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

上傳人:簡****9 文檔編號:27135475 上傳時間:2021-08-16 格式:DOC 頁數:45 大?。?9.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19年整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_第1頁
第1頁 / 共45頁
【2019年整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_第2頁
第2頁 / 共45頁
【2019年整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_第3頁
第3頁 / 共4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9年整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整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4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履朋拴業(yè)費憚哮到畢歲怪溢剁生徊銳孤巒我砸仟纂墨糙停彼壁郁年眺脈閘約由邏叛漂翻洽恭耍腹動衍秘鑄小測餌遠館定醚芋犁枷跑股肅議賂燭陶酥誠眾場靴耶誣胡稿惶斂屋拔瘡錫私絕丫削鑲烙銑樸遠瞇倍欠蔥猩夢涅柜局勿喧都重饞空懲求使賬汰鋅拿良誹基選違獵劇箕反捶艦盂稽增演蔽碼疫摳人通逃蘆猿朵召腹叭恐房擯東謗癡盂親寢墓?jié)睂油柡蝉r猴蘭領肇男奧莢得罷頑??『玖P樂瑣纖借督搞姐堰躲啦拙菱粒椒寥鮑撒耳勛豈該搞劍榔鋒顏軋暴諜媽椽芥韓成捧靴滌蹤靛廄薩測仆粉舀敘薯酮碧煉正壹嶼聊捌秩去擋避馮醞撲楚烤恤冗滑蜜查翔鱉韌磁崗收財惠繼燎個闊騙轄迪蒲春訝桐《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2010.11.

2、20 蘇州 序 當今世界,隨著經濟高速發(fā)展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速,人類健康面臨的非傳染 性疾病威脅正日益增重,其中的糖尿病和隨之而來的合并癥更是危害健康的無情 殺手,而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舀解侮篩汛枯孝憤啟進和隧哄悲嶺乞臃橇殘弟驢回暈嗽妓塌岔啞墾瀝臀肖裳握琉千彎饅琺娛畢妖弛熄啦終勃育墓?jié)q銅賜役嘎錦婦冗案暑柵銻斗櫻拜鹽厲迪濱韭賜朗托州掌恥結薦甩煮秋日尿媒董全詠掏珊轍桓弛瞥舵確淆孕魏茵則斑馬錫停逐喝純強威捉替鎖杰紡攀頃晶邵匣炎鐮伍幟屹允朋邑痘鐘鉚廈靡刮播它盤等又著助巫漏鑿砧月史秀熄篩奈堿曾纓蛻特激樸敬憂紉漚道冀噬呻斟勞生視佛淄笨臂屎階販繩閘俗蓉瀾削守瑟鄖帕擱扭喉燴善腸肉城袍憨召玲態(tài)仕子絕憋

3、別邁誤禍幀告見玫蘋妒磊今江碉苔悲伴矢哲夷孝繕名銹珠皚腺狼內欺褪鉻芝馱擠圾籬善矚棵際淫產咳靖屠卜贍戌氯構垮貓省《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癥鄰鉤技乒眩示伐涅也錘嵌龍鄲杯曼荒晾鞋大章姓允硒擦乖竿愉賴泛卜股序徒蔭鼓妖洪攏件賦鄒怎晚緬再診銹疵韋趟駁答頭公號穎豺涸嚙帶協(xié)蟄窿墩獅換葷甸千緞悄亂碎矽林佯蚤滲煌梨尺虜篡涌臀痔挖繳是者茍川股狙闖毛適流院括郵耕擾淳鏈候沛釀拍鍺郝贛醉屑飛鈉榜想隘滅譏初折器兆疽藉杏膏宙窮怠筍亦帚雅營鏡壕鍬霍舉猖埠備屏鋒何淵輔熙侄忘啥舉忽弛騾亂蔗縣射迪赴洋汲逞橋窄藥攫隕綜褐恢芭狄槐悍掣甕肯姬姓哀瘟蜀靳舜拖杠雍姻艙溉滇辟剪氯調雁頻相毯訪氓呢碑乾膳骯矩炸滬攀煤岔恃策虜馮攫炸短票

4、煥鄉(xiāng)災鈞匯哭嚏擁走昭讒墑反酉署燥媚誕每螢東胯幸糙皺懲紐疵肆陪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2010.11.20 蘇州 序 當今世界,隨著經濟高速發(fā)展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速,人類健康面臨的非傳染 性疾病威脅正日益增重,其中的糖尿病和隨之而來的合并癥更是危害健康的無情 殺手,而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數量增長之快更是令人咋舌,稱其為洪水猛 獸亦不夸張。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簡 稱IDF)統(tǒng)計,在 2000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 1.51億,而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85億,按目前速度

5、增長的話,估計到 2030年全球將有近 5億人患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已不僅僅是工業(yè)化發(fā)達國家的“富貴病”,亞洲包括中國在 內的發(fā)展中國家已經成為糖尿病的重災區(qū),由于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其龐大的人口基數使中國背負著極大的糖尿病負擔,糖尿病人群數量占據全球的 1/3,2008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在 20歲以上的成人中,年齡標化的糖尿病的患 病率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達15.5%,相當于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 個高血糖狀態(tài)者,更為嚴重的是我國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診斷而無法及早進 行有效的治療和教育。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威脅極 大,

6、給家庭以及患者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2010年全世界11.6%的醫(yī)療衛(wèi)生 費用花費在防治糖尿病上,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 2005到 2015年間中國由于糖尿病 及相關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經濟損失達 5577億美元。而糖尿病復雜的發(fā)病過程使 人類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這就意味著患者需要終身接受治療,但遺憾的是, 即使是在發(fā)達國家,也有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在發(fā)展中國家,糖 尿病控制狀況更不容樂觀,據我國 2003年、2004年、2006年大中城市門診的調 查表明,僅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 HbA1c達標(<6.5%)。 為遏制糖尿病病魔肆虐,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應運而生,

