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十五 開放性論文類非選擇題對對練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3346460 上傳時間:2022-06-08 格式:DOCX 頁數(shù):16 大?。?.51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0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十五 開放性論文類非選擇題對對練_第1頁
第1頁 / 共16頁
2020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十五 開放性論文類非選擇題對對練_第2頁
第2頁 / 共16頁
2020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十五 開放性論文類非選擇題對對練_第3頁
第3頁 / 共1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0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十五 開放性論文類非選擇題對對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十五 開放性論文類非選擇題對對練(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十五 開放性論文類非選擇題 高考命題規(guī)律 從命題角度上看,本專題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觀點闡釋類,該類試題的要求基本上有兩點,一是根據(jù)材料自擬論題或明確觀點,二是對該論題或觀點進行闡述,要做到史論結合;另外一類是信息提取類,該類試題的要求也是兩點,一是根據(jù)所給材料提取信息,二是結合所學對該信息進行分析或者闡述。 從命題知識點上看,政治模塊上,重點集中在“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上。經(jīng)濟模塊上,重點集中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和“近現(xiàn)代中國經(jīng)濟和生活習俗的變化”上。思想模塊上,重點集中在“古今中外科技的發(fā)展”部分。 從考查能力上看,一是考查獨立提

2、出觀點和提煉信息的能力;二是論證探討和闡述歷史觀點的能力。 2020年高考必備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命題角度1 觀點闡述類 41 41 41 41 41 42 42 42 命題角度2 信息提取類 41 42 42 42 42 41 命題角度1觀點闡述類  高考真題體驗·對方向 1.(2019全國Ⅰ·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12分) 材料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xiàn)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于古人。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shù)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fā)展之希望。 ——錢穆《國史大綱》(1940) 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

4、料中觀點,持論有據(jù),論證充分,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 略 解析 本題考查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解答本題時,首先明確題目的設問及答題思路:一是要求從材料中提取一個觀點,注意可以是任意一點,也可以是整體的觀點;二是評價該觀點,即分析這一觀點的原因及影響;三是得出自己的結論。其次是分析材料,找準材料中涉及的觀點:一是國民對本國歷史應略有所知;二是國民對本國歷史須抱有溫情與敬意;三是國民對本國歷史不可持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四是對本國歷史持自信態(tài)度的國民越多越能促進國家的發(fā)展;五是國民對本國歷史(文化)應持自信態(tài)度。最后根據(jù)所學知識在對選取的觀點進行評析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如“堅

5、持文化自信”等。 2.(2019全國Ⅱ·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據(jù)[美]菲利普·費爾南德茲-阿邁斯托 《世界:一部歷史》 (注:“自然進程”是指人與自然的互動;“人文進程”是指文明與文明、人群與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有史以來,人們試圖以各種方式認識歷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學者對19和20世紀世界歷史的認識,對此認識提出你自己的見解(贊成、質疑、修改皆可),并說明理由。(要求:見解明確,持論有據(jù),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 略 解析 本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題干提供了美國學者對19世紀和20世紀世界歷史的認識,要求考生提出對這一認識的見解,并說明理由,且題

6、干提示對美國學者的認識贊同、質疑、修改均可。本題的答題思路是首先從材料中提取美國學者的認識的信息,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把19世紀和20世紀的歷史分解為自然進程和人文進程,并選取了部分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標志,歷史進程包括了人與自然的互動、文明與文明、人群與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其核心是人。其次,從對歷史的認識出發(fā),對以上信息進行整合,作出贊同、質疑、修改的判斷,例如美國學者考慮到自然進程對歷史的影響,值得肯定,或者美國學者把歷史割裂為自然與人文兩部分,應該質疑等;最后,要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做到持論有據(jù),表述清晰。 3.(2018全國Ⅱ·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89

