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文《行行重行行》優(yōu)秀教學設計(共8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課文《行行重行行》優(yōu)秀教學設計(共8頁)(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高中課文《行行重行行》優(yōu)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 誦讀詩歌,品味情感,體悟詩歌蘊含的情感。
2、 學習如何表達相思之苦。
3、比較閱讀,提高學生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
中過古典詩歌從《詩經》《楚辭》一路走來,發(fā)展到東漢末年時,又一朵奇葩盛開在詩歌百花園中,即《古詩十九首》。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為南朝蕭統(tǒng)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昭明文選》而成。詩歌本是沒有題目的,后人以詩歌首句作為題目。詩的內容主要是反映士子官場失意、游子思家以及思婦的怨情。今天我們
2、就來學習一首思婦詩。
二、了解思婦詩。
教師問:思婦詩的內容。(有些學生認為是在外游子因思念婦人而寫成的詩)
教師明確:所謂思婦詩, 指的是以閨中思婦的情懷或愁緒為主要寫作內容的詩歌。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混亂。文人背鄉(xiāng)離井,長期漂泊在外。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無望的追求,或在異鄉(xiāng)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愛情、家庭的溫馨,以慰藉孤獨而屈辱的心靈。以思婦之口寫離別相思之情。
三、誦讀詩歌,整體感知。
1.找同學讀一讀這首詩,其他同學聽一聽有沒有錯誤。
2.學生自讀這首詩,找出重點字詞和難點字詞。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
行行重行行 又 與君生別離 活生生 相去萬余
3、里 距 各在天一涯 邊
道路阻且長 充滿險阻 會面安可知 怎么 胡馬依北風 依戀 越鳥巢南枝 筑巢
相去日以遠 一天天 衣帶日已緩 寬松 浮云蔽白日 遮蔽 游子不顧反 回來
思君令人老 心情憂傷,形體消瘦 歲月忽已晚 盡頭 棄捐勿復道 丟下
3.學生再讀課文,根據(jù)對字詞的理解,體會詩歌的情感。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大家都能看到詩歌中體現(xiàn)出來的思婦對遠行在外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但這首詩除了寫思念之情外,還有一絲幽怨。從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可以看出女子還有對丈夫久別不歸、滯留他鄉(xiāng)的怨情。
四、學習如何表達相思之苦。
1.教師:讀詩歌,根據(jù)理解
4、,給這首詩劃分層次。
學生討論,積極發(fā)言。
教師明確
①1、2句為第一層,這是思念的前提。生別離是活生生地分開,兩個人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礎,才會難舍難分,才會久別之后盼重逢。
②38句為第二層,這是從空間距離的遙遠來寫相思之苦。古人沒有現(xiàn)代便捷的交通工具,相距越遠,見面的機會就越小,思念就會越深重。
③914句為第三層,這是從分別時間的長久來寫相思之苦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何況是相互離別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久遠呢。
④15、16句為第五層,丟開不要再說了,我還是多吃口保重身體吧。
2.最后兩句,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你更贊成哪一種理解?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明確:
5、無論哪一種理解,我們看到的是這個女子沒有沉浸在思念中無法自拔,而是勇敢地走出來。
五、比較閱讀,提高學生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1. 閱讀《青青河畔草》,其抒發(fā)的情感與《行行重行行》有何不同?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學生分組討論,積極回答
教師明確:
《行行重行行》抒發(fā)的是一個女子對遠行在外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對丈夫久別不歸、滯留他鄉(xiāng)的怨情
《青青河畔草》感嘆時光流逝,青春易老,渴望夫妻團圓,流露出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
6、柳。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柳色青青,正值青春年華的女主人公嬌柔可愛、顧盼生情。蕩子卻遠行不歸,美好而有短暫的青春歲月也就只能一個人空虛寂寞的度過了。最后一句是思婦終于經受不住寂寞、相思的侵蝕,發(fā)出了空床難獨守的感慨,這是對人情的呼喚,也是對人生價值的審視 。
2. 閱讀《上邪》,其抒情方式與《行行重行行》有何不同?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棱,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學生分組討論,積極回答。
教師明確:《上邪》是以誓言形式出現(xiàn)的情歌。明白如話,情感強烈,語氣決絕,率真可愛。
《行行重行行》意蘊深厚,蘊婉含
7、蓄。如巧用比興手法,以胡成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來說胡馬和越鳥尚且還念鄉(xiāng)土,難道丈夫就不思念故鄉(xiāng)嗎?詩中又以衣帶日以緩寫自己因思念之苦而一天天消瘦下去。
