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作業(yè).doc
《伶官傳序作業(yè).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伶官傳序作業(yè).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伶官傳序》基礎(chǔ)知識練習(xí)答案 〖文學(xué)常識〗 1、歐陽修,字永叔,號 ,晚年又號 。北宋時期文壇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他的 是我國第一部詩話作品。代表作有 、 等。 2、《伶官傳序》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短序,《伶官傳》記敘了 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jìn)、史彥瓊、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是為了告誡北宋王朝的執(zhí)政者,以莊宗寵幸伶人,身死國滅的歷史事實為教訓(xùn),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并闡明了 。 〖文言基礎(chǔ)整理〗 一、古今異義 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古義: ;今義:錄用管理人員的工作] 2、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義: ;今義:做某種工作] 3、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 [古義: ;今義:前導(dǎo),先驅(qū)者] 4、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 [古義: ;今義:表另提一事] 二、詞類活用 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 ] 2、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 ] 3、函梁君臣之首 [ ] 4、抑本其成敗之跡 [ ] 5、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 [ ] 6、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 [ ] 7、倉皇東出 [ ] 8、而告以成功 [ ] 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 ] 10、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 三、一詞多義 1、負(fù)(1)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伶官傳序》) [ ] (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 [ ] (3)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廉頗》) [ ] (4)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廉頗》) [ ] (5)秦貪,負(fù)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 [ ] (6)勝負(fù)之?dāng)?shù),或未易量(《六國論》) [ ] (7)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覆蓋] 2、告(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伶官傳序》) [ ] (2)則遣一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 ] (3)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 [ ] 3、顧(1)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 ] (2)贏得倉皇北顧(《京口北固亭懷古》) [ ]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 ] (4)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 [顧念、顧惜] (5)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五人墓》) [ ] (6)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織》) [但是] (7)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 ] (8)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難道] 4、歸(1)而皆背晉以歸梁(《伶官傳序》) [ ] (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 ] (3)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 [歸向、歸屬] (4)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 [歸聚,匯聚] (5)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廉頗》) [ ] (6)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 [ ] (7)后五年,吾妻來歸(《項》) [ ] (8)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指南錄》) [ ] 5、患(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 ] (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 ] (3)今張君不以謫為患(《黃州快哉亭記》) [憂愁] (4)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 [諱忌] 6、困(1)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伶官傳序》) [ ] (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 (3)牛困人饑日已高(《賣炭翁》) [困倦、疲乏] (4)子孫習(xí)其家風(fēng),今多窮困(《訓(xùn)儉示康》) [貧困,貧乏] (5)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困窘、困難] 7、驅(qū)(1)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伶官傳序》) [ ] (2)由是感激遂許先帝驅(qū)馳(《后出師表》) [ ] (3)驅(qū)中國士眾遠(yuǎn)涉江湖之間(《赤壁》) [驅(qū)趕] (4)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孔雀》) [驅(qū)使] (5)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孔雀》) [驅(qū)逐] (6)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 [追趕] 8、盛(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傳序》) [ ] (2)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 ] (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伶官傳序》) [ ] (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 ] (5)太后盛氣而揖之(《觸詟說趙太后》) [怒氣] (6)今又盛寒,馬無藁草(《赤壁》) [非常] (7)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采草藥》) [茂盛] (8)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滕王閣序》) [豐盛] 9、微(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 ] (2)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沒有] (3)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石鐘山記》) [輕微] (4)至微至陋,過蒙拔擢(《陳情表》) [ ] (5)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隱蔽身份] (6)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 (7)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 [微弱] (8)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屈原列傳》) [含蓄、深奧] (9)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 [稍微,略微] 10、知(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 ]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 ] (4)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識別] (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送東陽馬生序》) [感覺,覺得] (6)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 [ ] (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 [ ] 四、文言虛詞 1、而(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 [ ] (2)而皆背晉以歸梁 [ ] (3)凱旋而納之 [ ] (4)數(shù)十伶人困之,身死國滅 [ ] 2、其 (1)其后用兵 [ ] (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 ] (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 ] 3、以 (1)盛以錦囊 [ ] (2)以三矢賜莊宗 [ ] (3)而皆背晉以歸梁 [ ] (4)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 ] 4、與(1)與爾三矢 [ ] (2)與其所以失之者 [ ] (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 ] 5、于(1)而皆自于人歟 [ ] (2)禍患常積于忽微 [ ] (3)智勇多困于所溺 [ ] 6、之(1)及凱旋而納之 [ ] (2)世言晉王之將終也 [ ] (4)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 ] (5)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 [ ]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梁,吾仇也 [ ] 2、此三者,吾遺恨也 [ ]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 4、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 ] 5、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 ] 6、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 ] 7、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 ] 8、夫禍患常常積于忽微 [ ] 9、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 ] 10、以三矢賜(于)宗,而告之曰 [ ] 11、(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 [ ] 12、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 ] [省略句] 13、請其矢,盛(之)以錦囊 [ ] [省略句] 14、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 15、豈獨伶人也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 16、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固定句式,表感嘆,多么] 閱讀全文完成練習(xí) 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B、函梁君臣之首 C、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 D、抑本其成敗之跡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與爾三矢 B、與其所以失之者/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C、以三矢賜莊宗/而皆背晉以歸梁 D、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譯文: (2)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譯文: (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譯文: (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譯文: 4、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 ;作者是從 和 兩個方面來論證中心論點的。作者認(rèn)為唐莊宗“盛”是由于 ,而衰是由于 。(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5、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第二、第三兩段運用了哪些史實來論證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原因? 答:運用了以下幾則史實:(1)晉王臨終遺訓(xùn):“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2)莊宗受三矢,秉承遺命,志在復(fù)仇。(3)滅燕。(4)滅梁。(5)后唐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6、史論作品常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1)引出歷史教訓(xùn),作者強調(diào)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局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聲色犬馬,忘記憂勞興國的至理,同樣會導(dǎo)致身死國滅的下場。(2)借古諷今,告誡北宋統(tǒng)治階級要以史為鑒,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以免重蹈“得之難而失之易”的覆轍。 《伶官傳序》基礎(chǔ)知識練習(xí)答案 〖文學(xué)常識〗 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時期文壇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作品。代表作有《醉翁亭記》、《秋聲賦》等。 2、《伶官傳序》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短序,《伶官傳》記敘了五代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jìn)、史彥瓊、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是為了告誡北宋王朝的執(zhí)政者,以莊宗寵幸伶人,身死國滅的歷史事實為教訓(xùn),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并闡明了國家盛衰成敗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文言基礎(chǔ)整理〗 一、古今異義 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古義:人為之事;今義:錄用管理人員的工作] 2、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義:官名,泛指官員;今義:做某種工作] 3、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 [古義:往前走;今義:前導(dǎo),先驅(qū)者] 4、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 [古義:以至于;今義:表另提一事] 二、詞類活用 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名作動] 2、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訂立盟約,名作動] 3、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子裝,名作動] 4、抑本其成敗之跡 [探求、考察,名作動] 5、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 [在前面,名作狀] 6、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 [在夜里,名作狀] 7、倉皇東出 [向東,名作狀] 8、而告以成功 [成功的消息,動詞作名詞] 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使…興盛;使…滅亡,使動用法] 10、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細(xì)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謀的人物,形容詞作名詞] 三、一詞多義 1、負(fù) (1)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伶官傳序》) [背] (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 [辜負(fù)] (3)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廉頗》) [背棄] (4)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廉頗》) [使……承擔(dān)] (5)秦貪,負(fù)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 [倚仗] (6)勝負(fù)之?dāng)?shù),或未易量(《六國論》) [失敗] (7)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覆蓋] 2、告 (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伶官傳序》) [告知] (2)則遣一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祭告] (3)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 [稟告] 3、顧 (1)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面面相覷] (2)贏得倉皇北顧(《京口北固亭懷古》) [回頭]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拜訪] (4)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 [顧念、顧惜] (5)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五人墓》) [顧及] (6)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織》) [但是] (7)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考慮] (8)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難道] 4、歸 (1)而皆背晉以歸梁(《伶官傳序》) [歸附,歸依] (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歸往,奔向] (3)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 [歸向、歸屬] (4)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 [歸聚,匯聚] (5)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廉頗》) [歸還] (6)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 [使……回去] (7)后五年,吾妻來歸(《項》) [舊稱女子出嫁] (8)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指南錄》) [返回,回來] 5、患 (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禍患,災(zāi)禍] (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憂慮,擔(dān)心] (3)今張君不以謫為患(《黃州快哉亭記》) [憂愁] (4)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 [諱忌] 6、困 (1)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伶官傳序》) [圍困] (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困,困住] (3)牛困人饑日已高(《賣炭翁》) [困倦、疲乏] (4)子孫習(xí)其家風(fēng),今多窮困(《訓(xùn)儉示康》) [貧困,貧乏] (5)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困窘、困難] 7、驅(qū) (1)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伶官傳序》) [驅(qū)馳] (2)由是感激遂許先帝驅(qū)馳(《后出師表》) [奔走效力] (3)驅(qū)中國士眾遠(yuǎn)涉江湖之間(《赤壁》) [驅(qū)趕] (4)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孔雀》) [驅(qū)使] (5)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孔雀》) [驅(qū)逐] (6)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 [追趕] 8、盛 (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傳序》) [強盛、興盛] (2)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裝] (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伶官傳序》) [盛大,雄壯] (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職位高] (5)太后盛氣而揖之(《觸詟說趙太后》) [怒氣] (6)今又盛寒,馬無藁草(《赤壁》) [非常] (7)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采草藥》) [茂盛] (8)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滕王閣序》) [豐盛] 