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從英國預購煉鐵機爐,有人提醒先要確定煤、鐵質地才能配置合適的機爐,張之洞認為不必“先覓煤、鐵而后購機爐”。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購得大冶鐵礦,開始籌建漢陽鐵廠,由于找不到合適的煤,耗費六年時間和巨資,仍未能煉出合格的鋼鐵。盛宣懷接手后,招商股銀200萬兩,并開辦萍鄉(xiāng)煤礦,但由于原來定購的機爐不適用,依然未能煉出好鋼,只得貸款改裝設備,才獲得成功。通過克服種種困難,漢陽鐵廠成為中國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鋼鐵企業(yè)。1949年后收歸國有。 ——摘編自陳真等編《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個中國近代企業(yè)發(fā)展的案例,蘊含了現(xiàn)代化的諸多啟示。從材料中提煉一個啟示,并結合所學的中國近

8、現(xiàn)代史知識予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 參考答案 觀點:引進外來科技與設備會大大推動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 說明: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主階級掀起了洋務運動,洋務派學習西方科技,引進西方先進設備,建立了中國第一批近代化企業(yè),也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在隨后出現(xiàn)的建立企業(yè)的高潮中,民族資產(chǎn)階級也學習了西方的先進經(jīng)驗。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從美國等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科技,推動了中國近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央政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大力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jīng)驗,這都大大推動了我國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進程。由此可見,引進外來的科技、設備和資金等可以大力推動我國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進程。

9、解析 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試題設計非常巧妙和新穎,能夠非常典型地考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學科能力。核心素養(yǎng)方面包括了史料實證、家國情懷以及歷史解釋等各方面;學科能力包括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發(fā)現(xiàn)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解讀和論證歷史結論的能力。 4.(2017全國Ⅲ·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國接觸的西洋“除了強大的武力,尚有別具一格的政治組織、經(jīng)濟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國的藩籬為之突破,立國基礎為之震撼”。面對這“曠古未有的變局”,中國“應付的困難就從此開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這個大變化上”。 ——摘編自呂思勉《中國通史》等

10、圍繞材料,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略 解析 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要求考生根據(jù)所給材料自擬題目,并就題目進行闡述。題干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國面對西方侵略發(fā)生了急劇變化:一方面中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民族危機深重;另一方面這也給中國帶來了發(fā)展的機遇??忌筛鶕?jù)自己對這一時期中國的理解和認識,任選其中一個方面或另選其他方面進行擬題和闡述,只要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即可。 典題演練提能·刷高分 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思想史的研究思路與方法上,著名漢學家史華慈提出了很有見地的

11、詮釋:第一,思想史的中心課題就是人類對于他們本身所處的“環(huán)境”的“意識反應”,是“情境”與“意識”之間的互動;第二,思想史是圍繞各種“問題意識”而展開的對話,而思想間的辯論與對話不可避免地要分享共同的關切、共同的議題、共同的預設。 依據(jù)史華慈思想史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從古代、近代思想文化史中選取一例,指出其“關切的議題”,概述其形成的“意識反應”,并以其“所處的環(huán)境或情境”論證其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參考答案 示例 事例:啟蒙運動。(2分) 關切的議題:反封建專制和構建新社會。意識反應:天賦人權、人民主權說、社會契約論、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共和制、民主與科學等。爆發(fā)的背景:18世紀資本主義

12、的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力量增強,要求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新社會;自然科學的興起和發(fā)展為其提供了科學依據(jù)。(10分) 解析 本題考查思想史的研究思路與方法,旨在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唯物史觀和史料實證等。 解答本題首先必須理解史華慈研究思想史的思路與方法,然后聯(lián)系所學古代、近代的思想文化運動,從中選取一例進行分析論證。首先,結合材料可知,某一思想文化運動“關切的議題”實際上就是該運動的主題;其形成的“意識反應”就是該運動提出的主張;其“所處的環(huán)境或情境”就是這一運動爆發(fā)的背景。然后可從古代、近代思想文化史中選取一例,如啟蒙運動,按照史華慈思想

