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學總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聚焦 專題五 力學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科學總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聚焦 專題五 力學課件(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五力學浙江專用1運動和力。2.壓強。3.浮力。4.功和功率。5.簡單機械。理解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 【例1】(2016,通遼)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高速公路限速是因為車速越小慣性越小,可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B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一定沒有受到力的作用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汽車受平衡力作用D拋出去的籃球在上升過程中不受重力作用【分析】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物體受平衡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汽車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合力為零;豎直方向上,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牽引力與摩擦力
2、是一對平衡力。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C1(2016,揭陽)下列是有關(guān)運動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A汽車司機使用安全帶與慣性無關(guān)B擊打排球時手感到疼,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以傘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D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牽引力大于阻力B關(guān)于壓強、浮力的分析與計算 【例2】(2016,泰安)同一個小球,先后放入四個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中,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四個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離相等,則容器底面受到液體壓強最大的是()A【分析】小球在A、B中漂浮,在C中懸浮,在D中沉底,可以判斷小球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進一步判斷出四個容器中所
3、盛液體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還知道四個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面的深度相同,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gh就可比較出容器底面受到液體壓強的大小。2(2016,宜賓)(多選)小李同學在探究某種液體密度的實驗中,用測力計懸掛一個正方體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如圖甲所示,緩慢地將金屬塊從液體中豎直提起,該過程中測力計讀數(shù)F隨金屬塊提起高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g取10 N/kg,則根據(jù)圖像信息可以確定()ACA該金屬塊的邊長為4 cmB在高度h由2 cm變化到6 cm的過程中,金屬塊所受浮力逐漸增大C該液體的密度約為1.56103 kg/m3D甲圖中剛提起金屬塊時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為250 Pa關(guān)于簡單機械的應用 【例3
4、】(2016,蘭州)如圖所示,用20 N的力F拉著重為100 N的物體,使其沿水平面以2 m/s的速度勻速運動了5 s,若每個滑輪重10 N,忽略繩重和滑輪軸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做的功為200 JB拉力F的功率為120 WC滑輪組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400 JD滑輪組對物體所做有用功的功率為60 W D【分析】已知物體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勻速運動了5s,可求得物體移動的距離,又由繩子有效段數(shù)n2,進而可求出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根據(jù)公式WFs求得拉力F做的功,從而根據(jù)公式PW/t可求得拉力F的功率;忽略繩重和滑輪軸的摩擦,可知額外功為克服動滑輪重力所做的功,再利用總功減去額外
5、功即可求得有用功,最后利用公式PW/t可求得有用功的功率。3(2016,徐州)如圖所示,一根均勻的細木棒OC,OA1/4OC,B為OC的中點,在C點施力將掛在A點的重為180 N的物體勻速提升0.2 m,木棒的機械效率為90%,這里的木棒是一種簡單機械,稱為_,提升該物體做的有用功為_J,木棒重為_N(不計摩擦)。杠桿3610有關(guān)力學的綜合計算 【例4】(2016,廣東)小明騎車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靜止開始運動,共用時12 s。小明重450 N,自行車重250 N,輪子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是2103 m2。圖甲是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圖像,小明在t7 s時剛好到達這段路程的中點。圖乙是動力
6、F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圖像。(1)請問小明騎自行車在水平地面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大?(2)在712 s內(nèi),自行車所受的摩擦阻力是多少?自行車克服摩擦阻力做了多少功?此時功率是多少?(3)自行車在07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分析】通過讀圖像,分析小明騎自行車在每個時間段內(nèi)所處的運動狀態(tài),再結(jié)合所學知識來解答此題。4(2016,聊城)如圖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底面積為25 cm2,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掛著重為3.9 N的金屬塊,現(xiàn)將金屬塊浸沒水中,容器內(nèi)水面由20 cm上升到22 cm(g取10 N/kg)。求:(1)金屬塊未放入水中時(如圖所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2)金屬塊的密度;(3)金屬塊浸沒水中(未接觸容器底)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4)緩慢勻速提升金屬塊使其上升10 cm,金屬塊始終處于浸沒狀態(tài),你認為此過程中浮力做功嗎?若做功,請計算出浮力做了多少功;若不做功,請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