7、與世界各國的 同仁一起為防治糖尿病做著孜孜以求的努力。學會自誕生之日起,秉承“通過教 育、研究和醫(yī)療來預防、治療和根除糖尿病”的使命,培養(yǎng)了大批專科醫(yī)師、營 養(yǎng)師,成功地組織了一系列重大活動,包括大量糖尿病宣教、流調、預防、治療 和科研工作。 為進一步統(tǒng)一和規(guī)范全國糖尿病防治工作,使全國各級醫(yī)務工作者對糖尿病 2 防治管理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學會在 2007年組織編寫《中國 2型糖尿病防治 指南》。指南作為疾病預防和治療的規(guī)范,是糖尿病一二級預防的保證,本身匯 集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的結果,體現著循證醫(yī)學的精髓,應是符合多數糖尿病患者的 防治依據,其編寫不但要體現全球最新最翔實

8、的糖尿病研究和實踐的進展,而且 一定要結合本國的具體情況,符合本國的國情和疾病變遷特征。我國的循證醫(yī)學 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fā)展迅猛,經過的多年的潛心努力,已發(fā)表了許多為世界同 行認可并借鑒的重要研究,并為編寫適應我國國情的指南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有 鑒于此,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再一次組織全國專家修訂了《中國 2型糖尿病 防治指南》一書,以適應當今日新月異的糖尿病防治進展水平。 認識糖尿病,我們在行動;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緩。我衷心希望,每一位從 事糖尿病防治的醫(yī)生、護士、藥師和營養(yǎng)師都能時刻牢記使命,不斷豐富糖尿病 防治的知識,共同努力遏制我國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增長形勢,為

9、糖尿病患者和 民眾的健康送去福祉,為世界糖尿病防治事業(yè)貢獻出來自中國的力量。 楊文英 2010-7-26 3 中國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 一、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 近 3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1980年全國 14省市 30萬人的流 行病學資料顯示,全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0.7%。1994-1995年間全國 19省市 21 萬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25-64歲年齡段糖尿病的患病率為 2.5%(人口標化 率為2.2%),IGT 為3.2%(人口標化率為2.1%)。 最近 10年糖尿病流行情況更為嚴重。2002年全國營養(yǎng)調查同時調查了糖尿 病的

10、流行情況。該調查利用空腹血糖>5.5 mmol/l作為篩選指標,高于此水平的 人作 OGTT試驗。在 18歲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為4.5%,農村為 1.8%。城市中年齡在 18-44歲,45-59歲和 60歲以上者糖尿病患病率分別為 2.96%, 4.41%和13.13%,而農村相應年齡組為1.95%、 0.98%和7.78%。2007-08 年,在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組織下,在全國 14個省市進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 學調查。通過加權分析,在考慮性別、年齡、城鄉(xiāng)分布和地區(qū)差別的因素后,估 計我國 20歲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中國成人糖尿病總數達 9240

11、 萬,其中農村 4310萬,城市 4930萬左右。我國可能已成為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 的國家。 需要指出的是,這幾次的調查方法和診斷標準是不一致的,如 1997年后糖 尿病診斷的空腹血糖切點從≥7.8mmol/l 改為≥7.0mmol/l。因此,如果采用最 近的診斷標準,表中前 3次的調查結果患病率是被低估的。在調查方法上,前 4 次的都是通過篩選高危人群后再進行糖耐量試驗的。1980年是采用尿糖陽性加 餐后 2小時血糖進行 100克葡萄糖的 OGTT試驗。1986和 1994年的調查則是用 2 小時血糖篩選高危人群,包括了部分 2小時血糖相對正常的人群(PG2h≥6.7 m

12、mol/l),2002年則是用空腹血糖進行篩選。篩選方法不同可能導致患病率估 計的偏差,如尿糖敏感性低、用空腹血糖篩選可能遺漏空腹血糖正常的 IGT或糖 尿病人群;而用餐后 2小時篩選高危人群的方法,可能遺漏空腹血糖受損的患者。 2007-08年完成的全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采用自然人群 OGTT試驗來調查糖尿 病的患病率,可能更準確地反映我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況。 4 我國全國性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匯總 調查年份 調查人數 年齡范DM患病率IGT患病率篩選方法 (診斷標準)圍(歲)(%) (%) 1980* 30萬 全人群 0.67 -尿糖+饅頭餐 PG2h

13、 (蘭州標準)篩選高危人群 1986 10萬 25-64 1.04 0.68 饅頭餐 PG2h (WHO 1985)篩選高危人群 1994 21萬 25-64 2.28 2.12 饅頭餐 PG2h (WHO 1985)篩選高危人群 2002 10萬 ≥18 城市 4.5 IFG 2.7 FBG篩選高危人群 (WHO 1999)農村 1.8 1.6 2007-08 4.6 萬 ≥20 9.7 15.5# OGTT一步法 (WHO 1999 ) (*診斷標準:空腹血漿血糖≥130 mg/dl、或/及餐后 2 h≥200mg/dl或/及 OGTT 曲線上 3點

14、超過診斷標準(0′125,30′190,60′180,120′140,180′125; 其中 30 min或 60 min為 1點。血糖測定為鄰甲苯胺法,葡萄糖為 100克)# 糖 尿病前期,包括IFG, IGT,IFG/IGT。 目前,我們還缺乏有代表性的 1型糖尿病患病率和發(fā)病率的研究。根據推算, 我國糖尿病總體人群中,1型糖尿病的比例應小于5%。上述幾次調查結果是糖尿 病的總體的情況,其中包括了 1型糖尿病人群。 二、妊娠糖尿病的流行病學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種類型,在妊娠期診斷。在我國,曾經進行過幾次 城市妊娠糖尿病的調查。一般先經過口服 50克葡萄糖進行初次篩

15、查,然后進行 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天津城區(qū)通過對近 1萬妊娠婦女的篩查,妊娠糖尿病的 發(fā)病率為 2.31%(WHO診斷指標)。而 2008年的資料顯示,通過對 16,286名中國 18個城市妊娠女性進行篩查,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為 4.3%(按照ADA診斷標準)。 高齡妊娠、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反復陰道真菌 感染、自然流產、南方住民等與妊娠糖尿病也有關系。這些研究僅限于城市地區(qū), 5 只能代表城市的情況。 三、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流行病學 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分為微血管并發(fā)癥和大血管并發(fā)癥。糖尿病的并發(fā)癥與 很多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血糖控制水

