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八章 論述類閱讀 專題三 核心突破二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觀點態(tài)度講義(含解析).docx
《(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八章 論述類閱讀 專題三 核心突破二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觀點態(tài)度講義(含解析).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八章 論述類閱讀 專題三 核心突破二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觀點態(tài)度講義(含解析).docx(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核心突破二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觀點態(tài)度 ——去粗存精,據(jù)顯索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追光攝影寫鉛華 ①攝影術傳入中國的時間雖早,但在國人中被普遍接受卻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攝影是“奇技淫巧”的觀念在普通的中國人心中仿佛是一種“集體無意識”,攝影能“奪人魂魄”的思想在20世紀最初的十幾年中亦很有市場。而中國內(nèi)憂外患的國運,使得20世紀初期攝影和攝影研究在中國的發(fā)展更是舉步維艱。 ②所幸彼時的國內(nèi)新式學堂紛紛取代了傳統(tǒng)的科舉,國外留學更是成為一種風尚,在這個風云變幻的大時代中產(chǎn)生了一批新型的知識分子。這些新型知識分子對攝影所產(chǎn)生的濃厚興趣,是早期的攝影理論得以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依托??涤袨?、魯迅、劉半農(nóng)、豐子愷、張愛玲、老舍、冰心等主流學者和作家的介入,更是提升了攝影在全社會特別是“五四”一代學人心目中的影響力。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攝影逐漸從知識分子拓展到市民階層。小型鏡箱的普及、照相館的繁榮,使得市民階層得以廣泛接觸攝影,攝影逐漸擺脫了被國人“集體無意識”的命運。 ③攝影術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不僅一般報紙和雜志越來越離不開攝影圖片,許多時事、資訊、文學類報刊也與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據(jù)有報館廣告部工作經(jīng)歷的郎靜山回憶,“報社的照相銅版印現(xiàn)代化的技術精進后,1928年起每刊登一張新聞照片可以增加銷路一千多份”。在專業(yè)領域,攝影雜志和攝影畫報亦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從1925年到1949年,先后有20余種專業(yè)攝影期刊創(chuàng)刊,為攝影文論的發(fā)展提供了專業(yè)的學術平臺。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才客觀而完整地呈現(xiàn)了歷史的原貌,成為我們研究民國攝影理論的第一手資料。 ④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的大多為有錢有閑的高級知識分子階層或在校學生,他們以各種方式形成各種攝影團體。這些團體會定期舉辦展覽、出版畫冊和攝影集,這就形成了20世紀早期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除此之外,各級學校也以“攝影學會”的形式,開了專業(yè)攝影教育之先河。其形式往往是延聘業(yè)界專家來校指導實踐,使得很多著名攝影師走上了講壇,一些講稿、講義等隨后也經(jīng)過整理成為文論或教材,中國攝影由此邁出了重要的前進步伐。令人遺憾的是,高校里的攝影協(xié)會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也只是停留在一種業(yè)余活動、講演的層面,而沒有進入學校的正式課程,更無法發(fā)展為中國高等教育中的攝影專業(yè)。然而,盡管有缺憾,我們?nèi)圆豢煞裾J這些“東方藝術沙龍”給中國攝影注入了鮮活的血液。 ⑤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中國攝影研究的任務是“普及”而不是“提高”。