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語文 2.5《離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三語文 2.5《離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語文 2.5《離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語文 2.5《離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學目標] 一、思想目標: 1、理解《離騷》的思想內(nèi)容。 2、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知識目標: 1、了解《楚辭》、《離騷》的文學價值。 2、掌握“修 姱 ”、“羈”、“誶”、“怨”、“浩蕩”、“溘”、“尤”、“反”、“ 忳 ”等實詞以及“雖”、“兮”、“以”等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三、能力目標: 吟誦注意節(jié)拍、重讀和情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背誦古詩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賦與比的寫法; 2 、“香草美人”的意象體系。 3 、屈原的精神與理想在詩中的體現(xiàn)。 [教學方法] 講授法、誦讀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相關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開創(chuàng)了現(xiàn)實主義的詩風,與之相提并論的《楚辭》則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的詩風。所以,“風騷”就成了文學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楚辭》中的名篇《離騷》。(板書課題:《離騷》) 二、屈原與楚辭 1、 簡介屈原: (約前 339 —約前 278 ),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 平 ,字 原 ,又自云名 正則 ,字 靈均 。戰(zhàn)國楚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改革政治,東聯(lián)齊國,西抗強秦,其政治理想的內(nèi)容是“美政”。后遭讒去職,兩次被流放,因無力挽救楚國滅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投汨羅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 簡介“楚辭”: ① 詩體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形式而創(chuàng)作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騷”體。 ② 總集名。西漢劉向所輯,收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 朔 、王褒、劉向等人的詩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辭”以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溶化神話傳說,塑造鮮明形象;以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 三、 新授 1、解題: 《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最高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 “離”,通“罹”,“遭遇”義;“騷”,“憂愁”義?!半x騷”,即“遭遇憂愁”的意思。司馬遷解釋“離騷”為“離憂”;班固解釋為“遭遇憂患”;王逸解釋為“離別的愁思”;也有人解釋為“牢騷”?,F(xiàn)多采用班固的解釋。 《離騷》前半部分,作者反復傾訴其對于楚國命運的關懷,表達了他要求革新政治、與權貴集團斗爭的強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過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實現(xiàn)和失敗后欲以身殉的敘述,反映出他熱愛楚國的思想感情。作品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出積極浪漫主義的精神,對后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全詩 372 句, 93 節(jié), 2464 字,課文是節(jié)選。 2、課文朗讀,掃除文字障礙。 重點講解下列實詞的意義: 修姱 :修潔而美好。 羈: 喻指束縛、約束。 誶: 諫諍。 怨: 恨。(“恨”在文言中多為“遺憾”義) 浩蕩:多義詞,這里為“荒唐”義。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釋為“人生”) 溘: 突然。(“溘然長逝”中的“溘”即為此義。) 忍尤:忍受強加的罪過;尤:這里作“罪過”講。(“以儆效尤”中“尤”即此義;“怨天尤人”中的“尤”為“歸咎”義;“無恥之尤”中的“尤”為“特異”、“突出”義。)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講。 忳:憂悶。 岌岌:高聳的樣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險。) 陸離:修長的樣子。(“光怪陸離”中“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四、作業(yè) 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 指導朗讀 1 、注意節(jié)拍 如:長太息 / 以掩涕兮 余 / 獨 / 好修 / 以為常 雖 / 體解 / 吾 / 猶未變兮 豈 / 余心之 / 可懲 講解:一般每句二至四個節(jié)拍,隨文切分。 2 、注意延長 如: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顧以游目兮—— 講解:“兮”字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語氣詞“啊”,因此讀音要延長一些。 3 、注意重音 4 、注意感情 講解:在理解詩句含義的基礎上注意讀出感情。詩人在感嘆時要讀得深沉而有力,詩人在充滿理想時要讀得激越而昂揚;讀出詩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憤懣;還要讀出詩人在“眾女”種種丑態(tài)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高昂氣節(jié),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一往情深。 二、 整體把握 1、( 1-7 ): 述懷, 揭示“朝誶而夕替”之因,表達“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 2、( 8-13 ):反省,表現(xiàn)為追求美政、美德“雖體解吾猶未變”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懷。 三、課文賞析 1、第1節(jié):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前兩句發(fā)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艱難。“民生”也可理解為“人生”,即自嘆人生多艱。這兩句承上啟下。后兩句極寫不為楚君所容。為什么“朝誶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幾個: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B.靈修浩蕩,“終不察夫民心”。 C.“眾女嫉余之娥眉,謠諑謂余以善淫”。 D.“固時俗之工巧”“背繩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態(tài)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不群,“異道”難以相安,寧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從而揭示自己的情懷,表達“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 2、第2節(jié):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堅貞不屈。真可說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無恥小人對他的惡毒誣蔑,一會說他穿著奇裝異服,一會又說他面容姣好,肯定是個善淫之輩。