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fù)習 專題五立體幾何第3講 用空間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問題 理

上傳人:艷*** 文檔編號:110050119 上傳時間:2022-06-17 格式:DOC 頁數(shù):20 大?。?6.99M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安徽省2020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fù)習 專題五立體幾何第3講 用空間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問題 理_第1頁
第1頁 / 共20頁
安徽省2020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fù)習 專題五立體幾何第3講 用空間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問題 理_第2頁
第2頁 / 共20頁
安徽省2020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fù)習 專題五立體幾何第3講 用空間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問題 理_第3頁
第3頁 / 共20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安徽省2020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fù)習 專題五立體幾何第3講 用空間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問題 理》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安徽省2020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fù)習 專題五立體幾何第3講 用空間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問題 理(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五 立體幾何第3講 用空間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問題 真題試做 1.(2020·陜西高考,理5)如圖,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有直三棱柱ABC-A1B1C1,CA=CC1=2CB,則直線BC1與直線AB1夾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2.(2020·四川高考,理14)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N分別是棱CD,CC1的中點,則異面直線A1M與DN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 3.(2020·山東高考,理18)在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DAB=60°,F(xiàn)C⊥平面AB

2、CD,AE⊥BD,CB=CD=CF. (1)求證:BD⊥平面AED; (2)求二面角F-BD-C的余弦值. 4.(2020·福建高考,理18)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A1=AD=1,E為CD中點. (1)求證:B1E⊥AD1; (2)在棱AA1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DP∥平面B1AE?若存在,求AP的長;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3)若二面角A-B1E-A1的大小為30°,求AB的長. 5.(2020·天津高考,理17)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AC⊥AD,AB⊥BC,∠BAC=45°,PA=AD=2,AC=1. (1)證

3、明PC⊥AD; (2)求二面角A-PC-D的正弦值; (3)設(shè)E為棱PA上的點,滿足異面直線BE與CD所成的角為30°,求AE的長. 考向分析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高考對本專題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證明空間平行關(guān)系,如(2020福建高考,理18)的第(2)問;二是利用空間向量證明垂直關(guān)系,如(2020山東高考,理18)的第(1)問和(2020福建高考,理18)的第(1)問;三是利用空間向量求角,如(2020山東高考,理18)的第(2)問;(2020天津高考,理17)的第(2)問和(2020四川高考,理14),此類問題多以多面體為載體,常以解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重在考查學生的空間

4、想象能力. 本專題是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之一,通常為一道綜合題,常出現(xiàn)在幾個解答題的中間位置,難度不是很大.在多數(shù)情況下傳統(tǒng)法、向量法都可以解決,但首先應(yīng)考慮向量法,這樣可以降低難度. 預(yù)測在今后高考中,本部分內(nèi)容仍舊主要以解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難度為中檔.考查內(nèi)容仍舊是利用空間向量的數(shù)量積及坐標運算來解決立體幾何問題,其中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仍然是重點. 熱點例析 熱點一 利用空間向量證明平行問題 【例1】如圖所示,在平行六面體ABCD-A1B1C1D1中,O是B1D1的中點.求證:B1C∥平面ODC1. 規(guī)律方法利用空間向量證明平行問題的方法歸納. 下面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為: (

5、1)線線平行:直線與直線平行,只需證明它們的方向向量平行. (2)線面平行: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一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平行;利用共面向量定理,證明平面外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兩相交直線的方向向量共面;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3)面面平行:平面與平面的平行,除了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轉(zhuǎn)化為線面平行外,只要證明兩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可. 下面用符號語言表述為: 設(shè)直線l,m的方向向量分別為a=(a1,b1,c1),b=(a2,b2,c2),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u=(a3,b3,c3),v=(a4,b4,c4). (1)線線平行: l∥ma∥

6、ba=kba1=ka2,b1=kb2,c1=kc2. (2)線面平行: l∥αa⊥ua·u=0a1a3+b1b3+c1c3=0. (3)面面平行: α∥βu∥vu=kva3=ka4,b3=kb4,c3=kc4. 變式訓練1(2020·安徽江南十校聯(lián)考,理19)如圖,在多面體ABCDEFG中,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平面ABG、平面ADF、平面CDE都與平面ABCD垂直,且△ABG,△ADF,△CDE都是正三角形. (1)求證:AC∥EF; (2)求多面體ABCDEFG的體積. 熱點二 利用空間向量證明垂直問題 【例2】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

