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第24課《唐詩三首》導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第24課《唐詩三首》導學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級語文 下冊
第六單元 24 《唐詩三首》 導學案(含答案)
【學習目標】
1.誦讀并默寫本詩。
2.結合詩人的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語言,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xiàn)實,體會詩人的情懷。
4.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培養(yǎng)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yōu)秀品德
【學習重點】
1.反復誦讀,體會古體詩在句式、用韻等方面的特點。
2.結合注釋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中描述的社會現(xiàn)實,體會詩人情感。
【學習難點】
3.品味詩中的精彩描寫。
【自主預習】
基礎知識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譽為
2、詩圣。有《杜工部集》,與李白并稱“李杜”,又因有別于杜牧,亦稱“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之時,其詩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被稱為“詩史”,其風格沉郁頓挫。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背珜Я恕靶聵犯\動”,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喻、閑適、感傷、雜律。
他的詩,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賣炭翁》是一首敘事諷喻詩。
背景資料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于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導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輾轉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資助在浣花溪畔蓋了一所茅屋,暫時有了安身之處
3、,但生活依舊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詩寫的是自己的數間茅屋,表現(xiàn)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感。
詩人這時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杜甫將這番經歷寫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是《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題下自注:“苦宮市也”,說明了詩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宮市的巧取豪奪;二是指宦官的惡行,敗壞了宮市之名
4、,毀了皇家的聲譽。既為民生叫屈,又為皇上擔憂。
韓愈《順宗實錄》一語道破:“名為宮市,其實奪之?!?
知識鏈接
諷喻詩特點
從不同角度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官僚殘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壓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為看重的一類詩歌,是為民而作的詩歌,體現(xiàn)了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顿u炭翁》一詩直接點明了本詩的諷刺目的:揭露了宮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有力的鞭撻和抨擊。
介紹“宮市”。
宮市為什么會給人民帶來苦難呢?什么是宮市?從字面上理解,宮是皇宮,市是買、采購的意思,所謂宮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監(jiān)”)到市場上去購買皇宮里需要的物品。派
5、出去的宦官,就叫宮使,即皇帝的使者。本來,為皇宮采購物品,是由官吏負責的,但到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被他們奪去了,宦官以宮使的身份到市場上去為皇宮購買物品,實為掠奪。
目標導學一:《石壕吏》
1、 給下列字注音:
吏: 逾: 鄴: 戍: 咽: 嫗 : 泣:
賞析文章
2、 閱讀文章,結合書下注釋,翻譯全文。
3、按照“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的順序理清故事情節(jié),并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
4、文章開頭哪一句預示有一場災難降臨?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5、“吏
6、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如何理解這兩句詩?這兩句獨立成段有何作用?
6、本文的主體部分是“吏”與“老婦”的對話,老婦的回答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7、在表現(xiàn)官吏時,你認為哪幾個詞最富表現(xiàn)力?
8、 從詩題看,主要人物應是差吏,但詩中對差吏描寫很少,為什么不寫差吏的話?
9、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敝小叭纭弊钟玫煤芎?,假如有人在哭,那么會是誰在哭呢?假如沒人哭,作者為何有此感覺?
10、這首敘事詩表現(xiàn)了什么主題?
目標導學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朗讀指導: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7、。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1、朗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12、細讀課文,初步感知詩歌的大意,并給每個自然段擬寫四字小標題,體會作者當時的復雜心情。
13、作者是怎樣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14、賞析名句“安得廣
8、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5、探究詩人的形象。
請在心中勾勒杜甫的形象,可以將杜甫放在詩句的背景中,也可以是對杜甫身體、容貌、神態(tài)等等的聯(lián)想。
可以用“在 面前,杜甫是一個 的人”的方式表述。
示例:在卷草破屋的狂風面前,杜甫是一個無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16、你還知道杜甫哪些憂國憂民的詩歌名句?分享交流一下。
目標導學三:《賣碳翁》
17、 朗讀課文,疏通文章大意。
18、詩歌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
19、詩歌主要講了什么故事?
20、圍繞炭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
21、開頭一句交代賣炭翁伐薪燒炭的地
9、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交代?
22、“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為什么這樣寫?
2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
24、請用一個字概括賣炭翁的遭遇,并進行具體分析。
25、用一個字概括宮使的形象,并進行具體分析。
26、分別用一個字概括作者對他們寄予的情感。
27、 文章多處使用了對比,既有賣炭翁自身的對比,又有賣炭翁與宮使的對比,請從文章中找出這些句子,并說說各自的作用。
28、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
拓展延伸
搜集杜甫的相關資料,做一期以“走近杜甫”的宣傳墻報
10、。
參 考 答 案:
1、l y y sh y y q
2、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來強征兵。
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兇狠?。±蠇D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憐?。?