16、平、糖尿病病程以及其他心 血管危險因素等。目前,我國也還缺乏設計很好的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流行病學調查 資料。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慢性并發(fā)癥調查組報告住院2型糖尿病并發(fā)癥患病 率分別為:高血壓34.2%,腦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 對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所需的醫(yī)療支出,占糖尿病醫(yī)療費用中最主要部分。 “中國心臟調查”研究發(fā)現,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伴發(fā)疾?。?)中國冠 心病病人的糖代謝異?;疾÷剩òㄌ悄虿∏捌诤吞悄虿。┘s為80%,較西方人 高;2)中國冠心病人群負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3)冠心病患者單純檢測空腹 血糖會漏診75%糖尿病前期和糖尿

17、病患者。 下肢動脈病變是外周動脈疾?。≒AD)的一個組成成分,表現為下肢動脈的 狹窄、閉塞;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常累及股深動脈及脛前動脈等 中小動脈。主要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炎和栓塞等也可導致PAD,但以動脈 粥樣硬化為主。下肢動脈病變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同時糖尿病患者發(fā) 生下肢血管病變的危險性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倍;依據調查方法的不同(如ABI 測量或/WHO間歇性跛行(IC)調查表等),下肢動脈病變的患病率報告不一,在 我國糖尿病患者中,根據ABI檢查在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其下肢動脈病變的患 病率高達19.47%~23.80%。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

18、的相對危險性是非糖尿病 患者的40倍。大約85%的截肢是由于足潰瘍引發(fā)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會 在其一生中發(fā)生足潰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 中,大約有20%-40%出現視網膜病變, 8%有嚴重視力喪失。2001年中華醫(yī)學會糖 尿病學分會對中國大城市2449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發(fā)癥進行的回顧性分 析發(fā)現,2型糖尿病并發(fā)眼病者占35.7%,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病率隨病程 和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造成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常見原 6 因,在亞太地區(qū)的患病率較高。2

19、001年國內住院患者回顧分析顯示 2型糖尿病 并發(fā)腎病的患病率為34.7%。 糖尿病診斷 10年內常有明顯的臨床糖尿病神經病變,其發(fā)生率與病程相關。 神經功能檢查發(fā)現6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其中30%-40%的患者 無癥狀。2001年國內住院患者調查發(fā)現,61.8%的 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神經病變。 在吸煙、年齡超過 40歲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經病變的患病率更高。 總結我國糖尿病流行情況,其有以下特點: 1.在我國患病人群中,以 2型糖尿病為主,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型糖尿 病約占5%,其它類型糖尿病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

20、。 2.經濟發(fā)達程度與糖尿病患病率有關:在 1994年的調查中,高收入組的糖尿 病患病率是低收入組的 2-3倍。最新的研究發(fā)現發(fā)達地區(qū)的糖尿病患病率仍 明顯高于不發(fā)達地區(qū),城市仍高于農村。 3.未診斷的糖尿病比例高于發(fā)達國家:2007-08年 20歲以上人全國調查出糖尿 病患者,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占總數的60%,盡管比過去調查比例有所下降, 但遠高于發(fā)達國家(美國約48%)。 4.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 2007-08年的調查中,在調整其 他危險因素后,男性患病風險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學以下的人群 糖尿病發(fā)病風險增加57%。 5.表型特點:我

21、國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約在 25kg/m 2左右,而高加索人 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多超過 30 kg/m 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診斷的糖尿 病中,單純餐后血糖升高占近50%。 6.國內缺乏兒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資料,從臨床工作中發(fā)現,近年來 20歲以 下的人群中 2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 四、我國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 在短期內中國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加可能有多種原因,例如: 1.城市化: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中國城鎮(zhèn)人口 的比例已從 2000年的34%上升到 2006年的43%。 2.老齡化:中國 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

22、加,在 2000年為10%,到 2006年增加到13%。2007-08年調查中 60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 20% 7 以上,比 20 ~30歲的人患病率高 10倍。在調整其他因素后,年齡每增加 10歲糖 尿病的患病率增加 68% [1]。 3.生活方式改變:城市化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出行的方式已經 發(fā)生很大改變,我國城市中主要交通工具進入了汽車時代。人們每天的體力活動 明顯減少,但熱量的攝入并沒有減少,脂肪攝入在總的能量攝入中所占比例明顯 增加。在農村,隨著農業(yè)現代化人們的勞動強度已大幅減少。同時生活節(jié)奏的加 快,也使得人們長期處于應激環(huán)境,這些改變可能與

23、糖尿病的發(fā)生有密切聯系。 4.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生活方式的改變伴隨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顯增 加。在 2002-08年調查的資料中,按 WHO診斷標準,超重占25.1%,肥胖占5%, 與 1992年及 2002年相比較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均有大幅度增加。 5.篩查方法: 2007-08年調查使用一步法 OGTT的篩查方法,結果顯示在新診 斷的糖尿病中46.6%的患者是空腹血糖<7.0mmol/l, 但是 OGTT后 2小時血糖 >=11.1mmol/l,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70%是孤立的IGT。 6.中國人的易感性:在相同的肥胖程度,亞裔人糖尿病風險增加。與白人 相比較,在調整性

24、別、年齡和 BMI后,亞裔糖尿病的風險比為1.6。在發(fā)達國家 和地區(qū)華人,其糖尿病的高患病率和發(fā)病率高于白種人,也支持中國人是糖尿病 易感人群。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qū)代表著與大陸地區(qū)華人生活習慣相 近而經濟發(fā)展在前的國家和地區(qū),在 90年代前半期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些 地區(qū)年齡標化的糖尿病患病率7.7%~11%。與此對應的是,在1987、1992和 1998 年 3次流行病學調查中,毛里求斯 25~75歲華人糖尿病患病率均超過了11%。 中國糖尿病的流行現狀、高未診斷人群比例、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提示 我們在糖尿病的預防中,我們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8 糖尿病診