7、正方形,側(cè)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點,作EF⊥PB于點F,求證: (1)PA∥平面EDB; (2)PB⊥平面EFD. 規(guī)律方法利用空間向量證明垂直問題的方法歸納. 下面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為: (1)線線垂直:直線與直線的垂直,只要證明兩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 (2)線面垂直:利用線面垂直的定義,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利用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3)面面垂直:平面與平面的垂直,除了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外,只要證明兩平面的法

8、向量垂直即可. 下面用符號語言表述為: 設(shè)直線l,m的方向向量分別為a=(a1,b1,c1),b=(a2,b2,c2).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u=(a3,b3,c3),v=(a4,b4,c4). (1)線線垂直: l⊥ma⊥ba·b=0a1a2+b1b2+c1c2=0. (2)線面垂直: l⊥αa∥ua=kua1=ka3,b1=kb3,c1=kc3. (3)面面垂直: α⊥βu⊥vu·v=0a3a4+b3b4+c3c4=0. 變式訓練2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AB=2,∠BAD=60°. (1)求證:BD⊥平面PAC;

9、(2)若PA=AB,求PB與AC所成角的余弦值; (3)當平面PBC與平面PDC垂直時,求PA的長. 熱點三 利用空間向量求角和距離 【例3】如圖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H是正方形AA1B1B的中心,AA1=2,C1H⊥平面AA1B1B,且C1H=. (1)求異面直線AC與A1B1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A-A1C1-B1的正弦值; (3)設(shè)N為棱B1C1的中點,點M在平面AA1B1B內(nèi),且MN⊥平面A1B1C1,求線段BM的長. 規(guī)律方法(1)夾角計算公式 ①兩異面直線的夾角 若兩條異面直線a和b的方向向量分別為n1,n2,兩條異面直線a和b所成的

10、角為θ,則cos θ=|cos〈n1,n2〉|=. ②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若直線a的方向向量為a,平面α的法向量為n,直線a與平面α所成的角為θ,則sin θ=|cos〈a,n〉|=. ③二面角 設(shè)n1,n2分別為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的法向量,其二面角為θ,則θ=〈n1,n2〉或θ=π-〈n1,n2〉,其中cos〈n1,n2〉=. (2)距離公式 ①點點距:點與點的距離,是以這兩點為起點和終點的向量的模; ②點線距:點M到直線a的距離,設(shè)直線的方向向量為a,直線上任一點為N,則點M到直線a的距離d=||sin〈,a〉; ③線線距:兩平行線間的距離,轉(zhuǎn)化為點線距離;兩異面直線間的距

11、離,轉(zhuǎn)化為點面距離或者直接求公垂線段的長度; ④點面距:點M到平面α的距離,如平面α的法向量為n,平面α內(nèi)任一點為N,則點M到平面α的距離d=|||cos〈,n〉|=; ⑤線面距:直線和與它平行的平面間的距離,轉(zhuǎn)化為點面距離; ⑥面面距:兩平行平面間的距離,轉(zhuǎn)化為點面距離. 變式訓練3已知ABCD-A1B1C1D1是底面邊長為1的正四棱柱,O1為A1C1與B1D1的交點. (1)設(shè)AB1與底面A1B1C1D1所成角的大小為α,二面角A-B1D1-A1的大小為β.求證:tan β=tan α; (2)若點C到平面AB1D1的距離為,求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高. 熱

12、點四 用向量法解決探索性問題 【例4】如圖,四棱錐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條側(cè)棱的長都是底面邊長的倍,P為側(cè)棱SD上的點. (1)求證:AC⊥SD; (2)若SD⊥平面PAC,求二面角P-AC-D的大??; (3)在(2)的條件下,側(cè)棱SC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規(guī)律方法(1)用空間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①建系,要寫理由,坐標軸兩兩垂直要證明; ②準確求出相關(guān)點的坐標(特別是底面各點的坐標,若底面不夠規(guī)則,則應(yīng)將底面單獨抽出來分析),坐標求錯將前功盡棄; ③求平面法向量; ④根據(jù)向量運

