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教學設計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教學設計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
【背景材料】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一、語言和說話
每個正常的人都會說話,這就像每個人都用兩條腿走路一樣,極其平常。正因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其實,平常的事情往往隱含著極不平常的奧妙。誰能夠看到并且揭示這個奧妙,誰就能夠推動科學的發(fā)展。牛頓看到成熟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研究它的原因,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的秘密,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一個新時代。瓦特從水開時蒸汽頂起壺蓋的現(xiàn)象中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蒸汽機。馬克思從人們每天都在進行的億萬次的商品交換中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發(fā)生、發(fā)展和滅亡的規(guī)律,為無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指明了廣闊的道路。語言
2、中也隱藏著很深奧的秘密。人類有語言,會說話,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動物區(qū)別開來的一個重要的標志。自古以來,歷代都有人探索語言中的奧妙,取得了不少成果。不過,由于語言這種現(xiàn)象牽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復雜,至今還只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我們可以從人們最平常的說話談起。
人們都會說話。話是一句一句說的。話的長短差別很大。短可以只有一個詞,長可以長到無止境。例如,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但這種現(xiàn)象不典型。說話通常是把幾個詞按照一定的順序組合起來,造出一句句的話。這種話的長度在理論上說是無限的。例如:
看。
看書
3、。
看一本書。
看一本有趣的書。
看昨天買來的一本有趣的書。
看圖書館昨天買來的一本有趣的書。
李曉明看圖書館昨天買來的一本有趣的書。
李曉明喜歡看圖書館昨天買來的一本有趣的書。
……
不論多么長的句子,我們都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使它更長。當然,實際說話的時候,句子是不會太長的。因為太長了,說話的人(或聽話的人)說(或聽)到后來會忘記前面說過(或聽過)的內(nèi)容。
句子的長度可以無限,單從這點來看,一種語言的句子的數(shù)目就可以是無限的,何況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說話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種各樣的句子,說出各種各樣的話來。所以,一
4、種語言的句子是無限的。北京大學圖書館幾百萬冊藏書所包含的句子,也只是可能說出的句子的一小部分。實際上,說話就是創(chuàng)造新句子。這是語言的基本事實。這一點對于語言理論的研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句子的數(shù)目無限,每句話又可以拉得很長,那么人們是怎么學會說話的呢?如果我們從人們說出來的話中抽出一些樣品來研究,就不難發(fā)現(xiàn),無限的句子中包含著有限的東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詞是有限的。每一個詞像機器的零件一樣可以卸下來裝上去,反復使用,因而同一個詞可以和不同的詞組合,構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組織這些材料的規(guī)則是極其有限的。比方說:
我看書
他寫字
你讀報
5、
妹妹繡花
哥哥抽煙
客人喝茶
叔叔開拖拉機
……
這些都是由不同的詞組合起來構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用的卻是同樣的規(guī)則。上面的事實告訴我們:無限的句子中包含著有限的詞和為數(shù)不多的規(guī)則,學話就是掌握這套材料和規(guī)則。人們可以根據(jù)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講話,但是不能杜撰詞語,違反規(guī)則,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說話只能在這種有限和無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進行。
所以,每個人說話是自由的,想什么時候說就什么時候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但說話時選擇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規(guī)則是不自由的,必須服從社會的習慣。說出來的一句一句的話和說話時所用的詞與規(guī)則是兩回事。語
6、言是說話和表達思想的工具,而說出來的話則是人們運用這種工具表達思想所產(chǎn)生的結果。語言好比打字機的字盤,說出來的話好比是打出來的文章。一盤鉛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種種文章來,而字盤里的鉛字卻有一定的數(shù)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規(guī)矩。這個比喻可以幫助我們大致理解語言和說話之間的關系。
一個人從小學會一種語言,可以說是使用這種語言的權威,最有能耐的語言學家要研究這種語言,也得拜他為師。盡管這樣,他對自己的語言究竟是什么樣子,有哪些規(guī)則,卻往往茫然,說不清楚。語言研究的任務就是要把說話中反復使用的材料和規(guī)則找出來,把那隱藏在無數(shù)話語中的見首不見尾的語言找出來,使它的整體和每一片鱗甲都清清楚楚地展
7、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這當然是非常復雜細致的任務。
二、語言是人類社會的交際工具
會不會說話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之一。非洲有一個民族把新生的嬰兒叫做kuntu(物),到孩子學會說話才叫做muntu(人),這一現(xiàn)象鮮明地反映出這種認識。
說話的目的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說話時所用的語言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和人類社會有緊密的聯(lián)系。所謂“社會”,就是指生活在一個共同的地域中、說同一種語言、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tǒng)的人類共同體,即一般所說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經(jīng)濟基礎和與這種基礎相適應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個社會都必須