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鄴城服役。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兩個兒子剛剛戰(zhàn)死了。
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
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孫子。因為有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進進出出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讓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趕快到河陽去應征,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消失了,隱隱約約聽
11、到低微斷續(xù)的哭聲。天亮臨走的時候,只同那個老翁告別。
3、 這是一首敘事詩,其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辭”。詩的前四句寫“致辭”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后四句是結局和尾聲,暗示老婦已被抓走。老婦致辭又可分為兩層:8—16句寫老婦人敘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寫老婦人主動請求從軍。
4、 有吏夜捉人
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的社會現(xiàn)狀,已經到了無兵可征的地步,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
5、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對比鮮明,兩個“一何”,加強了感情色彩,一方如狼似虎,一方悲憤凄苦,體現(xiàn)了詩人強烈憎惡差役、深刻同情老婦的感情。
12、
這兩句詩獨立成段,意在強調吏呼之怒、婦啼之苦,并起到統(tǒng)領后文的作用。
6、一是服役慘景;二是家中困境;三是被迫應役。
7、捉、呼、怒;夜、夜久
8、 這是一種“藏問于答,明暗結合”的寫作手法,差吏的話可以推測出來。
9、 從“獨與老翁別”中知道老婦已被捉走。老翁已經歸家,那么那位吞聲飲泣,不敢放聲痛哭的,自然是給孩子喂奶的年輕寡婦和家破人亡的老翁。還有家家戶戶被抓走遺留的可憐百姓。還有杜甫。
10、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描繪出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揭露了官吏的橫暴,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11、深秋八月,狂風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
13、的幾層茅草。茅草飄飛,飛過浣花溪,散落在江邊,高的掛在高大樹林的枝頭,低的落在水塘和水邊地里。
南村的一群頑童欺負我年老無力,竟狠心這樣當面做盜賊,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聲來了,只好回來靠著手杖自己嘆氣。
一會兒狂風停息,烏云像墨一樣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黃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鐵一樣,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為屋頂漏水,床上沒干燥的地方,而雨水還像麻線一樣不斷流。自從安史之亂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長夜渾身沾濕,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如何才能得到千萬間寬大的房子,徹底庇護天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都高高興興的,在狂風暴雨中也不會傾倒,安穩(wěn)得
14、像山岳一樣呢?唉!什么時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現(xiàn)這種寬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風吹破,我自己被凍死了也心甘情愿!
12、(1)狂風屋破,茅草亂飛。(焦灼苦痛)(2)群童抱茅,倚杖自嘆。(憤懣無奈)
(3)屋漏衾裂,徹夜難眠。(憂思不絕)(4)愿現(xiàn)廣廈,大庇寒士。(憂國憂民)
13、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所謂“雨腳如麻未斷絕”,更可怕的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面對寒冷,作者更是無可奈何,說“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由此可見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14、詩人從個人“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一躍聯(lián)想到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著落的窮苦百姓,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fā)出“
15、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
15、在公然抱茅的頑童面前,他是一個萬般無助內心痛苦的人;
在床頭無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個寒濕交迫心中悲苦的人;
在憂國憂民的思慮面前,他是一個胸懷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
16、例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首》
17、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16、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18、賣炭翁和黃衣使者白衫兒(宮使)
19、一個賣炭翁辛苦燒的一車炭最終被宮使用半匹紅綃一丈綾掠奪一空
20、燒炭——運炭——被奪炭
21、地點是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為下文埋下伏筆,說明路遠,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難行。
22、外貌描寫。著重從顏色加以點染,“滿面塵灰”指臉上的顏色,“蒼蒼”(灰白色)指頭發(fā)耳邊鬢角的顏色。“煙火色”“十指黑”說明燒炭艱辛。這樣寫形象逼真地刻畫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xiàn)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的來之不易。
23、心理描
17、寫。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單”,總該盼天氣暖和吧,可老人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賤了;天寒,炭價就會更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點,他寧愿自己受凍。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揭示了賣炭老人的悲苦處境。
24、“苦”。燒炭苦、運炭苦、被搶亦是苦。這苦也有所不同,其中,燒炭是艱苦,運炭是困苦,炭被搶是悲苦。
具體詞句:
燒炭艱苦——“滿面……食指黑”(外貌);
運炭困苦——“衣正單”“一尺雪”“曉駕”“碾冰轍”“牛困人饑”“泥中歇”;
被搶悲苦——“惜不得”(心理)
25、“霸”。
具體詞句:
橫沖直撞、趾高氣揚——黃衣、白衫、翩翩(外表)
仗勢凌人、蠻不
18、講理——把、稱、回、叱、敕、牽、系(行為)
交易不公(炭直)——一車炭,千余斤;半匹紅綃一丈綾(對比)
26、賣炭翁—“憐”(“可憐身上衣正單”);宮使—“恨”(一系列動詞描寫)。
27、(1)“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紗一丈綾”對比,寫出宮市掠奪的殘酷。
(2)“衣正單”與“愿天寒”對比,強烈對比之中寫出了賣炭翁為生活所迫的悲苦無奈,“可憐”兩字傾注了無限同情,催人淚下。
(3)“牛困人饑”與“翩翩兩騎”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統(tǒng)治者境遇的懸殊。
28、通過記敘一個賣炭老翁辛苦勞動所得最終被宮使掠奪一空遭遇,揭露了宮市的罪惡和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