13、史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 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上圖是關于近代以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主流經(jīng)濟理論影響力演變曲線圖,結合材料,運用世界史的相關知識,提煉一個觀點,并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答案 示例 觀點: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隨經(jīng)濟發(fā)展不斷調整。(2分) 論述:工業(yè)革命以來,生產(chǎn)力水平大幅度提高,自由主義盛行,主張自由貿易、自由經(jīng)營、自由競爭,促使資本主義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20世紀二三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發(fā)生最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自由放任政策不能適應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羅斯福實行新政,加強國家對經(jīng)濟的干預,緩解危機,凱恩

14、斯主義帶動美國經(jīng)濟的新發(fā)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盛行,資本主義世界迎來經(jīng)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20世紀70年代初,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xiàn)“滯脹”現(xiàn)象,資本主義經(jīng)濟政策再次調整,國家減少對經(jīng)濟的干預,混合經(jīng)濟出現(xiàn)。(10分)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涉及近代以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主流經(jīng)濟理論,突出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及其發(fā)展歷程,由此可以歸納出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隨經(jīng)濟發(fā)展不斷調整。論述時,要結合相關知識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如關于自由主義要從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關于凱恩斯主義要從1929年經(jīng)濟危機和自由主義的弊端以及國家干預經(jīng)濟的措施等角度進行分析;關于新自

15、由主義要從凱恩斯主義的弊端等角度進行分析等。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朝時來到中國,其《馬可·波羅游記》問世后一直爭議不斷,很多人對其是否到過中國存疑。馬可·波羅生前曾面對親友的責難,表示絕未言過其實,其所見異事“尚未說到一半”。1995年,英國學者吳芳思(FrancesWood)著《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否認其到過中國;1999年,中國著名元史專家楊志玖出版《馬可·波羅在中國》,確認馬可·波羅到過中國,這兩種不同的觀點論爭的主要問題大體為:中國浩如煙海的史籍中,有無直接記載馬可·波羅的史料;馬可·波羅書中沒有提及長城、筷子、茶葉、中醫(yī)

16、(如針灸)、漢字、印刷術、婦女纏足等具有中國特色的事物;書中的許多中國地名用的是波斯語名等。 有人從爭辯雙方的學術背景方面進行了論證,幾乎中國所有蒙元史學者都認可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英國學者吳芳思是否認派的代表,其不是研究蒙元史的專家,只是中國問題的研究者。 ——據(jù)劉大年《歷史學理論的建設問題》等 根據(jù)材料,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論題進行闡釋。(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釋須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示例一 論題:歷史闡釋必須有豐富的史料支撐。 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之所以成為爭論已久的話題,其重要原因是缺乏豐富的史料支撐。因為歷史研究必須對史料做出充分的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結論。中國學

17、者的觀點遭到西方學者的質疑,是因為缺乏令人們信服的豐富史料。中國是有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但在浩若煙海的史籍中,只有個別學者找到了說服力不強的零星記載,游記中沒有提及具有中國特色的事物,如中國日常喝的茶、經(jīng)常使用的漢字等都無記載。從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的爭論可以看出,歷史研究和解釋說明了“孤證不立”的道理。(12分) 示例二 論題:馬可·波羅到過中國。 馬可·波羅是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他在中國生活多年,其回憶錄反映了他到過中國的經(jīng)歷。他有關中國的大量記載是不可能憑想象編造出來的。他的游記并不是歷史學家的歷史考察報告,只是一位長期在中國生活過的商人的回憶錄。因此,不能用嚴格意義上的歷史著作來

18、要求他。書中有無長城的記載更不能證明他未到過中國。馬可·波羅生活年代大致為元朝,此時的秦漢長城因多是土堆的,中已毀壞,其遺跡一般不易找到,我們現(xiàn)在所見長城是明代所修,他是不可能看到的。因此,馬可·波羅是到過中國的。(12分) 示例三 論題:馬可·波羅未真正到過中國。 馬可·波羅是著名的旅行家。他的游記記載的中國的情況是失真的。中國是有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但在浩若煙海的史籍中,只有個別學者找到說服力不強的零星記載;游記中沒有提及具有中國特色的事物,如中國日常喝的茶、經(jīng)常使用的漢字等都無記載;秦以來修建的長城也無記載。中國學者都承認馬可·波羅到過中國,這是其民族感情的一種體現(xiàn)?!恶R可·波羅游記

