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dwg后綴的文件為CAD圖,可編輯,無水印,高清圖,壓縮包內含CAD圖的預覽圖片,僅用于預覽,壓縮包內文檔可直接點開預覽,需要原稿請自助充值下載,請見壓縮包內的文件及預覽,所見才能所得,請細心查看有疑問可以咨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廣東海洋大學2005屆本科生課程設計
目 錄
序言······························································2
CA6140車床的型號831002撥叉工藝規(guī)程設計
1. 撥叉的工藝分析及生產類型的確定·································2
1.撥叉的用途···················································3
2.撥叉的技術要求···············································3
3.審查撥叉的工藝性·············································4
4.確定撥叉的生產類型···········································4
二. 確定毛坯,繪制毛坯簡圖·········································4
1.選擇毛坯······················································4
2.確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機械加工余量······························5
三.擬定撥叉工藝路線···············································5
1. 基面的選擇···················································5
2.表面加工方法的確定表面加工方法的確定··························6
3.加工階段的劃分················································6
4.工序的集中與分散···············································6
5.確定撥叉的生產類型············································6
6.工藝路線的確定················································7
四.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8
五. 撥叉φ60孔切削用量、時間定額的計算·······························9
1.切削用量計算····················································10
2.時間定額的計算·················································10
六.機床夾具設計·····················································12
1.設計應考慮的問題················································12
2.定位方案設計····················································13
3. 工件誤差分析計算···············································13
4. 導向元件設計···················································14
5.夾緊裝置設計····················································14
6夾緊力與切削力的計算·············································16
7.夾具體的設計·····················································16
參考文獻·······························································18
序 言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是在我們學完了大學的全部基礎課、技術基礎課以及大部分專業(yè)課之后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yè)設計之前對所學的各種課程的一次深入而綜合的總復習,也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們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能夠綜合地系統化地掌握所學過的知識并加以應用,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工作進行一次適應性訓練,同時從中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以后更好地投入工作,為未來做好打算。
一.撥叉的工藝分析及生產類型的確定
1.撥叉的用途
該撥叉應用在CA6140型車床變速箱傳動軸上的換檔機構中.該撥叉頭以Φ25mm孔套在變速叉軸上,并用螺釘經螺紋孔M22mm與變速叉軸聯結,撥叉腳則夾在兩齒輪之間.當需要變速時,操縱變速手柄,變速操縱機構就通過撥叉壁部的操縱槽帶動撥叉與變速叉軸一起在變速箱中滑移,撥叉腳撥動三聯滑移變速齒輪在花鍵軸上滑動以改變檔位,從而改變車床主軸的旋轉速度.
該撥叉是在停車時用于換檔的,承受的彎曲應力和沖擊載荷較小,因此零件應具有的強度和韌性均不高.該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為撥叉腳兩端面、叉軸也(H7)、鎖銷螺紋孔M22×1.5mm、撥叉長槽,在設計工藝規(guī)程時應予以保證.
2.撥叉的技術要求
按表1-1形式將撥叉的全部技術要求列于表1中,
表1 撥叉零件技術要求
加工表面
尺寸偏差(mm)
公差及精度等級
表面粗糙度Ra(μm)
形位公差(mm)
長槽側面
IT11
3.2
長槽底面
IT12
6.3
撥叉腳兩端面
IT11
3.2
撥叉腳內表面
IT12
3.2
M22×1.5mm螺紋孔到大槽外側
IT12
Φ25mm孔
IT7
1.6
M22×1.5mm孔
撥叉頭左端面
80
撥叉頭右端面
80
該撥叉形狀特殊,結構簡單,屬于典型的叉桿類零件.為了實現換檔變速的功能,其叉軸孔與變速叉軸有較高的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為保證撥叉換檔時叉腳受力均勻,要求叉腳兩端面對叉軸孔mm的垂直度要求為0.1mm.為保證撥叉在叉軸上有準確的位置,改換檔位準確,撥叉用螺釘定位.
