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語用能力的外語研究外語教學與外語測試.ppt
《面向語用能力的外語研究外語教學與外語測試.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面向語用能力的外語研究外語教學與外語測試.ppt(4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面向語用能力的外語研究,外語教學與外語測試,理工大學基礎部張亞非,2,一、當前外語教學中影響語用能力的幾對關系語言知識與語用能力學習與考試基礎外語與專業(yè)外語外語教學與社會需求二、語言學的啟示系統(tǒng)論功能論網絡論過程論三、語用能力的內涵與意義語用學的實質語用能力的層次語用能力的類型,3,四、外語教學內容的注入,轉化與表達注入,轉化與表達三者之間的關系注入方式的變革五、關于外語測試測試的類型與目的語用型測試的諸形式好的測試的標準外語測試的改革動向六、幾個供思考的問題,4,,一、當前外語教學中影響語用能力的幾對關系1.1語言知識與語用能力語言知識的灌注與積壓所導致的“消化不良”,對語言能力的普遍忽視與訓練不足所帶來的“高分低能”、“學用脫節(jié)”、“會學不會用”等現(xiàn)象,是當前影響外語教學質量和外語素質的主要問題。,5,不少外語學習者在能力上所表現(xiàn)出的強項與弱項,或許能夠說明這一問題:強項:模仿力、記憶力、應試能力、某一單項技能(如閱讀)弱項:主動應用能力、綜合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力,6,盡管在各層次外語教學的大綱中對語言知識與能力的關系作了明確說明,如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語言是交際工具。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傳授必要的語言知識,也要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廣泛的閱讀和其他語言交際活動。”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這一原則往往被束之高擱。,7,1.2教學與考試應該肯定,標準化考試以及大范圍統(tǒng)考的實施,極大地規(guī)范與促進了我國外語教育的發(fā)展。但是,也引發(fā)了一些問題??陀^上,當前考試方式所帶來的問題有:1、結構性語言知識比重較高,易導致教學中這類知識講得過多過細,與應用技能脫節(jié),造成語言知識的孤立,積壓與低效。,8,2、客觀題項比重較高,易導致對主動思維,判斷,推理,解決問題等具有積極意義的學習方法重視不夠,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不足,語言基本功的低下與衰退。3、以考試通過率作為唯一的評估指標,易導致應試教學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和低水平的高通過率。4、以測試單項技能為主要形式,易導致基本外語技能的孤立與隔裂,影響綜合技能的訓練與培養(yǎng)。,9,1.3基礎外語與專業(yè)外語非外語專業(yè)的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以良好的基礎外語知識與能力,進一步學好專業(yè)外語,并具備用外語作工具;獲取專業(yè)知識與信息,從事科學研究與社會實踐,進行專業(yè)與學術交流的能力。,10,但是,這一總體目標并未得到完整的貫徹與實現(xiàn)?!坝⒄Z不斷線”的問題仍未完全解決?;A外語與專業(yè)外語的關系,如其作用的區(qū)別,內容的銜接,要求的側重,目標的取向等,尚未得到深入細致的研究;已有的教學實踐;還停留在表層處理階段,有待進一步深化。值得指出的是,這一情況在本科階段較為突出,同時也存在于研究生與博士生教學階段。,11,1.4外語教學與社會需求外語在國民經濟,對外開放,科技交流,信息獲取與傳播等領域的使用頻率,使用層次逐年提高,使用形式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如除閱讀與聽的能力之外,對口語,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單項技能外,對綜合技能的需求逐漸突出。當前外語教學的局面,顯然難以滿足國家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現(xiàn)實與長遠需要。,12,語言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社會為語言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活動與應用的舞臺,因此,結合社會需求來進行外語教學,是一種積極的,有益的教學觀念。語言知識、語言能力與社會文化能力應該是同時習得的。