬細胞 B . 中性粒細胞 C . 內(nèi)皮細胞 D 樹突狀細胞 E. B 細胞20分子量最大,抗原結合價最高的 Ig是( )A.IgM B . IgD C.IgE D.IgG E. IgA四、簡答題:(每小題 8分,共 32分)l. 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2. 簡述白喉毒素的作用機制。3. 簡述破傷風桿菌的致病機理和特異性防治。4. 簡述初次應答的特點?!夺t(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自測題答案一、名詞解釋(每小題 3分,共 18分)1.病毒體①形態(tài)結構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稱為病毒體。 ②病毒體可在細胞外存活一定時期,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2.脂多糖①是 G—菌細胞壁表面的化學組成;②由脂類 A、核心多糖、特異多糖構成;③是 G—菌的內(nèi)毒素,脂類 A是其毒性部位;④特異多糖構成菌體抗原。3.免疫是指機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自己”與“非己”抗原物質(zhì),對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而對“非己”抗原物質(zhì)產(chǎn)生排異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4.莢膜:某些細菌如肺炎球菌(1 分)分泌的、包繞在細胞壁外的粘液性物質(zhì)。具有抗吞噬作用,是構成細菌毒力的因素之一??捎糜诩毦b別。得 分 評卷人185.細胞因子:是指由活化免疫細胞和非免疫細胞合成分泌的、能調(diào)節(jié)細胞生理功能、介導炎癥反應、參與免疫應答和組織修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的小分子多肽,如白細胞介素、干擾素等。6.TD 抗原:即 T細胞依賴性抗原,或稱為胸腺依賴性抗原,如細菌、病毒等大多數(shù)蛋白質(zhì)抗原。此類抗原需在 T細胞輔助下才能激活 B細胞產(chǎn)生抗體,同時也可誘導細胞免疫應答。二、填空題(每空 1分,共 30分)1.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zhì) 核質(zhì)2.質(zhì)粒 噬菌體3.菌體表面結構 侵襲性酶4.白喉桿菌 破傷風桿菌5.核酸 蛋白質(zhì)6.抗病毒 抗腫瘤 免疫調(diào)節(jié)7.口服減毒活8.HBsAg HBeAg 抗 HBc 抗體 抗 HCV 抗體9.PHA ConA(或 PWM)10.重鏈恒定區(qū) Clq11.間接凝集抑制 12.機體抵抗力降低 苗群寄居部位改變 菌群失調(diào)13.破傷風桿菌 肉毒桿菌三、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1分,共 20分)1.C 2.E 3.D 4.E 5.D 6.D 7.C 8.C 9.E 10.D11.E 12.B 13.D 14.B 15.E 16.A 17.A 18.C 19.B 20.A四、簡答題:(每小題 8分,共 32分)1.(1)溶菌和溶細胞:細菌與相應抗體結合后,可通過經(jīng)典途徑激活補體,在細菌表面形成膜攻擊復合物,造成細菌溶解。(2)促進中和及溶解病毒:病毒和相應抗體結合后可激活補體,阻止病毒對易感細胞的吸附,此作用稱為中和作用。(3)調(diào)理和免疫粘附;補體裂解產(chǎn)物 C3b/C4b 的 N端與細菌等抗原抗體復合物結合,C端與表面具有相應補體受體(CRl)的吞噬細胞結合,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即調(diào)理作用;若與表面具有 CRI的紅細胞、血小板結合,形成較大聚合物利于吞噬細胞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4)炎癥介質(zhì)作用;補體裂解產(chǎn)物 C4a、C2a、C3a、C5a 分別具有炎癥介質(zhì)作用,可引起機體的炎癥反應,一方面可促進對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另一方面也造成組織損傷或超敏反應。炎癥介質(zhì)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激肽樣作用、過敏毒素作用和趨化作用。2.答:白喉毒素是典型的外毒素,分 A、B 兩個片段。B 片段是結合片段,可與宿主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使 A片段進入細胞。A 片段是毒性片段,可滅活細胞中的肽鏈延長因子 2,使細胞蛋白質(zhì)合成終止,造成細胞壞死。3.答:①破傷風桿菌經(jīng)傷口感染機體,在傷口形成厭氧環(huán)境時可在局部大量繁殖并產(chǎn)生破傷風痙攣毒素,人血或經(jīng)神經(jīng)播散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②毒素的主要作用為阻止神經(jīng)元之間抑制性介質(zhì)的釋放,造成骨骼肌的強直性痙攣。