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下冊《13古詩兩首》第二課時》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人教版一年級下冊《13古詩兩首》第二課時(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研究型課堂教學模式備課模板
教學內(nèi)容
《13古詩兩首》第一課時
目標及重難點
1.認識“所、牧”等12個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激發(fā)學生朗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學情的分析
孩子們學得積極主動,基本理解詩意。
問題的預測
發(fā)言的學生們寥寥無幾,即使發(fā)言了也是語言平淡,沒有多少拓展,只是把詩意重復一遍。
生成的預估
在想象古詩的意境的時候,學生就不太流暢了。
狀態(tài)的預見
我發(fā)現(xiàn)理解古詩的意思以及正確地朗讀古詩都沒有多大的問題。
效果的預評
孩子們背誦熟練,基本理解詩
2、意。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
1.出示掛圖:這是什么?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文檔可能無法思考全面,請瀏覽后下載,供參考。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圖文對照,再讀感悟
1.看圖:池塘是怎樣的?詩中是怎樣寫的?
(引出: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引導學生理解“泉眼”和“晴柔”。
2.圖上還有什么?詩人是怎樣寫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全班齊讀。
(四)指導朗讀
1.個別讀
3、。
2.評讀。
(五)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分小組練習(一人讀詩,其他人想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導背誦。
(六)鞏固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的生字認讀。
2.去掉音節(jié)認讀。
3.小組合作,認記字形。
(七)拓展練習:學生背誦其他自己學會的詩,比如楊萬里的詩,或描寫夏天的詩等。
(八)作業(yè)設(shè)計:練習書寫生字。背誦一兩首描寫夏天的古詩。
板書設(shè)計
小 池
泉眼 樹陰
小荷 蜻蜓
課后反思
第一、反復朗讀,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xiàn)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我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quán)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
4、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事實上,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讀,往往會產(chǎn)生不盡相同的感受。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lǐng)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讓孩子們化牧童為
“我”,化“我”為牧童,完全融入到詩境中。
第二、運用多種藝術(shù)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我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段,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音樂聲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步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小牧童的想法。
我讓學生在理解了古詩的意思后,讓學生閉眼伴著老師的范讀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然后讓學生來述說自己腦海中呈現(xiàn)的畫面。我很茫然,為什么學生們的想象力是如此貧乏,語言的表達是這樣的枯寡。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多謝您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