8、有自己的語言,因為,語言是組成社會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得靠語言來維持。有了語言,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才能共同生產(chǎn)、共同生活、共同斗爭,協(xié)調在同自然力的斗爭中、在生產(chǎn)物質資料的斗爭中的共同行動。沒有語言,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就會中斷,社會就會解體。
語言對于社會全體成員來說是統(tǒng)一的,共同的,不論王公貴族,學術泰斗,還是奴隸百姓,癟三小偷,都得遵守社會的語言習慣,誰都不能壟斷。不管階級、集團之間的斗爭多么尖銳,斗爭的雙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語言。但是,另一方面,語言在人們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變異、不同的風格。普通老百姓說話時用詞造句的習慣和風格與學術泰斗肯定有差異,但都不能偏離
9、統(tǒng)一的語言規(guī)則。比方說,相聲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語言表達不同于其他的文藝作品,也不同于我們平常的說話,更不同于科學論文的語言,它通俗、生動、含蓄、夸張,但其中所用的每一個詞、每一條規(guī)則又都是我們平常說話的時候經(jīng)常運用的,所以人們一聽就懂,不會因語言表達上的差異而影響相互的交際和理解。語言正是在各種變異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性質。
三、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語言不但是人類交際的工具,而且是各種交際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種。
除了語言之外,人們還使用其他的交際工具:文字,旗語,紅綠燈,電報代碼,數(shù)學符號,化學公式等等。文字記錄語言,打破了語言交際中時間和空
10、間的限制,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中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就是教學生識字、閱讀、寫作。但是,文字在交際中的重要性遠不能和語言相比。一個社會可以沒有文字,但是不能沒有語言;沒有語言,社會就不能生存和發(fā)展。文字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只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文字產(chǎn)生以前,語言早已存在,估計有幾十萬年。今天世界上沒有文字的語言比有文字的語言多得多。文字產(chǎn)生以后要隨著語言的發(fā)展而演變,它始終從屬于語言,是一種輔助的交際工具。旗語、電報代碼等交際工具,大多是在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際工具,離開語言與文字,它們就不能獨立存在。這些交際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務領域,使用的范圍相當狹窄,而語言的服務領域
11、非常廣闊,包括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所以旗語等等是只適用于某些特殊領域的輔助性的交際工具。
人們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時候,不但動嘴,而且臉部的表情、手的動作、乃至整個軀體的姿態(tài)等非語言的東西也都會參加進來。這就是說,交際的時候除了運用語言工具以外,還可以運用一些非語言的交際工具。這一點,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視了。其實,我們平常說話,不可能毫無表情或動作。孩子學話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語言手段的幫助??梢哉f,語言的交際處于身勢等各種伴隨動作的包圍之中。有些時候,離開這些特定的伴隨動作,語言的交際還可能發(fā)生故障?!都t樓夢》第四十四回有這樣一段描寫:賈璉、鳳姐聽說鮑二媳婦上吊自殺,她娘家
12、的人要打官司,“都吃了一驚”??墒区P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罷了!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從說的話看,氣壯如牛,從實際的神態(tài)看,卻是“吃了一驚”,“忙收了怯色”。林之孝家的后進來,沒有看到這種神態(tài),也就聽不懂鳳姐的下面一段話:“我沒一個錢?!绣X也不給他!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許勸他,也不用鎮(zhèn)唬他,只管叫他告!——他告不成,我還問他個‘以尸詐訛’呢!”多厲害的言辭!實際的含義卻是想嚇唬嚇唬人家,給點錢,早一點了結,以免把事情鬧大。林之孝家的沒有聯(lián)系鳳姐當時的一些特定的神態(tài),不知就里,因而感到為難,等到賈璉和她使眼色,才明白過來。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例子是不少的。有些反面話只有聯(lián)系神態(tài)、身勢等伴隨
13、動作才能聽出真意。在這種情況下,身勢、神態(tài)等伴隨動作往往更接近事情的核心。所以,伴隨動作在交際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補充語言的不足。
在一定的條件下,身勢等伴隨動作還可以脫離語言而獨立完成一些交際任務。例如,鼓掌歡迎,舉手為禮,揮手送別,伸舌表示驚訝,這些都是常用的身勢。用手指刮著臉皮羞人,是漢族人特有的動作;西方人攤手聳肩,表示不知道,據(jù)說源于法國。我們平常說的“察顏觀色”“眉目傳情”等等,都是不用語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際方式。在這些情況下,如果用語言來表達,甚至還顯得有點笨拙。
不同民族的語言是不同的,說話時身勢等伴隨動作,各民族也有自己的特點。打招呼是一種日常的交際行
14、為,除了用語言之外,還運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方中國人過去是打拱作揖,歐美人用握手、接吻、擁抱等方式,庫泊愛斯基摩人用一個拳頭連打對方的腦袋,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人以拍背為禮,波利尼西亞有些地方的人則是擁抱和互相擦背。點頭表示同意,搖頭表示不同意,也不是各個民族都這樣。我國境內(nèi)的佤族人就用搖頭表示同意。塞孟(Se—mang)人頭往前沖表示同意。奧維崩達(Ovibunda)人伸出食指在臉前晃動表示不同意。招呼人過來一般是手指向里擺動,可是在各個民族中間也有兩種方式,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下,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上。
交談時雙方的空間距離也有一定講究。和朋友談話、和陌生人談話、和異性談話、招呼長者和
