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第2課時)教學(xué)設(shè)計_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三顧茅廬》(第2課時)教學(xué)設(shè)計_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三顧茅廬》(第2課時)教學(xué)設(shè)計_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
三顧茅廬》(第 2 課時)教學(xué)設(shè)計第一課時
教學(xué)目標(biāo):落實目標(biāo)1—4 教學(xué)過程:略第二課時
教學(xué)目標(biāo):落實目標(biāo)5—7
教學(xué)過程:
第一板塊:解題回顧課文主要內(nèi)容,聽寫復(fù)習(xí)生字詞過渡:同學(xué)們,上節(jié)語文課我們初步學(xué)習(xí)了課文《三顧茅廬》,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課文《三顧茅廬》。下面請大家讀課題。
1、學(xué)生讀題,課文的主人公是誰?你能把課題說出完整的一句話?
2、請學(xué)生根據(jù)短文和拼音聽寫生字。
劉備兩次請zh uge I X亮出山輔助自己,都沒有見著。第三次時,張飛要把諸葛亮捆來,劉備怪他不尊重人才。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這里山岡蜿蜒起伏
2、,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見底,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y i (2)人。諸葛亮正在草t d n&3)午睡,劉備go n ggo4nc敬敬地站立等了半sh a ng 5)。又過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醒。劉備聽了他的策略后,茅塞頓開。后來,諸葛亮出山,劉備經(jīng)常和他t ao(6)論天下大事。這就是三gu m d7) 廬的故事。
3、大屏幕出示答案,訂正并自由朗讀。
第二板塊:欣賞美景,感受“才華”
過渡:我們知道:劉備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都沒有見著,于是他帶著關(guān)羽、張飛第三次來到隆中去拜見諸葛亮,可這里卻先插入一段隆中的景色描寫,你覺得是否合適?找出來,讀一讀, 體味一下。
1、欣賞美景,出示
3、圖文
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1)讀這段話,里面寫了哪幾種景物?
(松林、溪流、竹林)
(2)積累詞語
怎樣的松林?(疏疏朗朗)讀好這個詞組(疏疏朗朗的松林)是啊,稀疏而又清晰的松林,上面或許還有可愛的小松鼠在跳來跳去呢!
怎樣的竹林?(青翠欲滴)讀好這個詞組(青翠欲滴的竹林)
那顏色綠得都快要流出來了!
怎樣的小溪?(清澈見底)(潺潺流動)
讀好這個詞組。(清澈見底的小溪)(潺潺流動的溪流)
我猜想,那里面的溪水一定非常甘甜!
(3)這里的景色秀麗宜人,誰來讀好這句話?
過渡:諸葛亮就住在隆中的臥龍岡,這是一條怎
4、樣的山岡?
2、感受“才華”
3、出示圖文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
(1)讀這句話
(2)什么叫做“蜿蜒起伏”?看圖做手勢理解。
(3)在這句話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岡比作臥龍除了因為山岡的形狀像臥龍,
還因為什么?
(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岡比作一條臥龍除了因為山岡的形狀像臥龍,還要說明隱居在這里的諸葛亮就像一條臥龍一樣等待著施展才華的時刻到來。 )
( 5)引出二顧茅廬時諸葛均吟誦的詩歌,進(jìn)一步感受諸葛亮的才華和等待時機。
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
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于壟畝兮,吾愛吾
5、廬
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其實真正等待時機騰飛的是——(諸葛
亮) ,人們稱諸葛亮為
——(臥龍先生) ,諸葛亮雖然——身居隆中,其實他——時時關(guān)注國家大事,等待時機——出山,為統(tǒng)一中原——出力。這就是此處景物描寫的烘托作用與寫法。你覺得這部分的景色描寫需要嗎?(需要,太需要了! ) 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讀這段美麗而神奇的隆中景色。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過渡:諸葛亮果真是個有人才的人嗎?(板書:人才)(是)
是的,他不僅才華橫溢、雄才大略,還在等待時機,你看,就在
6、那個茅草屋里,劉備聽了他的話茅塞頓開。
b、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什么叫“茅塞頓開”?(本來不明白,現(xiàn)在一下子明白過來。)過渡:后來,劉備對他們結(jié)拜兄弟關(guān)羽和張飛說——
C、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1)這三個句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是比喻句)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要是這樣寫就具體了,后半部
分是對前半部分形象具體的說明。)
(3)讀好這三個比喻句。
第三板塊、分析“言行”,感受“尊重”
過渡:劉備是怎樣請到諸葛亮的呢?請同桌分角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前二次沒見著諸葛亮,第三次去請的時候,張飛說些什么?劉備說些什么?分別是怎么
7、說的?