9、微 (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細(xì)小的事情] (2)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沒有] (3)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石鐘山記》) [輕微] (4)至微至陋,過蒙拔擢(《陳情表》) [地位低微,卑賤] (5)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隱蔽身份] (6)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 (7)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 [微弱] (8)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屈原列傳》) [含蓄、深奧] (9)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 [稍微,略微] 10、知 (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知道]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知識]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懂得,了解] (4)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識別] (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送東陽馬生序》) [感覺,覺得] (6)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 [通“智”,智慧] (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 [主持] 四、文言虛詞 1、而 (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 [連詞,表遞進(jìn),并且] (2)而皆背晉以歸梁 [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 (3)凱旋而納之 [連詞,表承接,接著] (4)數(shù)十伶人困之,身死國滅 [連詞,表原因,因而] 2、其 (1)其后用兵 [代詞,那] (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副詞,表祈使,一定] (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代詞,他] 3、以 (1)盛以錦囊 [介詞,用] (2)以三矢賜莊宗 [介詞,把] (3)而皆背晉以歸梁 [連詞,表承接,而] (4)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助詞,……的原因] 4、與 (1)與爾三矢 [動詞,給] (2)與其所以失之者 [介詞,跟] (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通“歟”,助詞,嗎] 5、于 (1)而皆自于人歟 [介詞,由于] (2)禍患常積于忽微 [介詞,在] (3)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詞,被] 6、之 (1)及凱旋而納之 [代詞,代箭] (2)世言晉王之將終也 [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4)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代詞,代天下] (5)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 [代詞,代莊宗]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斷句] 2、此三者,吾遺恨也 [判斷句]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動句] 4、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被動句] 5、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被動句] 6、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賓語前置] 7、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狀語后置] 8、夫禍患常常積于忽微 [狀語后置] 9、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狀語后置] 10、以三矢賜(于)宗,而告之曰 [省略句] 11、(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 [省略句] 12、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狀語后置] [省略句] 13、請其矢,盛(之)以錦囊 [狀語后置] [省略句] 14、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 15、豈獨伶人也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 16、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固定句式,表感嘆,多么] 〖走近文本〗 嗚呼!盛(興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探究、推究)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燕王,吾所立(擁立),契丹與吾約(訂立盟約)為兄弟,而皆背(背叛)晉以歸(歸順)梁。此三者,吾遺恨(遺憾)也。與爾三矢,爾其無(毋,不要)忘乃父之志(心愿)!”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祭告)廟,請(請出,取出)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背著)面前驅(qū)(沖鋒),及凱旋而納(收藏)之。 方(當(dāng))其系(捆綁)燕父子以組(繩子),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匆忙)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覷),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眼淚)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還是)本(考察)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使……興盛)國,逸豫可以亡(使……敗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全部的)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困擾)于所溺,豈獨(僅僅)伶人也哉? 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C )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B、函梁君臣之首 C、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 D、抑本其成敗之跡 【解析】A、探究,名作動。B、用木盒裝,名作動。C、在夜里,名作狀。D、探求,名作動。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D ) A、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與爾三矢 B、與其所以失之者/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C、以三矢賜莊宗/而皆背晉以歸梁 D、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析】A、介詞,跟;動詞,給。B、代詞,他;副詞,還是。 C、介詞,把;連詞,并且。D、介詞,表被動。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譯文:興盛和衰敗的原因,雖然說是上天決定的,難道不也是人為造成的嗎!推究莊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這個道理了。 (2)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譯文:莊宗請出那三枝箭,用錦囊裝了,背著(劍)一馬為先,等到得勝回來時,再把箭放回原處。背著它走在隊伍前面,等到凱旋再把箭送回太廟。 (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譯文:難道是得天下困難而失掉天下容易呢?還是推究那導(dǎo)致成功和失敗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為造成的呢?憂慮和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和享樂可以使自己喪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譯文:禍患災(zāi)難常常是從極細(xì)微的事情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人的聰明勇敢往往會被自己所溺愛的事物困擾。 4、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一個國家的盛衰成敗是由于人事(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作者是從唐莊宗得天下和唐莊宗失天下兩個方面來論證中心論點的。作者認(rèn)為唐莊宗“盛”是由于憂勞可以興國,而衰是由于逸豫可以亡身。(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5、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第二、第三兩段運用了哪些史實來論證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原因? 答:運用了以下幾則史實:(1)晉王臨終遺訓(xùn):“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2)莊宗受三矢,秉承遺命,志在復(fù)仇。(3)滅燕。(4)滅梁。(5)后唐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6、史論作品常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1)引出歷史教訓(xùn),作者強調(diào)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局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聲色犬馬,忘記憂勞興國的至理,同樣會導(dǎo)致身死國滅的下場。(2)借古諷今,告誡北宋統(tǒng)治階級要以史為鑒,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以免重蹈“得之難而失之易”的覆轍。 11-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32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伶官傳序 作業(y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158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