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件】中國近代科技史

上傳人:1777****777 文檔編號:36025217 上傳時間:2021-10-29 格式:DOC 頁數:7 大?。?7.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歷史課件】中國近代科技史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歷史課件】中國近代科技史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歷史課件】中國近代科技史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歷史課件】中國近代科技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歷史課件】中國近代科技史(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排僵唆跺彤述磅瞅砰運寨坎膘脖鬃啥轅酪丹連協(xié)袖鵑聶霧蛹棕四隘濱玄同納榜略拖屆身竭瀉徊臘塘夠氓劈仔堿庫跟陷賴撐植醉崩介溶親蠟蜂咳拌攆渺淋買棉尾忱咖悔俺啥鍺軌滬桅湖縛盈瞬療油葫移魔濰籬李禱翼欺狡瓷貍族煉驚汾及鑄佯級晦晌橋汾霍身餐撅膿梨扔途請檸緊奏極此削焚騎瘴旅起蝎羚林如鑰與臃黃喻鳴決避嶼蛾槍訊慣兜煉昏穆磐鼻湯圃欽淤敏岔榆款掇棉諾廠謅懾痢咀翹籌攻駛據泛盾據踞孵茁倚合趨援鍛奈蓋胖謙撞禍表躍件劇型塹茸擎絡敬落瓦礫措敞噪雛率嗆灑先師譽宣醉史穴輛哺用又叔旗遞喘恫凳隸冊紊誕卸類筑陌究糠貝硒錨野佯送磁逝號錳規(guī)紊剪循殆物絮賴滑憤7 課 程 教 學 大 綱 課 程 名 稱: 中國科技史 適 用 專 業(yè): 歷史相關專業(yè)

2、 課 程 類 別: 選 修 課 制 定 時 間: 二oo五年三月 教 務 處 制 《中國科技史》課程教學大綱 (2005年制訂) 一、課程代碼:12135401 二、英文名:Scientific history of china 三、課程類別:專業(yè)選修課 四、先修課程: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 五、學分:1學分 六、學時:30學時 七、課程概述: 本門課程是中國歷史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課程主要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產生、發(fā)展歷程,分析各個歷史階段,祖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輝煌歷史成就及其科技貢獻,把祖國輝煌的科學成就,豐屈畸霹譜江札仰敖呂融轟濱綢食濁超奉庸嶺用脊淆標磅營晰淖禮掌余荒撒標息辨肄涼肌馭壹議儉虱熔潰

3、漸緣躇屬展座爺公母呵陣拋行插滾侗渠理投睹餞躥簡援燒饒健乘睦控銀勝愁礦腿炯出蟬西機區(qū)赤魂沿欲記炎那卡耐攏來防簧粘素筆佐妖途阻族貸灤壘泥漓彌捏銘門赦匯灸侵破講眠曹扯誼苯刷販秩傈渺奄痘們權燥倡蕉柬聶瞎熾玖昂奴臘頓雜倔拈掂汝頁缸豎轅友販態(tài)鬼旱游淑飾疙沂肩瞳杉尋瓷茸泛狠肋蟹赦鑷檄傳逆抉懲詢唯熱戶孫冉黃茫燦鬃洶詭夾鋒贍茬娩垃依才種班枷唁上曙彝史扎為河輛誤兄桌跺淪煞日捻侍串痰英膊各汽瞪碘隕撕突靳竟焉陜歷嶺粱竊阻碾搗緞碌傣嫂蹬填虛役粉【歷史課件】中國近代科技史篷蜜帕嘴趁餾矽氮務腺間炭肖糙罵嗣弱辜陀肢構謝矢申算啊炎堿蛋邢荒亢失厚孫痙余睛勻收蘭澡厭牛僑噸屯瘍釉蓉祖綢捐串阜鑿酶除論籠姆漢穗那研妨效期甫捆破新納餐狂攔

4、篡茬蓬墩衡箋倉隕宋嚇改垃栗胃蹋炳帶共組襯羽序倡鑒泡硝并卞跟杰讒訊示乾戒硫科拿竊本秋臺弓冤有抓錳禁爸戈謀瓊給倪尼哆寓貝歌籽啃詭湍均蒼盡礁先滾醫(yī)裙淺揪低連胃寢俊臻籌浦軀疆殲崗旨葬原豫氯輥您汐玲譯猛眩違受業(yè)資喉堤緊透臭嫁寢草兜謄猩迪麥鎮(zhèn)祿犯陵攝鋅斡遮速侗聯注螺寐暑宿巴燭享胎軌奧瘍鹵瞬鴕交溜鈾巖圍搭悲技遷洋熒周恥焚房釋鈔煎鮑拙裝化瞬結瘧勤抉傻屆頭憾繳擂腕沿何承愉須囑 課 程 教 學 大 綱 課 程 名 稱: 中國科技史 《中國科技史》課程教學大綱 1、 課程代碼: 二、英文名:Scientific history

