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輪復習 選擇題保分練:單選3合1練9.doc
《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輪復習 選擇題保分練:單選3合1練9.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輪復習 選擇題保分練:單選3合1練9.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單選3合1練九 (25分鐘 108分) 一、第1組(36分) 1.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質粒是獨立于細菌擬核之外,具有復制能力的細胞器 B.同一人體中肝細胞、白細胞等體細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C.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都很發(fā)達 D.吞噬細胞的溶酶體可合成、儲存各種水解酶,可分解侵入細胞的多種病菌 2.玉米株色的紫色(A)對綠色(a)為顯性,該對基因位于第6號染色體上。將經X射線照射的紫株玉米的花粉授給綠株玉米,F1中出現(xiàn)1%的綠株。F1紫株和綠株的第6號染色體的檢測結果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親本中紫株的基因型為Aa,綠株的基因型為aa B.X射線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C.F1紫株的基因型為Aa,F1綠株的基因型為aa D.F1紫株和綠株雜交,F2有4種基因型,2種表現(xiàn)型 3.根瘤菌共生于豆科植物根部,形成肉眼可見的根瘤。植物為根瘤菌提供水、無機鹽及有機物,根瘤菌內的固氮酶可將N2轉變?yōu)榘币员阒参锢?但氧氣過多會破壞固氮酶的結構。根瘤中的豆血紅蛋白是由植物和根瘤菌共同合成的,具有吸收和釋放氧氣的能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根瘤菌的同化作用類型為自養(yǎng)型 B.豆血紅蛋白可調節(jié)根瘤中的氧氣含量 C.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變可能影響固氮酶的結構 D.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共生關系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 4.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又被稱為“青春痘”。雄性激素可與皮脂腺細胞內的受體結合并進入細胞核,引起脂質分泌。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導致脂質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瘡。由于毛囊內的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瘡通常會伴隨炎癥的發(fā)生。青少年由于學業(yè)壓力大,是痤瘡的常發(fā)人群。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痤瘡丙酸桿菌是一種厭氧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來自細胞質 B.雄性激素的受體在細胞內,通過調節(jié)脂質合成代謝影響脂質的分泌 C.痤瘡患者體內通常能檢測到抗痤瘡丙酸桿菌抗體的存在 D.痤瘡發(fā)生的原因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和痤瘡丙酸桿菌異常增殖 5.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干旱處理后某植物葉片內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長素(IAA)、乙烯(Z)和脫落酸(ABA)的含量變化如下圖所示。據此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隨著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減少 B.干旱環(huán)境下脫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的生長減緩 C.干旱環(huán)境中生長素減少與其光合作用減弱相適應 D.重度干旱條件下,葉片中大量減少的激素只有赤霉素和生長素 6.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群落演替過程中,一個群落取代另一個群落是指優(yōu)勢取代 B.“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種群落演替現(xiàn)象 C.在群落演替過程中,最先出現(xiàn)的動物是植食性動物 D.群落演替一定就是原有物種的恢復 二、第2組(36分) 1.下列關于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缺氧時,生長素從頂芽運輸?shù)絺妊康乃俾蕼p慢 B.T細胞釋放淋巴因子的方式與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的方式不同 C.同一種物質進出不同細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D.同一種物質進出同一細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2.在一定條件下,下列關于某葉肉細胞內葉綠體和線粒體生理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照下葉綠體和線粒體直接為對方利用的物質有O2、CO2和葡萄糖 B.光照下兩者的[H]發(fā)生氧化反應時都釋放能量供各項生命活動利用 C.若突然增加光照強度,則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5和ADP都減少 D.