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學 考點必練 專題02 物質的組成、分類知識點講解.doc
《2019高考化學 考點必練 專題02 物質的組成、分類知識點講解.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化學 考點必練 專題02 物質的組成、分類知識點講解.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考點二 物質的組成、分類 【知識講解】 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 1.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沒有數量意義,只論種類,不論個數。 原子:是化學變化最小的微粒。少數非金屬單質如:金剛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構成。金屬單質也可以認為由原子構成,但實際是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構成的。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它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某些非金屬單質(如:氫氣、氧氣、S8、Br2、I2和Ar等),氫化物(如氨氣、水等),酸酐(如SO2、SO3、P2O5等),酸(如硫酸等),和有機物等由分子構成的。 離子: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絕大多數鹽、強堿和某些低價態(tài)金屬氧化物是由離子構成的。 2.元素有兩種存在的形式,在單質中的元素稱為游離態(tài)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稱為化合態(tài)元素。 3.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混合而成,沒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 純凈物:由同種物質組成,具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 4.單質: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元素的游離態(tài)) 化合物: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元素的化合態(tài)) 5.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酸: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堿:電離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鹽: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6.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物質發(fā)生變化時,只是形狀或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而沒有新物質生成,這種變化叫做物理變化。發(fā)生物理變化時,物質的分子(或原子組合)保持不變。 化學變化:物質發(fā)生變化時,生成了新的物質,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發(fā)生化學變化時,物質組成中的原子(或離子)重新組合,生成了新的物質。化學變化場伴隨著物理變化,有放熱、吸熱、改變顏色、生成氣體和沉淀等現象。 7.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是指物質在物理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聚集狀態(tài)、氣味、熔沸點、密度和硬度等。 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和熱穩(wěn)定性等。 典例1(2017北京)古絲綢之路貿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的是 A.瓷器 B.絲綢 C.茶葉 D.中草藥 【答案】A 【解析】瓷器是硅酸鹽產品,主要成分是無機物;而絲綢、茶葉、中草藥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機物。答案選A。 8.物質的分類: 注意:判斷氧化物所屬類別時,一定要注意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②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兩性氧化物。 9.無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以無機化學反應中原子、分子重新組合形式的變化來分: (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2)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 (3)置換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4)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從反應中有無電子的轉移(電子得失或電子對的偏移)來分,還可以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注意: (1)只有可溶性堿才能由堿性氧化物與水化合生成,弱堿可用鹽與可溶性堿反應制得。弱堿加熱分解為相應的氧化物,可溶性堿加熱一般不分解。 (2)酸與鹽的反應一般遵循強酸指弱酸 堿與鹽、鹽與鹽的反應,一般均要可溶。 (3) 酸、堿、鹽之間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生成物中必須有氣體、沉淀和弱電解質生成。 典例2(2018屆河北省滄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量監(jiān)測)下列物質屬于化合物的是( ) A. 油脂 B. 蛋白質 C. 漂白粉 D. 