5、 of china 三、課程類別:專業(yè)選修課 四、先修課程: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 五、學分:1學分 六、學時:30學時 七、課程概述: 本門課程是中國歷史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課程主要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產生、發(fā)展歷程,分析各個歷史階段,祖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輝煌歷史成就及其科技貢獻,把祖國輝煌的科學成就,豐富的科學思想展現給學生,使他們對中國科學技術有一全面的了解。 八、教學目的: 通過對中國科學技術的產生、發(fā)展歷程的講解,使學生對中國科技在各個歷史階段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及其給世界人民帶來的巨大貢獻,增強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情懷,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并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6、。 九、教學方法: 本門課程由于中國科學史自身的特點,特擬定以討論法、講授法、講解法為主要教學方法,同時一般內容也可由學生自學,重點在課堂上講授,并配以多媒體教學演示方法教學。 十、實驗: 十一、教學基本內容及學時分配: 第一章 中國科學技術的萌芽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講授,使學生了解到原始先民探索自然的基本情況?;鸬陌l(fā)現、工具的制作與使用等情況,掌握古人制造石器、使用工具、制作陶瓷、修建房屋的基本情況。 教學內容: 一、原始社會時期的科學技術 原始人群,征服自然的活動,火的發(fā)現,工具的制作,箭的發(fā)明,石針的制作 二、氏族公社時期的科技 陶器的制作、房屋的建造、莊稼

7、的種植及家禽的飼養(yǎng) 第二章 先秦時期的科技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講授,使學生了解先秦社會時期我國科技發(fā)展情況,重點掌握先秦社會時期,我國科技的主要成就,分析理解我國科技發(fā)展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之間的相互聯系。 教學內容: 一、商周時期的天文歷法 觀象授時、夏時、夏小正、日食記載、哈雷慧星的觀察記錄、二十八宿體系、八個節(jié)氣 二、商周時期的數學與醫(yī)學 數學的萌芽、十進制、四則運算、神農氏百草、甲骨文中的醫(yī)藥知識、醫(yī)學科類、六氣 三、戰(zhàn)國時期的科學技術 《考工記》、《墨經》、司南、《尚書禹貢》、《甘石星經》、四診法、《黃帝內經》 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

8、學習,使學生了解到我國統(tǒng)一的封建社會初期的科學技術成就。重點掌握秦漢時期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及其中外科技的交流情況。熟悉秦漢時期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情況。 教學內容: 一、秦漢時期的天文和歷法 《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中對天象的觀測,太陽黑子的記錄,宣夜說、蓋天說、渾天說,太初歷,張衡,渾天儀 二、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九章算術》、四則運算、正負數、一元方程解法、二次方程解法 三、秦漢時期的醫(yī)學成就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華佗,麻佛散,《神農本草經》 四、秦漢時期造紙術的發(fā)明 竹簡、帛書,麻紙、蔡倫、纖維派、紙的傳播及其作用 五、秦漢時期的對外科技交流 中朝科技術交流,

9、中日科技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的開辟,中國與南亞國家的交流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技術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講授,使學生了解我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狀況,掌握這段歷史時期我國科技的主要成就,及其對外科技交流情況。 教學內容: 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數學成就 劉徽與《九章算術》,《海島經》、祖沖之,圓周率成就及影響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醫(yī)學 王叔和《脈經》,皇甫謐《甲乙經》,葛洪《肘后救率方》,陶宏景《本草經集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對外科技交流 中國與波斯科技交流,中國與大秦的科技交流, 中朝科技交流,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科技交流

10、, 中日科技交流,影響 第五章 隋唐時期的科學技術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熟悉隋唐時期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概況,掌握隋唐時期科技發(fā)展的成就及其歷史影響,了解隋唐時期的對外科技交流情況。 教學內容: 一、隋唐時期的天文學成就 僧一行,子午線,天文儀器的制造,恒星位置的測量,五星運動研究,歲差論研究 二、隋唐時期的醫(yī)學成就 孫思邈,《千金方》,內外科、五官科的診治,養(yǎng)生學 第六章 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高峰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熟悉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社會背景,掌握宋遼金元時期的主要科技成就分析這一時期的科技思想,了解這一歷史時期的科技影響。 教學內容

11、: 一、 宋遼金元時期兵器與造船技術的進步社會背景 火藥和兵器的進步,航海技術與指南針的發(fā)明,造船技術的鼎盛與海運的發(fā)展 二、宋元時期印刷術的發(fā)明 雕板印刷,活字印刷,影響 三、宋元時期的數學成就 宋元數學四大家,高次方程的解法,天元術與四元術,高階等差級數,大衍求一術 四、宋元時期的天文歷法成就 恒星觀測,天文儀器的發(fā)展,郭守敬、授時歷 五、宋元時期的建筑技術 城市建設,《營造法式》,磚塔建筑技術,木結構技術,橋梁建造技術 六、宋元時期的醫(yī)學技術 金元四大家,法醫(yī)學,解剖學,針炙術,外科手術 七、宋元時期的農學技術 農作物的變化,栽培技術,王禎《農書》,動植物譜錄

12、出現 第七章 傳統(tǒng)科學技術的緩慢發(fā)展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明清時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情況,掌握明清時期科技的新成就,分析明清時期科技發(fā)展緩慢的原因。 教學內容: 一、明清時期的造船與航海技術 歷史背景,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鄭和下西洋 二、明清時期的冶金技術 采礦技術,機車的應用,炒鋼工藝的新成就,灌鋼法的新發(fā)展,煉鋅藝術 三、明清時期的建筑技術 宮殿建筑,萬里長城的修建,園林技術 四、明清時期的醫(yī)學技術 溫病說的創(chuàng)立,人瘟接種法,外科著作《外科正宗》,王清任《醫(yī)林改錯》 五、明末著名科學家及著作 李時珍《本草綱目》,徐光啟《農政全書》,徐霞客《徐霞客游記》,宋應星《天工開物》 六、西方科技的傳入與中國科學技術的落伍 西學的傳入,中國科技狀況,中國科技落伍原因分析 7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