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愁詩兩首》綜合資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鄉(xiāng)愁詩兩首》綜合資源(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鄉(xiāng)愁詩兩首》綜合資源
?課文說明
一、背景說明
這兩首詩有著相似的寫作背景。
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都在大陸,他們也都出生在大陸。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臺灣。席慕蓉1943
年出生于重慶,祖籍內蒙古,1949年由南京遷居香港,1954年赴臺。一方
面,兩位詩人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古典文學一往深情,極其鐘愛,他們承
繼了傳統(tǒng)文化中鄉(xiāng)愁這一永恒的主題,寫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
的政治原因,大陸和臺灣長期阻隔,而詩人又經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鄉(xiāng)
之情,不免經常流露出來。在兩位詩人的其他許多作品中,都彌漫著鄉(xiāng)愁
情緒。如余光中
2、的:
昨夜,/月光在沙上鋪一條金路,/渡我的夢回到大陸。(《舟子的悲
歌》)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發(fā)蓋著黑土
/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當我死
時》)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xiāng)愁的
滋味……(《鄉(xiāng)愁四韻》)
我是神經導電的大陸/飲盡黃河水也不能解渴/捫著脈搏,證實有一
顆心還沒死去/還吸收,還呼吸雷雨的空氣/我的血管是黃河的支流/中
國是我我是中國……(《敲打樂》)
席慕蓉的詩中也有不盡的鄉(xiāng)愁: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想著草原千里閃著金光/想著風沙呼嘯過大
漠/想著黃河岸啊
3、陰山旁/英雄騎馬啊騎馬歸故鄉(xiāng)(《出塞曲》)
敕勒川陰山下/今宵月色應如水/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長城謠》)
風沙的來處有一個名字/父親說兒啊那就是你的故鄉(xiāng)/長城外草原千
里萬里/母親說兒啊名字只有一個記憶/風沙起時鄉(xiāng)心就起/風沙落時鄉(xiāng)
心卻無處停息……(《狂風沙》)
就這樣一直走下去吧/在風沙的路上/要護住心中那點燃著的盼望/
若是遇到族人聚居的地方/就當作是家鄉(xiāng)……從斡難河美麗的源頭(《祖訓》)
二、詩歌解讀
1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
全詩共四節(jié),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后—后
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
4、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
段共同的特征: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后的夫妻分離—后來的母子死別
(這是一種特殊的“分離”)—現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生的
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xiāng)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后的船票
—后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這樣我們看到這首詩構思的巧妙,四節(jié)詩以
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fā),如油畫的著色,那色彩便是鄉(xiāng)
愁,一層層加深。小時候離家讀書,鄉(xiāng)愁惟有通過那小小的郵票以寫信的
方式,來向母親訴說心中的思念。這思念的對象既是母親,也是故鄉(xiāng)。在
這里,故鄉(xiāng)即母親,母親即故鄉(xiāng)。長大后,為生活所驅遣而奔走他鄉(xiāng),這
時候,除了對母親的思念,又增加了
5、對愛人的惦念,所以,那縷縷鄉(xiāng)愁,
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張張來來回回的船票。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后,鄉(xiāng)
愁都有所寄托與排遣。到后來,時空的隔離再也得不到溝通,一方矮矮的
墳墓,把我與母親一一生者與死者,永遠地隔開了!詩到了這里,感情加重,
悲劇氛圍更強,載不動,許多愁。而現在,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不僅把我
與祖國故鄉(xiāng)隔開了,而且無法逾越。到這里,詩人的鄉(xiāng)愁得到了升華,由
個人的故鄉(xiāng)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鄉(xiāng)愁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詩人表達出來后卻實現了物化,變
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樣,詩人的鄉(xiāng)愁就不
至于無所依附,而是投射于具體的對象上。這也是詩人
6、寫詩常用的一種技
巧:托物寄情,這種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增加詩作的藝術感染
力。“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正語反出,以一
種輕描和淡寫,使鄉(xiāng)愁濃縮于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反襯出濃烈的思
鄉(xiāng)情緒;“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表數量的詞語也運用得很準
確。
這首詩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結構上寓變化于統(tǒng)一,節(jié)與節(jié)、句與
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互相變化錯落,體現了自由
詩的特點;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
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基調。
2 .席慕蓉的《鄉(xiāng)愁》
席慕
7、蓉的故鄉(xiāng),在她詩中是在“長城外”“陰山下”的那個“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運的安排,她不在