綜上所述,該撥叉件的各項技術要求制訂得較合理.
3.審查撥叉的工藝性
分析零件圖可知,撥叉腳兩端面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軸向方向上高于相鄰表面,這樣既減少了加工面積,又提高換檔時叉腳端面的接觸剛度.Φ25mm孔和M22mm螺紋孔的端面均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過程中鉆頭鉆偏,以保證孔的加工精度.長槽兩側面精度要求較高,而上表面及下表面精度要求不高,加工比較容易.該零件主要工作表面雖然加工精度相對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產條件下,采用較經濟的方法保質保量地加工出來;除主要工作表面外,其余的加工精度均較低.綜上所述知,該零件不需要高精度機床加工,通過銑削鉆床的粗加工就可以達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見,該零件的工藝性較好.
4.確定撥叉的生產類型
依據設計要求可知,該零件的生產類型為大量生產.撥叉的重量為1.45kg,查表1-3可知,該撥叉屬于輕型零件.
2. 確定毛坯,繪制毛坯簡圖
1.選擇毛坯
由于該撥叉在工作過程中承受的沖擊載荷較小,受力小,故選擇材料為HT200.因為該撥叉的生產類型為大量生產,為提高生產效率和鑄造件的表面質量與機械性能,采用砂型鑄造金屬模機器造型.
2. 確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機械加工余量
由表2-1~表2-5知,要確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機械加工余量,應先確定以下各項因素:
(1).公差等級
由撥叉的鑄造方法和材料,并查表2-1得毛坯公差等級為CT10級.
(2) .公差帶位置
公差帶應相對于基本尺寸對稱分布,即一半在基本尺寸之上,一半在基本尺寸之下.
(3) .要求的機械加工余量
根據工件的鑄造方法和鑄件的材料,查表2-5得其精度等級為F級.
根據上述條件,可查表2-3,表2-4確定鑄件的尺寸公差和機械加工余量.
表2 撥叉鑄件毛坯尺寸公差及機構加工余量
項目(mm)
機械加工余量(mm)
尺寸公差(mm)
腳內圓寬度Φ60
2
2.8
長槽寬度16
2
2.2
腳端面寬度12
1.5
2.2
中心距126.11
0.5
3.6
孔徑Φ25
2
2.4
端面44
2
2.8
長槽底面至上表面8
2
2
頂面36
2
2.6
3. 擬定撥叉工藝路線
1.定位基面的選擇
定位基準有粗基準和精基準之分,通常先確定精準,然后再確定粗基準.
(1)精基準的選擇
根據撥叉零件的技術要求同裝配要求,選擇撥叉右端面同軸孔φ25作為精基準。零件上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們作為基準進行加工,即遵循“基準統一”原則,,軸孔φ25的軸線是設計基準,選用其作為精基準加工撥叉的左右端面,螺紋孔M22×1.5同槽,實現了設計基準跟工藝基準的重合,,保證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另外,由于撥叉的剛性較差,受力容易產生變型,夾緊力應該垂直于主要定位面,選用撥叉φ25孔端面做精基準,夾緊可作用在端面上,夾緊可靠,不容易引起零件變型。
(2)粗基準的選擇
對于零件而言,盡可能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而作為粗基準的表面應平整,沒有飛邊,毛刺或其他表面殘缺。對有若干個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根據這個基準選擇原則,現選取φ25孔的不加工外輪廓表面作為粗基準,利用一組共兩塊V形塊支承這兩個φ42孔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個自由度,再以一個銷釘限制最后1個自由度,達到完全定位,然后進行銑削。
2. 表面加工方法的確定
根據撥叉零件圖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確定加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所示.