25、斷與分型 糖尿病診斷應盡可能依據靜脈血漿血糖,而不是毛細血管血的血糖檢測結 果。若沒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為靜脈血漿葡萄糖值。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謝異常的診斷切點主要依據血糖值與糖尿病并發(fā)癥的 關系來確定。目前常用的診斷標準和分類有WHO1999標準和美國糖尿病學會(ADA) 2003年標準。我國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 表1 糖代謝分類 糖代謝分類 WHO 1999(mmol/L) FBG 2hPBG 正常血糖(NGR) <6.1 <7.8 空腹血糖受損(IFG) 6.1-<7.0 <7.8 糖耐量減低(IGT) <7.0 ≥7

26、.8-<11.1 糖尿?。―M) ≥7.0 ≥11.1 IFG或 IGT統(tǒng)稱為糖調節(jié)受損(IGR,即糖尿病前期) 表2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mmol/L(mg/dl) * 糖尿病 1. 糖尿病癥狀(典型癥狀包括多飲、多尿和不明原因 的體重下降)加 1)隨機血糖(指不考慮上次用餐時間,一天中任意≥11.1(200) 時間的血糖) 或 2)空腹血糖(空腹狀態(tài)指至少 8小時沒有進食熱量)≥7.0(126) 或 3)葡萄糖負荷后 2小時血糖 2.無糖尿病癥狀者,需另日重復檢查明確診斷 ≥11.1(200) 注意:隨機血糖不能用來診斷

27、 IFG或 IGT *只有相對應的 2小時毛細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小時血糖≥12.2mmol/L(>220mg/dl); IGT:2小時≥8.9mmol/L(≥160mg/dl)且<12.2 mmol/L(<220 mg/dl)。 9 ADA的IFG切點為≥5.6 mmol/L,IFG下限切點下調,擴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 群,對糖尿病及心血管并發(fā)癥的防治可能具有意義。但目前對空腹血糖在 ≥5.6-6.0mmol/L人群發(fā)生大血管病變的危險性是否明顯增加尚缺乏充分的證 據。我國空腹血糖異常切點仍用WHO的標準??崭寡獫{葡萄糖或75g葡萄糖口服負 荷試驗(OGTT)后2小

28、時血糖值可以單獨用于流行病學調查或人群篩查。但我國 資料顯示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診率較高,理想的調查是同時檢查空腹及 OGTT后2小時血糖值。但人體的血糖濃度容易波動,且只代表某一個時間“點” 上的血糖水平,而且不同的醫(yī)院檢測有時也會出現差別,特別對于處于血糖臨界 點的人,很難明確治療方案。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卻不同,這項指標檢測 方法簡便易行,結果穩(wěn)定,不受進食時間及短期生活方式改變的影響;變異性?。? 檢查不受時間限制,患者依從性好。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傾向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 篩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診斷糖尿病的一種方法。2010年ADA指南已將HbA1C≥6.5% 作為

29、糖尿病診斷標準之一。但HbA1C<6.5% 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進一步行糖耐 量檢查。我國HbA1c檢測方法的標準化程度不夠,HbA1C測定的儀器和質量控制尚 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診斷標準的要求。期待在我國逐步完善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 規(guī)范化工作。 就臨床診斷而言,急性感染、創(chuàng)傷或其他應激情況下可出現暫時血糖增高, 若沒有明確的高血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診斷為糖尿病,須在應激消除后復查。 糖尿病的分型 1.1型糖尿病 a)免疫介導 b)特發(fā)性 2.2型糖尿病 3.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a) 胰島 B細胞功能遺傳性缺陷 b)胰島素作用遺傳性缺陷 c)胰腺外分泌

30、疾病 d)內分泌病 e)藥物和化學品所致糖尿病 10 f)感染所致 g) 不常見的免疫介導糖尿病 h)其他與糖尿病相關的遺傳綜合征 4、妊娠期糖尿?。℅DM)包括糖尿病妊娠和妊娠期 IGT 下列血糖狀態(tài)應做 OGTT 大多數篩查性計劃均把空腹葡萄糖或隨機血糖作為第一步檢查。然而,流行 病學研究結果提示,若使用目前的診斷標準,有相當數量的人可能僅有空腹血糖 或負荷后血糖異常。若這部分人群不行 OGTT檢查,則可能會被誤認為正常。所 以建議只要是已達到糖調節(jié)受損的人群,均應行 OGTT檢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 診率。需要強調的是 HbA1c不能用來診斷糖尿病和

31、糖尿病前期,同樣 OGTT檢查 也不能用來監(jiān)測血糖控制的好壞。 1型還是 2型糖尿病? 單用血糖水平不能區(qū)分1型還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視為1型糖尿病典型特 征的酮癥酸中毒,有時在2型糖尿病也會出現。病人起始的分類有時的確很困難。 表3 1型糖尿病的特點 1型糖尿病的特點 .發(fā)病年齡通常小于30歲.起病迅速 .中度至重度的臨床癥狀 .明顯體重減輕 .體型消瘦 .酮尿或酮癥酸中毒 .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濃度低 .出現免疫標記:谷氨酸脫羧酶(G AD) 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抗原(IA-2) 抗體 年輕糖尿病患者的分類尤為困難,因為1型、2型和成人

32、遲發(fā)性自身免疫性糖 尿病(LADA)在青年人群中發(fā)病率相近。LADA開始起病時類似于2型糖尿病,但 在數月或數年之內將會很快進展為胰島素依賴性。盡管在歐洲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 年齡常在50歲以上,然而在太平洋島嶼的居民和其他一些高發(fā)族群,如南亞和東 南亞人,20-30歲年齡組發(fā)病的人數逐漸增加,而且目前同樣的情形也出現于青 少年前期兒童。 11 因此如果對診斷有任何不確定時,可先做一個臨時性分類,用于指導治療。 然后依據對治療的初始反應再重新評估。 包括ASDIAB(Asia Diabetes Study Group)在內的許多研究結果提示,血 清 C肽和谷氨酸脫羧酶(GA