③特異性防: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進行人工自動免疫。 ④特異性治: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進行人工被動免疫。4.答:①需經(jīng)較長潛伏期才能產(chǎn)生抗體。19②抗體含量低,持續(xù)時間短。③以 IgM 為主,IgG 出現(xiàn)相對較晚。④為低親和性抗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2003—2004 學年度第一學期 “開放??啤逼谀┛荚囎o理學、藥學專業(yè)醫(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試題2004 年 1 月一、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20 分)1.抗原提呈細胞主要有——、——和——等。2.CD4+T 細胞識別抗原受——分子限制;CD8+T 細胞識別抗原受——分子限制。3.經(jīng)革蘭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為——菌,而被染成紅色的為——菌。4.無菌室空氣消毒常采用——法。5,病毒體的基本結構由——和——構成,又稱——·6.正常菌群在— —、——和 ——條件下可轉(zhuǎn)化為條件致病菌。7. 干擾素的生物學活性包括——、——和8. 最常引起膿毒血癥的化膿性球菌是——。9. 肝炎病毒中 ,經(jīng)由糞一口途徑傳播的有——和二、A 型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30 分)1.人類 B 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 )A.骨髓 B.胸腺C 腔上囊 D.淋巴結E.脾2.了細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組織中的( )A 淋巴小結 B.脾小結C 紅髓 D 白髓E.中央動脈周圍彌漫淋巴組織203.激活補體能力最強的 1e 是( )A.IgG B.IgMC IgA D. IgDE lgE4.補體經(jīng)典途徑激活的順序是 ( )A.C123456789 B.C124536789C.C142356789 D.C124356789E.C3567895.半抗原( )A 只有與載體結合后才能和相應抗體結合B.是大分子物質(zhì)C. 通常是多肽D.本身無免疫原性E.僅能刺激 B 淋巴細胞6.與 Tc 細胞表面 CD8 分子結合的部位是( )A MH&I 類分子輕鏈 B.MHC- Ⅱ類分子 0191 功能區(qū)C MHC-n 類分子 e2p2 功能區(qū) D MHC-I 類分子重鏈 ala2 功能區(qū)E.MHC-I 類分子重鏈。3 功能區(qū)7.正常人體無菌的部位是( )A.外耳道 B 小腸C 膽囊 D 眼結膜E.尿道口F.外膜9。青霉素、頭孢霉素導致細菌死亡的機制是( )21A.破壞磷壁酸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C 損傷細胞膜D.干擾核糖體抑制菌體蛋白合成E 抑制粘肽四肽側(cè)鏈與五肽橋鏈的聯(lián)結10.下列細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細菌是( )A 鏈球菌 B.大腸桿菌C 破傷風桿菌 D 葡萄球菌E‘結核桿菌11.質(zhì)粒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 是細菌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zhì) B‘能在胞漿中自行復制C.是細菌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結構 D.可與某些細菌的耐藥性有關E.可以丟失12.細菌致病性強弱主要取決于細菌的( )A 基本結構 B.特殊結構c 分解代謝產(chǎn)物 D.侵襲力和毒素E 侵入機體的部位13.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產(chǎn)生的毒性代謝產(chǎn)物,引起嚴重的全身癥狀,稱為( )A 毒血癥 B.菌血癥C 敗血癥 D.膿毒血癥E.病毒血癥14.以神經(jīng)毒素致病的細菌是( )A 傷寒桿菌 B.霍亂桿菌 ‘C 肉毒桿菌 D.乙型溶血性鏈球菌22E.腦膜炎球菌15.對機體非特異性免疫的描述錯誤的是( )A 生來在種系發(fā)育和進化過程中形成B.生來就有c.與機體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D 對侵入的病原菌最先發(fā)揮作用E.對某種細菌感染針對性強16.紫外線殺菌的原理是( )A 破壞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結構 B.使苗體蛋白變形凝固C 破壞 DNA 結構 D.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E.與細菌核蛋白結合17.破傷風特異性治療可應用( )A 抗生索 B.抗毒素C.類毒素 D 細菌素E.破傷風菌苗18.