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一章 課時跟蹤檢測(三)運動圖像 追及與相遇問題-人教版高三物理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一章 課時跟蹤檢測(三)運動圖像 追及與相遇問題-人教版高三物理試題(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時跟蹤檢測(三) 運動圖像 追及與相遇問題
對點訓練:三類運動圖像
1.(多選)(2015·臺州模擬)下列給出的四組圖像中,能夠反映同一直線運動的是( )
圖1
2.(2015·泰州期末)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時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2所示,該圖線的斜率為k,圖中斜線部分面積為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2
A.斜率k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
B.斜率k表示速度變化的大小
C.面積S表示t1~t2的過程中質(zhì)點速度的變化量
D.面積S表示t1~t2的過程中質(zhì)點的位移
3.(2014·大綱卷)一質(zhì)點沿x軸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3所示。質(zhì)點在t=0時位于x=5 m
2、處,開始沿x軸正向運動。當t=8 s時,質(zhì)點在x軸上的位置為( )
圖3
A.x=3 m B.x=8 m
C.x=9 m D.x=14 m
4.(2015·鄭州模擬)利用傳感器與計算機結(jié)合,可以自動做出物體運動的圖像。某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運動小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4所示,由此圖像可知( )
圖4
A.18 s時的加速度大于13 s時的加速度
B.小車做曲線運動
C.13 s末小車距離出發(fā)點最遠
D.小車前1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比后10 s內(nèi)的大
5.(2014·天津高考)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5所示,該質(zhì)點( )
圖5
A.
3、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發(fā)生了改變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發(fā)生了改變
C.在前2秒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6.(2015·江蘇無錫一中測試)一質(zhì)點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的v-t關系圖像如圖6所示,則該質(zhì)點的x-t關系圖像可大致表示為下圖中的( )
圖6
圖7
對點訓練:追及相遇問題
7.(多選)(2015·保定模擬)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在同一直線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像如圖8所示,則( )
圖8
A.甲、乙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B.t=4 s時,甲、乙兩物體相遇
C.在相遇前,t=4 s時甲、乙兩物體相距最遠
D
4、.在相遇前,甲、乙兩物體的最遠距離為20 m
8.(多選)(2014·日照一中模擬)a、b兩物體從同一位置開始運動,它們的v-t圖像如圖9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9
A.a(chǎn)、b加速時,物體a的加速度大于物體b的加速度
B.2 s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C.6 s時,物體a在物體b的前方
D.4 s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相距9 m
9.(2014·濰坊市高三期末考試)如圖10所示,水平面上A、B兩點相距x0=0.1 m,甲球從B點向右做勻速運動的同時,乙球從A點由靜止向右做勻加速運動,到達B點后以B點的速度勻速運動。乙球從開始運動,到追上甲球所用的時間t=1
5、 s,運動的位移x=0.9 m,求:
圖10
(1)甲球的速度;
(2)乙球加速過程所用的時間和加速度。
考點綜合訓練
10.如圖11是某物體在t時間內(nèi)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和速度—時間圖像,從圖像上可以判斷和得到( )
圖11
A.物體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拋物線
B.該物體做的是曲線運動
C.該物體運動的時間t為2 s
D.該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1.5 m/s2
11.質(zhì)點沿直線運動,在10 s內(nèi)其速度由10 m/s減為0,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即v-t圖像,恰好是與兩坐標軸相切的四分之一圓弧,如圖12所示。則該質(zhì)點在第5 s末時的加速度大小
6、為( )
圖12
A. m/s2 B.. m/s2
C. m/s2 D. m/s2
12.斜面長度為4 m,一個尺寸可以忽略不計的滑塊以不同的初速度v0從斜面頂端沿斜面下滑時,其下滑距離x與初速度二次方v02的關系圖像(即x -v02圖像)如圖13所示。
圖13
(1)求滑塊下滑的加速度大?。?
(2)若滑塊下滑的初速度為5.0 m/s,則滑塊沿斜面下滑的時間為多長?
答案
1.選BC 由A、B選項中的v-t圖像可知,0~3 s內(nèi)物體做勻速運動,加速度為零,3~5 s內(nèi),物體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a=2 m/s2,故A錯誤,B正確;由C、
7、D選項中的x-t圖像可知,0~3 s內(nèi),物體靜止不動,v=0,a=0;3~5 s內(nèi)物體做勻速運動,v=2 m/s,a=0,故C正確,D錯誤。
2.選C 斜率k表示加速度變化的快慢,選項A、B錯誤;面積S表示t1~t2的過程中質(zhì)點速度的變化量,選項C正確D錯誤。
3.選B 在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圍成面積的大小等于質(zhì)點運動的位移大小,則x08=×(4+2)×2 m-×(4+2)×1 m=3 m,故t=8 s時,質(zhì)點在x軸上的位置坐標x8=5 m+3 m=8 m,選項B正確,A、C、D錯誤。
4.選A 由v -t圖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可知,18 s時小車的加速度大于13 s時
8、小車的加速度,A正確;v-t圖像只表示直線運動,B錯誤;小車在0~20 s內(nèi)速度方向不變,故t=20 s時小車離出發(fā)點最遠,C錯誤;由x前10 s
9、度可知,該質(zhì)點的x-t關系圖像可大致表示為B圖。
7.選CD 甲、乙兩物體速度均為正值、方向相同,A錯誤;t=4 s時,甲、乙兩物體速度相等,在0~4 s內(nèi),v乙>v甲,兩物體間距逐漸增大,t=4 s之后,v乙
10、正確;從v-t圖像中得出,4 s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此時a位移為13 m,b位移為4 m,因此相距9 m,D正確。
9.解析:(1)甲球做勻速運動
v甲=①
v甲=0.8 m/s。②
(2)對乙球,設加速時間為t1,加速度為a,由公式
x0=at12③
at1(t-t1)=x-x0④
代入數(shù)據(jù)得
t1=0.2 s⑤
a=5 m/s2⑥
答案:(1)0.8 m/s (2)0.2 s 5 m/s2
10.選A 從v-t圖像可知,物體做的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因此位移與時間的二次方成線性關系,因此位移—時間圖像是拋物線,A項正確;該物體做的是直線運動,B項錯誤;由8 m=(
11、3 m/s+6 m/s)t,得t=s,加速度a== m/s2= m/s2,C、D項錯誤。
11.選D 質(zhì)點在第5 s末時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圓上a點切線斜率的絕對值,等于tan θ,因為sin θ=,所以tan θ=,因此質(zhì)點在第5 s末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D正確。
12.解析:(1)由v02=2ax推知,圖線“斜率”為,所以滑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2 m/s2。
(2)由圖像可知,當滑塊的初速度為4 m/s時,滑塊剛好滑到斜面最低點,故滑塊下滑的初速度為5.0 m/s時能滑到斜面最低點。設滑塊在斜面上的滑動時間為t,則x=v0t-at2,即:4=5t-×2t2,解得t=1 s,t=4 s(舍去)。
答案:(1)2 m/s2 (2)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