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
《(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9 戊戌變法 專題檢測(九) 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1.“甲午戰(zhàn)爭以后,由于中國當時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命運,許多有識之士開始更積極全面地向西方學習?!奔孜鐟?zhàn)爭后向西方學習的進步思想的主流是( ) A.中體西用 B.變法圖強 C.民主共和 D.民主與科學 答案 B 解析 維新變法出現(xiàn)在甲午戰(zhàn)爭后,是民族危機加深之后中國人的對策,故B正確。 2.(2017杭州高二期末)近代某思想家曾說:“余聞東西之人,盛稱泰西者,莫不曰其國大政事、大征伐皆舉國會議,詢謀僉而后行。其薦賢授能,拜爵敘官,皆以公選。其君臣上下,無疾苦不達之隱,無壅遏不宜之情。”下列思想與之吻合的是( ) A.洋務(wù)派的“中體西用”思想 B.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 C.維新派的“君主立憲”思想 D.激進派的“民主科學”思想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其國大政事、大征伐皆舉國會議”可知國家大權(quán)掌握在議會手中,與維新派的“君主立憲”思想相符,故C項正確。 3.(2018珠海模擬)這一時期,“家家言時務(wù)”“人人談西學”的現(xiàn)象蔚然成風,以建立近代國家為指向的“國民”“國權(quán)”“國恥”等名詞成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國自強”成為思想界的共識。該歷史現(xiàn)象應(yīng)出現(xiàn)在( ) A.洋務(wù)運動時期 B.維新變法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國民大革命時期 答案 B 解析 維新變法時期向西方學習上升到政治制度層面,符合材料內(nèi)容,故B項正確。 4.(2017吉林高二檢測)在百日維新期間,山東煙臺牟平的學子張子昭得知變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當即手寫血書,痛罵康、梁。在維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應(yīng)是( ) A.設(shè)立京師大學堂 B.廢除八股文 C.派留學生出國留學 D.在各地設(shè)立中小學堂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題,要注意材料中的“學子”。當時的讀書人,讀的是四書五經(jīng),期望通過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變法的法令中,明確規(guī)定廢除八股,觸動了諸多讀書人的利益。 5.讀下圖,圖中內(nèi)容是著名學者虞和平對某一事件的評價。這一事件是( ) A.洋務(wù)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 答案 C 解析 洋務(wù)運動局限在經(jīng)濟方面,不是全民的現(xiàn)代化動員,故A錯誤;義和團運動既非現(xiàn)代化動員,也非科學民主啟蒙,故B錯誤;戊戌變法內(nèi)容則較廣泛,涉及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層面,故C正確;新文化運動主要是思想,未涉及經(jīng)濟也非經(jīng)濟倫理,故D錯誤。 6.(2017廣州高二檢測)近代某報刊曾報道:“聞近月以來,凡都中士大夫有談及西學新法者,同僚之中均聞而卻避。蓋恐人指之為康黨,以致罹于法網(wǎng)。故自同文館以外,竟無人再敢言聲光化電之學,念愛皮西提之音?!边@一社會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 A.頑固勢力的反撲 B.民族矛盾的尖銳 C.洋務(wù)運動的失敗 D.民眾的盲目排外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談及西學新法者……聞而卻避。蓋恐人指之為康黨,以致罹于法網(wǎng)”這些關(guān)鍵信息表明了維新變法已經(jīng)發(fā)生并且失敗,究其原因還是在于頑固派的破壞,故A正確;其他選項與材料無關(guān)。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第7題18分,第8題18分,第9題20分,第10題20分,共76分) 7.(2017吉林高二檢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戊戌維新運動,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敗。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陳寶箴、黃公度(黃遵憲)等都是政治家,資望才學,為舊派所欽重,凡所措施,有條不紊,成效卓著,反對者雖叫囂咒罵,而事實俱在,不容抹殺。在北京所以失敗,因康有為、梁任公(梁啟超)等都是言論家,資望不足,口出大言,而無實際,輕舉妄動,弱點畢呈,一百日間,竟為光緒下變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緒覺悟康有為之不足恃,以駐日本欽差大臣之職予以公度,而不予有為,三詔嚴催公度攢程赴京,以圖挽救,而時機已失,京變作矣。——《梁啟超傳》 材料二 近來仰窺皇太后圣意,不愿將法盡變,并不欲將此輩荒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用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朕亦豈不知中國積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輩所誤。……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俾舊法可以全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進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zhuǎn)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圣意。 ——《光緒大事匯鑒》 (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6分)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評析梁啟超的認識。(12分) 答案 (1)原因:改革家威望不足;變法過急,缺乏成效;用人不當;失去改革時機,導致政變發(fā)生。(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2)梁啟超的認識:注重思想宣傳,輿論鼓動;變法要迅速推行。(答出其中一點即可) 評析:一方面,梁啟超的認識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迫切改變中國落后局面的熱情。但另一方面,他沒有看到變法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如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薄弱,缺乏經(jīng)濟基礎(chǔ);也忽視了頑固派勢力強大,維新派力量弱??;依靠沒有實權(quán)的皇帝,變法難以貫徹實施;僅限于上層,忽視民眾力量;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深重,缺乏改革環(huán)境。在變法過程中,不講策略,沒有成熟的可行性方案。(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解析 第(1)問,據(jù)材料一“因康有為、梁任公(梁啟超)等都是言論家,資望不足”得出改革家威望不足等;第(2)問,結(jié)合所學,從注重宣傳、變法要迅速等幾個角度回答即可;評析注意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 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為曾指出:清朝“握樞密之任者,惟軍機處數(shù)人。