表3 撥叉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案
加工表面
尺寸精度等級
表面粗糙度Ra(μm)
加工方案
備注
Φ25mm孔
IT7
1.6
擴-粗鉸-精鉸
表1-7
長槽內側面
IT9
3.2
粗銑-精銑
表1-8
長槽底面
IT12
6.3
粗銑
表1-8
長槽上表面
IT12
6.3
粗銑
表1-8
螺紋孔端面
IT12
6.3
粗銑
表1-8
螺紋孔
IT7
3.2
擴孔-絲錐攻螺紋
表1-7表1-10
撥叉腳兩端面
IT11
3.2
粗銑-半精銑
表1-8
Φ60mm孔
IT12
3.2
粗鏜-半精鏜
表1-7
撥叉腳底面
IT12
6.3
粗銑
表1-8
3. 加工階段的劃分
該撥叉加工質量比較高,可將加工階段劃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階段.
在粗加工階段,首先將精基準Φ25mm孔準備好,使后續(xù)工序可以采用精基準定位加工,保證其它表面加工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銑長槽上表面、長槽底面、長槽內側面、撥叉腳內表面,切撥叉腳底面及加工螺紋孔;在精加工階段,進行長槽內側面的精銑.
4. 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該零件選用工序分散原則安排撥叉的加工工序.采用分散原則安排生產,可以使所用機床和工藝準備簡單,并易于調整.
5. 工序順序的安排
(1)機械加工工序
1) .遵循"先基準,后其它"原則,首先加工精基準―撥叉頭叉軸孔mm.
2) .遵循"先粗后精"原則,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 .遵循"先主后次"原則,先加工主要表面―叉軸孔mm和長槽及撥叉腳兩端面,后加工次要表面―螺紋孔端面及螺紋孔、撥叉孔內表面及底面.
4) .遵循"先面后孔"原則,先加工螺紋孔上表面再加工螺紋孔.
(2)輔助工序
精加工完成后,安排去毛刺、清洗等終檢工序.
綜上所述,該該撥叉工序的安排順序為:基準加工―主要表面的粗加工及長槽內側面的精加工―主要表面半精加工和次要表面加工.
6. 確定工藝路線
在綜合上述工序順序安排原則的基準上,列出撥叉的工藝路線如表4所示.
表4 撥叉工藝路線及設備、工裝的選用
工序號
工序名稱
機床設備
刀具
量具
1
擴-粗鉸-精鉸Φ25孔
Z525型鉆床
擴孔鉆、鉸刀
游標卡尺、塞規(guī)
2
粗銑、半精銑
Ф60孔上下端面
X5032臥式銑床
端銑刀
游標卡尺
3
鏜、半精鏜Ф60孔
臥式鏜床
高速鋼鏜刀
游標卡尺、塞規(guī)
4
銑螺紋孔端面
臥式銑床
端銑刀
游標卡尺
5
鉆Ф20孔
立式鉆床
鉆刀
游標卡尺、塞規(guī)
6
攻M22x1.5螺紋
立式鉆床
絲錐
游標卡尺
7
銑槽端面
臥式銑床
端銑刀
游標卡尺
8
銑16H11的槽
萬能銑床
三面刃銑刀
游標卡尺
9
兩件銑斷
萬能銑床
鋸片銑刀
游標卡尺
10
檢查
游標卡尺,塞規(guī)
四.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
工序一 撥叉叉軸孔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確定
由表2―28可查得,擴孔余量Z擴孔=2mm,粗鉸余量Z粗鉸=0.14mm,精鉸余量Z精鉸=0.06mm,查表1―20可依次確定各工序的加工精度等級為擴孔:IT12;精鉸:IT10;精鉸IT7.根據上述結果,再查標準公差數值表2―40可確定工步的公差值為擴孔:0.2mm粗鉸:0.084mm,精鉸0.021mm.
綜上所述,該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別為擴孔:mm,粗鉸mm,精鉸mm.
