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二單元 生活中有你 第六課 走近老師 第1框 說說我們的老師教案 人民版.doc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二單元 生活中有你 第六課 走近老師 第1框 說說我們的老師教案 人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二單元 生活中有你 第六課 走近老師 第1框 說說我們的老師教案 人民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說說我們的老師 【教學目標】 1、走進老師,積極溝通; 2、知師,信師,愛師,敬師; 3、師交往,理解、關心、幫助老師; 4、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新型師生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講授】 1、 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老師的諄諄教導引導我們前行,老師的關愛伴隨我們長大。但有時候我們卻不那么了解老師,讓我們一起走近老師,走進他們的世界吧 走近老師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2、 新課探究 第一框 說說我們的老師 說一說: 聽到“老師”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老師對自己的幫助, 想到了老師的批評, 想到了家長會, 想到了老師對我的教育, 想到了老師的工作很辛苦, 想到了老師…… 是老師,把我們從懵懂引向成熟,使我們從無知變得學有所長;是老師,領著我們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廣,夢想可以有多大。 1.為老師畫像 活動一: 踏入中學以來,很多老師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你對他們的印象怎么樣?請你也用簡筆畫為他(她)畫個像,請同學們猜猜他(她)是誰。 要求: 請同學們說一說,你描述或畫的老師還有哪些個性特征和優(yōu)點長處? 活動二: 你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每位老師的特別之處嗎? 閱讀P60—61《為先生塑像》,這里充分說明了老師的性格特點。 最鮮明的特點是“快” 有的老師講課快, 有的老師講課慢,有的老師在教室踱來踱去, 有的則站在講臺靜止不動…… 我們的老師很特別,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個性。 請描述一下自己的老師。(語文、數(shù)學、地理等)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個性,但也有他們的共性和長處,值得去欣賞、推崇和學習: 無私、奉獻、辛勞、誨人不倦、清貧等是他們的共性。 2.為什么怕老師? 有不少同學總是怕老師,老師真的那么可怕嗎?了解、熟悉老師,才能與老師和諧相處。當你走近老師,你會發(fā)現(xiàn)老師原來是那樣的…… (1)走近老師 想一想:許嵐為什么消除了對老師的懼怕心理? 在樂怡的幫助下,通過走近老師、熟悉老師、與老師交流,從而消除 了對老師的恐懼心理。 說一說:哪位老師讓你有點怕?你為什么怕他(她)? XX老師。陌生。 你準備怎樣去克服這種懼怕心理? 主動溝通、真誠理解、充分信任。 (2)怎樣克服對老師的懼怕心理 克服對老師的懼怕心理,先從主動溝通開始。遇到老師時,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利用送作業(yè)、幫老師拿教具的機會上老師的辦公室,主動與老師探討學習和生活中的事??傊?,主動溝通能化解與老師的誤會、矛盾,克服對老師的懼怕,增進與老師的感情。 思考:剛才同學們的發(fā)言告訴了我們什么? 了解、熟悉老師,才能與老師和睦相處。當你走近老師,你會發(fā)現(xiàn)老師原來是那樣的…… 只有走近老師、熟悉老師、與老師交流,才會消除對老師的畏懼心理。 第二框 與老師面對面 探討:有時候我們會受到老師的表揚,有時候也會挨老師的批評。老師的表揚與批評是否會拉近或者拉開我們之間的距離呢? 1.面對表揚與批評 想一想:你怎么看待三位同學對待老師表揚的態(tài)度? 三位同學都沒有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 張曉英和譚斌受到老師表揚時沒有虛心,接受表揚時,要想到自己是不是真的值得受表揚,有哪些長處,好在哪里,以后要如何繼續(xù)保持。同時要想想自己身上還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千萬不能狂妄自大,覺得自己了不起。 王躍面對老師的表揚,沒有做到真誠。老師不論提出表揚還是批評都是出于好心,希望我們取得更大的進步,我們應該虛心接受,而不是胡亂猜疑,懷疑老師的關心和信任。 小活動:閱讀教材P65頁的內容思考,此時作者可能會有四種選擇, 你認為哪種選擇恰當?為什么? A.當時跳起來,質問班主任:“這么多人都逃課了,憑什么就批評我一個人?!” B.內心很怨恨,但是忍氣吞聲。 C.無所謂,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D.接受班主任的批評教育,事后主動找班主任認錯。 批評也是一種教育手段,老師的批評是對學生的疼愛。老師的批評是責任,是愛護,是激勵,也是期待。 我們犯了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這樣不僅不會失去面子,反而會贏得老師和同學的肯定。 自我反?。? 最讓我難忘的一次老師的表揚或批評是 難以忘懷的原因是 2.