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ppt(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水 龍 吟,登建康賞心亭,,題目解說,“水龍吟” 為詞牌名。 “登”:登高抒懷之作。 “建康”,今天的江蘇南京市,是東吳、東晉、宋、齊、梁、 陳六個朝代的都城。賞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墻上的一座亭臺。,辛棄疾(11401207)享年67歲,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漢族, 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和愛國者。 與蘇軾齊名,并號稱“蘇辛”,史上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其詞題材廣泛,善于熔鑄典故,以文為詞;詞風以豪放為主;稼軒長短句。,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作于淳 熙元年(1174)
2、辛棄疾在建康任江東 安撫司參議官時。這時,他自江東率 領人馬來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卻一 直沒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給他 一些地方官當,決不肯讓他帶兵去抗 金復國。在這種境遇下他深感壓抑, 內心充滿了憤懣不平。當為了消愁解 悶而登上賞心亭時,面對這大好江 山,反而是無限感慨涌上心頭,遂寫 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詞。,寫作背景,遙岑(cn):遠處的小山。 玉簪(zn):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頭”。 螺髻(lu j):形似螺殼的發(fā)髻。
3、鲙(kui):同“膾”,細切肉。 倩(qan):請人代自己做。 揾(wn):擦、揩(ki)拭 。,正音、解釋:,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鲙,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辏瑧n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誦讀、感知:,,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長天,秋水,開篇寫景,特點是凄清的,但這景意境是宏大壯闊的。,哪些意象?有哪些特點?,登高遠望,楚地的天空,千里彌漫著清爽的秋氣,江河水流向天邊,秋色天際。,第二層
4、: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遙望淪陷山河的心情,,遙岑:遠山。 目:nv;眼睛看 玉簪螺髻:比喻山的形狀,有像碧玉簪的長方形山,有像螺髻的圓形山。用來說明青山美麗多嬌,嫵媚嬌美。,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遠山,此三句,是寫山。 憂愁和憤恨。,此三句寫什么?詩人的情感如何?,3、詩人見如此壯美的遠山,又是秋高氣爽之時,為何詩人說遠山在“獻愁供恨”? 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那么詞人的愁恨為何,又何因而至? 詞中沒有正面交代,但結合登臨時地情景,可以意會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線,效力無由;再遠即中原舊疆,收復無日。南望則山河雖好,無奈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
5、位,即思進取,卻力不得伸,報國無門。以上種種,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遠山之獻供,抒發(fā)內心負擔。,,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何深意? 這三句,雖然仍是寫景,但無一語不是喻情。 本是日日皆見之景,辛棄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國勢衰頹。 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夕陽快要西沉,孤雁的聲聲哀鳴不時傳到賞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對遠在北方的故鄉(xiāng)的思念。,“落日”,“斷鴻”,三層: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嘆國破家亡、怨壯志難酬,“游子”指的是誰?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詞人自喻,辛棄疾渡江南歸,原是以宋朝為自己的故國,以江南為自己的家
6、鄉(xiāng)的??墒悄纤谓y(tǒng)冶集團根本無意北上收失地,對于像辛棄疾一樣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棄疾看作自己人,對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擠的態(tài)度;致使辛棄疾覺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表明作者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借景抒情,以景烘托。夕陽殘照摟頭,孤鴻哀鳴天際,嘆國破家亡、怨壯志難酬詞人借此烘托出一種蒼涼悲壯的意境。,第四層: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 登臨意。 壯懷難申的孤獨、憤懣,吳鉤: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李賀南園 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辛棄疾破陣子,2.詞人寫到了自己的行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嗎?它們