工序二 φ60孔上下端面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確定
該工序的加工過程是雙邊加工,參考表2—4,取該端面的加工余量為2mm,銑削加工余量為:粗銑1.3mm,精銑0.7mm。
查表1-20知,粗銑工序的經濟加工精度可達IT11,其公差值為0.11mm。
工序三 撥叉腳φ60孔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確定
因為φ60孔的精度等級為H12,且粗糙度要求為3.2,查表1-7得,粗鏜,半精鏜就能滿足要求,所以確定其加工方案為粗鏜—半精鏜。由表2―29可查得,粗鏜余量Z粗鏜=1.5mm,半精鏜余量Z半精鏜=0.5mm,查表1―20可依次確定各工序的加工精度等級為粗鏜:IT11;半精鏜:IT10.根據上述結果,再查標準公差數值表2―40可確定工步的公差值粗鏜:0.220mm半精鏜:0.140mm. 高速鋼鏜刀,臥式車床T68
綜上所述,該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別為粗鏜mm,精鉸mm
工序八 粗銑、精銑16H11槽側面和底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確定。
由表2-36可知,精銑余量Z=1mm;公差值為+0.3。精加工15它們的相互關系如下圖:
加工方向
16H11
15
1
五.撥叉叉軸孔切削用量、時間定額的計算
工序四 以φ25孔為精基準,粗鏜,半精鏜φ60孔,保證孔的精度達到IT12。
1.切削用量的計算
(1)粗鏜孔工步
1)背吃刀量 取ɑp=0.75mm(背吃刀量為加工余量的一半)
2)進給量的確定 由表5-29可取工序的每轉進給量f=0.3-1.0 mm/r。這里選擇f=0.8mm/r
3)切削速度的計算 工 件的材料為HT200,刀具為高速鋼鏜刀,由表5-29,切削速度可取為v=20-35 m/min,由公由公式(5―1)得,可求得該工序鉆頭的轉速,由此可選擇臥式鏜床T68??扇∞D速n=960r/min, 由此轉速代入公式(5―1),可求得該工序的實際鏜削速度=179.4m/min
(2)半精鏜工步
1)背吃刀量 取ɑp=0.25mm
2)進給量的確定 由表5-29可取工序的每轉進給量f=0.2-0.8mm/r.這里選擇0.6 mm/r
3)切削速度的計算 由表5-29,切削速度可取為v=25-40m/min,由公由公式(5―1)得,可求得該工序鉆頭的轉速,由此可選擇臥式鏜床T68??扇∞D速n=960r/min, 由此轉速代入公式(5―1),可求得該工序的實際鏜削速度.
2.時間定額的計算
(1)基本時間tm的計算
1)鏜撥叉φ60孔
根據表5-39中的鏜孔基本時間計算公式可求出該工序的基本要求,式中L=12mm,= ,一般當=90度時,=2~3,這里取=2,=3~5, 這里取=4,=單件小批生產時的試切附加長度。i 為進給次數,在本題中為一次。=f X n=960r/min X 0.8mm/r=,
將上述的結果代入公式,則該工序的基本時間是=0.025min=1.5s
2)半精鏜鏜撥叉φ60孔
根據題意,半精鏜與粗鏜的分別是進給量f不同,f=0.6mm/r,因此=f X n=960r/min X 0.6mm/r=576, 將上述的結果代入公式,則該工序的基本時間是=0.033min=2s.