13、算法則,求出三角函數(shù)值或距離; ⑤給出問題的結(jié)論. (2)利用空間向量巧解探索性問題: 空間向量最適合于解決這類立體幾何中的探索性問題,它無需進行繁雜的作圖、論證、推理,只需通過坐標運算進行判斷.在解題過程中,往往把“是否存在”問題,轉(zhuǎn)化為“點的坐標是否有解,是否有規(guī)定范圍的解”等,所以使問題的解決更簡單、有效,應(yīng)善于運用這一方法解題. 變式訓練4如圖,平面PAD⊥平面ABCD,ABCD為正方形,∠PAD=90°,且PA=AD=2;E,F(xiàn),G分別是線段PA,PD,CD的中點. (1)求證:PB∥平面EFG; (2)求異面直線EG與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3)在線段CD上是否

14、存在一點Q,使得A到平面EFQ的距離為?若存在,求出CQ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思想滲透 轉(zhuǎn)化與化歸思想——利用向量解決空間位置關(guān)系 及求角問題 主要問題類型: (1)空間線面關(guān)系的證明; (2)空間角的求法; (3)存在性問題的處理方法. 求解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利用空間向量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時,應(yīng)注意角的取值范圍; (2)利用空間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時,應(yīng)注意觀察二面角是鈍角還是銳角. (2020·北京高考,理16)如圖1,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別是AC,AB上的點,且DE∥BC,DE=2,將△ADE沿DE折起到△A1D

15、E的位置,使A1C⊥CD,如圖2. 圖1 圖2 (1)求證:A1C⊥平面BCDE; (2)若M是A1D的中點,求CM與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 (3)線段BC上是否存在點P,使平面A1DP與平面A1BE垂直?說明理由. 解:(1)因為AC⊥BC,DE∥BC, 所以DE⊥AC.所以DE⊥A1D,DE⊥CD. 所以DE⊥平面A1DC.所以DE⊥A1C. 又因為A1C⊥CD,所以A1C⊥平面BCDE. (2)如圖,以C為坐標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C-xyz, 則A1(0,0,2),D(0,

16、2,0),M(0,1,),B(3,0,0),E(2,2,0). 設(shè)平面A1BE的法向量為n=(x,y,z),則n·=0,n·=0. 又=(3,0,-2),=(-1,2,0), 所以 令y=1,則x=2,z=.所以n=(2,1,). 設(shè)CM與平面A1BE所成的角為θ. 因為=(0,1,), 所以sin θ=|cos〈n,〉|===, 所以CM與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為. (3)線段BC上不存在點P,使平面A1DP與平面A1BE垂直. 理由如下: 假設(shè)這樣的點P存在,設(shè)其坐標為(p,0,0),其中p [0,3]. 設(shè)平面A1DP的法向量為m=(x,y,z), 則m·=0

17、,m·=0. 又=(0,2,-2),=(p,-2,0), 所以 令x=2,則y=p,z=.所以m=. 平面A1DP⊥平面A1BE,當且僅當m·n=0, 即4+p+p=0. 解得p=-2,與p [0,3]矛盾. 所以線段BC上不存在點P,使平面A1DP與平面A1BE垂直. 1.已知=(1,5,-2),=(3,1,z),若⊥,=(x-1,y,-3),且BP⊥平面ABC,則實數(shù)x,y,z的值分別為( ). A.,-, 4 B.,-,4 C.,-2,4 D.4,,-15 2.已知平面α內(nèi)有一個點M(1,-1,2),平面α的一個法向量是n=(6,-3,6)

18、,則下列點P在平面α內(nèi)的是( ). A.P(2,3,3) B.P(-2,0,1) C.P(-4,4,0) D.P(3,-3,4) 3.(2020·湖北武昌調(diào)研,7)已知E,F(xiàn)分別是正方體ABCD-A1B1C1D1棱BB1,AD的中點,則直線EF和平面BDD1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 A. B. C. D. 4.在四面體PABC中,PA,PB,PC兩兩垂直,設(shè)PA=PB=PC=a,則點P到平面ABC的距離為__________. 5.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A1=2,AC=BC=1,則異面直