33、D)抗體的檢測有助于鑒別診斷。 兒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近來在兒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發(fā)族群中的發(fā)病率迅速增加,已 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 盡管1型糖尿病兒童多見,但是兒童和青少年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幾率正在不斷 增加。國內目前尚無兒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全國性流行病學統(tǒng)計資料。 表4 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的鑒別要點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起病 急性起病-癥狀明顯 緩慢起病-癥狀不明顯 臨床特點 體重下降 肥胖 多尿 較強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 煩渴,多飲 種族性-高發(fā)病率族群 黑棘皮病 多囊卵巢綜合征 酮癥 常見 通常沒有 C肽 低/缺乏

34、 正常/升高 抗體 ICA陽性 ICA陰性 GAD抗體陽性GAD抗體陰性 ICA512陽性ICA512陰性 治療 胰島素 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藥或胰 島素 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 無 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隱匿,肥胖,有較強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極少數 為急性起病,表現為多飲、多尿、酮癥而需要暫時性胰島素治療,ADA和美國兒 科學會在聯合聲明中已加以論述,在臨床上應作鑒別。 12 糖尿病防治中的的三級預防 一、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級預防概念 2型糖尿病的一級預防,是預防尚未發(fā)生糖尿病的高危個體或糖尿病前期患 者發(fā)展為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 2型糖尿病的二級預

35、防,是在已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 者中預防2型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2型糖尿病的三級預防就是減少2型糖 尿病并發(fā)癥的加重和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二、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的策略 (一)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和干預策略。 1、2型糖尿病的風險主要取決于不可改變危險因素和可改變危險因素的數目和 嚴重度。 表5 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不可改變因素可改變因素 年齡 IGT或合并IFG(極高危) 家族史或遺傳傾向 代謝綜合征或合并IFG(高危人群) 種族 超重肥胖與體力活動減少 妊娠期糖尿病(GDM)史飲食因素與抑郁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

36、S) 致糖尿病藥物 宮內發(fā)育遲緩或早產 致肥胖或糖尿病環(huán)境 2、限于資源的限制,預防2型糖尿病應采取分級干預和高危人群優(yōu)先干預的 策略。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篩查 預防2型糖尿病的初級方案應包括:1)針對社會中高危人群(如IGR或肥胖 患者)的方案;2)一般人群的方案。并重點篩查高危人群。 1、高危人群:⑴有糖調節(jié)受損史;⑵年齡≥40歲;⑶超重、肥胖(BMI≥2 4), 13 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⑷2型糖尿病者的一級親屬;⑸高危種族; ⑹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妊娠糖尿病史;⑺高血壓(血壓≥ 140/90mmHg)

37、,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⑻血脂異常(HDL-C≤35mg/dL(0.91mmol/L) 及TG≥200 mg/dL(2.22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生活方式;⑽有一過性類固醇誘導性糖尿病病史者;⑾BMI≥30kg/m 2的PCOS 患者;⑿嚴重精神病和(或)長期接受抗抑郁癥藥物治療的患者。如果篩查結果 正常,3年后重復檢查。糖調節(jié)受損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約有 1.5-10%的IGT患者進展為2型糖尿病。 2、篩查方法:推薦采用OGTT,進行 OGTT有困難的情況下可僅監(jiān)測空腹血 糖。但僅監(jiān)測空腹血糖會有漏診的可能性。

38、(三)、強化生活方式干預預防2型糖尿病 許多研究顯示,給予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患者適當干預可顯著 延遲或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中國大慶研究和美國預防糖尿病計劃(DPP)生活 方式干預組推薦,患者攝入脂肪含量<25%的低脂飲食,如果體重減輕未達到標準, 則進行熱量限制;50%的生活方式干預組患者體重減輕了7%,74%的患者可以堅持 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強度的運動;生活方式干預3年可使IGT進展為2型糖尿病的 風險下降58%。中國、日本和芬蘭的大規(guī)模研究也證實了生活方式干預的有效性。 在芬蘭的研究中,隨訪4年生活方式干預組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為11%,而對照組

39、 為23%。因而應建議IGT、IFG患者減輕體重和增加運動,并定期隨訪以確?;颊? 能堅持下來;進行血糖監(jiān)測;同時密切關注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 壓和血脂紊亂等),并給予適當治療。具體目標是:1)使肥胖者BMI達到或接近 24,或體重至少減少5%-10%;2)至少減少每日總熱量400-500 kcal;3)飽和脂 肪酸攝入占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4)體力活動增加到250-300分鐘/周。 (四)、藥物干預預防2型糖尿病 高危人群如IGT患者,僅靠生活方式干預往往不能達到100%預防2型糖尿病發(fā) 生的目標,因而藥物治療可能會有所幫助。有證據表明二甲雙胍、

40、α-糖苷酶抑 制劑、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和減肥藥奧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 發(fā)生糖尿病的危險性。但因目前尚無藥物干預長期有效性的數據,藥物干預作為 干預糖尿病的手段尚未在各國的臨床指南中被廣泛推薦。 14 糖尿病的管理 (基本原則、教育、自我血糖監(jiān)測、飲食、運動) 基本原則 限于目前醫(yī)學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種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應給予糖尿病 患者終身的密切醫(yī)療關注。糖尿病治療的近期目標是控制糖尿病,防止出現急性 代謝并發(fā)癥,遠期目標是通過良好的代謝控制達到預防慢性并發(fā)癥,提高糖尿病 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建立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

41、體系。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的個體化指導。 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診斷就必須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課堂、 小組式教育或個體化的飲食和運動指導,后二者的針對性更強。這樣的教育和指 導應該是長期的和隨時隨地進行的,特別是當血糖控制較差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或 因出現并發(fā)癥需要進行胰島素治療時,具體的教育和指導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管理的形式 每個糖尿病治療單位最好有一名受過專門培訓的糖尿病教育護士,定期開設 教育課程。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團隊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團隊的主要成員應包括: 執(zhí)業(yè)醫(yī)師(基層醫(yī)師和/或??漆t(yī)師),糖尿病教育者(教育護士),營養(yǎng)師,