若突然增加CO2濃度,則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和ADP都增加 3.原癌基因導致細胞癌變的三種方式如下圖所示。據圖判斷合理的是( ) A.a、b產生變異的根本原因是染色體結構變異 B.b、c產生的變異類型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 C.a、c產生的變異必然導致基因數(shù)目的改變 D.三種方式均可導致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數(shù)量增多 4.胰島素是由51個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的含2個肽鏈的蛋白質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胰島素基因中的2條核糖核苷酸鏈同時轉錄成2條mRNA,分別翻譯出1條肽鏈 B.核糖體與胰島素mRNA結合的部位有2個tRNA的結合位點,翻譯共需51種tRNA C.與胰島素基因結合的RNA聚合酶以胞吞方式進入細胞核,體現(xiàn)了核膜的結構特點 D.胰島素基因中替換3個堿基對后,遺傳信息發(fā)生了改變,合成的胰島素可能不變 5.根據作用效果可將神經遞質分為興奮性神經遞質(如乙酰膽堿)和抑制性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電信號刺激會使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說明生物膜能進行信息轉化 B.神經遞質都是在高爾基體內合成的小分子有機物,儲存于突觸小泡中 C.乙酰膽堿會提高突觸后膜對Na+的通透性,產生內正外負的電位變化 D.5-羥色胺與受體結合后不能被及時分解將導致突觸后神經元持續(xù)抑制 6.1980年美國西南的St Helens 火山災難性爆發(fā)?;鹕交倚纬闪说蜖I養(yǎng)、劇烈干旱、地表運動頻繁的景象。在火山口附近的森林線上選取幾個地點分別設立了永久樣地,檢測了火山爆發(fā)后物種數(shù)量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山爆發(fā)殺死了森林線上的所有生物,所以1980年開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1980年到1982年期間不存在種間競爭,種間競爭在1982年以后才出現(xiàn) C.從圖中可看出本地區(qū)的相對環(huán)境容納量(K值)大約為20 D.此生態(tài)系統(tǒng)早期的能量來源于火山灰 三、第3組(36分) 1.下列有關細胞內物質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真核細胞的rRNA是在細胞核內通過轉錄形成的,與核仁有關 B.生長素、促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合成都發(fā)生在附著于內質網的核糖體上 C.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質只能在免疫細胞中合成 D.在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等部位,丙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yōu)樯L素 2.經誘變、篩選得到幾種基因A與基因B突變的酵母菌突變體,它們的蛋白質分泌過程異常,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出現(xiàn)不同突變體說明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 B.可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蛋白質的分泌過程 C.基因A、B雙突變體的蛋白質沉積在高爾基體 D.基因A、B的突變會影響細胞膜蛋白的更新 3.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shù)恼f法,錯誤的是( ) A.當細胞原生質層兩側溶液濃度相等時,也有水分子的跨膜運輸 B.將裝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質壁分離現(xiàn)象可能不會再發(fā)生 C.在逐漸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D.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促進葡萄糖運出肝細胞 4.丙肝病毒(HCV)的正鏈RNA(HCV-RNA,由a個核苷酸組成)能編碼NS3等多種蛋白質,NS3參與解旋HCV-RNA分子,以協(xié)助RNA的復制。正鏈RNA復制時,先合成出該RNA的互補鏈,再以互補鏈為模板合成該正鏈RNA。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個正鏈RNA復制n次,消耗的核苷酸數(shù)為na B.翻譯時,轉運NS3起始端氨基酸的tRNA中含有反密碼子 C.HCV的遺傳物質是正鏈RNA,分子內可能含有氫鍵 D.HCV-RNA在復制和翻譯過程中遵循的堿基配對方式不存在差異 5.尿崩癥患者的腎臟不能保留水分,臨床上表現(xiàn)為排出大量低滲尿液,依據病變部位可分為中樞性尿崩癥和腎性尿崩癥。下圖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液滲透壓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正常人的尿液滲透壓變化可用曲線 Ⅰ 表示,起對照作用 B.中樞性尿崩癥患者的尿液滲透壓變化可用曲線Ⅱ表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滲透壓升高 C.腎性尿崩癥患者的尿液滲透壓變化可用曲線Ⅲ表示,其體內抗利尿激素不能發(fā)揮正常作用,但含量與正常人相同 D.尿崩癥患者體內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偏高,尿量偏大 6.