19、線A1B與A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 6.已知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2,BC=4,AA1=4,點M是棱D1C1的中點.求直線AB1與平面DA1M所成角的正弦值. 7.(2020·安徽合肥第一次質(zhì)檢,理18)如圖,在多面體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A1綉B(tài)B1,AB=AC=AA1=BC,B1C1綉B(tài)C. (1)求證:A1B1⊥平面AA1C; (2)求證:AB1∥平面A1C1C; (3)求二面角C1-A1C-A的余弦值. 參考答案 命題調(diào)研·明晰考向 真題試做 1.A 解析:不妨設(shè)CB=1,則CA=CC1=2.由題

20、圖知,A點的坐標為(2,0,0),B點的坐標為(0,0,1),B1點的坐標為(0,2,1),C1點的坐標為(0,2,0). 所以=(0,2,-1),=(-2,2,1). 所以cos〈,〉==. 2.90° 解析:如圖,以點D為原點,以DA,DC,DD1為x軸、y軸、z軸建立坐標系D-xyz. 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為2,則=(2,-1,2),=(0,2,1),·=0,故異面直線A1M與ND所成角為90°. 3.(1)證明:因為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DAB=60°, 所以∠ADC=∠BCD=120°. 又CB=CD,所以∠CDB=30°. 因此∠ADB=90°,AD

21、⊥BD. 又AE⊥BD,且AE∩AD=A,AE,AD?平面AED,所以BD⊥平面AED. (2)解法一:由(1)知AD⊥BD, 所以AC⊥BC. 又FC⊥平面ABCD, 因此CA,CB,CF兩兩垂直, 以C為坐標原點,分別以CA,CB,CF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不妨設(shè)CB=1,則C(0,0,0),B(0,1,0),D,F(xiàn)(0,0,1), 因此=,=(0,-1,1). 設(shè)平面BDF的一個法向量為m=(x,y,z), 則m·=0,m·=0,所以x=y(tǒng)=z,取z=1,則m=(,1,1). 由于=(0,0,1)是平面BDC的一個法向量,則c

22、os〈m,〉===, 所以二面角F-BD-C的余弦值為. 解法二:取BD的中點G,連接CG,F(xiàn)G, 由于CB=CD, 因此CG⊥BD. 又FC⊥平面ABCD,BD?平面ABCD, 所以FC⊥BD. 由于FC∩CG=C,F(xiàn)C,CG?平面FCG, 所以BD⊥平面FCG.故BD⊥FG. 所以∠FGC為二面角F-BD-C的平面角. 在等腰三角形BCD中,由于∠BCD=120°,因此CG=CB. 又CB=CF,所以GF==CG, 故cos∠FGC=, 因此二面角F-BD-C的余弦值為. 4.解:(1)以A為原點,的方向分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圖

23、). 設(shè)AB=a,則A(0,0,0),D(0,1,0),D1(0,1,1),E,B1(a,0,1), 故=(0,1,1),=,=(a,0,1),=. ∵·=-×0+1×1+(-1)×1=0,∴B1E⊥AD1. (2)假設(shè)在棱AA1上存在一點P(0,0,z0),使得DP∥平面B1AE. 此時=(0,-1,z0). 又設(shè)平面B1AE的法向量n=(x,y,z). ∵n⊥平面B1AE, ∴n⊥,n⊥,得 取x=1,得平面B1AE的一個法向量n=. 要使DP∥平面B1AE,只要n⊥,有-az0=0,解得z0=. 又DP平面B1AE,∴存在點P,滿足DP∥平面B1AE,此時AP=

24、. (3)連接A1D,B1C,由長方體ABCD-A1B1C1D1及AA1=AD=1,得AD1⊥A1D. ∵B1C∥A1D,∴AD1⊥B1C. 又由(1)知B1E⊥AD1,且B1C∩B1E=B1, ∴AD1⊥平面DCB1A1.∴是平面A1B1E的一個法向量,此時=(0,1,1). 設(shè)與n所成的角為θ, 則cos θ==. ∵二面角A-B1E-A1的大小為30°, ∴|cos θ|=cos 30°,即=, 解得a=2,即AB的長為2. 5.解法一:如圖,以點A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依題意得A(0,0,0),D(2,0,0),C(0,1,0),B,P(0,0,2).