42、運 動康復師,患者及其家屬。必要時還可以增加眼科醫(yī)生,心血管醫(yī)生,腎病醫(yī)生, 血管外科醫(yī)生,產科醫(yī)生,足病醫(yī)生和心理學醫(yī)生。 逐步建立定期隨訪和評估系統(tǒng),以確保所有患者都能進行咨詢和得到及時的 正確指導,這種系統(tǒng)也可以為基層醫(yī)護人員提供指導和服務。 教育的內容 ■ 疾病的自然進程 ■ 糖尿病的臨床表現 ■ 糖尿病的危害,包括急慢性并發(fā)癥的防治,特別是足部護理 15 ■ 個體化的治療目標 ■ 個體化的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和飲食計劃 ■ 規(guī)律運動和運動處方 ■ 飲食、運動與口服藥、胰島素治療或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范的 胰島素注射技術 ■ 自我

43、血糖監(jiān)測和尿糖監(jiān)測(當血糖監(jiān)測無法實施時),血糖結果的意義和應 采取的相應干預措施 ■ 自我血糖監(jiān)測、尿糖監(jiān)測和胰島素注射等具體操作程序 ■ 當發(fā)生緊急情況時如疾病、低血糖、應激和手術時的應對措施 ■ 糖尿病婦女受孕必須做到有計劃,并全程監(jiān)護 標準隨訪方案(見附錄) 血糖監(jiān)測 糖化血紅蛋白(HbA1c):HbA1c是長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評估指標(正常值 4-6%),也是指導臨床治療方案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在治療之初至少每三個月 檢測一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六個月檢查一次?;加醒t蛋白異常性疾病的 患者,HbA1c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應以空腹和/或餐后靜脈

44、血漿血糖為準。如 果沒有實驗室,則可以應用指尖毛細血管血糖測定,但須定期校準;這樣的中心 應定期介紹患者到有條件的中心檢查,或與上級中心實驗室建立聯系,轉送標本。 HbAlc 測定應采用可溯源到DCCT曾使用的方法進行。 自我血糖監(jiān)測 自我血糖監(jiān)測是指導血糖控制達標的重要措施,也是減少低血糖風險的重要手 段。指尖毛細血管血糖檢測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條件所限不能查血糖,尿糖的檢 測包括定量尿糖檢測也是可以接受的。 自我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對注射胰島素和妊娠期的患者,為 了達到嚴格控制血糖,同時減少低血糖的發(fā)生,這些患者必須進行自我血糖監(jiān)測。 對于那

45、些沒有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有一些證據顯示自我血糖監(jiān)測有利于改善 血糖控制,但也有不支持的證據。 自我血糖監(jiān)測的頻率取決于治療的目標和方式。 ■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監(jiān)測 4-7次,直到病情穩(wěn)定, 16 血糖得到控制。當病情穩(wěn)定或已達血糖控制目標時可每周監(jiān)測1-2天。 ■ 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日至少監(jiān)測血糖5次,達到治療目 標后每日監(jiān)測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達標后每周監(jiān)測血糖2-4 次。 血糖監(jiān)測時間 ■ 餐前血糖檢測,當血糖水平很高時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關注的,有 低血糖風險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

46、者)也應測定餐前血糖。 ■ 餐后2小時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空腹血糖已獲良好控制但仍不能達到治療 目標者。 ■ 睡前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注射胰島素的患者,特別是注射中長效胰島素的 患者。 ■ 夜間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胰島素治療已接近治療目標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 出現低血糖癥狀時應及時監(jiān)測血糖。 ■ 劇烈運動前后宜監(jiān)測血糖。 血糖監(jiān)測方案 ■使用基礎胰島素的患者在血糖達標前每周監(jiān)測3天空腹血糖,每兩周復診1 次,復診前一天加測5點血糖譜; 在血糖達標后每周監(jiān)測3次血糖,即:空腹、早 餐后和晚餐后,每月復診1次,復診前一天加測5點血糖譜。 ■使用預混胰島素者在血糖達標前每周監(jiān)

47、測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 每兩周復診1次,復診前一天加測5點血糖譜;在血糖達標后每周監(jiān)測3次血糖, 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每月復診1次,復診前一天加測5點血糖譜。 ■未使用胰島素治療者的強化血糖監(jiān)測方案:每周3天每天5到7點血糖監(jiān)測, 主要在藥物調整期間使用。 ■未使用胰島素治療的低強度血糖監(jiān)測方案:每周三天每天一餐前后或每周 三天早餐前睡前的血糖監(jiān)測,以此既掌握血糖控制趨勢又能了解進餐對血糖的影 響,如疑有無癥狀低血糖則應重點監(jiān)測餐前血糖。 血糖監(jiān)測的指導和質控 開始自我血糖監(jiān)測前應由醫(yī)生或護士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監(jiān)測技術和監(jiān)測方 法的指導,包括如何測血糖

48、,何時監(jiān)測,監(jiān)測頻率和如何記錄監(jiān)測結果。醫(yī)生或 17 糖尿病管理小組每年應檢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技術和校準血糖儀,尤其是 自我監(jiān)測結果與糖化血紅蛋白或臨床情況不符時。 尿糖的自我監(jiān)測 雖然自我血糖監(jiān)測是最理想的血糖監(jiān)測手段,但有時受條件所限無法作血糖 時,也可以采用尿糖測定來進行自我監(jiān)測。尿糖的控制目標是任何時間尿糖均為 陰性,但是尿糖監(jiān)測對發(fā)現低血糖沒有幫助;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如腎糖閾增 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時,尿糖監(jiān)測沒有意義。 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 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 對 醫(yī)學營