即便是對于當時并非旨在談論技術的一些較為純粹的攝影理論研究者來說,其主要任務也是為攝影“正名”——即為“攝影是藝術”論據(jù)理力爭,而不太可能自覺地提出攝影理論或攝影學與其他學術領域進行對話的相關問題。但也正是早期攝影研究這種元氣淋漓的氣象,從一開始就孕育了此后中國攝影研究作為應用學科的學術品格,也成為我們解讀早期攝影發(fā)展歷程的重要學術資源。(有刪改) 1.分析文中“攝影逐漸擺脫了被國人‘集體無意識’的命運”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新式教育興起,新型知識分子的興趣使早期攝影理論得以發(fā)生和發(fā)展;(2)主流學者和作家的介入,提升了攝影在社會中的影響力;(3)小型鏡箱的普及、照相館的繁榮,使得市民階層得以廣泛接觸攝影。 2.第④段中的“東方藝術沙龍”的特點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參與人群:高級知識分子和在校學生。 (2)活動方式:舉辦展覽,出版作品,走進課堂。 (3)存在意義:雖然有所缺憾,但客觀上推動了攝影藝術在中國的普及。 3.怎樣才能提高中國的攝影研究水平?請聯(lián)系全文,簡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學校教育領域,推動攝影藝術成為學校的正式課程,在高等教育中開設攝影專業(yè);(2)在理論研究領域,自覺地提出攝影理論,研究攝影學與其他學術領域進行對話的相關問題;(3)繼續(xù)發(fā)揚中國攝影研究作為應用學科的學術品格,繼承和發(fā)展早期攝影發(fā)展歷程的學術資源。 歸納概括的四種方法: 1.摘取關鍵詞句 這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據(jù)題目指向,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找出相應的詞或短語,稍加整合,給出答案。此法的關鍵是篩選準確,不漏要點。 一個文段的關鍵詞句往往在段落的開頭,或是段落的起始句或終結句。有時也比較分散,需要考生對照題干要求,找出重要的文字信息,如內(nèi)涵豐富的詞語、中心句、過渡句、有指代性含義的代詞、提示性詞語等。在此基礎上認真思考,整合答案時保持概念的一致性,有時還需要保持段落之間邏輯關系的一致性,抓準關鍵詞句。 2.合并同類項 這里借用一個數(shù)學方法,在提取公因式的時候,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叫作合并同類項。在文段概括中,我們也會經(jīng)常遇到很多包含“同類項”的句子,只要把“同類項”內(nèi)容合并、提取即可。 3.去除修飾語 此法頗類似于分析句子成分時找句子的主干(主、謂、賓),去除修飾成分。 有時要求概括的對象是一個句群,道理也是一樣的。組成一個句群的若干個句子往往有主次之分,撇開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起輔助作用的句子(“修飾成分”),抓住居于核心地位的起統(tǒng)率作用的句子,就能完整準確地概括。 4.層次切分法 此法運用廣泛,且能保證概括準確,不漏要點,前提是細讀所給文段,依據(jù)論述對象準確切分層次,切分好層次后再運用摘取關鍵詞句、去除修飾語等方法來進行概括。 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就是作者通過文章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傾向,即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質疑什么,辯駁什么。這是文章的核心內(nèi)容,即論述文的中心論點、分論點及某些結論。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在文中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各異:有的直接,有的間接;有的明顯,有的隱晦;有的集中,有的分散。這給我們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無知的樂趣 [英]羅伯特林德 同一個普通城里人在鄉(xiāng)下散步,而不對他的無知的領域像海洋那樣寬闊感到驚訝是不可能的。成千上萬的男女活著然后死去,一輩子也不知道山毛櫸和榆樹之間有什么區(qū)別,不知道烏鴉和畫眉的啼鳴有什么不同。我們整整一生都有鳥生活在我們的周圍,然而我們的觀察力是如此微弱,以致我們中間許多人弄不清楚蒼頭燕雀是否會唱歌,說不出布谷鳥是什么顏色。 然而,這種無知在一般人看來并不完全是可悲的。因為從這種無知中,人們可以得到有所發(fā)現(xiàn)的樂趣。這種樂趣是經(jīng)常的,只要人們足夠無知。 博物學家的幸福在某種程度上也依靠他的無知,無知給他留下這類新天地讓他去征服。他可能在書本上已經(jīng)達到了知識的頂峰本身,但他仍然感到是半無知的。他希望親眼看見雌布谷鳥在地上下蛋然后用嘴把蛋叼到窩里去。