那兒出生,也不在那兒長大,更不能回故鄉(xiāng)去看看(直到1989年在她46
歲時,才有機會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墒牵鳛槎嗲榈脑娙?,面對著人為的
山河阻隔,在遙遠的海島上,她與故鄉(xiāng)有割不斷的血脈聯系,故鄉(xiāng)是她精
神的歸宿,靈魂的家園。她只有在夢中,在詩中,寄托無限的鄉(xiāng)愁。
這是一首短詩,總共三節(jié)七行,卻別出心裁,詩味雋永。把鄉(xiāng)愁寫得
纏綿悱惻,令人唏噓感嘆??偟膩砜矗@首詩是詩人在當下的時間狀態(tài)下
對過去的懷想,三節(jié)詩大致按時間的先后順序來寫,第一節(jié)對故鄉(xiāng)月夜笛
8、
聲的描寫,有一種喜悅,有一絲憂愁;第二節(jié)寫離別故鄉(xiāng)時心中模糊的悵
惘;第三節(jié)寫離別后對故鄉(xiāng)綿綿無期的思念。三節(jié)詩,三個畫面,意境深
遠,被籠罩在鄉(xiāng)愁的悵惘中不能自已。一開始,詩人用月夜的笛聲來營造
整個詩的緩慢低回凄清的氛圍,把人帶進夢幻般的意境中;然后用一個新
奇的比喻,把故鄉(xiāng)的面貌比喻成一種模糊的悵惘,類乎通感的寫法,把對
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表達得獨特而有新意,脫離了俗套;而后詩人又以實注虛,
用故鄉(xiāng)的“面貌”和那種“悵惘”的心情比作“霧里的揮手別離”這一非
常具有畫面感的場景,使讀者進一步體會鄉(xiāng)愁的滋味;最后詩人點出鄉(xiāng)愁,
又用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比喻“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9、/永不老去”。詩人
用不可能的事(現實中并沒有那種永不老去的沒有年輪的樹)來比方,為
的只是說明:鄉(xiāng)愁在心中永遠揮之不去。詩作到此,戛然而止,一縷鄉(xiāng)愁
卻傳給了讀者。
在思想意蘊深度的開掘上,這首詩不如前一首那樣有明顯的升華;但
聯系特定的時代背景,這首詩對于那些兩岸長期阻隔,親人不得團圓的人
來說,照樣能產生情感上的強烈共鳴,所以它仍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關于練習
一、朗讀這兩首詩,回答下面的問題。
設題意圖:使學生了解這兩首詩藝術表現手法上的精彩之處,并談一
點自己的欣賞心得。
1 .這兩首詩用了哪些形象表現鄉(xiāng)愁?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
達效果?
余光中的
10、詩,用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種形象來表現鄉(xiāng)愁,同
時這也是詩人用來作為被比喻的對象;席慕蓉的詩,用了月夜的笛聲、霧
里的揮手別離和沒有年輪的樹這三種形象來表現鄉(xiāng)愁,同時,詩人把故鄉(xiāng)
的面貌比作霧里模模糊糊的揮手別離,把鄉(xiāng)愁比作沒有年輪的永不老去的
樹。這兩首詩的比喻,都把非常抽象的鄉(xiāng)愁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生動,富
有藝術感染力。
2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其結構美和音樂美表現在哪里?
這首詩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于統(tǒng)一的美。其音樂美則主要表現在回
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
3 .這兩首詩你更喜歡哪一首?說說你的理由。
設題意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立的看法。
答案略。
11、二、下面是現代詩人李廣田寫的一首《鄉(xiāng)愁》,與課文進行比較,說說
這三首詩各有什么特色。(詩見課本)
設題意圖:擴大學生閱讀視野,在相同題材作品的對比中深入理解課
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學生回答不了,讀一讀也可。
余詩:以時間的變化,選擇幾個具體的富含深意的形象,來層層推進
詩情的表達,最后將鄉(xiāng)愁上升到民族和國家的高度;
席詩:用三個典型的畫面和幾個有獨創(chuàng)性的比喻,來抒寫心中的鄉(xiāng)愁,
對故鄉(xiāng)永遠的懷念;
李詩:找尋一個獨特的角度,把故園的小池塘和蕭風中兩岸的蘆笛,
作為詩人產生鄉(xiāng)愁的引線,使鄉(xiāng)愁具有一種普遍的彌漫性;幾個意象,組
成清冷的畫面,極有藝術感染力。
三、背誦這
12、兩首詩。
設題意圖:讓學生積累名篇,培養(yǎng)語感,打好新詩鑒賞的基礎。
?教學建議
一、鄉(xiāng)愁是文學中常寫常新的題材。就詩歌體裁說,古代作家寫過很
多這類題材的好作品,現當代相當多的詩人也寫過同題詩。教師可以準備
一下,找?guī)资子写硇缘脑娮?,借以導入新課,也可作為學生課外學習的
材料。
二、適當聯系臺灣與大陸長期隔離這一政治現實來講解這兩首詩(尤
其是余光中的詩),這樣可以使詩歌獲得更深廣的歷史和現實內容。當然,
這兩首詩也承繼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現了海峽兩岸詩人文化上的認同感。
教學時要注意把握這一點,不必離開詩本身渲染這兩首詩的政治色彩。
三、余光中和席慕蓉是在大陸有較大影響
13、的詩人,教師可介紹學生課
外閱讀《余光中詩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和席慕蓉的《無怨的
青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進一步了解這兩位臺灣詩人。
四、加強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劃分如下,
僅供朗讀時參考。
鄉(xiāng)愁
小時候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xiāng)愁
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
14、起
故鄉(xiāng)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別離后
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有關資料
一、詩人簡介
1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現居臺灣。當代詩人和詩
評家。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1948年發(fā)表第一首詩作,次年隨國民
黨軍隊赴臺。1953年10月參加《創(chuàng)世紀》詩刊,致力于現代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
主要詩作有《鄉(xiāng)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詩集有《靈河》《石
室之死》《余光中詩選》等,詩論集有《詩人之境》《詩的創(chuàng)作與鑒賞》等。
其中《鄉(xiāng)愁》一詩,因為形象而深刻地抒發(fā)了游子思鄉(xiāng)的殷切感情并富有