19、》很可能是旅行家粉飾虛構之作,是道聽途說的記載。因此,馬可·波羅未到過中國。(12分) 解析 首先,分析材料信息,從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確定選題角度,本題可從認可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否認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及史學論證等選題;其次,根據(jù)論題從材料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搜尋相關歷史信息例證論題;最后,論證表述成文并總結。闡述時注意題目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釋須史論結合。 命題角度2信息提取類  高考真題體驗·對方向 1.(2019全國Ⅲ·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湯姆叔叔的小屋》描寫了美國內戰(zhàn)前奴隸制下黑人奴隸的悲慘命運。主人公黑奴湯姆是一位虔誠的基督

20、教徒,逆來順受,受盡折磨而死。該書是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美國小說,并被多次搬上話劇舞臺。 表 《湯姆叔叔的小屋》翻譯與改動的部分情況 《黑奴吁天錄》(1901年譯) 譯者稱“非代黑奴吁也”,鑒于“為奴之勢逼及吾種”,“為振作志氣,愛國保種之一助”;刪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較濃的內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內容。 話劇《黑奴吁天錄》(中國留日學生改編,1907年) 黑人奴隸奮起反抗奴隸主的殘暴統(tǒng)治,為了獨立和自由,手持長槍與奴隸主殊死搏斗,最后勝利出逃。 話劇《黑奴恨》(1961年上演) 突出湯姆的階級覺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臨死前發(fā)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壓迫者拋棄幻想

21、、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演說。 ——據(jù)陳白塵、董健主編《中國現(xiàn)代戲劇史稿》等 從材料中提出一個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jù),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 略 解析 本題考查近現(xiàn)代中國不同時期對美國黑人奴隸制的不同認識。本題作為開放性試題,首先應明確題干要求:一是先從材料中提取一個論題,二是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本題主要提供了1901年、1907年、1961年三個時期中國人對《湯姆叔叔的小屋》翻譯與改動的情況,強調的是這些翻譯與改動分別受到了清末“新政”“預備立憲”和強調階級斗爭學說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明確基本的論題思路:既可抓住一個時段提出相應的論題;也可抓住兩個時

22、段,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變化,提出相應的論題;還可綜合三個時段,提出綜合性的論題。如綜合三個時段可提出的論題為“中國近現(xiàn)代對《湯姆叔叔的小屋》的翻譯與改動體現(xiàn)了明顯的時代性”等。 2.(2018全國Ⅰ·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國作家笛福創(chuàng)作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出版于1719年,其中許多情節(jié)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歷史現(xiàn)象。小說梗概如下: 魯濱遜出生于英國一個生活優(yōu)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險。他在巴西開辦了種植園,看到當?shù)厝鄙賱趧恿?轉而去非洲販賣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魯濱遜遇險漂流到一座荒島上。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種植谷物,馴養(yǎng)動物,經(jīng)過十多年,生活居然

23、“過得很富?!?。宗教信仰是支撐魯濱遜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沒有別人的幫助和教導下,通過自己閱讀《圣經(jīng)》無師自通的”。后來,魯濱遜救出一個瀕臨被殺的“野人”,島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個小島都是他的個人財產(chǎn)。魯濱遜獲救回國后,還去“視察”過他的領地。 結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學知識,從上述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歷史現(xiàn)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xiàn)象。(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小說情節(jié)及歷史現(xiàn)象,對歷史現(xiàn)象的概述和評價準確全面) 參考答案 示例 情節(jié):魯濱遜遇險漂流到海島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領地。 歷史現(xiàn)象:這一情節(jié)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歐殖民擴張。 概述和評價:近代西方殖民擴張始于新