15、上級,都需要有一個合適的距離。如果上級故意“縮減”與下級人員通常談話時的距離,那是表示對下級的關切。說話的時候需要一面想,一面說,為了控制說話的主動權,免得被別人插人、打斷,人們可以使用“唔”“啊”之類的音節(jié),表示“話還沒有說完,你別著急”之類的意思??瞻滓脖硎疽馑?,在說唱藝術中,什么時候停頓,停多久,都有講究,以便使交際更有成效。這就是說,空間和時間的因素也在交際中得到了適當?shù)倪\用。
所以,各種伴隨動作也是交際的工具。它們一般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即使像“察顏觀色”這一類特定的交際方式,也必須有語言的交際為基礎,預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方才能領會。
總之,在上述的種
16、種交際工具當中,身勢等伴隨動作是非語言
的交際工具;
旗語之類是建立在語言、文字基礎之上的輔助性交際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一種最重要的輔助交際工具;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示范教案】
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進入語言知識世界,引起學生對這個世界的興趣。
2.注意說明文文體的特點。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體會文章條理清楚、語言簡明、通俗易懂的特點。
2.針對這篇文章有爭議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組織地探究,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
17、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語言世界,培養(yǎng)熱愛語言的感情,積極參與建設這個語言世界。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體會文章條理清楚、語言簡明、通俗易懂的特點,針對這篇文章有爭議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組織地探究,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有高度發(fā)達的語言是人和動物區(qū)別開來的根本標志之一,而書面語的發(fā)展歷程則標志著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
(板書)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
二、明確目標
1.體會文章條
18、理清楚、語言簡明、通俗易懂的特點。
2.針對這篇文章有爭議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組織地探究,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整體感知
1.“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的基本理解。
所謂“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即人類的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人類使用語言的方式,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不斷地調整和豐富的。
2.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全文主旨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語言也不斷發(fā)展,文字、傳聲技術和計算機提高了語言的傳播功能,國家共同語和國際共同語擴大了語言的流通范圍,人類的語言生活還在更快地前進,中國的語言文字必須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9、
1.【提問】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
【明確】文章開頭的前言,先說語言的起源、功能以及重要性。接著提示下文所要說明的內(nèi)容。
接下來文章分為五個部分說明語言生活的歷史進程。第一部分是“文字的發(fā)明”。說明農(nóng)業(yè)化的后一階段五千年發(fā)明了文字,先是西亞的釘頭字和北非的圣書字,后是我國的甲骨文,同時地中海東岸誕生了純表音的字母,以后成為全世界的各種字母文字。最后說明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國家共同語的形成”。說明工業(yè)化社會需要形成民族共同語。共同語要有統(tǒng)一的語音標準。民族共同語的形成時間,西歐在三百年前;日本在一百年前;在我國,從五四開始要求漢字的讀音統(tǒng)一。我國1
20、918年公布“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國語羅馬字”,1958年公布“漢語拼音方案”,都促進了國家共同語的形成。
第三部分是“傳聲技術的發(fā)明”。從電話和留聲機的發(fā)明開始,人類進入傳聲技術時代。以后傳聲技術不斷發(fā)展,使語言的聲音不斷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聲技術促進了共同語的普及,還促進了文體的口語化。聽不懂的文言要改成聽得懂的白話。
第四部分是“語文技術的信息化”。電子計算機的發(fā)明強烈沖擊了人類的語言生活。計算機的語詞處理智能化使語言生活發(fā)生多方面的革命。文書工作、圖書館、翻譯、教學方法都革命了。人類歷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
第五部分是“國際共同語和國際互聯(lián)
21、網(wǎng)”。英語經(jīng)過300年歷史“滾雪球”發(fā)展,尤其是“二戰(zhàn)”后由于客觀需要而迅速傳播,已經(jīng)成為事實上的國際共同語。國際共同語和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配合,主宰當代人類的語言生活。
文章最后說明人類語言生活的發(fā)展節(jié)奏越來越快,中國的語言和文字要緊跟歷史步伐,不斷前進。
2.【提問】文章中說,傳聲技術促進了“文體的口語化”,“時代跟文言文告別了”。怎樣看待這個觀點?
文體要口語化,書面語與口語要一致,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提出的主張。老一輩教育家,比如葉圣陶先生、張志公先生等,一向持有這個主張。他們認為,書面語念起來,要聽眾聽得懂、聽得清楚,才算是合格的書面語。在傳聲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周有光先生重申這個主張是有道理的。不過,對這個主張一向有爭論。有人認為,書面語就是要與口語不一樣,書面語自有它本身的特點。有的人還認為,文言文有它的優(yōu)點,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適當應用。不能說這些意見沒有一定道理,不過在今天的情況下,文體的口語化是必然趨勢。而在一定范圍內(nèi),有些文體、有些書面語可以不口語化,它們只供讀、不供聽,當然可以保留它們的書面語的長處。
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