酒精 【答案】D 典例3(2018屆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第一次聯合考試)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中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 D 名稱 分類 高分子化合物 弱電解質 純凈物 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納米碳管為碳的單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B.膽礬是CuSO4的結晶水合物,溶于水能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故B錯誤;C.“84”消毒液是NaClO的水溶液,為混合物,故C錯誤;D.聚乙烯塑料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故D正確;答案為D。 典例4(2018屆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第一次聯合考試)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地溝油經過加工處理后可用來制生物柴油和肥皂 B. 用填埋法處理未經分類的生活垃圾 C. 大量使用薪柴為燃料,踐行低碳生活 D. 含PM2.5(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的空氣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答案】A 典例5(2018屆陜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下表所列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符合下圖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X Y Z A 光導纖維 酸性氧化物 復合材料 B 苛性鈉 堿 化合物 C 化合物 電解質 純凈物 D 膠體 氣溶膠 分散系 【答案】B 【解析】A、光導纖維為二氧化硅,屬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是復合材料,選項A錯誤;B、苛性鈉是氫氧化鈉屬于堿,堿屬于化合物,選項B正確;C、電解質是化合物,化合物為純凈物,前兩者的圖示關系不符合,選項C錯誤;D、氣溶膠屬于膠體,膠體屬于分散系,前兩者的圖示關系不符合,選項D錯誤。答案選B。 典例6(2018屆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明礬凈水原理是氫氧化鋁膠粒能吸附水中雜質 B. 根據能否產生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膠體、溶液和濁液 C. 面粉廠、水泥廠“電泳除塵”是利用了膠體帶電 D. 利用過濾操作可以提純蛋白質溶液 【答案】A 典例7(2018屆湖北省襄陽市第四中學高三9月月考)對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①混合物:水玻璃、水銀、水煤氣 ②電解質:明礬、冰醋酸、石膏 ③酸性氧化物:CO2、Al2O3、SO3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異形體: C60、金剛石、石墨 ⑥干冰、液氯等都是非電解質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 C. ②⑤⑥ D. ②⑤ 【答案】D 【解析】水銀是純凈物,故①錯誤;Al2O3是兩性氧化物,故③錯誤;2H2是分子,1H、2H、3H互為同位素,故④錯誤;液氯是單質,液氯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⑥錯誤;選D。 典例8(2018屆貴州省畢節(jié)梁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或歸類中正確的是( ) A. 化合物:鹽酸、H2SO4、CaCl2、NaOH B. 同分異構體: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2、CH3C(CH3)3 C. 純凈物:水玻璃、膽礬晶體、液氯、硫酸 D.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氯乙烯、纖維素、蛋白質、淀粉 【答案】B 【解析】鹽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A錯誤;水玻璃是硅酸鈉的水溶液,是混合物,C錯誤;聚氯乙烯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錯誤;答案選B。 典例9(2018屆西省玉山縣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在下列現象或新技術的應用中,不涉及膠體性質的是 A. 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 B. 使用微波手術刀進行外科手術,可使開刀處的血液迅速凝固而減少失血 C. 清晨,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線 D. 在飽和氯化鐵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答案】D 典例10(2018屆江西省玉山縣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能使膠體發(fā)生聚沉。使一定量的膠體在一定時間內開始聚沉所需電解質的濃度稱作“聚沉值”,電解質的“聚沉值”越小其凝聚力越大;實驗證明,凝聚力主要取決于和膠粒帶相反電荷的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某膠體遇氯化鎂溶液或石膏水易發(fā)生聚沉,而遇食鹽水或Na2SO4溶液不易發(fā)生聚沉,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Na+使此膠體發(fā)生聚沉的“聚沉值”等于Ca2+、Mg2+ B. 該膠體分散質微粒帶正電荷 C. 該膠體遇氯化鋇溶液或Fe(OH)3膠體可發(fā)生聚沉 D. 該膠體的微粒直徑為10—7cm~10—9cm 【答案】C 【解析】A、膠體遇鹽鹵或石膏水易發(fā)生凝聚,而與食鹽水或Na2SO4溶液則不易發(fā)生凝聚,Na+使此膠體發(fā)生聚沉的“聚沉值”小于Ca2+、Mg2+,故A錯誤;B、該膠體遇鈣、鎂易發(fā)生聚沉,而遇鈉離子則不易發(fā)生聚沉,說明膠體的膠粒帶負電荷,故B錯誤;C、該膠體遇鈣、鎂易發(fā)生聚沉,說明膠體的膠粒帶負電荷,因此該膠體遇BaCl2溶液容易發(fā)生聚沉, Fe(OH)3膠體的膠粒是帶正電荷,也可使該膠體發(fā)生聚沉,故C正確;D、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介于1nm~100nm之間,即介于10—7m~10—9m之間,故D錯誤;故選C。 