24、航路開辟,在亞非拉地區(qū)依靠武力等方式強占殖民地,掠奪財富,進行移民,開展貿易。殖民擴張掠奪的大量財富流入西歐,為資本主義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給遭受侵略的地區(qū)和人民造成極大災難,客觀上帶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解析 本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題目要求從材料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指出它所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并概述和評價該現(xiàn)象。答題時可從小說中任意提取情節(jié),關鍵是要以小見大,上升到殖民擴張、奴隸貿易、宗教改革等重大歷史事件,再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評價這一歷史事件即可。 3.(2018全國Ⅲ·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漢書·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應等級 上上 (圣

25、 人) 上中 (仁 人) 上下 (智 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堯、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貢 范蠡 廉頗 老子 商鞅 韓非 齊桓公 呂不韋 荊軻 秦始皇 李斯 陳勝 宋襄公 夏桀 商紂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對上表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說明。(要求:看法具體明確,說明須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示例 看法: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的《漢書·古今人表》的等級劃分體現(xiàn)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訴求。 說明:班固在《漢書》中將堯、舜、周文王等圣君,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先秦儒學家,屈

26、原、范蠡、廉頗等賢臣列為上等人;將老子、韓非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齊桓公、秦始皇等開創(chuàng)性的君主,商鞅、李斯等名臣列為中等人;將宋襄公等失敗的霸主,夏桀和商紂等王朝的末代暴君列為下等人,充分體現(xiàn)了儒家“明君+賢臣”的理想政治訴求,這是儒家思想占據(jù)主導地位對史學影響的必然反映。 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屬于開放性試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寫的人物及相應等級的劃分標準:將傳說中的圣君、儒學家、賢臣等人物劃入上等;將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等劃入中等;將歷史上的爭霸失敗者、末代暴君等劃入下等。這樣的劃分顯然受到了儒家追求“明君+賢臣”的理想化政治訴求的影響。在此基礎上

27、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結合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史實說明理由即可。 4.(2017全國Ⅰ·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時 間 中  國 外 國 14—15世紀 朱元璋在位期間,與占城、爪哇、暹羅等30余國進行官方貿易。 廢除丞相制度。 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史上的壯舉。 德國人古登堡發(fā)明了最早的印刷機。 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 佛羅倫薩200余家紡織工場雇傭3萬余名工人。 16世紀 張居正進行賦役合一、統(tǒng)一征銀的“一條鞭法”改革。 李時珍《本草綱目》刊刻。 玉米、番薯、馬鈴薯等高產(chǎn)作物傳入中國。 湯顯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

28、表現(xiàn)男女主人公沖破禮教束縛,追求愛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中國,傳播了西方自然科學知識。 莎士比亞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紀 朱子學在日本為官方推崇,成為顯學。 茶葉大量輸往歐洲。 宋應星《天工開物》刊刻。 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鄭成功收復臺灣。 英國入侵印度,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開展殖民活動。 英國早期移民乘“五月花號”到達北美。 ——據(jù)李亞凡編《世界歷史年表》等 上表為14—17世紀中外歷史事件簡表。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中外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中外關聯(lián),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29、 略 解析 本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題目材料列舉了14—17世紀中外歷史大事,要求從相互關聯(lián)的事件中提取信息,并擬定論題,進行闡述。答題時首先要有一個宏觀的方向:14—17世紀是中國的明清時期,西方國家則是工場手工業(yè)時期,中西方都面臨社會轉型,但中國開始落后于西方。可據(jù)此選擇歷史事件,例如中國官方貿易與西方資本主義殖民擴張聯(lián)系,可以中西方貿易的不同歷史使命為主題進行論述。需要注意的是,題目要求從中外關聯(lián)的角度分析,不要單純從中國或西方的角度回答。 5.(2017全國Ⅱ·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鐘表的演變 古代 日晷被稱為“最早的鐘表”,是古代比較普遍使用的計時

