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 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 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
1、中學生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上位概念來學習新的下位概念的學習模式是( ?。?
A、并列結合學習 B、類屬學習 C、下位學習 D、上位學習)
2、充分利用學生頭腦中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認識策略 D、復述策略
3、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成熟時期所對應的年代是( ?。?
A、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紀80年代以后
C、20世紀60到70年代末 D、20世紀90年代起
4、只能進行自我中心思維的兒童,其認知發(fā)展處于( ?。?
A、前運算階
2、段 B、感知運動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5、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是( ?。?
A、2歲 B、4-5歲 C、4歲 D、6歲
6、“榜樣學習”的教育效應最適合的心理學解釋理論是( )
A、強化說 B、認知失調論 C、從眾說 D、觀察學習理論
7、個體傾向于利用自己身體或內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依據的學習風格( )
A、場依存性 B、場獨立性 C、沖動性 D、沉思性
8、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是給學習者提供( ?。?
A、圖表 B、新知識 C、認知框架 D、以上都對
9、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傾向成分 D
3、、認知與情感成分
10、以概念同化的學習方式獲得概念主要發(fā)生在( ?。?
A、學齡期 B、學前期 C、成人 D、以上都是
11、奧蘇伯爾的同化模式中,總括性同化又稱( ?。?
A、下位學習 B、上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相關類屬學習
12、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具有( ?。?
A、積極作用 B、消極作用 C、既有積極也有消極作用 D、沒有作用
13、兒童能運用表象來表現(xiàn)他們的世界所發(fā)生的事并能據此進行想象,從而獲得知識。這種認知表征是( ?。?
A、動作表征 B、符號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14、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 ?。?
A、最新獲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
4、水平的能力
C、兒童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與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
D、需要在下一發(fā)展階段掌握的能力
15、運動符號辦事的能力是( ?。?
A、言語信息 B、智慧技能 C、認知策略 D、動作技能
16、學生剛學英語時,對26個字母的記憶兩頭容易,中間難,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是( ?。?
A、痕跡消退說 B、動機說 C、同化說 D、前攝抑制與倒攝抑制
17、學過高等數(shù)學后有利于初等數(shù)學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這屬于( ?。?
A、順向正遷移 B、逆向正遷移 C、順向負遷移 D、逆向負遷移
18、在哪個階段,學生的倫理道德開始形成但又具有兩極分化的特點( ?。?
A、學前階段 B、小學階段
5、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19、“殺雞嚇猴”的教育效應最易被解釋的現(xiàn)代心理學理論是( ?。?
A、強化原理 B、認知失調說 C、從眾說 D、觀察學習說
20、學生學習直角三角形,這種學習屬于( )
A、詞匯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命題學習
二、填空題
1、學習與教學的要素包括學生、教師、教學內容、____和教學環(huán)境。
2、一般認為,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了依從、____、內化三個階段。
3、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____的科學。
4、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者發(fā)展心理水平對新的學習的和適應性稱之為____。
5、兒童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
6、、____、自我監(jiān)控三個方面。
6、動機有激活、指向和____三個基本功能。
7、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項成就行為的主要判斷稱為____。
8、心理發(fā)展有連續(xù)性與階段性、定項性與順序性、不平衡性和____。
9、嘗試與錯誤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是效果律、練習律和____。
10、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____三個過程。
11、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稱之為____。
12、影響課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級規(guī)模、教師的領導風格、班級的性質和____。
13、品德的心理結構主要有三個成分,它
7、們是道德認識、____和道德行為。
14、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能力或特性稱之為 ____。
15、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到達目的狀態(tài)的過程稱之為____。
16、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fā)現(xiàn)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是____。
17、在學習達到剛好記憶水平以后再進行的學習稱之為____。
18、個體通過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及其組織稱之為____。
19、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行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稱為____。
20、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稱為____。
三、簡答題
1、
8、簡述性格差異的教學含義。
2、簡述智力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
3、簡述問題解決的基本特點。
4、簡述教學目標的功能。
5、簡述促進學習遷移的主要措施。
6、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論述題
試論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措施。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C 2、B 3、C 4、A 5、C 6、D 7、B 8、C 9、B 10、C 11、B 12、C 13、C 14、C 15、B 16、D 17、B 18、C 19、D 20、C
二、填空題
1、教學媒體 2、認同 3、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 4、學習準備 5、自我體驗 6、強化 7、自我效能感 8、個別
9、差異性 9、準備律 10、評價 11、學習策略 12、對教師的期望 13、道德情感 14、創(chuàng)造性 15、問題解決 16、發(fā)現(xiàn)教學 17、過度學習 18、知識 19、品德 20、教學目標
三、簡答題
1、性格雖然不會決定學習是否發(fā)生,但它卻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性格也作為動力因素而影響學習的速度和質量。性格差異又會影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社會性學習和個體社會化。
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教育應更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更好地適應學生的性格差異。
2、智力與創(chuàng)造性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二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低智商不可能具有
10、創(chuàng)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創(chuàng)造性,也可能有低創(chuàng)造性;低創(chuàng)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創(chuàng)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目的性。問題解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它總是要達到某個特定的目標狀態(tài)。
認知性。問題解決是通過內在的心理加工實現(xiàn)的。
序列性。問題解決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即認知操作,如分析,聯(lián)想,比較,推論等,僅僅是簡單的記憶提取等單一的認知活動,都不能稱之為問題解決。
4、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5、精選教材;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6、對現(xiàn)實的有效知覺;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自我調控能力;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人格結構的穩(wěn)定與協(xié)調;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四、論述題
提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根據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整理:牧羊鳥)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