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第4節(jié) 測量平均速度》同步測試》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第4節(jié) 測量平均速度》同步測試(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第4節(jié) 測量平均速度》同步測試
一、選擇題
1.某同學(xué)百米賽跑成績?yōu)?0s,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他每秒通過的路程是10m
B.他賽跑時做勻速直線運動
C.他在百米內(nèi)平均速度為100m/s
D.他在沖刺時的速度可能大于10m/s
答案:D
解析:由于百米賽跑過程中,速度是變化的,一般一開始速度較慢,后來速度較快。故該同學(xué)平均每秒通過的路程是10m;他在沖刺的時候速度可能會大于平均速度,即大于10m/s。
2.用同一張底片對著小球運動的路徑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圖1所示,則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
圖1
A.0.25m/
2、s? ?? B.0.2m/s? ?? C.0.17m/s? ?? 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由圖知,小球運動路程s=6cm-1cm=5cm=0.05m,運動時間t=0.1s×3=0.3s,小球的運動速度:
3.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開始5秒內(nèi)通過5米的路程,接著靜止5秒,再在5秒內(nèi)通過10米的路程,物體在這15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
A.1米/秒?? ??? B.15米/秒? ?? C.2米/秒??? ?? D.1.5米/秒
答案:A
解析:物體的路程s=5m+10m=15m,運動時間t =15s,物體的平均速度
4.寓言《龜兔賽跑》中說: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跑出,兔子在
3、遠遠超過烏龜時,便驕傲地睡起大覺。它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烏龜已悄悄地爬到了終點,后悔不已。在整個賽跑過程中( ?。?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快
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C.烏龜始終比兔子跑得快
D.烏龜?shù)钠骄俣却?
答案:D
解析:在兔子睡覺之前,兔子和烏龜運動的時間相同,烏龜通過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得快;在整個過程中,兔子和烏龜通過的路程相同,烏龜用的時間短,所以烏龜運動的快(即烏龜?shù)钠骄俣却螅?。注意:平均速度等于一段路程與其所對應(yīng)的時間的比值(兔子睡覺的時間也必須計算在內(nèi)),因此選項A、B、C中的說法都不對。
5.一個人騎自行車沿著平直的公路行駛,第一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1m,第二秒內(nèi)通
4、過的路程是2m,第三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3m,則( ?。?
A.自行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m/s
C.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 D.后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4m/s
答案:C
解析:自行車在前2s內(nèi)通過的路程1m+2m=3m,用時2s,因此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1.5m/s;自行車在3s內(nèi)通過的路程1m+2m+3m=6m,用時3s,因此前3s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2m/s;自行車在后2s內(nèi)通過的路程2m+3m=5m,用時2s,因此后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2.5m/s;
6.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m用時6s,后50m用時7s,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5、.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
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
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
答案:C
解析:(1)前50m的平均速度為
(2)后50m的平均速度為
(3)百米全程用時:t=6s+7s=13s;則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7.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均在操作上沿直線進行跑步訓(xùn)練。在某次訓(xùn)練中,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C.前2s內(nèi),小明跑得較快???
6、
D.全程中,兩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由圖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小華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華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選項A和B都是錯誤的;由圖象可知,在前2s內(nèi),小華運動的距離比小明長,所以小華跑得較快,故選項C是錯誤的。
由圖象可知,兩人跑的全程都為40m,而且他們所用的時間都為8s,所以他們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為5m/s,故選項D是正確的。
8.小明騎自行車去上學(xué),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他感覺要遲到了,便以6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那么
7、他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m/s B.4.8m/s C.5m/s D.6m/s
答案:B
解析:設(shè)總路程為2s,則前、后一半路程均為s。前一半路程用的時間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
全程時間
全程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題
9.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圖3
(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________進行速度計算的。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__(填“大”或“
8、小”)。
(3)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sAB=________cm;tBC=________s;vAB=________m/s;vBC=________m/s。
(4)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速度越來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運動。
(5)實驗前必須學(xué)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選填“大”或“小”)。
答案:(1);(2)??;(3)40.0? 1? 0.2? 0.5;(4)大? 變速直線;(5)大
解析:(1)速度的計算公式;
(2)斜坡坡度越大,小車運動到底端所用的時間越短,越不易計時;
(
9、3)sAB=100.0cm-60.0cm=40.0cm,sBC=60.0cm-10.0cm=50.0cm,tAB=2s,tBC=1s。
AB段的速度,
BC段的平均速度。
(4)vBC>vAB,小車速度越來越大,是在做變速直線運動。
(5)當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相當于縮短了小車通過相同的距離所用的時間,使速度值偏大。
10.實驗:測小車的平均速度。
如圖4所示,斜面長2.4米,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所用的時間是6秒。如果在斜面的中點裝上金屬片,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金屬片的時間為4.8秒。請將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表中,并計算出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
10、2。
路程(米)
運動時間(秒)
平均速度(米/秒)
s1=2.4
t1=
v1=
s2=1.2
t2=
v2=
①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過程中,小車做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
②根據(jù)上表的數(shù)據(jù),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米/秒。
圖4
答案:變速? 1
解析: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要注意弄清楚每一段的路程和運動時間。如題圖所示,觀察可以知道,斜面長2.4米,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所用的時間是t1=6秒。因為在斜面的中點裝上金屬片,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金屬片的時間為t2=4.8秒。由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小
11、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1=2.4米/6秒=0.4米/秒,通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1.2米/4.8秒=0.25米/秒,由此可以知道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通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1.2米/1.2秒=1米/秒。
路程(米)
運動時間(秒)
平均速度(米/秒)
s1=2.4
t1=6
v1=0.4
s2=1.2
t2=4.8
v2=0.25
11.(xx年廣州中考題)木塊從如圖5斜面所示位置靜止釋放,直到撞上金屬片,測此過程木塊的平均速度。
①在圖中畫出需要測量的距離。
②用粗糙程度相同、質(zhì)量不同的木塊做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根據(jù)公式 ????? 算出第一次實驗?zāi)緣K的平均速度
12、 ????????? 。
圖5
請歸納本實驗?zāi)緣K的平均速度與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
實驗次數(shù)
木塊質(zhì)量/g
運動距離/m
運動時間/s
1
100
1.000
0.8
2
150
1.000
0.8
3
200
1.000
0.8
4
250
1.000
0.8
答案:①見下圖:
②??? 1.25m/s???? 無關(guān)
解析:①需要測量的距離為斜面的頂端到底端的距離s;
②根據(jù)速度公式可得,第一次實驗?zāi)緣K的平均速度;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實驗?zāi)緣K的平均速度與質(zhì)量無關(guān)。
12.(xx年哈爾濱中考題)同學(xué)們用圖6甲玻璃管做了“測量氣泡的速度”的
13、實驗,該實驗的測量工具有?????????????????????? ;用測量的數(shù)據(jù)畫出路程時間圖象如圖6乙,分析乙圖象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
圖6
答案:刻度尺、停表;氣泡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其運動速度是2.5m/s。
解析:(1)測量物體運動速度的原理是:;氣泡運動的距離s用刻度尺測量,氣泡運動的時間t用停表測量;(2)根據(jù)圖象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可知,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氣泡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其運動速度是。
13.(xx年河南中考題)如圖7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
14、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圖7
?