此外,則諸部只見紙冊,千官皆同閑人”?!耙约壸鸨叭喂佟保耙宰迦喂佟?。即揚滿抑漢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級官員的“捐納制”。致使大批德才皆無之人為官一世,“國未嘗資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x自《康南海官制議》 材料二 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guān)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愘琮垺秹艚锻るs記》 著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wù)王大臣會同妥速議奏,所有翰林院編檢、各部院司員、大門侍衛(wèi)、候補候選道府州縣以下官、大員子弟、八旗世職、各省武職后裔,其愿入學堂者,均準入學肄業(yè),以期人才輩出,共濟時艱?!?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發(fā)布《定國是詔》 (1)據(jù)材料一,概括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10分) (2)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戊戌變法期間整頓吏治的措施。(8分) 答案 (1)弊端:官僚機構(gòu)臃腫,人員冗繁(冗官);選用官員的方式落后(揚滿抑漢);官員的素質(zhì)低下。(任答兩點即可) (2)措施:精簡機構(gòu),裁撤冗員;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興辦學堂,培養(yǎng)人才;舉薦新政人才。(任答三點即可) 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維新運動期間,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確的認識:教育“不當僅及于士,而當下達于民;不當僅立于國,而當遍及于鄉(xiāng)”“必使四萬萬之民皆出于學”……戊戌時期,出現(xiàn)了最早的國人自辦的女?!?jīng)正女學堂,出現(xiàn)了中國第一所近代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從1895~1898年,出現(xiàn)各類新報刊約60種,多由國人自辦,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時務(wù)報》,銷量逾萬,“此報名貴已極,讀書人無不喜閱”。 ——摘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谀莻€時期的新式學堂里,出過黃興、蔡鍔那樣民主革命的風云人物。而短時間里紛紛興起的學會,則兼有學術(shù)與政治兩重意義。它不但使習慣于一家一戶的中國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為廣開中國的民智而介紹西方的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據(jù)材料一,歸納維新人士的教育觀念,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其產(chǎn)生的主要政治背景。(7分) (2)據(jù)材料一、二,概括維新變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舉措并分析其作用。(7分) (3)綜合上述材料,請你以維新變法為例,簡要說說文化教育與政治變革的關(guān)系。(6分) 答案 (1)觀念:全民教育。 背景:面臨瓜分危險,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舉措:興學堂;辦報刊;立學會。 作用:制造輿論,宣傳維新思想;孕育民主革命力量;啟發(fā)民智,擴大政治參與。 (3)關(guān)系:文化教育舉措推動維新變法;維新變法促進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10.(2017南京、鹽城模擬)“易服”是戊戌變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guān)問題。 材料一 戊戌維新時期,康有為在其奏議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易服”。他認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中國“守舊者固結(jié)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風俗,新政亦不能行”。這種近乎形式主義的看法背后,卻有其深刻的道理。中國以禮教立國,服飾決不僅僅是民族的外觀,而帶有深刻的禮的烙印,從服飾上映襯出來的是特權(quán)、等級和道德信念。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二 仍以“易服”為例,當時戊戌變法已進入攻堅階段,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矛盾已呈白熱化狀態(tài)。改革有很多工作要做,維新派需要建立強有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變法大業(yè)更離不開強大的社會群眾基礎(chǔ)做后盾。康有為貿(mào)然拋出“易服”主張,讓人們脫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長袍馬褂,換成西裝革履。且不說從審美角度上看,當時的人們是否能夠接受,就是從更換服裝的費用上來說,很多家庭也是一時難以負擔的,所以,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抵制。——余音《百年黃昏:回到戊戌變法歷史現(xiàn)場》 (1)據(jù)材料一,分析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主張易服的原因。(6分) (2)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易服”受到抵制的原因及影響。(8分) (3)從社會史觀的角度評價維新變法的這一措施。(6分) 答案 (1)原因:受傳統(tǒng)禮儀制度的影響;服飾背后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改革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原因:維新派缺乏對國情的了解;貿(mào)然實施、操之過急;國人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 影響:維新派威望降低,變法措施得不到群眾支持。 (3)評價:移風易俗順應(yīng)社會潮流,有利于社會進步;但這一變法措施的推行缺乏相應(yīng)的社會環(huán)境。 解析 第(1)問,依據(jù)材料信息,從歷史影響、服飾變革的意義、改革需要等方面概括。第(2)問,“原因”依據(jù)材料信息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從變革方式的可接受程度、國人觀念等方面分析;“影響”依據(jù)材料信息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從對維新派社會認可度的角度分析。第(3)問,注意評價的角度是社會史觀,結(jié)合材料信息,從正反兩方面予以闡釋。-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全國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全國 通用版 2018 2019 高中歷史 專題 戊戌變法 檢測 人民 選修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392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