30、工具。 中世紀末期 機械鐘在西歐流行,最初的機械鐘只有時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礎上,發(fā)明了游絲,鐘的精確度提高,制造出懷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鐘表價格昂貴,屬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國社會各個階層都擁有了鐘表。 20世紀初 原為女性裝飾品的手表逐漸為男性所接受,在戶外運動、駕駛汽車時都可佩戴。 20世紀50年代 根據(jù)原子物理學原理制造出原子鐘,精度可以達到每100萬年誤差1秒。 21世紀初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具有計時、信息處理、導航、監(jiān)測等多種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現(xiàn)。 ——據(jù)(英)約翰·哈薩德《時間社會學》等 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

31、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 參考答案 略 解析 本題屬于開放性非選擇題,考查鐘表的演變及其反映的社會變遷。首先要對材料信息進行分析整合,由材料可知,從類型看,鐘表經(jīng)歷了日晷→機械鐘→懷表→鐘表→手表→原子鐘→智能手表的變化;從功能看,經(jīng)歷了從單一計時功能到多功能的變化;從使用范圍看,經(jīng)歷了由奢侈品到日用品的變化。其次,依據(jù)上述信息提供的角度,擬定一個題目,如鐘表功能的變化,然后圍繞該論題,結合史實加以論證,注意題目的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 典題演練提能·刷高分 1.(2019卓越名校聯(lián)盟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

32、列要求。(12分) 材料 白蛇傳說是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其故事在流傳過程中經(jīng)過不斷加工和創(chuàng)造,已從一個簡單的故事不斷豐富、完善并發(fā)展成為一部部文學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變歷程中不同文本對主要人物白娘子、許仙、法海藝術形象的描寫: 時期和文本(傳奇、話本、小說、戲曲、影視作品) 唐傳奇《李黃》和宋代話本《西湖三塔記》 明代馮夢龍短篇小說《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和清代方培成戲曲《雷峰塔》 1924年魯迅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和1943年田漢京劇《白蛇傳》(1958年修改) 改革開放以來 白娘子 令人恐懼的蛇精 向往世俗婚姻生活、賢妻良母、精通商道 懸壺濟世、自由婚戀、救濟貧弱

33、的“新女性” 不同的文本對三個人物的描寫各有不同,重視對人性不同角度的刻畫,影視形象年輕化 許仙 出生將門或仕宦家庭 經(jīng)營藥材生意、趨利避害、自私薄幸,法海收伏白娘子后表示懺悔 用于抗爭、追求愛情的“戰(zhàn)斗者” 法海 正義除妖人、慈悲渡眾者 封建勢力的代表 ——摘編自高艷芳《中國白蛇傳經(jīng)典的建構與闡釋》等 從表格中任選一個或多個人物,提取其藝術形象演變的相關信息,結合中國古代史和近現(xiàn)代史的相關知識,從藝術形象的時代性角度進行論述。(說明: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 參考答案 示例一:從許仙形象看時代演變。 論述:許仙在唐朝傳奇和宋代話本中是出身將門或仕宦家庭,而到

34、了明清則是經(jīng)營藥材的生意人,商人成為明清小說的主人公,而且許仙趨利避害、自私薄幸,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白蛇故事向世俗化發(fā)展。這表明,明清時期,商品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市民階層擴大,要求個性解放;社會上重農(nóng)抑商的觀念有松弛的趨勢,商人地位相應提高,改變了人們對傳統(tǒng)的士農(nóng)工商等級地位的認識。社會價值觀出現(xiàn)了逐利、崇尚經(jīng)商致富的風氣;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一定程度上啟導了明末個性解放的潮流;但從許仙“懺悔”和法海始終是“正義除妖人”的形象特點來看,明清文學中的白蛇故事體現(xiàn)的是維護封建倫理道德的主題,對民眾的教化意味更濃。近代時期,民族危機加深,西學東漸,魯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新文化運動反對封建禮

35、教束縛、反對專制和愚昧,提倡自由平等,反帝反封建逐漸成為一些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題,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隨著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宣傳,這一主題進一步得到深化,到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革命史觀指導下,白蛇故事更多地被賦予革命者反抗封建勢力的內涵,與古代流傳的白蛇故事“因果善報”主題已有明顯不同,許仙的“戰(zhàn)斗者”形象是無數(shù)舊社會革命者的化身,以襯托出新社會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特色。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西方各種新思潮的涌入,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發(fā)展,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更多地是為滿足個人情感的需要,因此,不同的作家對白蛇故事進行了個性化的改造以適應不同人群的精神需