而當前的外語教學,在這一方面所做的的研究與實踐,似乎并不理想。,13,二語言學的啟示語言學理論與外語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曾經或正在流行的各種外語教學法,也有各自的理論來源。傳統(tǒng)的語言學試圖對“語言是什么”這一問題作出科學的回答。而當代語言學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語言是做什么的?”和“語言是如何使用的”等問題。不難看出,語言學研究已從語言的靜態(tài)結構轉向其動態(tài)過程,從語言本體轉向其社會功能。這些變化,無疑會對外語教學產生深刻的影響。,14,2.1結構論來源: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普通語言學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生成語法理論主要觀點:1語言是一個形式結構系統(tǒng)。2語言符號是一個能指與所指的兩面體,能指為符號的外化形式,所指為符號所代表的事物,狀態(tài)或概念。3能指與所指的關系具有任意性。4語言結構有表層與深層之分,深層結構經轉換規(guī)則生成表層結構。,15,5語言形式能夠客觀地觀察與分析,因此可得到科學的研究與論證。但意義是無形的抽象概念,不能觀察與分析,因此不能作不科學的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語言教學:1機械性的結構訓練。2大量刺激與反應基礎上形成的習慣。3重結構,輕概念。重形式轉換,輕內容意義。4句子層次的重復練習,句型的套用和替換。5語言習得的標志是獲得了“語言能力”。,16,2.2功能論來源:英國語言學家弗斯:功能主義語言學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主要觀點:1語言是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具有交際功能的系統(tǒng)。2語言的功能與意義依賴于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3語言形式的選擇與變化,取決于語言要表達的意念和要執(zhí)行的功能。,17,語言教學:1功能意念法:按功能選擇和組織語言形式。2強調語境的作用,按情景需要學習語言的用法。3重視超句子關系。引入語篇概念。4語言習得的標志是獲得了“交際能力”。,18,2.3網絡論來源:心理語言學,神經生物學,認知學,腦科學主要觀點:1語言機制的生物基礎是大腦神經網絡。神經網絡由神經元經觸突聯(lián)結構成,形成三個子網,即概念網,結構網和中介網。2觸突經訓練不斷增強,使三個子網間的聯(lián)系不斷鞏固,使語言信息更為豐富和活躍。,19,3語言機制是一個雙向信息處理器。表達時,由概念經中介網生成結構。理解時,對結構進行分析,經中介網轉為概念。4負責語言機制的神經網絡是整個知識智能網絡的一部分。語言的表達與理解均以語言外的知識為背景,受其影響與支配。,20,語言教學:1突出語言實踐的作用。2重視結構與概念,形式與語義之間的聯(lián)系。3加強理解與表達雙向訓練。4在語言學習中引入相關的背景知識,21,2.4過程論來源:符號學,信息論主要觀點:1語言是以語言符號為載體,傳遞信息的過程。2語言過程經歷概念,語言組合與表義,傳遞媒介,語言解構與解義,概念還原等環(huán)節(jié)。語言教學:1語言的生命在于使用。2通過結合語言的靜態(tài)結構與動態(tài)過程來學習和使用語言。,22,三、語用能力的內涵與意義3.1語用學的實質語用學是指導當前外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簡言之,語用學研究語言在一環(huán)境下的使用,即“在何種情景下如何使用語言進行交際?!闭Z用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語境。語用學的實質是研究語言內部系統(tǒng)與語言外部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語境因此可以分為語言內部語境與外部語境。,23,內語境由語言本身的上下文(或語篇)關系構成。如詞匯的指代、替代、省略、連接。句子成分的主位與述位、篇章的主題、擴展、轉折、結尾等。內語境的研究有助于對語言的連貫性、組合關系、語篇結構、局部意義與整體意義的分析、判斷、理解、習得與運用。外語境由語言與外部使用的情景之間的關系構成。這些關系包含了事物、事件、人物、信念、人際關系、群際關系、觀點、情感等可能對語言使用發(fā)生影響的主客觀因素。外語境有助于了解語言之外的這些因素對語言使用所產生的制約作用。,24,內語境和外語境本身都是極為復雜的體系,但了解和研究兩者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對外語教學極具價值。這主要是因為內外語境之間具有非常規(guī)律的對應關系,即一定的內語境總是與一定的外語境同現(xiàn)?;蛘哒f,語言的形式與意義總是映射于一定的場合與環(huán)境。