25、 (1)證明:易得 =(0,1,-2),=(2,0,0), 于是·=0, 所以PC⊥AD. (2) =(0,1,-2),=(2,-1,0). 設(shè)平面PCD的法向量n=(x,y,z), 則即不妨令z=1, 可得n=(1,2,1). 可取平面PAC的法向量m=(1,0,0). 于是cos〈m,n〉===, 從而sin〈m,n〉=. 所以二面角A-PC-D的正弦值為. (3)設(shè)點E的坐標為(0,0,h),其中h∈[0,2], 由此得=. 由=(2,-1,0),故 cos〈,〉= ==, 所以,=cos 30°=, 解得h=,即AE=. 解法二:(1)證明:由PA

26、⊥平面ABCD,可得PA⊥AD,又由AD⊥AC,PA∩AC=A,故AD⊥平面PAC.又PC?平面PAC,所以PC⊥AD. (2)如圖,作AH⊥PC于點H,連接DH. 由PC⊥AD,PC⊥AH,可得PC⊥平面ADH. 因此DH⊥PC,從而∠AHD為二面角A-PC-D的平面角. 在Rt△PAC中,PA=2,AC=1,由此得AH=. 由(1)知AD⊥AH,故在Rt△DAH中,DH==. 因此sin∠AHD==.所以二面角A-PC-D的正弦值為. (3)如圖,因為∠ADC<45°,故過點B作CD的平行線必與線段AD相交,設(shè)交點為F,連接BE,EF.故∠EBF或其補角為異面直線BE與C

27、D所成的角. 由于BF∥CD,故∠AFB=∠ADC. 在Rt△DAC中,CD=,sin∠ADC=,故sin∠AFB=. 在△AFB中,由=,AB=,sin∠FAB=sin 135°=,可得BF=. 由余弦定理,BF2=AB2+AF2-2AB·AF·cos∠FAB,可得AF=. 設(shè)AE=h. 在Rt△EAF中,EF==. 在Rt△BAE中,BE==. 在△EBF中,因為EF

28、c-a. 又O是B1D1的中點,所以 =(a+b), =-=b-(a+b)=(b-a). 因為D1D綉C1C,所以=c, 所以=+=(b-a)+c. 若存在實數(shù)x,y,使=x+y (x,y∈R)成立,則 c-a=x+y =-(x+y)a+(x-y)b+xc. 因為a,b,c不共線, 所以所以 所以, 所以,,是共面向量. 因為不在,所確定的平面ODC1內(nèi),所以∥平面ODC1,即B1C∥平面ODC1. 【變式訓練1】 解:(1)證明:方法一:如圖,分別取AD,CD的中點P,Q,連接FP,EQ. ∵△ADF和△CDE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 ∴FP⊥AD,EQ⊥CD

29、,且FP=EQ=. 又∵平面ADF、平面CDE都與平面ABCD垂直, ∴FP⊥平面ABCD,EQ⊥平面ABCD, ∴FP∥QE且FP=EQ, ∴四邊形EQPF是平行四邊形, ∴EF∥PQ.∵PQ是△ACD的中位線, ∴PQ∥AC,∴EF∥AC. 方法二:以A點作為坐標原點,以AB所在直線為x軸,以AD所在直線為y軸,過點A垂直于xOy平面的直線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 根據(jù)題意可得,A(0,0,0),B(2,0,0),C(2,2,0),D(0,2,0),E(1,2,),F(xiàn)(0,1,),G(1,0,). ∴=(2,2,0),=(1,1,0), 則, ∴∥,

30、即有AC∥FE. (2)V多面體ABCDEFG=V三棱柱ABG-CDE+V四棱錐F-ADEG=2+=. 【例2】 證明: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D為坐標原點,設(shè)DC=a. (1)連接AC交BD于G,連接EG. 依題意得A(a,0,0),P(0,0,a),E.∵底面ABCD是正方形, ∴G是此正方形的中心, 故點G的坐標為,=(a,0,-a),=, ∴=2,則PA∥EG. 而EG?平面EDB且PA平面EDB, ∴PA∥平面EDB. (2)依題意得B(a,a,0),=(a,a,-a). 又=, 故·=0+-=0, ∴PB⊥DE.由已知EF⊥PB,且EF∩DE=E