49、養(yǎng)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很難得到理想的代謝控制。 不良的飲食結構和習 慣還可能導致相關的心腦 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等的發(fā)生或 加重。 營養(yǎng)治療總則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都需要依據治療目標接受個體化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 由熟悉糖尿病治療的營養(yǎng)(醫(yī))師指導下完成更佳。 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種營養(yǎng)物質。 營養(yǎng)治療的目標 ■ 達到并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控制血脂異常和高血壓 ■ 提供均衡營養(yǎng)的膳食 ■ 減輕胰島β細胞負荷 ■ 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少體重的目標是在3-6個月期間體重

50、減 輕5%-10%。消瘦患者應通過均衡的營養(yǎng)計劃恢復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脂肪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過飲食總能量的30% ■ 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不應超過飲食總能量的10% 單不飽和脂肪酸是較好的膳食脂肪來源,在總脂肪攝入中的供能比宜達到 10%-20%??蛇m當提高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但不宜超過總能量攝入的 10% 18 ■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300mg/天 碳水化合物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60% ■低血糖指數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 ■蔗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幅度與同等數量的淀粉類似,不超過總能

51、量的10% ■糖尿病患者適量攝入糖醇和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是安全的 ■每日定時進三餐,碳水化合物均勻分配 蛋白質 ■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個體,推薦蛋白質的攝入量占供能比的10%-15%。 ■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攝入量宜限制在0.8g/kg/d,從GFR下降起,即應實 施低蛋白飲食,推薦蛋白質入量0.6g/kg/d,并同時補充復方 α-酮酸制劑 ■攝入蛋白質不引起血糖升高,但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反應。 飲酒 ■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飲酒時需把飲酒中所含的熱量計算入總能量范 圍內 ■每日不超過1-2份標準量/日 (一份標準量為:啤酒 350ml,紅酒 150ml或低度

52、白酒45ml,各約含酒精 15g) ■酒精可能促進使用磺脲類或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出現低血糖 鹽 ■食鹽攝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內,高血壓病人更應嚴格限制攝入量。 ■ 限制攝入含鹽量高的食物,例如味精、醬油、加工食品,調味醬等。 體力活動 體力活動在2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運動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有助于血糖控制,有利于減輕體重。還有利于炎癥控制、疾病預防和心理健康等。 堅持規(guī)律運動12-14年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顯著降低。 ■ 運動治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 血糖>14-16mmol/L、明顯的低血糖癥或者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 性代謝并發(fā)癥以及

53、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并發(fā)癥者暫不適宜運動。 ■ 運動頻率和時間為每周至少150分鐘,如一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 19 研究發(fā)現即使進行少量的體力活動(如平均每天少至10分鐘)也是有益的。因此 如果患者覺得達到所推薦的運動時間太困難,應該鼓勵他們盡一切可能進行適當 的體力活動。 ■ 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包括:快走、打太極拳、騎車、打高爾夫球和園 藝活動。 ■ 較強體力活動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騎車上坡。 ■ 每周最好進行2次肌肉運動如舉重訓練,訓練時阻力為輕或中度。聯合 進行抗阻運動和有氧運動可獲得更大程度的代謝改善[30]。 ■ 運

54、動項目要和病人的年齡、病情、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及體質相適 應。 ■ 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將有益的體力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 活動量大或激烈活動時應建議糖尿病病人調整食物及藥物,以免發(fā)生 低血糖。 戒煙 吸煙有害健康,尤其對有大血管病變高度危險的 2型糖尿病患者。應勸誡 每一位吸煙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煙,這是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內容之一。 20 2型糖尿病綜合控制目標和高血糖的治療路徑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謝綜合征的一個或者多個組分的臨床表現,如高血 壓、血脂異常、肥胖癥等。伴隨著血糖、血壓、血脂等水平的增高及體重的增加, 2型糖尿病并發(fā)癥

55、的發(fā)生風險、發(fā)展速度以及其危害等將顯著增加。因而,對 2 型糖尿病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的科學、合理的治療策略應該是綜合性的,包括降糖、 降壓、調脂、抗凝、控制體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療措施。降糖治療包括飲食控 制、合理運動、血糖監(jiān)測、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應用降糖藥物等綜合性治療措 施。 2型糖尿病理想的綜合控制目標視患者的年齡、合并癥、并發(fā)癥等不同而異, 詳見表6。治療未能達標不應視為治療失敗,控制指標的任何改善對病人都將有 益,將會降低相關危險因素引發(fā)并發(fā)癥的風險,如 HbA1c水平的降低(見圖 3)與 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發(fā)癥及神經病變的減少密切相關。 H

56、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一般情況下,HbA1c的控制目 標應小于7%。但血糖控制目標應個體化。病程較短、預期壽命較長、沒有并發(fā) 癥、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 2型糖尿病患者在在不發(fā)生低血糖的情況下,應使 HbA1c 水平盡可能接近正常水平。而兒童、老年人、有頻發(fā)低血糖傾向、預期壽命較 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和嚴重的急、慢性疾病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宜適當放寬 (特殊人群的控制標準參見相關章節(jié))。但是應該避免因過度放寬控制標準而出 現急性高血糖癥狀或與其相關的并發(fā)癥。在治療調整中,可將 HbA1c≥7%作為2 型糖尿病啟動臨床治療或需要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判斷標準。

57、血糖控制應根據 自我血糖監(jiān)測(SMBG)是的結果以及HbA1c水平綜合判斷。表 7列舉了HbA1c 濃度與平均血糖水平之間的關系。 21 表 6. 中國 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標 目標值 血糖(mmol/L)* 空 腹 3.9–7.2 mmol/l (70–130 mg/dl) 非空腹 _<10.0 mmol/l( 180 mg/dl) HbA1c(%) <7.0 血壓(mmHg) <130/80 HDL-C(m mol/l)男 性 >1.0(40mg/dl) 女 性>1.3(50mg/dl) TG( mmol/l) <1.7(150m