36、要,許仙形象也呈現(xiàn)出多面的特色。 總之,人物的藝術形象受時代特征影響而不斷變化。(12分) 示例二:從白娘子形象看時代演變。 示例三:從法海形象看時代演變(強調古代程朱理學社會思潮的影響)。 闡述略。 解析 審題后,選擇一個或多個人物進行闡述,一般來說,選取一個人物,可以闡述得更加透徹,之后從各個時代來說明其變化。示例一:選取許仙,首先我們對許仙的形象進行概括,之后從唐宋、明清、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革開放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方面圍繞其形象進行闡述。示例二、示例三選取白娘子或法海,闡述思路類同許仙,只是闡述時特別注意緊扣形象來談,并結合四個時代來闡述。 2.(2019安徽安慶示范中學聯(lián)考)

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阿甘正傳》是由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于1986年創(chuàng)作的小說,小說描繪的是先天智障的小鎮(zhèn)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钡氐玫缴咸炀祛?在多個領域創(chuàng)造奇跡的勵志故事。該書中許多情節(jié)反映了美國近現(xiàn)代史的重大歷史事件。小說梗概如下: 20世紀50年代初,童年的阿甘邂逅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貓王還根據(jù)阿甘特殊的腿部動作設計出了扭臀舞。1957年,阿甘親眼看見種族主義者奧維爾·福布斯(支持用暴力阻止黑人入白人學校)參選美國總統(tǒng)被人槍殺。1967年,阿甘參加越南戰(zhàn)爭,拯救被困戰(zhàn)友,被國人視為英雄,回國后他偶然間參加了反對越南戰(zhàn)爭、要求停止戰(zhàn)爭、

38、從越南撤軍的示威活動,并與青梅竹馬的戀人珍妮重逢。其間,阿甘從電視上看到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說的“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71年,阿甘退伍后又加入了全美乒乓球隊,并代表美國來華參加中美乒乓球交流活動。阿甘“轟轟烈烈”的傳奇一生,看似荒誕不經(jīng),其實正是美國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歷史與社會的縮影。 結合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所學知識,從上述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指出它所反映的美國現(xiàn)代重大歷史現(xiàn)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xiàn)象。(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小說情節(jié)及歷史現(xiàn)象,對歷史現(xiàn)象的概述和評價準確全面) 參考答案 示例一 情節(jié):1971年,阿甘退伍后又加入了全美乒乓球隊,并代表美國來華參加中美

39、乒乓球交流活動。 歷史現(xiàn)象:這一情節(jié)反映出1971年“乒乓外交”改善了中美關系。 概述:20世紀70年代,國際形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中美兩國從各自國家利益出發(fā),逐漸結束了敵對關系并走向緩和。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以“乒乓外交”形式推動兩國民間交流。1971年7月,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訪華做了準備。 評價:中美關系正?;Y束了兩國敵對關系,成為中國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的關鍵;有利于兩國的經(jīng)濟、貿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發(fā)展;提高了兩國的戰(zhàn)略地位,改變了國際戰(zhàn)略格局,對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產(chǎn)生了重大意義。(12分) 示例二 情節(jié):1967年,

40、阿甘參加越南戰(zhàn)爭,拯救被困戰(zhàn)友,被國人視為英雄,回國后他偶然間參加了反對越南戰(zhàn)爭、要求停止戰(zhàn)爭、從越南撤軍的示威活動。 歷史現(xiàn)象:這一情節(jié)反映出美國陷入越南戰(zhàn)爭的泥潭。 概述和評價:越南戰(zhàn)爭是20世紀冷戰(zhàn)時期美國發(fā)動的一場歷時最長的局部侵略戰(zhàn)爭。戰(zhàn)爭期間,美國耗費大量的軍費,加深了美國經(jīng)濟與政治危機,美國經(jīng)濟陷入“滯脹”狀態(tài);同時,越南戰(zhàn)爭削弱了美國的軍事力量,影響了民眾心理,美國對外戰(zhàn)略被迫從擴張走向收縮。(12分) 示例三 情節(jié):童年的阿甘邂逅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貓王還根據(jù)阿甘特殊的腿部動作設計出了扭臀舞。 歷史現(xiàn)象:這一情節(jié)反映出西方現(xiàn)代音樂的發(fā)展。 概述和評價:第二次世