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檢測脂肪時,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處理花生子葉目的是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B.在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時,利用無水乙醇作為有機溶劑提取色素 C.低溫與秋水仙素均能抑制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調查紅綠色盲的發(fā)病率時,應在患者家系中重復調查幾次,以減小實驗誤差 單選3合1練九 一、第1組 1.C 解析 質粒是環(huán)狀DNA分子,不是細胞器,A項錯誤。肝細胞、白細胞等是由同一個受精卵經有絲分裂形成的,核DNA含量相同,但細胞質中的DNA含量不一定相同,同時成熟紅細胞內沒有細胞核及多種細胞器,即無DNA,B項錯誤。固醇類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脂質,內質網與脂質的合成相關,故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都很發(fā)達,C項正確。水解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其合成場所是核糖體,D項錯誤。 2.D 解析 由圖可知,X射線照射紫株玉米的花粉后,導致1%的雄配子第6號染色體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缺失,從而丟失了部分基因,導致F1中出現(xiàn)1%的綠株。由于F1中含2條正常6號染色體的表現(xiàn)為紫株,有1條6號染色體片段缺失的表現(xiàn)為綠株,且綠株只占F1的1%,故親本紫株的基因型為AA,綠株的基因型為aa,F1紫株的基因型為Aa,綠株的基因型為aO。F1紫株和綠株雜交,即AaaO,F2有4種基因型(Aa、AO、aa、aO),2種表現(xiàn)型(紫株、綠株)。 3.A 解析 植物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所以根瘤菌的同化作用類型為異養(yǎng)型,A項錯誤。豆血紅蛋白具有吸收和釋放氧氣的能力,可調節(jié)根瘤中的氧氣含量,B項正確。根瘤中的豆血紅蛋白是由植物和根瘤菌共同合成的,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變可能會影響豆血紅蛋白的功能,從而影響根瘤內的氧氣含量,而氧氣過多會破壞固氮酶的結構,C項正確。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共生關系是它們長期協(xié)同(共同)進化的結果,D項正確。 4.D 解析 痤瘡丙酸桿菌是一種厭氧微生物,且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體,沒有其他細胞器,所以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來自細胞質,A項正確。雄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固醇,可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故其受體在細胞內,雄性激素與受體結合后進入細胞核,引起脂質分泌增多,B項正確。據題干可知,痤瘡丙酸桿菌(抗原)進入機體,可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產生相應的抗體,C項正確。據題干信息可知,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導致脂質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瘡,與痤瘡丙酸桿菌異常增殖無關,D項錯誤。 5.D 解析 重度干旱條件下,葉片中大量減少的激素有赤霉素、乙烯和生長素,D項錯誤。 6.D 解析 群落演替是指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是優(yōu)勢取代,不一定是原有物種的恢復,A項正確,D項錯誤?!斑h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古道在沒人行走后所發(fā)生的次生演替現(xiàn)象,B項正確。動物必須依賴于植物提供的營養(yǎng),所以在群落演替過程中最先出現(xiàn)的動物一定是植食性動物,C項正確。 二、第2組 1.B 解析 生長素從頂芽運輸?shù)絺妊渴悄鏉舛忍荻冗M行的,運輸方式屬于主動運輸,缺氧時呼吸作用減弱,釋放能量減少,故會影響生長素從頂芽運輸?shù)絺妊康乃俾?A項正確。淋巴因子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由T細胞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出來,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的方式也是胞吐,B項錯誤。同一種物質進出不同細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C項正確。同一種物質進出同一細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鈉離子進入神經細胞的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鈉離子從神經細胞中出來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D項正確。 2.D 解析 葉綠體產生的葡萄糖不能直接進入線粒體,在細胞質基質分解為丙酮酸后才能進入線粒體,A項錯誤。光合作用中產生的[H]只能用于C3的還原,呼吸作用中產生的[H]在線粒體內氧化后釋放的能量供各項生命活動利用,B項錯誤。若突然增加光照強度,則短時間內產生的ATP和[H]增加,C3的還原增加,所以葉綠體中C5增加,C項錯誤。若突然增加CO2濃度,產生的C3增加,導致消耗ATP增加,則產生的ADP也增加,D項正確。 3.B 解析 由圖可知,引發(fā)癌變的三種方式中a屬于基因突變,b和c屬于染色體變異,A項錯誤。染色體變異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B項正確。a產生的是新基因,基因數(shù)目沒有改變,C項錯誤。