卡介苗是( )A 經(jīng)甲醛處理后的人型結核桿菌 B 保持抗原性的人型結核桿菌C 發(fā)生了抗原變異的牛型結核桿菌 D 保持免疫原性的減毒牛型結核桿菌E.保持免疫原性的減毒人型結核桿菌19.與衣殼生物學意義無關的是( )A 保護病毒核酸 B.介導病毒體吸附易感細胞受體c.構成病毒特異性抗原 D 本身具有傳染性E.病毒分類、鑒定的依據(jù)20.下列病毒病哪種易發(fā)生潛伏感染( )23A 乙型腦炎 B.乙型肝炎C 流感 D 水痘E.脊髓灰質(zhì)炎21.細胞表面特有的標志是( )A.CD3 B.CD2C. CD4 D.TCRE.CD822.細胞表面特有的標志是( )A.E 受體 B.PHA 受體C C3b 受體 D 抗原受體 SmlgE.抗原受體 TCR23.支原體與 L 型細菌的區(qū)別是前者 ( )A 無細胞壁 B.多形態(tài)性C 可通過細菌濾器 D.依靠頂端結構吸附細胞E 對抗生素不敏感24.B 細胞表面標志中不包括( )A EB 病毒受體 B.MHC-n 類分子C MHC-I 類分子 D.CRE CD3 分子25.抗原提呈細胞中不包括( )A.朗罕細胞 B.巨噬細胞C 樹突狀細胞 D.并指狀細胞E 中性粒細胞26,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不包括( )24A 金黃色葡萄球菌 B 肉毒桿菌C 沙門菌 D 白喉桿菌E 產(chǎn)氣莢膜桿菌27.毒性作用最強的外毒素是( ),A.破傷風痙攣毒素 B.白喉外毒素C 霍亂腸毒素 D 肉毒毒肅E.金葡菌腸毒素28.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共有的毒素是( )A.溶血毒素 B.致熱外毒素C 剝脫性毒素 D.殺白細胞素E 腸毒素29.可高度傳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 )A HBsAg、HBcAg、HBeAg B.HBsAg 、抗 HBe、抗 HBeC HBsAg、抗 HBs、HBeAg D. HBsAg、抗 HBc、HBeAgE HBeAg、抗 HBs、抗 HBo30.通過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是( )A 森林腦炎病毒 B.風疹病毒C.乙型腦炎病毒 D.漢坦病毒E 狂犬病毒三、名詞解釋(每詞 4 分,共 20 分)1.免疫球蛋白2.病毒體3.菌毛4.質(zhì)粒255.單克隆抗體四、問答(每屬 10 分,共 30 分)l,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2.簡述病毒在宿主體內(nèi)的播散方式。3.簡述致病菌引起的常見的四種全身感染,并各舉出一種引起此感染的常見病原菌。試卷代號:2120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2003—2004 學年度第一學期 “開放??啤逼谀┛荚?護理學、藥學專業(yè)醫(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 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 (供參考 ) 2004 年 1 月一、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20 分)1.APC 樹突狀細胞 朗罕細胞2.MHC—Ⅱ MHC—13.G+ G-4.紫外線消毒5.核心 衣殼 核衣殼6.機體抵抗力降低 苗群寄居部位改變 菌群失調(diào)7.抗病毒 抗腫瘤 免疫調(diào)節(jié)8.金黃色葡萄球菌9.甲型(HAV) 戊性 (HEV)二、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30 分)1.A 2.E 3.C 4.C 5.D6.E 7.C 8.B 9.E 10.E11.D 12.D 13.C 14.C 15.E16.C 17.B 18.D 19.D 20.D2621.C 22.D 23.D 24.E 25.E26.D 27.D 28.A 29.D 30.C三、名詞解釋(每詞 4 分,共 20 分)1.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體活性(1 分)或化學結構(1 分) 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2 分)統(tǒng)稱免疫球蛋白。2.病毒體;結構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稱為病毒體;2 分),即病毒在細胞內(nèi)進行復制增殖(1 分)后釋放到細胞外的、可短暫獨立生存并可感染新的細胞的病毒顆粒(1 分) 。3.菌毛:某些細菌菌體表面由蛋白質(zhì)構成的極其纖細的絲狀物,按功能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2 分)。普通菌毛是細菌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字體 中央電大 醫(yī)學 免疫學 微生物學 答案 03 任務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60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