15、時代感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贊賞。他的詩,兼取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
文學之精神,創(chuàng)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
綿,一唱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他被尊為臺
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他強調作家
的民族感和責任感,善于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中國小百科全書?文學與藝術》,團結出版社1995年版)
2 .席慕蓉
席慕蓉,1943年生于四川,祖籍內蒙古烏蘭察布,現居臺灣。當代詩
人、散文家。畢業(yè)于臺灣師大藝術系、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
詩集有《畫詩》《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
16、九篇》等。席慕蓉寫詩,為
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一個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
(《無怨的青春代序?此刻的心情》)。她的抒情詩情柔纏綿,詩意濃郁,讀之仿如步入一個“滿園郁香”的藝術世界。
二、重讀《鄉(xiāng)愁》(劉向東)
我喜愛《鄉(xiāng)愁》的另一個重要緣由,說得大些,是它讓我對古典詩詞
有了新的進一步的省認,說得小些再小些,是它使我看到模仿也是新詩出
新的一條途徑。
余先生善于繼承傳統(tǒng)詩詞,他的詩作,大多與繼承傳統(tǒng)有關,以《鄉(xiāng)
愁》最為典型。據吳奔星先生考證,《鄉(xiāng)愁》是在體裁風格上模擬南宋蔣捷
的《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
低,斷雁叫
17、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
階前點滴到天明?!?
細細讀來,余對蔣的承繼、借鑒是顯而易見的,但我確信,這種承繼
與借鑒實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而是新的思維與智力空間中的自覺地對一
種文化精神與理想的體察。一個詩人,怎么可能不受以往詩歌傳統(tǒng)的影響,
又怎么可能不依靠業(yè)已取得的藝術經驗和成就呢?搬著典籍往前翻,詩篇
一層摞著一層,青出于藍勝于藍的例子隨處可見。
如果我冒昧地把余先生這樣的承繼與借鑒也叫作“模仿”,我想對余先
生也不會有什么傷害的,因為誰也不能傷害《鄉(xiāng)愁》這樣出色的詩篇。學
著在體裁風格上模古人一把,再模今人一把,有什么可臉紅耳熱的呢,只
18、要能像余先生那樣干得好!
(選自《詩人喜愛的詩》,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三、《鄉(xiāng)愁》賞析(李元洛)
鄉(xiāng)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
多以鄉(xiāng)愁為主題的詩篇,《鄉(xiāng)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詩人,他的鄉(xiāng)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tǒng),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xiāng)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
19、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多l(xiāng)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游子的綿長鄉(xiāng)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庇腥绨俅ū枷驏|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v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保ā栋子窨喙稀沸颍┻@樣,詩人的《鄉(xiāng)愁》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的鄉(xiāng)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
20、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xiāng)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xiāng)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多l(xiāng)愁》
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fā)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xiāng)愁》以時間的
發(fā)展來組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靶r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這種表時間
21、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jié)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后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xiāng)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多l(xiāng)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于統(tǒng)一的美。統(tǒng)一,就是相對地
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tǒng)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
《鄉(xiāng)愁》共四節(jié)。每節(jié)四行,節(jié)與節(jié)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jié),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多l(xiāng)愁》的
音樂美,主要表現在回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xiāng)愁是一一”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xiāng)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