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課程設計1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28091212 上傳時間:2021-08-23 格式:DOC 頁數(shù):21 大?。?25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課程設計1_第1頁
第1頁 / 共21頁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課程設計1_第2頁
第2頁 / 共21頁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課程設計1_第3頁
第3頁 / 共2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課程設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課程設計1(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名稱: 機械設計基礎(chǔ)課程設計 題 目: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學生姓名: 劉言 專 業(yè): 機電一體化技術(shù) 班 級: 2011級 3 班 學 號: 1260720141285 指導教師: 張海秀 日 期: 2012 年 12 月 13 日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課程

2、設計任務書 機電一體化技術(shù) 專 業(yè) 2011年級 3 班 一、設計題目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已知條件: 1.工作情況:兩班制,連續(xù)單向運轉(zhuǎn),載荷較平穩(wěn),運輸帶速度允許誤差為0.5%; 2.使用折舊期:五年; 3.動力來源:電力,三相交流,電壓380/220V; 4.滾筒效率:0.96(包括滾筒與軸承的效率損失)。 原始數(shù)據(jù)表 參數(shù) 題號 1 2 3 4 5 運輸帶工作拉力F/(KN) 3.2 3.4 3.5 2.8 2.6 運輸帶工作速度V/(m/s) 1.5 1.6 1.8 1.5 1.4 卷筒直徑D/

3、(mm) 400 400 400 450 450 參數(shù) 題號 6 7 8 運輸帶工作拉力F/(KN) 2.4 2.2 2.1 運輸帶工作速度V/(m/s) 1.5 1.4 1.5 卷筒直徑D/(mm) 400 400 500 選擇的題號為 8 號 數(shù)據(jù)為: 運輸帶工作拉力F = 2.1 N 運輸帶工作速度v = 1.5 m/s 卷筒直徑D = 500 mm 二、主要內(nèi)容 1.擬定和分析傳動裝置的設計方案; 2.選擇電動機,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3.進行

4、傳動件的設計計算及結(jié)構(gòu)設計,校核軸的強度; 4.繪制減速器裝配圖; 5.繪制零件工作圖; 6.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三、具體要求 本課程設計要求在2周時間內(nèi)完成以下的任務: 1.繪制減速器裝配圖1張(A2圖紙); 2.零件工作圖2張(齒輪和軸,A4圖紙); 3.設計計算說明書1份,約3000字左右。 四、進度安排 次序 設計內(nèi)容 時間分配(天) 1 指導老師介紹課程設計注意事項 1 2 擬定設計方案 1 3 傳動件的設計計算 2 4 畫裝配圖 2 5 畫零件圖 2 6 編寫設計說明書 2 五、成績評定 指導

5、教師 張海秀 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系主任 審核 日期 年 月 日 目錄 一 設計任務的分析 2 1.1本課程設計的目的 2 1.2 本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任務及要求 2 1.2.1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 2 1.2.2課程設計的任務 2 1.2.3 課程設計的要求 2 1.3 課程設計的步驟 2 1.3.1設計準備工作 2 1.3.2 總體設計 2 1.3.3傳動件的設計計算 2 1.3.4裝配圖草圖的繪制 2 1.3.5裝配圖的繪制 3 1.3.6 零件工作圖的繪制 3 1.3.7 編寫設計

6、說明書 3 二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4 2.1選擇電動機 4 2.1.1選擇電動機類型 4 2.1.2選擇電動機功率 4 2.1.3 確定電動機轉(zhuǎn)速 4 2.2 計算總傳動比和分配傳動比 4 2.2.1計算總傳動比 4 2.2.2 分配傳動裝置的各級傳動比 4 2.3 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5 2.3.1各軸轉(zhuǎn)速 5 2.3.2 各軸的輸入功率 5 2.3.3 各軸的輸入轉(zhuǎn)矩 5 2.4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5 2.4.1箱外傳動件的設計 5 2.4.2箱內(nèi)傳動件的設計 5 2.5 減速器的結(jié)構(gòu)設計 6 參考文獻 7

7、 一 設計任務的分析 1.1本課程設計的目的 機械設計基礎(chǔ)課程設計是相關(guān)工科專業(yè)第一次較全面的機械設計練習,是機械設計基礎(chǔ)課程的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其目是: (1)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機械系統(tǒng)課程的知識去解決機械工程問題的能力并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發(fā)展; (2) 學習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和簡單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步驟; (3) 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能提高學生機械設計的基本能力,如計算能力、繪圖能力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能力等,使學生具有查閱設計資料(標準手冊、圖冊等)的能力,掌握經(jīng)驗估算等機械設計的基本技能,學會編寫一般的設計計算說明書