(1)圖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
(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xué)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
理由是:????????????????? 。
答案:(1)40??? 25?? (2)小?? (3)不正確???
15、因為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時,從后半段一開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將小車從中間位置開始釋放時,后半段一開始的速度為零。
解析:(1)小車運動距離sAB=80cm-40cm=40cm,tAB=1.6s
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
(2)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dǎo)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會偏小。
(3)因為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時,從后半段一開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將小車從中間位置開始釋放時,后半段一開始的速度為零,因此方案不正確。
14.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拍下的照片如圖8
16、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選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
圖8
(2)紙錐下落過程中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 cm,則此過程中,紙錐的速度為????????? m/s。
答案:(1)先變大后不變;(2)15.00;0.375。
解析:(1)紙錐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先變大,后不變,所以紙錐的運動速度先變大后不變;
(2)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根據(jù)長度測量中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則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15.00cm,A、B間的時間為0.4s,則此過程中,紙錐的速度:
15.(xx年大慶中考題)超聲測速儀
17、向障礙物發(fā)射時間極短的脈沖超聲波,根據(jù)接收到的反射信號時間關(guān)系可以測量物體速度。如圖9所示,測速儀B向迎面勻速行駛的汽車A發(fā)生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為4.5s。發(fā)射第一個脈沖后1.4s收到反射信號,發(fā)射第二個脈沖后0.4s收到反射信號,則汽車行駛的速度為???????????????? m/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
圖9
答案:42.5
解析:求汽車的速度必須知道行駛的距離和相應(yīng)的時間。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超聲波時,經(jīng)過了0.7s到達了汽車處,而信號從汽車處返回測速儀,也行駛了0.7s的時間;在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在與汽車相遇返回到測速儀時,超聲波行駛了0.2s;這兩
18、次汽車與測速儀的距離差就是汽車行駛的距離。再找出行駛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超聲波,運動了0.7s才和汽車相遇,0.7s在4.5s內(nèi),要用4.5s減掉0.7s。當測速儀發(fā)出第二次超聲波完畢后,超聲波向汽車運動了0.2s遇到汽車,這0.2s沒有在4.5s內(nèi),所以要加上0.2s。求出汽車運動的距離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即可得解。
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從汽車處返回到測速儀時,
汽車距測速儀: ?
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從汽車處返回到測速儀時,
汽車距測速儀:
汽車行駛路程:s=238m-68m=170m;這170m共用時:t=4.5s-0.7s+0.2s=4s,所以汽車的車速為:
19、三、計算題
16.在兵器工業(yè)中,子彈射出的速度是衡量槍械性能的指標之一。有一種運用“旋轉(zhuǎn)法”測子彈速度的方法,如圖10所示。在電動機轉(zhuǎn)軸上固定兩個間距為20cm的薄塑片,電動機以300轉(zhuǎn)/秒勻速轉(zhuǎn)動,槍械正對塑片水平射擊,子彈穿越時的阻力不計。對一般步槍測試,子彈在兩塑片之間飛行的這段時間內(nèi),塑片旋轉(zhuǎn)不超過1圈?,F(xiàn)對子彈速度在200rn/s以上的某型號步槍進行測試,子彈先后射穿兩塑片的彈孔位置如圖10中A、B。求:
(1)子彈在兩塑片之間飛行的時間。
(2)該型號步槍子彈飛行的速度。
答案:(1)5.56×10-4s? (2)359.7m/s
解析:(1)因為電動機每秒轉(zhuǎn)動300轉(zhuǎn),所以電動機轉(zhuǎn)一圈所用的時間是,電動機轉(zhuǎn)一圈是360°,轉(zhuǎn)過60°用的時間是
(2)子彈飛行的速度
17.某汽車以3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1h后通過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min內(nèi)到達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15m/s。
解析:已知汽車前半段的速度和前半段運動的時間,根據(jù)公式s=t,即可求出前半段的距離,進而可以求出后半段的速度。
已知:t1=1h??? v1=36 km/h,t2=40min
求:v2
解:設(shè)全程長為s。由題意,根據(jù)可知:。所以在后半程的速度
答: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