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掌握語言交際的能力。具體地說,這種能力就是學會“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選擇什么樣的語言形式,表達什么樣的意念。”,25,3.2語用能力的層次綜上所述,培養(yǎng)良好的語用能力,是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那么,在什么樣的教學階段才能形成語用能力呢?一般認為,語用能力只是在學習達到一定層次時,才能在大量的語言知識和語言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在講究教學效率和素質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有必要從教育經濟學和教學效果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這一觀點。,26,首先如果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入教學過晚,則有可能造成語言知識的積壓。對學習者而言,當知識不能及時轉化成能力的時候,一是極易遺忘。二是易形成負擔。知識的積壓,事實上造成了知識的損耗。顯然,這是不經濟的。,27,其次,語言作為一門交際工具,只能在使用中實現(xiàn)它的價值。應該把語言交流能力的強弱,而不是注入知識的多少或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作為是語言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所學外語內容的及時使用,隨時隨地地將點滴知識與應用相結合,可以對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能力素質的自然提高。外語教學若達不到這一效果,無疑將事倍功半。,28,所以,即學即用,才能經濟地,自然地,高效率地將所學知識及時轉化為能力。對培養(yǎng)語用能力,才是一種極為可取的方法。由此可見,語用能力并非只能等到外語教學的后期才著手要求與培養(yǎng),而應該在外語學習的各個階段貫穿始終??梢灶A見,對不同層次的外語教學所應達到的語用能力的劃分與定義,這些層次上開發(fā)語用能力的方法,與語用能力培養(yǎng)相適應的教材內容與練習形式,語用能力的考核標準與形式等課題,如能認真研究并提出具體措施,將會對外語教學的改革產生革命性的影響。,29,3.3語用能力的模型語用能力指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按一定的語用策略完成某項語言活動的交際能力。它涉及語言使用者對以下因素的了解與掌握:1提供語言環(huán)境的領域與情景2交際的任務,目的和主題3交際活動與過程4與交際活動有關的背景知識,30,語言交際活動具體可分為四種類型:1接受:聽覺(聽力理解)/視覺(閱讀理解)/視聽(音像資料)2表達:口語(說)/文字(寫)3交互:同一交際者在接受與表達之間交替變換角色(會話、通訊、討論、辯論)4中介/轉換:交際者作為另一交際雙方的信息傳遞媒介,或信息的轉述者(如兩種語言之間的口譯和筆譯,同一語言中某一內容的釋義、摘要、概括、歸納),31,,語言知識,,世界知識,,語境,領域/情景交際任務,目的,主題交際活動的雙方或多方相關背景知識,,,,,,,語用能力,,,,,接受,交互,中介/轉換,,語用策略,,,,,表達,,,,,,,,,,據(jù)此,可以提出下圖中的語用能力模型:,32,33,四、外語教學內容的注入,轉化與輸出在面向素質教育的外語教學過程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把握與處理好教學內容的注入、轉化與輸出的比例與關系。注入:指教學內容的選擇,數(shù)量,講授方式。轉化:指學習者所理解與記憶住,并變成自己知識的那一部分教學內容。輸出:指學習者掌握并會使用,能通過語言活動完成交際任務的那一部分教學內容。,34,4.1注入,轉化與輸出三者之間的關系一般地說,外語教學中所注入的內容,僅能大部或一部被理解與記憶,形成學習者新的語言知識,而理解與記憶住的內容,僅能大部或一部轉化成語用能力,特別是表達能力。三者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注入,轉化,輸出,35,由此可見,外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采用最好的注入內容與方式,最大限度地讓注入內容有效地轉化為學習者的知識與能力,最大限度地為學習者提供使用這些知識與能力的機會。許多學習者在學外語多年之后,雖然積累了大量的語言知識(詞匯,語法,句型),但卻不會用所學內容從事最簡單的語言交際,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解決所學內容的轉化,并將其落在使用的實處這一問題。