由圖可以看到方式a表達的蛋白質活性增強,但數(shù)量沒有增多,D項錯誤。 4. D 解析 胰島素基因中有2條脫糖核苷酸鏈,但只以其中一條鏈為模板轉錄成一條mRNA,翻譯出2條肽鏈,A項錯誤。核糖體與胰島素mRNA結合,結合部位有2個tRNA的結合位點,翻譯形成胰島素的氨基酸是51個,但tRNA不一定是51種,B項錯誤。RNA聚合酶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C項錯誤?;蛑刑鎿Q3個堿基對后,遺傳信息發(fā)生了改變,但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合成的胰島素可能不變,D項正確。 5.B 解析 電信號刺激會使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將電信號轉變成化學信號,說明生物膜能進行信息轉化,A項正確。神經遞質的種類很多,在突觸前神經細胞內合成,儲存在突觸小泡內,并不都是在高爾基體內合成的,B項錯誤。乙酰膽堿屬于興奮性神經遞質,會提高突觸后膜對Na+的通透性,產生內正外負的電位變化,C項正確。5-羥色胺屬于抑制性神經遞質,若與受體結合后不能被及時分解,將會導致突觸后神經元持續(xù)抑制,D項正確。 6.D 解析 據圖可知,1980年森林線上存在著少量的物種,故1980年開始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A項錯誤。1980年到1982年期間存在種間競爭,種間競爭在1982年以后也存在,B項錯誤。從圖中可看出本地區(qū)物種的相對豐富度大約為20,環(huán)境容納量是相對于一個種群來說,C項錯誤。由“火山灰的低營養(yǎng)”可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早期的能量來源于火山灰,D項正確。 三、第3組 1.A 解析 真核細胞的rRNA是在細胞核內通過轉錄形成的,是核糖體的組成成分之一,而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A項正確。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附著于內質網的核糖體上合成的是分泌蛋白,B項錯誤。免疫活性物質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如唾液腺細胞)合成、分泌,C項錯誤。生長素是由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的,D項錯誤。 2.C 解析 蛋白質分泌時先經過內質網,后經過高爾基體,故基因A、B雙突變體的蛋白質應沉積在內質網中。 3.D 解析 當細胞原生質層兩側溶液濃度相等時,也有水分子的跨膜運輸,即達到水分子進出的動態(tài)平衡,A項正確。只有活細胞才能發(fā)生質壁分離,B項正確。在逐漸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液的濃度不斷增大,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C項正確。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促進葡萄糖進入肝細胞合成肝糖原,從而使血糖含量下降,D項錯誤。 4.A 解析 一個正鏈RNA復制n次,共合成出該RNA的互補鏈n條,形成該正鏈RNA n條,所以共消耗的核苷酸數(shù)為(2n-1)a,A項錯誤。轉運氨基酸的tRNA上存在反密碼子,B項正確。HCV是一種RNA病毒,其遺傳物質是正鏈RNA,分子內可能含有氫鍵,C項正確。HCV-RNA在復制和翻譯過程中只有RNA,沒有出現(xiàn)DNA,所以遵循的堿基配對方式不存在差異,D項正確。 5.C 解析 尿崩癥患者的腎臟不能保留水分,臨床上表現(xiàn)為排出大量低滲尿液,分析曲線可知圖中曲線Ⅰ的尿液滲透壓較高,可推知曲線Ⅰ代表正常人的尿液滲透壓變化,起對照作用,A項正確。曲線Ⅱ和Ⅲ代表尿崩癥患者,尿液滲透壓較低,曲線Ⅱ中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滲透壓升高,說明是抗利尿激素含量不足導致的,原因是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量不足,故表示中樞性尿崩癥患者的尿液滲透壓變化,B項正確。曲線Ⅲ表示腎性尿崩癥患者的尿液滲透壓變化,因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滲透壓并未改變,說明不是抗利尿激素含量不足導致的,病因可能是腎臟相應細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受體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發(fā)揮作用,與正常人相比,該病患者體內抗利尿激素含量偏高,C項錯誤。尿崩癥患者的腎臟不能保留水分,臨床上表現(xiàn)為排出大量低滲尿液,由此可推知尿崩癥患者尿量偏大,由于大量水分隨尿液排出,會導致患者體內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偏高, D項正確。 6.B 解析 檢測脂肪時,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處理花生子葉目的是洗去浮色,A項錯誤。葉綠體色素可以溶于有機溶劑而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或者丙酮提取色素,B項正確。低溫與秋水仙素均通過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不能抑制著絲點分裂,C項錯誤。調查紅綠色盲的發(fā)病率時,應該在人群中隨機調查,而調查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時,應該在患者家系中進行調查,D項錯誤。-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輪復習 選擇題保分練:單選3合1練9 2019 高考 生物 二輪 復習 選擇題 保分練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390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