典例11(2018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A. 清晨,人們經常能看到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木枝葉所產生的美麗景象 B. 冶金廠常用高壓電除去煙塵 C. 泡沫滅火器中將Al2(SO4)3與NaHCO3兩溶液混合后,噴出大量泡沫,起到滅火作用 D. 在醫(yī)學上,使用“血液透析”治療疾病 【答案】C 典例12(2018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類依據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A. HNO3、濃硫酸、HClO都具有強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B. SO3、Na2O、Cl2的水溶液都能導電,但其本身都屬于非電解質 C. 漂白粉、福爾馬林、膽礬、冰水、王水、氯水都含多種物質,均為混合物 D. HCOOH、H2SO3、H2C2O4分子中均含有兩個氫原子,都是二元酸 【答案】A 【解析】A、HNO3、濃硫酸、HClO均具有強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選項A正確;B、SO3、Na2O的水溶液都能導電,但SO3屬于非電解質,Cl2的水溶液能導電,但氯氣屬于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選項B錯誤;C、漂白粉、福爾馬林、王水、氯水均為混合物,膽礬、冰水屬于純凈物,選項C錯誤;D、根據每個酸分子電離出的H+個數(而不是氫原子的個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故HCOOH是一元酸,H2SO3、H2C2O4都是二元酸,選項D錯誤。答案選A。 典例13(2018屆山東省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三第一學期階段考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膽礬、芒硝、冰醋酸都是純凈物,水玻璃、淀粉、酚醛樹脂都是混合物 B. 焰色反應、石油的分餾是物理變化,煤的干餾、石油裂化是化學變化 C.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D. 過濾、滲析、萃取、丁達爾效應都與粒子的大小有直接關系 【答案】D 【解析】A、只由一種物質構成的是純凈物,故膽礬、芒硝和冰醋酸是純凈物;由兩種以上物質構成的是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鈉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淀粉和酚醛樹脂的聚合度均是一個取值范圍,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故也是混合物,故A正確;B、焰色反應是一種元素的物理性質,石油的分餾無是利用各組分的沸點的不同、用加熱的方法將各組分分離的方法,故均為物理變化;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的過程為煤的干餾,故為化學變化,石油的裂化是用重油來生產輕質油的過程,故為化學變化,故B正確;C、只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為堿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均為金屬氧化物,故C正確;D、萃取是利用溶質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的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將溶質從另一種溶劑中提取出來的過程,故萃取和粒子大小無關,和溶解度有關,故D錯誤;故選D。 典例14(山西省康杰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下列現象或應用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A. 將鹽鹵或石膏加入豆?jié){中,制成豆腐 B. 冶金廠常用高壓電除去煙塵。 C. 泡沫滅火器中將Al2(SO4)3與NaHCO3溶液混合后,噴出大量泡沫,起到滅火作用 D. 向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稀硫酸,開始時產生沉淀,繼續(xù)滴加時沉淀溶解 【答案】C 典例15(2018屆江蘇省寶應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丁達爾效應 B.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元素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 C. 液態(tài)氯化氫不導電說明氯化氫是非電解質 D. 碳酸鈉固體溶于水放熱說明碳酸鈉的水解反應放熱 【答案】B 【解析】A.分散系的分類標準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故丁達爾效應應用于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不是它的本質特征,A錯誤;B.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轉移,而其表現特征是元素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B正確;C. 液態(tài)氯化氫不導電是因為液態(tài)氯化氫是分子,不存在離子,但氯化氫水溶液中存在氫離子和氯離子,因此液態(tài)氯化氫是電解質,C錯誤;D. 碳酸鈉固體溶于水放熱是綜合結果,但碳酸根(弱酸根)水解是吸熱過程,D錯誤。-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高考化學 考點必練 專題02 物質的組成、分類知識點講解 2019 高考 化學 考點 專題 02 物質 組成 分類 知識點 講解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389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