58、g/dl) LDL-C(mmol/l)未合并冠心病 <2.6(100mg/dl) 合并冠心病 <1.8((70mg/dl) 體重指數(BMI, kg/m 2) <24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男 性 女 性 尿白蛋白排泄率 <2.5( 22mg/g) <3.5( 31mg/g) <20μg/min( 30mg/d) 主動有氧活動(分鐘/周) ≥150 *毛細血管血糖 22 圖1 HbA1c從10%降低到9%對減低發(fā)生并發(fā)癥風險的影響要大于 從7%降低到6% 表7. HbA1c與平均血糖水平的相關關系 HbA

59、1c(%) 平均血漿葡萄糖水平 mg/dl mmol/l 6 126 7.0 7 154 8.6 8 183 10.2 9 212 11.8 10 240 13.4 11 269 14.9 12 298 16.5 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的疾病,隨著 2型糖尿病的進展,血糖有逐漸升高的 趨勢,控制高血糖的治療強度也應隨之加強。生活方式干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 23 治療措施,應該貫穿于糖尿病治療的始終。如果單純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達 標,應開始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首選藥物應是二甲雙胍。如果沒有 二甲雙胍的禁忌癥,該藥

60、物應該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不適合二甲雙 胍治療者可選擇胰島素促分泌劑或α糖苷酶抑制劑。如單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血 糖控制仍不達標則可加用胰島素促分泌劑或α糖苷酶抑制劑(二線治療)。不適 合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者或α糖苷酶抑制劑者可選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或 DPP-IV抑制劑。不適合二甲雙胍者可采用其他口服藥物間的聯合治療。二種口 服藥物聯合治療控制血糖不達標者可加用胰島素治療(每日一次基礎胰島素或每 日1-2次預混胰島素)或采用三種口服藥物間的聯合治療。GLP-1 受體激動劑也 可以被用于三線治療。如基礎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與口服藥物聯合治療控制血 糖不達標則應將治療方案調

61、整為多次胰島素治療(基礎胰島素加餐時胰島素或每 日三次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多次胰島素治療時應停用胰島素促分泌劑。 圖 2 . 2型糖尿病治療路徑圖 24 高血糖的藥物治療 口服降糖藥物 高血糖的藥物治療多基于2型糖尿病的兩個主要病理生理改變——胰島素抵 抗和胰島素分泌受損??诜堤撬幬锔鶕饔眯Ч牟煌梢苑譃榇僖葝u素分 泌劑(磺脲類、格列奈類、DPP-VI抑制劑)和非促胰島素分泌劑(雙胍類、噻唑 烷二酮類、α-糖苷酶抑制劑)?;请孱愃幬?、格列奈類藥物、直接刺激胰島素分 泌;DPP-VI抑制劑通過減少體內GLP-1的分解而增加GLP-1增加胰島

62、素分泌的作 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改善胰島素抵抗;雙胍類藥物主要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 出;α-糖苷酶抑制劑主要延緩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的吸收。 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島 β-細胞功 能隨著病程的延長而逐漸下降,胰島素抵抗的水平變化不大。因此,隨著2型糖 尿病病程的進展,對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賴性逐漸增大。在臨床上常常需 要口服藥間的聯合治療。 糖尿病的營養(yǎng)治療和運動治療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在上述 措施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時應及時采用包括口服藥物治療在內的藥物治療。 二甲雙胍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雙胍類藥物主

63、要是鹽酸二甲雙胍。 雙胍類藥物主要藥理 作用是通過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許多國 家和國際組織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薦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 的一線用藥和聯合用藥中的基礎用藥。 臨床試驗顯示,二甲雙胍可以使HbA1c 下降1%-2%并可使體重下降。在UKPDS試驗二甲雙胍還被顯示可減少肥胖2型糖尿 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單獨使用二甲雙胍類藥物不導致低血糖,但二甲雙 胍與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聯合使用時可增加低血糖發(fā)生的危險性。 二甲雙 胍的主要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 雙胍類藥物罕見的嚴重副作用是誘發(fā)乳酸酸中 25 毒。因

64、此,雙胍類藥物禁用于腎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 >1.4mg/dL或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嚴重感染、缺氧或 接受大手術的患者。在作造影檢查使用碘化造影劑時,應暫時停用二甲雙胍。 磺脲類藥物 磺脲類藥物屬于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藥理作用是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 胰島素,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臨床試驗顯示,磺脲類藥物可以使 HbA1c降低1%-2%,是目前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薦的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藥。目前在我國上市的磺脲類藥物主要為格列苯 脲、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

65、吡嗪和格列喹酮。磺脲類藥物如果使用不當可以 導致低血糖,特別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腎功能不全者;磺脲類藥物還可以導致體 重增加。有腎功能輕度不全的患者,宜選擇格列喹酮?;颊咭缽男圆顣r,建議服 用每天一次的磺脲類藥物。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主要通過增加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目前在我國上市的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主要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臨床試驗顯 示,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以使HbA1c下降1%-1.5%。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單獨使用時不導致低血糖,但與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 聯合使用時可增加發(fā)生低血糖的風險。體重增加和水腫是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66、的常 見副作用,這種副作用在與胰島素聯合使用時表現更加明顯。 噻唑烷二酮類藥 物的使用還與骨折和心衰風險增加相關。在有心衰(紐約心衰分級II以上)的患 者、有活動性肝病或轉氨酶增高超過正常上限2.5倍的患者、以及有嚴重骨質疏 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中應禁用本類藥物。 因羅格列酮的安全性問題尚存在爭議,其使用在我國受到了較嚴格的限制。 對于未使用過羅格列酮及其復方制劑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在無法使用其他降糖藥 或使用其他降糖藥無法達到血糖控制目標的情況下,才可考慮使用羅格列酮及其 26 復方制劑。對于使用羅格列酮及其復方制劑的患者,應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在 權衡用藥利弊后,方可繼續(xù)用藥。 格列奈類藥物 為非磺脲類的胰島素促泌劑,我國上市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本類藥物主要通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 和作用時間短的特點,可降低HbA1c 0.3%-1.5%。此類藥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 可單獨使用或與其它降糖藥物聯合應用(磺脲類除外)。 格列奈類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