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教案3(滬教版第一冊)
《《再別康橋》教案3(滬教版第一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再別康橋》教案3(滬教版第一冊)(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1 《再別康橋》說課稿 四川省江油市明鏡中學校 劉海燕 一、說教材? 《再別康橋》一文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因為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因而他的詩歌具有語言清新、音韻和諧、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的特點。《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這種風格特點。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時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帶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二、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確立 知識目標: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真情。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德育目標:?體悟作者情懷,引發(fā)共鳴,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喜歡故事性的文章,對詩歌的抽象性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對課文提不起興趣,或者只能走馬觀花,難以深入體會詩歌的感情,鑒于此我把本課的重難點作了如下設定: 教學重點:領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品析“三美”,?感受藝術性。? 教學難點:?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三、?說方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情出發(fā),采取如下辦法: 第一,以誦讀為主。俗話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要品位詩歌的語言美,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感情,誦讀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個別學生的試讀,全體學生的齊讀、齊背將穿插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第二,聯(lián)想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上力求通過課件的介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將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對詩歌的主體感悟。 第三,探究法。教師抓住詩中的關鍵字句進行推敲、點評。 四、說教學過程的設計 1、導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心。? 2、分步實施: 第一步:課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紹 第二步:詩歌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并背誦 第三步:整體感知詩歌離而不傷、別而不愁的格調。在讓學生誦讀的基礎上談朗讀體會。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沉重的愁緒,《再別康橋》是一場深情的離別,卻透露出輕快的情調。為了便于學生準確把握這首詩有幾分無奈,又有幾分灑脫的基調。 第四步:把握與體味詩歌的意象美。先講意境和意象的含義(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然后引導學生感受詩中的意象美。 讓學生自讀,思考:詩中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小組討論交流))。 再讓學生分析這些意象分別融入了詩人的哪些情感,進而體會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 第五步: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為了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力,進入詩歌夢幻般的氛圍,用與詩歌每一小節(jié)意境相配的優(yōu)美圖片,讓學生根據詩意選畫面。再找個別學生朗讀自已最喜歡的一節(jié)詩歌,結合圖片畫面,說出喜歡的理由,讓學生深入體會每一節(jié)的畫面美。老師抓住詩中的關鍵詞(動作性很強的詞、融入強烈情感的詞)進行適當?shù)狞c撥,借此指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方法。 3、小結 本課我們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現(xiàn)代詩歌,并分析詩歌的表達感情和寫作風格,同學們要學會這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4、作業(yè)設計 ①?背誦課文。? ②?試和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沙揚娜拉》比較賞析。寫一篇賞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因水平有限,有許多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w.w.w.g.k.x.x.c.o.m 11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再別康橋 教案 滬教版第 一冊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zhongcaozhi.com.cn/p-1449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