所以總基本時間=+=3.5s
(2)輔助時間tf 的計算
輔助時間tf 與基本時間的關系為tf =(0.15-0.2),這里取tf =0.2,則各工序的輔助時間分別為:
粗鏜的輔助時間:tf =0.2=1.5X0.2=0.3s
半精鏜的輔助時間:tf =0.2=2X0.2=0.4s
所以總輔助時間tf=tf1+tf2=0.3+0.4=0.7s
(3)其他時間計算
除了作業(yè)時間以外,每道工序的單件時間還包括布置工作地時間、休息與生理需要和準備與結束時間,,但是撥叉為大批量生產,準備和結束的時間甚微,可以忽略不算,,布置工作地時間tb是作業(yè)時間的2%-7%,這里取5%,休息與生理需要時間tx 是作業(yè)時間的2%-4%,這里取3%,則可知道:
粗鏜的輔助時間: 5%×(tj+tf)= 5%×(3.5+0.7)=0.21s
半精鏜的輔助時間: 3%×(tj+tf)= 3%×(3.5+0.7)=0.126s
綜合上述知,單件時間定額: ]
tdj=tj+tf+tb+tx+tz= 3.5+0.7+0.21+0.126=4.536s
六.機床夾具設計
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時,為了使工件在該工序所加工的表面能達到規(guī)定的尺寸和位置公差要求,在開動機床進行加工之前,必須使工件占有一正確的位置,并保證在加工過程中能夠保持定位位置不變.為此,必須對工件進行定位和夾緊.
1.夾具設計應考慮的問題
本夾具是用來鏜φ60孔,加工本道工序時,應注意該工藝孔應與φ25孔由一定的同軸度要求,為保證形位公差,需要在加工時用應用φ25孔為精基準;該零件的尺寸精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應保證該夾具與零件之間由良好的接觸關系。在設計夾具時,主要應考慮如何定位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如何才能減低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2.定位方案設計
按照加工要求,工件上應該被限制的自由度均要被限制.根據所加工的撥叉零件的尺寸及工作要求,加工撥叉叉軸孔時,工件以Φ25H7及Φ60H12孔端面和側板為定位基準,在長圓柱銷,浮動支承塊和擋銷尚實現完全定位,采用DQG型汽缸通過對稱布置的兩套鉸鏈機構和壓板加緊工作,綜上所述知,工件的的六個自由度被完全限制,工件已實現完全定位.
3.工件誤差分析計算
定位誤差由基準不重合誤差Δjb和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Δdb兩部分組成,定位誤差的大小是兩項誤差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代數和,即Δdw=Δjb+Δdb.
基準不重合誤差Δjb:由于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不重合,查標準公差值表得工件擋銷的標準公差為0.62mm,即極限偏差為±0.3.由于夾緊力的作用,工件總是靠近擋銷,所以Δjb=0.5×0.31=0.15mm.
查機械制造技術基準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85-10得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Δdb=0.015mm.
所以,Δdw=Δjb+Δdb=0.15+0.015=0.165mm.
4.導向元件設計
鉆床夾具的導向元件為可換鉆套,它的作用是確定刀具相對夾具定位元件的位置,并在加工中對鏜刀等加工刀具進行引導,防止刀具在加工中發(fā)生偏斜.
(1)鉆套高度:鉆套高度與所鉆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剛度、工件表面形狀等因素有關.鉆套高度H越大,刀具的導向性越好,但刀具與鉆套的摩擦越大,一般取H=(1~2.5)d,所以H=1×59.5~2.5×60mm=59.5~150mm.查《機械制造技術基準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9-10可取快換鉆套的高度H=45mm.
(2)排屑間隙h值應適當選取,上值太小時,切屑難以自由排出,使加工表面被損壞;h值太大時,會降低鉆套的導向作用,影響加工精度.加工鑄鐵時,h=(0.3~0.7)d=0.3×59.5~0.7×60mm=17.85~42mm.查《機械制造技術基準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9-10可取排屑間隙h=16mm.
(3)確定鉆套位置尺寸和公差
鉆套位置尺寸以工件相應尺寸的平均尺寸為基本尺寸,其公差取為工件相應尺寸公差的1/5~1/2,偏差對稱標注.由夾具可知:工序尺寸(鉆套中心線與外壁的距離)L=70,而尺寸公差?。?.07×(1/5~1/2)mm,取+0.035mm,則鉆套的位置尺寸為L=(70+0.035)mm
5.夾緊裝置設計
在加工過程中,工件會受到切削力、離心力等外力的作用,為了保證在這些外力作用下,工件仍能在夾具中保持定位的正確位置而不致發(fā)生位移或產生振動,在夾具結1.構中都必須設置一定的夾裝置,把工件壓緊在定位元件上.