即使他十分有幸地發(fā)現(xiàn)了,那么也仍然有一大堆有爭論的問題等待他去解答。無疑,科學家們迄今沒有理由為他們錯過的無知而哭泣。要是他們似乎什么都懂,那么這僅僅是因為你我?guī)缀跏裁炊疾欢?。在他們發(fā)掘出的每一個事實下面總是有一筆無知的財富在等待著他們。 我曾經(jīng)有一次聽到一位聰明的太太問,新月是否總是在相同的星期幾出現(xiàn)。她補充說也許最好是不知道,因為,如果人們事先不知道什么時候、在天上的哪個地方能夠看見新月,那么它的出現(xiàn)總會給人帶來意外的愉快。然而,我想,即使對那些熟悉新月的活動時間表的人們,新月也總是出乎意料地來到的。 一位當代的英國小說家曾經(jīng)有一次被外國人問道:在英國,最重要的莊稼是什么?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黑麥?!毕襁@樣的完全的無知,在我看來似乎帶有豪言壯語的味道。我們每一個人好像只是調查了一個小圈子里面的事實并把這些事實變成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外的知識被大多數(shù)人看作是華而不實的東西。然而無知還是經(jīng)常刺激我們,讓我們有所反應。人類感受過的最大歡樂之一是:迅速逃到無知中去追求知識。無知的巨大樂趣,歸根結蒂,是提問題的樂趣。已經(jīng)失去了這種樂趣的人,已經(jīng)在開始僵化。人們羨慕像喬伊特(英國古典學者)那樣愛一問到底的人,他在六十歲之后還坐下來學習生理學。我們中間的大多數(shù)人在到達他這個年齡以前很久就已經(jīng)失去了無知感。我們甚至對我們像松鼠那樣積攢的一點知識感到自負,并把不斷增長的年齡本身看作是無所不知的源泉。我們忘記了蘇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聞名于世,并不是因為他無所不知,而是因為他在七十歲的時候認識到他還什么都不知道。 1.作者在文中評述了哪幾種人的無知?作者對他們分別持怎樣的態(tài)度?請簡要闡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倨胀ㄈ说臒o知。普通人知識淺薄而不自知,作者認為他們是可悲的。②好學者的無知。他們承認自己的無知,喜歡觀察、提問,從而獲得發(fā)現(xiàn)的樂趣。作者對他們持贊成的態(tài)度。③僵化者的無知。他們對新事物缺乏熱情,甚至主觀臆斷。作者對這種人加以批評、譏諷。④智者的無知。他們直面自己的無知,謙虛謹慎、勤奮刻苦、好問善思。作者對這種做人、治學的精神是推崇的。 2.結合文章談談,感受到“無知的樂趣”應具備怎樣的態(tài)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謙虛謹慎,承認自己的無知。②勤奮好學,有求知的欲望。③保持童心、好奇心,善于觀察、提問、思考。 (一)據(jù)顯索隱 據(jù)顯索隱就是要先抓住作者在文中的顯性觀點態(tài)度,再據(jù)此分析作者在文中的隱性觀點態(tài)度。 1.所謂顯性觀點態(tài)度,一般表現(xiàn)在:標題、開頭或結尾的重要語句,文中的關鍵詞語、關鍵句、關鍵段、點睛之筆等。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辨析關鍵詞語、主旨句及段落層次劃分,分辨句群中各個句子之間的關系等方法來迅速、準確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顯性觀點態(tài)度。 2.所謂隱性觀點態(tài)度,一般隱含在作者的敘述、評說中,對論據(jù)的分析中,隱藏在注釋、說明等背景文字中。在挖掘隱性觀點態(tài)度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注意幾類句子。 ①形象化語句,需要把蘊含其中的觀點態(tài)度換成直接表達。 ②材料分析句子,要把附著其中的觀點態(tài)度剝離出來。 ③比較性句子,作者把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與其他觀點態(tài)度放在一起比較,注意區(qū)分哪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哪是別人的觀點,哪又是作者引述的別人的觀點。 (2)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jù)與原因。 這是常見的對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考查的命題角度。解決這個重點需要:一是從思維上講要樹立因果意識,題干關鍵為果,文中某些分論點或主要論據(jù)為因、據(jù),只要能將這兩者建立起既合理又合乎原文意思的因果關系即可;二是從方法上講更多的是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篩選、整合,尤其對信息密集區(qū)域(指一些復雜句子或段落)進行合理劃分層次、分層提取即可。 (二)規(guī)范表述 1.