31、,∴PB⊥平面EFD. 【變式訓練2】 解:(1)證明:因為四邊形ABCD是菱形, 所以AC⊥BD. 又因為PA⊥平面ABCD,所以PA⊥BD. 又PA∩AC=A,所以BD⊥平面PAC. (2)設(shè)AC∩BD=O. 因為∠BAD=60°,PA=AB=2, 所以BO=1,AO=CO=. 如圖,以O(shè)為坐標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則P(0,-,2),A(0,-,0),B(1,0,0),C(0,,0), 所以=(1,,-2),=(0,2,0). 設(shè)PB與AC所成角為θ, 則cos θ===. (3)由(2)知=(-1,,0). 設(shè)P(0,-,t)(t>0),

32、 則=(-1,-,t). 設(shè)平面PBC的法向量m=(x,y,z), 則·m=0,·m=0. 所以 令y=,則x=3,z=. 所以m=. 同理,平面PDC的法向量 n=. 因為平面PBC⊥平面PDC, 所以m·n=0,即-6+=0, 解得t=,所以PA=. 【例3】 解: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點B為坐標原點. 依題意得A(2,0,0),B(0,0,0),C(,-,),A1(2,2,0),B1(0,2,0),C1(,,). (1)易得=(-,-,),=(-2,0,0), 于是cos〈,〉===. 所以異面直線AC與A1B1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2)易知

33、=(0,2,0),=(-,-,). 設(shè)平面AA1C1的法向量m=(x,y,z), 則 即 不妨令x=,可得m=(,0,). 同樣地,設(shè)平面A1B1C1的法向量n=(r,p,q), 則 即 不妨令p=,可得n=(0,,). 于是cos〈m,n〉===, 從而sin〈m,n〉=. 所以二面角A-A1C1-B1的正弦值為. (3)由N為棱B1C1的中點, 得N. 設(shè)M(a,b,0), 則=. 由MN⊥平面A1B1C1, 得即 解得故M, 因此=. 所以線段BM的長||=. 【變式訓練3】 解:設(shè)正四棱柱的高為h. (1)連接AO1,AA1⊥底面A1B1

34、C1D1于A1, ∴AB1與底面A1B1C1D1所成的角為∠AB1A1,即∠AB1A1=α. ∵AB1=AD1,O1為B1D1中點, ∴AO1⊥B1D1. 又A1O1⊥B1D1,四邊形A1B1C1D1是正方形. ∴∠AO1A1是二面角A-B1D1-A1的平面角,即∠AO1A1=β. ∴tan α==h,tan β==h. ∴tan β=tan α. (2)建立如圖空間直角坐標系,有A(0,0,h),B1(1,0,0),D1(0,1,0),C(1,1,h), =(1,0,-h(huán)),=(0,1,-h(huán)),=(1,1,0). 設(shè)平面AB1D1的一個法向量為n=(x,y,z).

35、 ∵ 取z=1得n=(h,h,1), ∴點C到平面AB1D1的距離為d===,則h=2. 【例4】 (1)證明:連接BD,設(shè)AC交BD于點O,連接SO. 由題意知SO⊥平面ABCD.以O(shè)為坐標原點,OB,OC,OS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 設(shè)底面邊長為2,則高SO=, ∴S(0,0,),D(-,0,0),C(0,,0). ∴=(0,,0),=(-,0,-). ∴=0, 故OC⊥SD,即AC⊥SD. (2)解:由題意知,平面PAC的一個法向量=(,0,),平面DAC的一個法向量為=(0,0,),設(shè)所求的二面角為θ,則cos θ==.

36、 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為30°. (3)解:在側(cè)棱SC上存在一點E,使BE∥平面PAC.由(2)知是平面PAC的一個法向量,且=(,0,),=(0,-,). 設(shè),則=(-,(1-t),t),而=0t=, 從而當SE∶EC=2∶1時,,又BE不在平面PAC內(nèi),故BE∥平面PAC. 【變式訓練4】 解:∵平面PAD⊥平面ABCD,而∠PAD=90°, ∴PA⊥平面ABCD.而ABCD是正方形,即AB⊥AD, 故可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xiàn)(0,1,1),G(1,2