8、。 1.2 本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任務及要求 1.2.1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 (1)傳動方案的分析與擬定; (2)電動機的選擇與傳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的計算; (3)傳動件(如齒輪、帶傳動等)的設計; (4)軸的設計; (5)軸承及其組合部件設計; (6)鍵聯(lián)接和聯(lián)軸器的選擇與校核; (7)潤滑設計; (8)箱體、機架及附件的設計; (9)裝配圖和零件圖的設計與繪制; (10)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1.2.2課程設計的任務 (1)繪制減速器裝配圖1張用A2圖紙繪制; (2)繪制零件圖2張用A4圖紙繪制(齒輪、軸); (3)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1.2.3 課程設計的要求

9、 在課程設計前,應認真閱讀任務書,了解設計題目及設計內(nèi)容,搞清楚所要設計的傳動裝置包含哪些機構(gòu)及傳動路線。如果任務書中沒有給出傳動簡圖,則應首先了解設計的已知數(shù)據(jù)及工作類型,并對所學的有關(guān)傳動機構(gòu)的運動特點、總體傳動性能及某些傳動數(shù)據(jù)的常用范圍進行復習,然后根據(jù)工作的要求將有關(guān)機構(gòu)進行不同的組合,畫出不同的傳動簡圖,依據(jù)先算出的數(shù)據(jù),選出1~2種較合理的傳動方案,在進行設計時要選擇較為合理的一組數(shù)據(jù)進行設計,在畫圖與設計的過程中如有發(fā)現(xiàn)在裝配時不對時應反復修改數(shù)據(jù)和改進,然后在進行后續(xù)的設計。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應認真閱讀課程設計指導書有關(guān)總體及傳動設計計算的章節(jié),開始設計計算。 1.3 課

10、程設計的步驟 1.3.1設計準備工作 (1)熟悉任務書,明確設計的內(nèi)容和要求; (2)熟悉《機械設計基礎(chǔ)》和《機械設計基礎(chǔ)實訓指導》這兩本書有關(guān)一級減速器的資料和相關(guān)表格、圖紙等; (3)觀看錄像、實物、模型等,了解減速器的結(jié)構(gòu)特點與制造過程。 1.3.2 總體設計 (1)確定傳動方案; (2)選擇電動機; (3)計算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分配各級傳動比 (4)計算各軸的轉(zhuǎn)速和功率以及轉(zhuǎn)矩。 1.3.3傳動件的設計計算 (1)計算齒輪傳動、帶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 (2)計算各傳動件上的作用力。 1.3.4裝配圖草圖的繪制 (1)確定減速器的結(jié)構(gòu)方案; (2)繪

11、制裝配圖的草圖,進行軸以及軸上零件和軸承組合的結(jié)構(gòu)設計; (3)校核軸的強度、鍵連接的強度; (4)繪制減速器箱體結(jié)構(gòu); (5)繪制減速器附件。 1.3.5裝配圖的繪制 (1)畫底線圖,畫剖面線; (2)選擇配合,標注尺寸; (3)編寫零件序號,列出明細欄; (4)加深線條,整理圖面; (5)書寫技術(shù)條件、減速器特性等。 1.3.6 零件工作圖的繪制 (1)繪制齒輪類零件工作圖; (2)繪制高速軸和低速軸的零件工作圖; (3)繪制其他零件工作圖。 1.3.7 編寫設計說明書 (1)編寫設計說明書,內(nèi)容包括所有的計算,并附有必要的簡圖; (2)寫出設計總結(jié),一方面

12、總結(jié)設計課題的完成情況,另一方面總結(jié)個人所作設計的收獲、體會及不足之處。 二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2.1選擇電動機 2.1.1選擇電動機類 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條件,選用Y型全封閉式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 2.1.2選擇電動機功率 (一)所需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d=Pw/η 工作機所需的工作功率為:Pw=FV/1000 由以上兩個公式可知:Pd= FV/1000η =2.11031.5/10000.89

13、 =3.54kw (二)電動機至運輸帶之間的總效率: (1)V帶傳動η1=0.96 (2) 一級齒輪減速器η2=0.975 (3) 聯(lián)軸器η3=0.99 (4) 傳動滾筒η4=0.96 則:η=η1η2η3η4=0.960.9750.990.96=0.89 2.1.3 確定電動機轉(zhuǎn)速 (一)滾筒軸的工作轉(zhuǎn)速為: Nw=6010001.5/πD=6010001.5/3.14500 =57.32r/min (二)為了方