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競相諂媚,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屈原下決心絕對不和他們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鷙鳥,孤傲、矯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就像方圓不能周,異道不相安一樣。在這里,屈原清楚地預感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句中“雖九死其猶未悔”和同出自于《離騷》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第3節(jié):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以善淫。 這幾句詩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為政治家和詩人的自我形象出現(xiàn)外,又?;没癁?,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修”有時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jié)了婚約,后來卻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終于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 4、第13節(jié):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這幾句詩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自知之明、自謀之熟、自勉之嚴、自決之勇,令人感慨萬分。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不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堅定。通過這一段情感的抒發(fā),詩人將構(gòu)成自己心靈世界悲劇性沖突的兩個面 ——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立、進取與退隱的對立,初步展現(xiàn)出來了,繼之又更加堅定地作出了選擇。 四、思想內(nèi)容 1、展示了詩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歷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轍;希望楚王“舉賢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國。 2、深刻揭露了楚國混濁的社會現(xiàn)實。詩人批評了楚王的反復無常、聽信讒言,更以激憤的心情揭露了楚國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惡嘴臉。 3、表現(xiàn)了詩人的高尚品格。熾熱的愛國激情、對美好情操的執(zhí)著追求、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堅強意志、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爭精神等等。 五、文章特色 1 、深刻的現(xiàn)實內(nèi)容與高度的浪漫主義藝術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 《離騷》作為一首宏偉瑰麗、令人回腸蕩氣的政治抒情詩,以大膽的想象、夸張和象征等手法,生動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國的現(xiàn)實斗爭,表現(xiàn)作者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深廣憂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語言特色。 以六字句為基本句式,加上虛字“兮”,參差變化,舒展自如;雙句押韻,節(jié)奏鏗鏘而活潑變化,抒情淋漓酣暢,聲情并茂;間以楚地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3、 賦的運用。 本篇的賦既用于敘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實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敘事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4、 比興手法。 屈原比興手法的運用,較《詩經(jīng)》亦發(fā)展了一大步。(重點分析“比”) ( 1 )王逸《楚辭章句》評《離騷》: 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 于 君…… ( 2 )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評《離騷》: 其行潔,故其稱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馬遷是如何評價屈原在《離騷》這首詩中所運用的比興手法的? 討論,明確: 王逸把《離騷》的意象體系分為三類:社會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話界的意象群。課文中的意象體系多為第一、二類,即主要以“香草美人”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達自己高潔的胸懷、美好的心靈。正如司馬遷所說的那樣:“其行潔,故其稱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為后代詩人作家所普遍借鑒,成為我國詩歌的抒情傳統(tǒng)。借景抒情、托物以諷、悲秋傷春成為唐詩宋詞的主調(diào),正說明了這種藝術創(chuàng)造的深遠影響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運用打比方來說理,如:“鷙鳥之不群兮”說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圓之能周兮”比 喻 君子與小人不同流合污;“ 偭規(guī)矩而改錯”比喻“黨人”破壞法制,等。 5、“移情”技法的運用 也就是說在這里實現(xiàn)了“我”與“物”的同化,作者對那些美好事物“蘭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陸離之佩”繽紛的“繁飾”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觀的欣賞上而是把自己的愛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內(nèi)心就活動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過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們就可以體會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說此時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經(jīng)變成了那一個個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這種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鄉(xiāng)愁》這首詩中所運用的,“鄉(xiāng)愁”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等就是移情的寫法,“花濺淚”“鳥驚心”也是移情的寫法,大家聯(lián)系起來體會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五、布置作業(yè) 1、 下列這副對聯(lián)說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2、 你最喜歡《離騷》中哪兩句詩,哪句或哪幾句詩引起了你的共鳴,屈原的愛國思想感情對你有什么啟發(fā)?請寫一篇 400 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點即可。 3、 課外閱讀《語文讀本》《屈原詩兩首》(《涉江》、《國殤》)。-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離騷 2019-2020年高三語文 2.5離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2.5 教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256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