老師也有出錯時 讀教材P66的三幅漫畫,思考: 面對漫畫中老師的出錯,我們可以用哪些恰當?shù)姆绞浇o老師提個醒? 任何人一生都有可能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老師也不例外。當發(fā)現(xiàn)老師在工作中出現(xiàn)差錯時,能夠給老師指出來,這是學生對老師特殊的愛,老師會理解的。只不過,我們要注意表達方式,不要因為我們的愛使老師難堪。 巧妙地給老師提個醒 老師出錯了,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給老 師提個醒? 我們可以選擇私下里交流。你可以告訴老師你“不明白”的地方,老師在給你講解時,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這樣既不會讓老師難堪,又使問題得到了解決;寫信或遞紙條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 人非圣人,孰能無過。老師也有失誤出錯的時候。怎樣對待老師的失誤? 老師也是常人,也有知識欠缺。對老師的錯誤也要體諒和寬容,對老師工作中的疏忽和缺點,應善意提出。 3.假如老師冤枉了你 場景再現(xiàn): 教室自習很吵,班主任老師坐在講臺上,看到李東處發(fā)出小聲音,又看到李東一直在動,便將李東叫出來,狠狠批評一頓。實際上,李東當時并未講小話,而是在找一支筆。 問:這一場景說明了什么? 老師也都是普通人,也會犯錯誤。有時老師還會冤枉人。 你被老師冤枉過嗎? 舉個例子說說看。 閱讀課文P67《羅軍,羅軍!》一文分析: (1)羅軍被老師錯怪的原因是什么? 昨天下午放學后,羅軍因身體不舒服被同桌周力勸回家了,還說會代他向老師請假,并幫他做值日。而周力放學時卻把這事給忘記了,結果害得本班被學校定為“不清潔”班級。老師不知內情,狠狠地把羅軍批評了一頓。 (2)假如羅軍當場頂撞、責怪班主任,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3)你認為羅軍可以采取哪些理智的方法消除與班主任的誤會? 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點幾個同學來回答。綜合答案。進而警示同學們以后自己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處理! 體育課前,陳明和李易先后從教室跑向操場。陳明猛一關門,震碎了門上的玻璃,陳明稍一停頓,便跑向操場。李易見狀猶豫了一下,順手拿起掃帚掃起了碎玻璃,李老師此時正好從門前走過,不由分說地批評李易不愛護公物,李易感到很委屈。 此時,李易可能會有以下兩種做法:第一,將掃帚狠狠地摔在地上,與老師大吵一架。第二,什么也不說,從此以后見到李老師再也不問好了,也不學李老師教的英語了。 (1) 你贊成第一種做法嗎?如果李易采取了第一種做法,結果會怎樣? 不贊成。加深與老師的矛盾。 (2) 你贊成第二種做法嗎?如果李易采取了第二種做法,結果會怎樣? 不贊成。使自己的學習情況受到影響。 (3)如果你是李易,假如老師冤枉了你,你會怎么做? 找時機,跟老師心平氣和地講清事情的經(jīng)過,必要時,可以找同學跟老師講,消除與老師之間的誤會。 有些錯怪不必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就會清楚,不必急于解釋。 三、課堂小結 學習了本課時,我們知道了老師的辛苦。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老師的嚴厲只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優(yōu)秀。 要消除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必須了解、熟悉老師,多與老師交流,主動溝通。真誠理解,充分信任老師,才會消除對老師的陌生和恐懼。 面對老師批評,要正確對待,要信任、理解老師;堅持得理讓人,無理認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 四、隨堂訓練 1.小安自從遇到了小學老師后,她就不愿意上學了。原來,老師雖然“教學成績”不錯,但對于學生的態(tài)度太過嚴厲了,尤其是對于剛進入小學讀書的孩子來說,顯得有點兒難以承受。這說明( ) A.小安因為不了解、熟悉老師,因而對老師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 B.小學老師都非常嚴厲,孩子有點兒難以接受 C.嚴師出高徒,老師只有嚴厲,才能教出好學生來 D.小安不愿上學時因為她怕老師打她 2.“報告”,一天早晨,小強遲到了?!皥蟾?!”又是一聲,王老師沒有理睬小強,仍舊繼續(xù)和同學們一起進行訓練。面對這種情況,小強應該( ) ①迅速拿出課本、資料,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②下課后,主動找到老師并向老師講明原因,并承認錯誤 ③干脆回家告訴自己的父母,讓父母來學習找校長告狀 ④自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下課后散布老師的缺點和錯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參考答案】 1. A 2. A-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二單元 生活中有你 第六課 走近老師 第1框 說說我們的老師教案 人民版 年級 道德 法治 上冊 第二 單元 生活 第六 走近 老師 說說 我們 教案 人民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338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