(一)語言
1、同桌分角色讀第二自然段。
2、交流。
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
(1)什么叫“嚷”?誰來讀一讀張飛的話?
過渡:劉備聽了怎么說?
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
(2)點出“生氣”。劉備怎樣“生氣”地說?誰來讀一讀劉備的話。
(3)只要抓住了張飛和劉備說話時樣子的詞就能把這兩句話讀好,(4)從這次人物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劉備的誠意;對人才的尊重。)讓我們分角色再讀讀這兩個人物的語言。
過渡:劉備這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xué)們默讀第三自然段,
劃出劉備動作的詞。
8、
(二)行動1、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邊讀邊劃出劉備動作的詞。
2、交流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走進(jìn)、恭恭敬敬地站、等候、快
—H.、卄
步走進(jìn)
3、這些詞說明了什么?
(1)為什么離諸葛亮住處半里多路就要“下馬步行”?諸葛亮又看不見?(怕驚著諸葛亮)
(2)“輕輕敲門”說明了什么?(怕驚擾諸葛亮)
(3)童子說諸葛先生正在睡覺,劉備“輕輕地走進(jìn)去”,說明了什么?(怕吵醒諸葛亮)
(4)“恭恭敬敬地等候”又說明了什么?(對諸葛亮有禮貌)
這一等等了多久?
(5)當(dāng)諸葛亮醒來時,劉備“快步走進(jìn)”草堂,同諸葛亮見面,又說明了什么?(不想讓諸葛亮等得太久)
4、讀好這些詞語。
9、(1)“下馬步行”:腳步輕一點,不要打擾了諸葛先生;
(2)“輕輕敲門”:敲得輕一點,顯得自己有禮貌;
(3)“輕輕地走進(jìn)去”:走得輕一點,可別驚醒了正在睡覺的諸葛先生;
(4)“快步走進(jìn)”:動作快一點,可別讓諸葛先生久等了。
5、把這些詞語送到這段話中讀一讀。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 到了諸葛亮的家, 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 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 吩咐關(guān)
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jìn)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過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jìn)
10、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6、你們是從行動中體會到劉備的誠意的,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感受這些地方,先讓我們一起回到“三顧茅廬之隆中相見”這一歷史時刻,你可要細(xì)細(xì)地去品味呦?。ㄓ^看錄像)
7、看!諸葛亮在溫暖舒適的床上高臥不起,劉備卻在春寒料峭的門外恭恭敬敬等侯,面對著此情此景,面對這感人的一幕,你能把書上描寫劉備動作的語言讀好嗎?誰來讀這部分。(同上)
8、劉備呀劉備,你可是劉皇叔呀,劉大將軍呀,怎么對一介村夫如此這樣呢?假如你就是劉備,你會對陪同的義弟關(guān)羽或張飛說什么呢?
?你們真是劉備的知音??!
?嗨!還真跟劉皇叔心有靈犀呢!
?如果我是劉備,我會對你說:知我者,非XXX莫屬也?。?
11、9、同學(xué)們,你們真是劉備的知己呀,你就是劉備,就懷著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誠意,加上你們的動作,再讀讀這段話,把你的心情傳達(dá)給大家。
10、提升
“下馬步行”是“尊重”;“輕輕敲門”是“尊重”;“輕輕地走進(jìn)去”是“尊重”;“快步走進(jìn)”還是“尊重”?!白鹬亍薄ⅰ白鹬亍?,除了“尊重”,還是“尊重”,難怪張飛說要把諸葛亮捆來時劉備生氣地說:(讀)
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
11、把諸葛亮請了山后劉備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xué)們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把他當(dāng)作自己的老師,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
大家或許并不知道,劉備當(dāng)時已47 歲,諸葛亮才27 多歲,整整比諸葛亮大了20 歲;劉備是當(dāng)時大名鼎鼎的“劉皇叔”,而諸葛亮卻是一個“一無文憑,二無地位”的農(nóng)民,劉備把他當(dāng)作自己的老師,由此可見他對人才的“尊重”。(板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