(1)夾緊裝置的組成
DQG型汽缸(動力裝置),夾緊元件,鉸鏈杠桿機構(中間傳動機構)
(2)對夾緊裝置的基本要求:
1)夾緊時不破壞工件在夾具中占有的正確位置;
2)夾緊力要適當,既要保證工件在加工過程中定位的穩(wěn)定性,又要防止因夾緊力大損傷工件表面及產生夾緊變形;
3)夾緊機構操作安全、省力、夾緊迅速;
4)夾緊機構的復雜程度、工作效率與生產類型相適應.結構應盡量簡單,便于制造與維護;
5)具有良好的自鎖性能.
(3)夾緊力的作用點的設計原則:
1)應落在支承元件上或幾個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平面內;
2)應落在工件剛性較好的部位上;
3)應盡可能靠近加工面.
(4)夾緊力的方向:
1)作用方向應垂直于工件的主要定位基準,以保證加工精度;
2)作用方向應有利于減少所需的夾緊力的大小.
綜合上述,選擇夾緊力的作用點在Φ60H12孔的上下端面。
6. 夾緊力與切削力的計算
由于撥Φ60孔在同一夾具上完成粗鏜-半精鏜加工,加工過程中不拆工件,且粗鏜所需的力大于半精鏜的力,所以確定夾緊力只需確定粗鏜時所需的夾緊力.
因為考慮到零件的夾緊需要軸向和徑向定位,所以選用鉸鏈杠桿夾緊機構,查表10-1,夾緊力由于工件擴孔時所需的周向切削力遠大于軸向力,故確定夾緊力時只需要計算粗鏜刀作用在工件上的轉距,軸向力可憑經驗予以保證.
(1)切削力的計算,由《金屬加工機械手冊》查出,切削力P=204ts0.75kp ,其中t=0.75,s=0.8,kp=k1×k2×k3×k4×k5而且對于鏜刀k1=1.24,k2=1.0,k3=1.15,k4=1.0,k5=1.0,代入得kp=1.43.再把結果代入切削力公式P=204ts0.75kp =204×0.75×0.850.75×1.43=185N
(2)夾緊力的計算
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10-1可查出,夾緊力公式,其中k=3,L=10,H=12,f=0.2,代入公式得=462.5N
7.夾具體的設計
夾具休是夾具的基礎件,夾具上所有的組成部分都必須最終通過這一基礎件聯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夾具體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安裝穩(wěn)定、結構工藝性良好、便于清除切屑.
(1)夾具材料及制造方法
根據使用要求,夾具體用鑄造方法制造,材料為HT200.
(2)夾具體外形尺寸
由《機械制造技術基準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11-1可得夾具體的基本尺寸如下表:
表1 夾具體結構基本尺寸的經驗數據
夾具體結構部分
經驗數據
夾具體壁厚h
25mm
夾具體加強肋厚度
16mm
夾具體加強肋高度
60mm
夾具體壁與壁連接的鑄造圓角
5mm
(3)鑄造夾具體的技術要求
1)鑄件不許有裂紋、氣孔、砂眼、疏松、夾渣等鑄造缺陷。澆口、冒口、結疤、粘砂應清楚干凈。
2)鑄件在機械加工前應經時效處理。
3)未注明的鑄造圓角R(3-5)mm。
4)鑄造拔模斜度(鑄件在垂直分型面的表面需有拔模斜度)。
5)由《機械制造技術基準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11-2可得夾具體座耳結構尺寸如下表:
螺栓直徑
D
D1
R
R1
L
H
b
12
14
30
7
15
20
36
4
參考文獻
1.《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鄒青 主編
2.《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于駿一 鄒青 主編
3.《互換性與測試技術基礎》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王伯平 主編
4.《切削手冊》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艾興 肖詩綱 主編
5.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馮辛安 主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