41、界大戰(zhàn)結束后,更加通俗的現(xiàn)代音樂越來越受推崇。新時代大眾心理發(fā)生變化,特別是青少年反叛精神增長,搖滾音樂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進一步推動搖滾音樂的發(fā)展。貓王大膽創(chuàng)新?lián)u滾音樂風格,影響了一代人的藝術趣味、服裝發(fā)型、生活方式和人生態(tài)度?,F(xiàn)代音樂作為現(xiàn)代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藝術家們內心的“自我感受”,也反映了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精神困惑。(12分) 解析 首先,根據(jù)題目要求,從材料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如:“1971年,阿甘退伍后又加入了全美乒乓球隊,并代表美國來華參加中美乒乓球交流活動”;其次,根據(jù)題目要求,指出它所反映的美國現(xiàn)代重大歷史現(xiàn)象。如,根據(jù)前面提取的阿甘參加中美

42、乒乓球交流活動,反映了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再次,根據(jù)題目要求,概述該歷史現(xiàn)象??梢詮臅r間、背景、梗概方面加以概述;最后,根據(jù)題目要求,評價該歷史現(xiàn)象??梢詮闹忻狸P系改善對雙方以及世界的影響角度進行評價。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時 間 西方專利情況 中國專利情況 17世紀初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以欽賜形式向發(fā)明者授予專利權 18世紀末 19世紀初 美國頒布壟斷法規(guī),是世界上第一部現(xiàn)代含義的專利法; 英國、法國、荷蘭先后頒布了自己的專利法 19世紀 下半葉 比利時、巴西、法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11國簽訂保護工業(yè)產(chǎn)權的《巴黎公

43、約》,建立巴黎聯(lián)盟; 簽訂《伯爾尼萬國版權公約》,成立伯爾尼聯(lián)盟 李鴻章批準保護和扶持官督商辦企業(yè)“十年專利權”; 維新變法期間頒布的《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引進西方專利制度 閱讀上表材料,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結合近代史相關史實,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 示例一 論題:西方專利制度的發(fā)展歷程體現(xiàn)了近代化和法制化的進程。(2分) 闡述:(8分) ①17世紀初,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多次向發(fā)明者授予專利權,采取欽賜形式,具有鮮明的人治特征。 ②18世紀末以來,歐美相繼頒布專利法,專利制度逐漸形成,體現(xiàn)了從人治向法治。 ③19世紀

44、末,各國陸續(xù)締結多種專利條約和協(xié)定,從而推動了國際法的發(fā)展。 結論:專利制度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近代化和法制化的進程。(2分) 示例二 論題:中國的專利制度發(fā)展異常艱難。(2分) 闡釋:(8分) ①17、18世紀,中國還沒有專利意識。 ②洋務運動借專利維護封建壟斷特權,阻礙社會發(fā)展。 ③維新變法運動雖然引進西方專利制度,但是隨著變法失敗而夭折。 結論:中國專利制度在封建社會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發(fā)展異常困難。(2分) 示例三 可以從中西對比角度予以闡述,答案結合示例一和示例二。 解析 首先要分析表格中西方在不同時期專利的發(fā)展變化情況,然后再結合不同時期中國與西方所處的背景,找出中國和西方出現(xiàn)不同情況的史實,得出論題然后進行論證,比如“西方專利制度的發(fā)展歷程體現(xiàn)了近代化和法制化的進程”“中國的專利制度發(fā)展異常艱難”等。論述時一定要史論結合、史實準確,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 - 16 -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