結語:舒婷說:要是沒有離別,還叫什么人生?要是沒有痛苦,靈魂還有什么意義?生離死別是人生的必修課,只有深切體會到離別之痛,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同學們,離別之痛是生活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會豐富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對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同學們,面對離別,我們要放開心靈,平靜情懷,大步向前。
六、作業(yè):展開合理的想象,把這首詩改編成一篇散文。
比較閱讀,方領真情
評《行行重行行》教學設計
德州市第一中學 王海霞
李老
8、師講授的《行行重行行》,特點突出,給老師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此我談一下自己的淺見。
整堂教學李老師針對高一學生的特點,進行備課授課。在授課過程中,讓同學們反復的讀課文,品課文。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讓學生真正走入文本,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特點。但我覺得其中最大的特點便是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一般說來是把內容相關而又有所不同的課文聯(lián)系起來進行比較式的閱讀,是一種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思維過程?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比較,是人們認識、鑒別事物的一種有效方法?中學生在學習中,如經常采用比較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深刻地理解所
9、學內容,提高閱讀效果?
五千年中華文明積淀了厚重的文學知識,語文教學作為傳播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載體之一,作為一門文學性與工具性并重的學科,它要求我們要做到博大、精深,因而,我們的語文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課本。我們只有讓學生多接觸各種有益的文本,才能讓學生在主體活動中逐漸地把言語作品內化為自己的心理要素,形成言語能力,積累語文的素養(yǎng),提高語文素質。比較閱讀正是連接課內外的一座橋梁、一條紐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立足課本這一教學點,有意識的引進一些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同課文內容進行對比閱讀,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有意識地將觸覺從課內延伸至課外,又使學生從教師的引導中初步獲得課外
10、的知識,進而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知識積累的效果,使學生走出局限于書本的小語文,邁向天地廣闊的大語文。在這一點上,李老師做的非常到位。她先用《古詩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與《行行重行行》做比較,讓學生去體會二者在抒發(fā)感情上的不同。然后又用十九首中的《上邪》,讓學生分析它在表達方式上和《行行重行行》的不同。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發(fā)散思維,積極思考,既讓學生加深了對所學文本的認識,又拓寬了知識視野,達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同時運用比較閱讀,將學生由課內引向課外,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充分利用所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得法于課內,運用于課外,回歸到語文教學的根上來,學生也能通過比較教學尋到足夠的
11、食物,吃飽吃好。再者,我們如果考慮的遠一點,功利一點,對比閱讀將對我們的學生以后練習高考題提供幫助。
葉圣陶先生指出:閱讀理解方法不僅是機械地解釋字義、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的法則,更要緊的還是多比較、多歸納。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特點,掌握其規(guī)律。要善于比較,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在歸納概括、分析鑒別中強化閱讀理解。同時對于思維能力的鍛煉,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無裨益。當前,語文教學正處于一個過渡階段,我們不能抱著老教材,死守舊方法,而要與時俱進,將新的教學理念巧妙引入舊的教材的學習中,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過去重分析講解的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地感悟作品,讓他們在自主的
12、學習體驗中獲得美感,加深理解。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職責在于引路,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引他們到感受、體驗、品味、領悟的道路上來。因此,教師要運用恰當?shù)姆椒?,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感悟作品,讓他們在自主地學習中體驗學習的愉悅,這樣,才能還語文的快樂給學生。
可以說對比閱讀是李老師這一堂課的最大亮點,是值得大家借鑒學習的地方。
當然,每一堂課都有優(yōu)缺點,都不可能白璧無瑕,李老師的課同樣如此。比如,學生間的交流還比較少,討論問題時間不夠充分,以致不能完全發(fā)揮學生潛能等。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見,也希望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