14、便選擇電動機的轉(zhuǎn)速,先推算電動機轉(zhuǎn)速的可選范圍。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chǔ)實訓指導》表2-2查得V帶傳動常用的傳動比范圍i0=2~4,單極圓柱直齒輪傳動比范圍ia=3~5 ,則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為i=6-20,故電動機轉(zhuǎn)速的可選范圍為: Nd=i?Nw=(6-20)57.32=343.92~1146.4r/min 由電動機Pd=3.54kw可知只能選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為P=4kw的,所以可見同步轉(zhuǎn)速為750 r/min和1000r/min的電動機均符合。 經(jīng)比較,根據(jù)功率和轉(zhuǎn)速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chǔ)實訓指導》附錄5得到電動機的相關(guān)參數(shù),并將計算出的縱傳動比例與下表中。 表2

15、.1 電動機數(shù)據(jù)及總傳動比 方案 電動機型號 額定功率 (kw) 電動機轉(zhuǎn)速(r/min) 總傳動比 i 同步轉(zhuǎn)速 滿載轉(zhuǎn)速 1 Y160M1-8 4 750 720 12.56 2 Y132M1-6 4 1000 960 16.75 (三)計算總的傳動比: 750r/min: i=Nm/Nw=720/57.32=12.56 1000r/min: i=Nm/Nw=960/57.32=16.75 由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知選用Y160M1-8型電動機 2.2 計算總傳動比和分配傳動比 2.2.1計算總傳動

16、比 i=Nm/Nw=720/57.32=12.56 2.2.2 分配傳動裝置的各級傳動比 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chǔ)實訓指導》表2-2可知直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ia=4 則V帶的傳動比i0為: I0=i∕ia=12.56∕4≈3.14(取3.2) 2.3 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2.3.1各軸轉(zhuǎn)速 電動機軸為0軸:則 N0=N滿=720r/min 高速軸為Ⅰ軸:則 NⅠ=Nm/i0=720/3.2=225r/min 低速軸為Ⅱ軸:則 NⅡ= NⅠ/ia=225/4=56.28r/min 滾筒軸的轉(zhuǎn)速為: Nw=NⅡ=56.28r/min 2.3.2 各軸的輸入功率

17、高速軸:PⅠ=Pd?η1=3.540.96=3.40kw 低速軸:PⅡ= PⅠ?η一對齒η軸承=3.400.970.98=3.23kw 滾筒軸: Pw= PⅡ?η軸承η聯(lián)軸器=3.230.980.99=3.13kw 2.3.3 各軸的輸入轉(zhuǎn)矩 電動機:Td=9550 Pd/Nm=95503.54/720=46.95N.m Ⅰ:高速軸:T1=9550P1/N1=95503.40/225=144.31N.m Ⅱ: 低速軸: T2=9550P2/N2=95503.23/56.25=548.38N.m 滾筒軸: Tw=9550Pw/Nw=95503.13/56.25=531.40 N.m

18、 表2.2 各軸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軸名 功率P(kw) 轉(zhuǎn)矩T(N.m) 轉(zhuǎn)速n(r/min) 傳動比i 電動機軸 3.54 46.95 720 3.2 Ⅰ軸 3.40 144.31 225 4 Ⅱ軸 3.23 548.38 56.25 1 滾筒軸 3.13 531.40 56.25 2.4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2.4.1箱外傳動件的設計 2.4.1.1帶傳動 (1)大帶輪輪廓寬度的確定 2.4.2箱內(nèi)傳動件的設計 2.4.2.1圓柱齒輪傳動 (1)選擇齒輪的材料及精度等級: 小齒輪選用45鋼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20~250HBS,大

19、齒輪選用45鋼正火,硬度為170~210HBS,因為是普通減速器,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上表7-7可知選擇8級精度,要求齒面粗糙度Ra≦3.2~6.3μm (2)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因為兩齒輪均為鋼質(zhì)齒輪,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上式(7-20)可求出d1的值,確定有關(guān)參數(shù)與系數(shù) ①、轉(zhuǎn)矩T1: T1=9.55106 3.40/225=1.4105N.m ②、載荷系數(shù)K及材料的彈性系數(shù)ZE 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查表7-10可知取K=1.1,查表7-11取ZE=189.8 MPa1/2 ③、齒數(shù)z1和齒寬系數(shù)Ψd 通常Z=20~40則取小齒輪的齒數(shù)z1=25,則