要突出表明觀點態(tài)度的關鍵詞。應將諸如“否定”“贊成”“批判”“辯證”等態(tài)度詞放在答案之首。 2.要分類別。對于觀點態(tài)度較復雜的試題要善于按類別來回答,以避免觀點的重疊和交叉。 3.善于整合、轉換。 (1)整合要摘錄關鍵詞語,不要整句“打包”。 (2)對下面幾種情況要會轉換: ①形象性語言轉換為直白性語言。 ②反面、否定性說法和假設語氣轉化為正面、肯定性說法和肯定語氣。 ③被動要轉換為主動。 ④彼視角要轉換為此視角。 做歸納概括題應具備的四種意識 1.要點意識 要盡可能地利用原文中的關鍵詞句回答,把關鍵詞句要點化。所謂關鍵詞句,主要指文眼句、中心句及句中的關鍵詞,標題、開頭、過渡、結尾等處的關鍵詞語。這是答這類題必須擁有并強化的意識。 2.上位意識 歸納與概括,就是把一些散見的信息放在一起,用一個能涵蓋這些信息的詞語概括出來,這個詞語叫“上位詞”,概括就是學會使用上位詞。請看2015年江蘇卷第17題的答案: ①在雕刻觀念上,羅丹是以雕刻家個人的認識和深切感受作為出發(fā)點進行創(chuàng)作的。 ②在雕刻內(nèi)容上,羅丹的雕刻體現(xiàn)人的生命全景。 ③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體形象的表現(xiàn)手段,大膽改造人體,恣意表現(xiàn)生命,自由表達想象中的詭奇形象。 畫橫線的三個短語就是上位詞。需要答出上位詞的題,題干一般會出現(xiàn)“角度”“方面”等詞語。如何確定上位詞呢?一是從文中找,文中有時會出現(xiàn)這個詞;二是靠自己思考、推敲來確定。 3.轉換意識 從文中摘錄出來的詞句有時不能直接拿來答題,需要轉換。一是把形象性詞語轉換成直白性詞語。二是主動與被動互換,原文中是被動式,答題時可能需要轉換為主動式,或者相反。三是反面、否定性說法和假設語氣要轉化為正面、肯定性說法和肯定語氣。 4.多點意識 該類題答案要點很少是一兩個的,一般是三到四個,答題時要盡量篩選,多想一下。當然,這種“多點意識”不是生硬地把一點拆成多點,而是要注意“多點”且“點”不交叉。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曠代的憂傷 林賢治 ①世界上沒有哪一位畫家,乍讀之下,會使我立刻想起年邁的母親、行將荒蕪的田園和久別的胼手胝足的兄弟,除了珂勒惠支。 ②珂勒惠支,以鋒利無比的雕刀,侵入石板、銅、堅韌的木質,而直抵內(nèi)心。雕刀之下沒有風景。蝴蝶、春天、薔薇園,都斑斕在別一世界。這里則是黑暗的中午,是展開在啞默中的廣大的底層,人類弱小而純良的部分,苦難覆蓋他們一如綿亙的歲月;反抗的意志,乃在無從察覺的最沉重因而最穩(wěn)定的處所萌芽。烏黑而深垂的手,紛紛抓起武器,從鐵鐮木斧直到隨處可見的石頭,重復著先人獵獸般充滿激情的原始動作。在鐵柵外面,奴隸們怒吼、歡呼,跳斷頭臺之舞;然而,節(jié)日尚未誕生,就已經(jīng)被勒死在繩圈里了。 ③珂勒惠支一生作了50多幅自畫像。這些畫像,無言地糾纏著所有受難的婦女的靈魂,正如畫家給婦女造像時,著意保留自己的影子一樣。她們是如此相似。我看見她們常常交疊雙手,抱著前胸,仿佛永遠在護衛(wèi)著懷中的生命;一俟無力與死神爭奪,遂以手加額,在極度的疲累和無望中作不屈的沉思。母性博大、慈愛、堅忍、莊嚴,渴待生命的熱情,于她們是上天的賜予,徒勞然而無盡;即使燃著逼人的憤怒,她們的目光,也一樣流露著曠代的憂傷。 ④版畫原本是男性藝術。它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明顯地具有對抗性質:堅定、沉著,富于鋒芒。珂勒惠支以天生的大悲憫,容涵這一切,浸潤這一切,于是,她的版畫制作,通過粗獷而細膩的描線、單純而豐富的顏色,遂傳遞出了一種品格,一種氣質,一種如暴風雪馳向大曠野般的強烈的凄愴的詩意。 ⑤女畫家承認,自己的藝術是有目的的:她決心以此在人們普遍彷徨失措和亟待援助的時代中發(fā)揮作用。顯然,藝術的作用被她過分夸大了,實際上,藝術很少有機會進入森嚴的社會。即如珂勒惠支,雖則沒有放棄當一名“律師”的責任,所有作品都服務于“控訴”“警告”和“呼吁”,倘使法西斯政府如后來所做的那樣,把強令退出藝術機構、禁止舉辦展覽等等措施提前實行,那么,什么勞什子版畫,都將完結得無聲無息。然而,藝術的本體的意義也正在這里。對于一個藝術家,即使剝奪了可供他利用的所有的傳播媒介,也無法剝奪藝術本身。也即是說,一個藝術家的出版自由可以被剝奪凈盡,但是創(chuàng)作自由是永遠存在的。因為在創(chuàng)作的任何一個瞬間,作為藝術家,他已經(jīng)表達過了。 ⑥真正偉大的藝術,是以某種具體的藝術媒介,對人類苦難所作的最富于個人特質的強大的反映與深刻的詮釋;即使這苦難牽涉了生命的最神秘、最深隱、最恒久的部分,也仍然同人類當下的存在密切相關。珂勒惠支的藝術,就是這樣的藝術。她以一位母親的無限闊大的襟懷,遮沒了美術史上所有的男性畫家。(有刪改) 1.根據(jù)①~④段的內(nèi)容,說說題目“曠代的憂傷”包含哪幾層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珂勒惠支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受難婦女的目光。