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教案1 湘教版選修5.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教案1 湘教版選修5.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教案1 湘教版選修5.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教案1 湘教版選修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我國自然災害的四大基本特點及我國主要自然災害類型。 2.能在中國地圖上指明我國災害類型的空間分布區(qū)域,并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我國的三大自然災害帶及其主要災害類型。 (二)過程與方法 1.嘗試用歸納的方法,根據(jù)材料歸納出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根據(jù)各自然災害的具體分布歸納出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規(guī)律。 2.體驗合作學習過程,主動參與“列舉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災害類型地域差異”等問題的討論,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信心,提高學習效果。 3.在中國地圖上整理、歸納各個災害實例,總結出我國各種自然災害的空間分布,培養(yǎng)、強化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我國自然災害方面的國情的了解,激發(fā)學生認識災害、研究災害的學習動機,認真思考人類面對災害的科學態(tài)度與應對策略。 2.通過學習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使學生增強危機感和使命感。 3.通過了解我國自然災害地域差異大的特點,使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教學難點] 各地自然災害成因 [教學媒體與教具] 課前請同學們上網(wǎng)查閱中國自然災害事例。 [課時安排] 1課時 [講授過程] 【復習提問】復習災害、自然災害的概念,說明自然災害的形成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回答】災害是指危及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條件的現(xiàn)象和過程,它包括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類。以自然變異為主要原因所產生的災害,稱為自然災害;由于人為原因而引起的自然災害,稱為人為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自然變異作為誘因;二是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自然變異本身無所謂成災或危害,只有當它們作用于人類及其創(chuàng)造的各種物質財富上,并使之造成損失,才成為災害。 【新課導入】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國家。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災害在我國幾乎都有發(fā)生,而洪澇、干旱、臺風、寒潮、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蟲災、鼠災等危害尤為嚴重。我國自然災害有何特點?分布情況怎樣?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板書】第三章 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 第一節(jié)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 一、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分組活動1】將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組,分別交流自己上網(wǎng)查閱的中國自然災害事例。然后進行匯總,在全班交流發(fā)言。 【學生發(fā)言,教師匯總】略 【分組活動2】教師將各組指定為我國的不同地區(qū),如:東北地區(qū)、華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華南地區(qū)、西南地區(qū)等,歸納出本區(qū)存在的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及主要發(fā)生時間。每組選派一名負責人,匯報本組的學習結果,并將學生說出的自然災害按地區(qū)匯總到黑板上。由此總結出 :我國自然災害具有“種類多”、“頻率高”、“分布范圍廣”、“地域差異大”的特點。 各地區(qū)自然災害分布種類如下圖所示: 【實踐活動】閱讀課本32頁材料“自然災害對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巨大影響”,回答問題。 1.進行課外調查,了解家鄉(xiāng)有哪些自然災害,舉一實例說明其對社會經(jīng)濟的危害。 2.上網(wǎng)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最近某年我國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情況。 【點撥】1.(略)因地而異,據(jù)具體材料分析。 2.近l0年來,我國每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都在1000億元以上,常年受災人口達2億人次。中國是世界上災害頻發(fā)、受災面廣、災害損失嚴重的國家。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和社會財富的增長,災害造成的損失也逐年上升。xx年長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l999年太湖流域的洪澇災害,xx年至xx年嚴重的持續(xù)干旱,加上臺風、地震等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遠遠超出1000億元。 【承轉】影響我國的自然災害種類很多,主要是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 【讀圖分析】讀“我國氣象災害分布圖”和“我國地質災害分布圖”, 分析、總結我國自然災害的空間分布特點。 【結論】我國自然災害在空間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山前的人類活動較為集中的地帶,分為三大災害帶。即沿海災害帶、沿江災害帶、山前災害帶。 【板書】二、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 【討論】分組討論我國三大自然災害帶的主要災害類型和災害多發(fā)的原因。 【點撥】沿海地區(qū):是我國陸海交接地帶和西北太平洋地震帶,是受海洋風暴潮、臺風、地震等影響顯著的地區(qū),又是夏季風首當其沖的位置,由于夏季風的不穩(wěn)定性,導致我國沿海地區(qū)的旱澇災害頻繁。加之沿海地區(qū)承載著全國41%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創(chuàng)造了60%以上的國民經(jīng)濟產值。因此,沿海地區(qū)遭受災害后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成為我國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地區(qū)。 沿江地帶:包含了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河段。在河流上游山區(qū),如果地勢起伏大、暴雨集中、河流流速快,則有山洪暴發(fā)或伴隨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中下游平原,很多地區(qū)地面高程多在洪水位以下,往往同時受到當?shù)赜晁畠葷澈徒雍樗碾p重威脅,加上很多河道,泥沙淤積嚴重,泄洪能力和洪水來量不相適應,又是工農業(yè)人口集中地區(qū),因此水旱災害也很嚴重,是我國又一個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qū)。 山前地帶:從地質上看是破碎板塊的剝蝕地帶,近代隆起和沉降帶相間出現(xiàn),地震異?;钴S。從地形上看,從西向東,從南向北呈階梯形塬面跌落。這一地帶為中國的氣候、地質、地形交界帶,是一個氣象條件和地質條件都不穩(wěn)定的地帶。因此在山前大斜坡上為自然災害多發(fā)區(qū),山崩、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及冰雹等非?;钴S。 【探究活動】1.比較說明我國沿海與內地、南方與北方自然災害的類型差異。 【點撥】沿海地區(qū):以臺風、風暴潮、暴雨、洪澇、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災害類型為主。內地地區(qū):以暴雨、洪澇、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風沙等災害類型為主。北方地區(qū):以暴雨、洪澇、干旱、地震、沙塵暴、寒潮等災害類型為主。南方地區(qū):以暴雨、洪澇、干旱、臺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類型為主。 【探究活動】2. 讀下表,回答問題。 我國各類自然災害的專業(yè)管理部門 災害類型 災種 專業(yè)管理部門 氣象災害 干旱、雨澇、洪水 水利部 熱帶氣旋、低溫、高溫、雹、霧、陸地風 中國氣象局 海洋災害 風暴潮、海冰、海潮、海浪、海霧 國家海洋局 地質災害 地震、火山 中國地震局 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面塌陷、地裂縫 國土資源部 生物災害 農業(yè)病蟲害、鼠害 農業(yè)部 林業(yè)病蟲害、林火 國家林業(yè)局 你如果發(fā)現(xiàn)了某處森林失火,除了應向當?shù)卣畧蟾嫱?,還可以向當?shù)氐氖裁磳I(yè)管理部門報告? 【點撥】還可以向當?shù)氐牧謽I(yè)局報告。 【板書設計】 第二章 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 第一節(jié)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 一、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1.種類多:以洪澇、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頻率高:高于世界各國平均的頻率 3.分布范圍廣:西北、華北、東部季風區(qū)、西南、青藏高原、東南沿海等 4.地域差異大:東部、中部、西部 二、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 1.沿海災害帶 2.沿江災害帶 3.山前災害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教案1 湘教版選修5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2.1 我國 自然災害 特點 分布 教案 湘教版 選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255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