37、,0). (1)證明:∵=(2,0,-2),=(0,-1,0),=(1,1,-1), 設(shè)平面EFG的法向量為n0=(x0,y0,z0). 則∴ 令x0=1,則∴n0=(1,0,1). 又∵·n0=2×1+0+(-2)×1=0, ∴⊥n0. 又∵PB平面EFG,∴PB∥平面EFG. (2)∵=(1,2,-1),=(-2,2,0), ∴cos 〈,〉==, 故異面直線EG與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為. (3)假設(shè)在線段CD上存在一點Q滿足題設(shè)條件, 令CQ=m(0≤m≤2),則DQ=2-m, ∴點Q的坐標為(2-m,2,0), ∴=(2-m,2,-1). 而=(0,1,0

38、),設(shè)平面EFQ的法向量為n=(x,y,z),則 ∴ 令x=1,則n=(1,0,2-m), ∴點A到平面EFQ的距離d= ==,即(2-m)2=, ∴m=或m=>2不合題意,舍去, 故存在點Q,當CQ=時,點A到平面EFQ的距離為. 創(chuàng)新模擬·預(yù)測演練 1.B 解析:∵,∴=0,即3+5-2z=0,得z=4.又BP⊥平面ABC, ∴BP⊥AB,BP⊥BC,=(3,1,4),則解得 2.A 3.B 解析:建立如圖所示空間直角坐標系,D1(0,0,0),F(xiàn)(1,0,2),E(2,2,1), 則=(-1,-2,1). 設(shè)平面BDD1B1的法向量為n, 則n=(1,

39、-1,0). sin θ=|cos〈,n〉|= ==.故選B. 4.a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P-xyz, 則P(0,0,0),A(a,0,0),B(0,a,0),C(0,0,a). 過點P作PH⊥平面ABC,交平面ABC于點H, 則PH的長即為點P到平面ABC的距離. ∵PA=PB=PC,∴H為△ABC的外心. 又∵△ABC為正三角形, ∴H為△ABC的重心,可得H點的坐標為. ∴PH= =a. 5. 解析:以C為坐標原點,CA,CB,CC1所在直線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A1(1,0,2),B(0,1,0),A(1,0,0)

40、,C(0,0,0), 則=(-1,1,-2),=(-1,0,0). cos〈,〉= ==. 6.解: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可得有關(guān)點的坐標為D(0,0,0),A(4,0,0),B(4,2,0),C(0,2,0),A1(4,0,4),B1(4,2,4),C1(0,2,4),D1(0,0,4), ∴M(0,1,4).∴=(0,1,4),=(4,0,4),=(0,2,4). 設(shè)平面DA1M的法向量為n=(x,y,z), 則即 取z=-1,得x=1,y=4. 所以平面DA1M的一個法向量為n=(1,4,-1). 設(shè)直線AB1與平面DA1M所成角為θ, 則sin θ

41、==, 所以直線AB1與平面DA1M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7.證明:(1)∵AB=AC=BC, ∴AB2+AC2=BC2,∴AB⊥AC. 又AA1⊥平面ABC,∴AA1⊥AB. 又AA1∩AC=A,∴AB⊥平面AA1C. ∵AA1綉B(tài)B1, ∴四邊形ABB1A1為平行四邊形. ∴A1B1∥AB,∴A1B1⊥平面AA1C. (2)取BC的中點D,連接AD,DC1,B1D. 由條件知CD綉B(tài)1C1,BD綉B(tài)1C1, ∴四邊形B1DCC1和BDC1B1為平行四邊形,∴B1D綉CC1,C1D綉B(tài)1B. 由(1)B1B綉AA1,∴C1D綉A1A, ∴四邊形AA1C1D為平行四

42、邊形, ∴AD∥A1C1. ∵B1D∩AD=D,B1D,AD?平面AB1D, ∴平面AB1D∥平面A1C1C. 又∵AB1?平面AB1D, ∴AB1∥平面A1C1C. (3)由(1)知AA1,AB,AC兩兩垂直, 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 設(shè)BC=2,則A(0,0,0),A1(0,0,),C(0,-,0),C1, ∴=, =(0,-,-). 設(shè)平面A1C1C的法向量為m=(x,y,z), 則由m·=0,,m·=0,得-x-y=0,,-y-z=0. 取x=1,則y=-1,z=1, 故m=(1,-1,1). 而平面A1AC的法向量為n=(1,0,0), cos〈m,n〉==. 易知二面角C1-A1C-A為鈍二面角,故二面角C1-A1C-A的余弦值為-.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