,36,外語的“學”與“用”呈下述關系:“學”的基本任務是解決由不知到知,由不會到會的問題。具體說,是學習必要的語言知識。掌握聽、說、讀、寫、譯等技能。但是這一問題的解決,并不意味著外語學習任務的結束,還應及時增加語言實踐的比例,促進知識與技能向實用領域轉化。簡言之,“學”只是一種手段與過程。它不是外語學習的目的?!坝谩笔恰皩W”歸宿。由“學”到“用”的過程,所要解決的是由知到能,由能到實際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問題。,37,4.2注入方式的變革隨著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外語教學的注入也由書本這一單一媒體和面對面的傳授方式,發(fā)展到多種媒體,多種技術并用的階段?,F(xiàn)已在使用和將被使用的教學手段有:錄音/圖像/活動影像語言實驗室多媒體網絡與遠程教學光盤課件這一變革,不僅改善了外語教學的效果,同時也為開發(fā)多種教學注入途經,營造與模似語言使用環(huán)境,制作豐富多彩的外語教學課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38,五、關于外語測試5.1測試的類型與目的離散型:對孤立的語言知識的測試,一般不涉及語言知識間的關系和語言使用。結構型:對結構性語言知識的測試,包含詞匯,語法,語篇連貫等,但不涉及語用知識語用型:對語言交際能力的測試。,39,5.2語用型測試的諸形式按單一技能測試(主、客觀題型)聽:聽寫、聽寫填空、聽力理解說:問答、會話、復述、演講、辯論、討論讀:閱讀理解、上下文連接、完形填空寫:命題寫作、摘要、報告、應用文、圖表譯:雙語間的口、筆譯,40,按綜合技能測試(主、客觀題型)視聽說:看圖說話、視聽材料的理解與表述讀寫:閱讀理解并寫出摘要、大意或擴寫、改寫讀譯:閱讀理解并口、筆譯聽答:聽力理解并完成口頭或文字簡答題聽譯:聽力理解并口頭或文字譯出大意或要點。,41,5.3好的測試的標準時效性:為及時檢查外語教學的效果,測試最好分成若干階段進行。每一階段結束時,進行一次階段性測試,根據(jù)其結果,對前一階段教學作一總結,對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進度,方法作出必要調整或修改。如《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階梯式測試體系:,,,,,,,,,,,單元測試,CET模擬,至更高一級各單元,分級測試,42,區(qū)別性:測試的內容與目的,按教學需要應有所側重。如針對結構性語言知識,單項技能,或綜合技能進行測試時,其形式,材料,主、客觀題型的比例,都應有所不同。信度:測試的信度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它的標準化程度,二是它的客觀程度。信度高的測試,一般采用標準化試題,有定量的分值體系,能客觀地反映學習效果的正態(tài)分布情況,效度:測試的效度指對主觀應用能力測定的程度。一般測試這類能力時,主觀題型,比之客觀性的多項選擇性,效果要更好。好的測試應按需要在主客觀題型間選一恰當比例。,43,可行性:指具備實施測試,并能達到預期效果的主客觀條件。5.4外語測試的改革動向由偏重結構性知識向偏重語用知識轉換由單一技能測試向綜合技能測試轉換增大主觀題型的比例設定情景,由受試者組織語言活動,解決某一實際問題增加口試內容建立全國統(tǒng)考體系(內容,級別,對象的規(guī)整與改革(PETS1-5),44,六、幾個供思考的問題1面向21世紀的教育將會給外語教學帶來什么變化、挑戰(zhàn)與機遇?2面向素質教育的外語教學,將對外語師資隊伍提出什么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通過學習與實踐,克服隋性,自我更新知識與方法,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以適應這種需要?,45,3教育技術與外語教學相結合,可從哪些方面改進教學的方式與手段?如何學習與掌握這類技術及其應用,充分發(fā)揮它的教學輔助作用?4在爭取外語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的形勢下,現(xiàn)行大綱,教材,考試制度已經或將要發(fā)生重大改革。如何在完成大綱教學任務的同時,“未雨惆繆”,對改革動態(tài)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對可能發(fā)生的變革作出準確預測,并積極從認識上和實踐上作好各項準備工作?,46,謝謝各位!,-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面向 能力 外語 研究 外語教學 測試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328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