(2)珂勒惠支對底層民眾的苦難、反抗和犧牲的悲憫情懷。(3)珂勒惠支作品凄愴而詩意的品格(氣質)。 2.請簡要概括第⑤段的主要觀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夸大藝術的作用。(2)創(chuàng)作自由是永遠存在的。 3.根據(jù)第⑥段,闡釋偉大藝術的標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映和詮釋人類苦難。(2)是藝術家個性特質的表達。(3)具有恒久的藝術生命力。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中國書法與建筑 林語堂 ①我們每天要目睹自己建造的房屋,在里面消磨掉大部分時光,糟糕的房屋會限制我們的生活方式,于是,人們自然就有美化這些房屋的要求。問題是怎樣讓磚塊灰漿有一定的寓意,表達一定的美,賦予它一種精神。就像歐洲大教堂那樣,用無聲的語言向我們表達著一種巨大的美和崇高的精神。 ②中國建筑的主要傾向是尋求與自然的和諧。中國建筑從梅花枝頭獲得了靈感——首先變換到書法上的生動線條,而后變換到建筑的線條和形態(tài)之中。 ③中國建筑甚至都受到中國書法的影響,這一點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這種影響可見于構架的大膽應用,比如柱子和屋頂,厭惡直線、死線。而這一點在傾斜屋頂?shù)难葑冎酗@得更為明顯。 ④間架結構或露或藏,與繪畫中的“筆觸”問題極為相似。在繪畫中,輪廓線并不僅僅是用來標志事物的模樣和外形,而且表達了本身的大膽與自由。而在中國建筑中,木質框架總是顯露在房屋的墻壁后面,而且大梁和小椽在屋內(nèi)屋外總可以看到。 ⑤這都起因于一條著名的書法原則,即“間架”。一個字的諸多筆畫之中,我們總是選擇一個主要的橫筆或豎筆,或一個封口的方框,為其余筆畫提供一個依靠。有了這個主要筆畫作為依托,其余筆畫就可以圍繞在它周圍,或由此發(fā)散開去。即使在群體建筑的設計中,也有一個“中軸線”原則,就像大部分中國字里有軸線一樣。 ⑥比筆直的“中軸線”原則或許更為重要的,是弧形、波浪形或不規(guī)則的線條與直線相對映。這在中國式屋頂?shù)臉嬙焐峡吹米顬榍宄?。中國的每一座廟宇、宮殿或宅第,在本質上總是由柱子的直線和屋頂?shù)那€組合對比而成。屋頂本身也是由屋脊的直線和往下的斜線組合對比而成的。這要歸功于我們的書法。書法先生教導我們說,要有一條主線,不管是橫是直是斜,我們一定要使這條主線與它周圍的曲線相對比。 ⑦傾斜的屋頂也許是中國建筑最為明顯最無與倫比的特征,它與書法的關系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一個懂得中國書法要旨的人會看不出美妙的曲線原則。中國書法中,最大的困難是筆力,比如給一條完完全全筆直的線條注入力量就十分困難。另一方面,稍稍向任何一方傾斜一點,即刻就會有一種緊張感。只要看一看漢字中象征屋頂?shù)牟渴祝纯此鼉?yōu)美的曲線,就知道這并非空想。 ⑧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居住其中,卻感覺不到自然在哪里終了,藝術在哪里開始。(有刪改) 4.從文中看,中國書法中的線條對中國建筑的線條和形態(tài)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國書法中的主筆特征促成了中國建筑“中軸線”原則的產(chǎn)生。(2)中國書法中主線與曲線相對比的特征影響了中國建筑中曲線與直線相對映的特征的形成。(3)中國書法中的曲線原則影響了中國建筑中傾斜的屋頂特征的形成。 5.請簡要概述文章第⑥段的論述層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提出中國建筑更加注重曲線與直線相對映的觀點;其次,舉例分析這種對映是如何運用的;最后,強調中國書法對中國建筑的影響。 6.文末畫線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建筑應崇尚自然,與自然相和諧;(2)建筑應沒有雕琢的痕跡(沒有人為藝術的痕跡);(3)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建筑、自然、藝術三者高度融合。-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八章 論述類閱讀 專題三 核心突破二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觀點態(tài)度講義含解析 江蘇 專用 2020 高考 語文 新增 一輪 復習 第八 論述 閱讀 專題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636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