7、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呢?,,看、拍、會、登 “吳鉤”本是戰(zhàn)場殺敵之銳器,現在卻閑置身旁,烘托詞人空有滿腔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 “欄桿拍遍”是胸中有說不出的抑郁苦悶之氣,借拍打欄桿來發(fā)泄,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tài)。,“無人會、登臨意”感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中卻無人是知己。,,遙望山河,嘆國破家亡 怨壯志難酬,報國無路 壯志難酬,雄渾闊大,筆勢清麗,蒼涼悲壯,孤獨憤懣,登高遠望,上片從江天一色的廣闊秋景起筆,為渲染愁思展開一幅大背景。接著由遠及近,層層遞進,先寫遠景:遙望遠山,“玉簪螺髻”般美麗的山,卻“獻愁供恨”,使無生命的山巒有了人的情感,點明了“
8、愁”與“恨”。再寫近景:在落日、樓頭、斷鴻等一片凄涼的景色里,引出了江南游子,點明了山河淪陷之恨與遠寓江南的鄉(xiāng)思之愁。最后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感慨,為了實現收復失地、重返故鄉(xiāng)的壯志,“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然而卻“無人會,登臨意”。整個上片融寫景與抒情于一體,融家愁與國恨于一體,這就提高了愁緒的思想境界。,總結上闋,上片:,,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斷鴻、游子,動作:看、拍、會、登,主要表現手法: 寓情于景 比喻,上片小結,,報國無路, 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鱸魚堪鲙”,典出晉書張翰傳,說晉朝的張翰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想起了家鄉(xiāng)的菰菜、莼羹、鱸魚膾,便說:“人生貴得適意,何能羈數千里以要名爵
9、乎?”于是棄官還鄉(xiāng)。典故原意是說張翰厭惡為官的黑暗,為全身避禍而棄官歸隱。 作者用此典,既表明自己所處南宋時的政治環(huán)境與張翰相似,朝廷也是昏庸黑暗,又表明自己雖處逆境,卻不愿像張翰那樣為全身遠禍而歸隱,要不亡國事,努力抗爭。,(1)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典出三國志陳登傳,許汜對劉備說他去見陳登,陳登不以禮待。劉備說:“你是國內名士,現在天下大亂”,你卻只顧“求田問舍”典故原意是譏諷胸無大志,只知置辦產業(yè)的人。 作者借用此典,意在表明盡管自己不被朝廷所用,但也決不會像許汜那樣去經營個人的舒適生活,而要像劉備那樣胸懷雄心壯志,決戰(zhàn)疆場。,(2)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10、。,“樹猶如此”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東晉將領桓溫北伐,經過金城,看見自己以前在這里栽種的柳樹已有十圍粗了慨嘆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典故原意是說光陰易逝,壯志難酬。 作者用來表達自己有像桓溫北伐一樣的心志,期望北定中原,同時也感到光陰易逝、人生易老、功業(yè)難成,這就使得他的抗金復國政治理想帶有強烈的緊迫感。,(3)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從“休說”“怕應羞見”可以看出辛棄疾對張翰和許汜是不贊同的,辛棄疾希望去收復失地,抗擊金兵,洗雪國恥。用桓溫的典故,詞人表達了自己已經漸漸衰老,可是祖國仍處在飄搖的風雨中,自己殺敵報國的壯志卻難以實現的痛苦心情。,3. 在前兩個典故中,辛棄疾是怎樣的
11、態(tài)度?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辛棄疾借用桓溫的典故想要說明什么?,,詞人借這些歷史人物表達了自己什么樣的感情?,自己既不愿棄官歸隱,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決定要為實現自己抗金復國的理想而奮斗到底。,借古人來表達自己情感,,用典,,與上片相比,詞的下片描寫的對象變成了歷史人物,那么詞人寫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據典故談談詞人有哪些“登臨意”?,張翰 念魚歸隱 (否定) 許汜 謀取私利 (否定) 劉備 雄才大略 桓溫 時光流逝,,,鄉(xiāng)思、仇恨 、激憤,為國為民,控訴當朝、哀嘆虛擲年華,思考,---鄙夷自私自利、胸無大志,“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寫辛棄疾自傷不能實現理
12、想,又嘆無知己,得不到同情與慰藉的孤寂。抒發(fā)作者內心的孤獨與痛苦。,思考,下片小結,下片:,,張翰 樂于歸隱 許汜 謀取私利 劉備 雄才大略 桓溫 嘆時光流逝,,用典 為國為民,上片所寫景物,是作者登臨時即目所見,從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報國,而無用武之地的幽憤。,下片述懷言志,三個典故疊用,表達了豐富而復雜的情感內涵,體現了稼軒詞擅長用典、“以文為詞”的特色。,,這首詞作者通過寫登建康賞心亭的所見所感,抒發(fā)作者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雄心壯志和功業(yè)未成的苦悶心情,表現對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的批判,表達深沉的愛國之情。,歸納總結,小 結,辛棄疾生不逢時。他的文才武略換來的卻是大半生報國無門的悲憤和苦痛。于是他只好笑傲山林、詩酒余生。他常常將滿腔雄心壯志化作杜鵑啼血式的悲憤的長歌。這是英雄人格意識的變向表達,我們從這首詞中。分明也能品味出他對英雄人格的悲壯追求。然而,也正是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一寄之于詞,成為一代詞宗,在詞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