20、大齒輪的齒數(shù)z2=z1i=253.2=80,取80,因為單級齒輪傳動對稱布置、軟齒面,故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查表7-14取Ψd=1 ④、許用接觸應力[σН] 由圖7-25查得σНlim1=560Mpa,σНlim2=530Mpa N1=60njLh=6022501(552516)=2.81108 N2= N1/i=2.81108/3.2=8.78107 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圖7-24查得ZN1=1.1 ,ZN2=1.2(允許有一定的點蝕) 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表7-9查得SH=1 根據(jù)以下公式可得 [σН]1=( ZN1σНlim1)/

21、SH=(1.1560)/1=616Mpa [σН]2=( ZN2σНlim2)/ SH=(1.2530)/1=636Mpa 則:d1≥==61.78mm (備注u=Z2/Z1=80/25=3.2) 則 m=d1/z1=61.78/25=2.47mm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表7-2取標準模數(shù)m=2.5mm (3)主要尺寸計算: d1=mz1=2.525=62.5mm d2=mz2=2.580=200mm b=Ψd d1=162.5=62.5mm 經(jīng)圓整后取b2=65mm,b1=b2+5=70mm da1=d1+2ha=(25+2)2.5=67.5mm da2=

22、d2+2ha=(80+2)2.5=205mm df1=d1-2hf=(25-21-20.25)2.5=56.25mm df2=d2-2hf=(80-21-20.25)2.5=193.75mm a=0.5m(z1+ z2)=0.52.5(25+80)=131.25mm (4)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①齒形系數(shù)YF 由表7-12查得YF1=2.65,YF2=2.25 ②應力修正系數(shù)YS 由表7-13查得YS1=1.59,YS2=1.77 ③許用彎曲應力[σF] 由圖7-26查得σFlim1=205MPa,σFlim2=190 MPa 由表7-9查得SF=1.3 由圖7-23

23、查得YN1=0.89 YN2=1 則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式(7-16)得 [σF]1= YN1σFlim1/SF=1205/1.3=158Mpa [σF]2= YN2σFlim2/SF=1190/1.3=146Mpa 故:σF1= YF1YS1(2KT1)/(bm2z1)=21.11.4105/652.5225(2.651.59)=127.78Mpa≤[σF]1= 158Mpa σF2=σF1YF2YS2/ YF1YS1=127.782.251.77/2.651.59=120.77Mpa≤ [σF]1= 146Mpa (5)驗算齒輪的圓周速度u m/s 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

24、書表7-7可知,選8級精度是合適的 (6)幾何尺寸計算及繪制齒輪零件工作圖 圖2.1大齒輪的零件圖 2.4.2.2 軸的設計 高速軸: (1)選擇軸材料 因為特殊要求,故選45鋼正火,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查表11-1得 [σ-1]=55Mpa,去A=115 (2)估算軸的最小直徑 高速軸(Ⅰ軸): dmin= A==28.75mm 此處有鍵槽用于配套V帶輪,所以可將其軸徑加大5%,即d=28.75105%=28.98mm Tc=KT1=1.5144.31=216.47N.m 即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shù)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選用HL2型聯(lián)軸器d=32mm

25、(3)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 根據(jù)軸上零件的定位、裝拆方便的需要,同時考慮到強度的原則,主動軸和從動軸均設計為階梯軸。 1、軸的各段直徑的確定: 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shù)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與聯(lián)軸器相連的軸段是最小直徑d6=30mm 則:聯(lián)軸器定位軸的高度h =(0.07~0.1)d6 =(0.07~0.1)32 =2.24~3.2 故:軸肩的高度h=3 d5= d6 +2h=38mm 所以由d5=38查《機械設計基礎(chǔ)實訓指導》書表6-1可知:選6008型滾動軸承

26、 則:d1=40然后依次可計算出d4=48、 d2=45 、d3=42 2、軸上零件的軸向尺寸及其位置: 由《機械設計技術(shù)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選用HL2型聯(lián)軸器則軸承寬度b=15mm,齒輪寬度B1=70mm,聯(lián)軸器寬度B2=82mm,軸承端蓋寬度為20mm,箱體內(nèi)側(cè)與軸承端面間隙取△1=2mm,齒輪與箱體內(nèi)側(cè)的距離△2=△3=20mm,聯(lián)軸器與箱體之間的間隙△4=50mm 與之對應的軸的各段長度分別為: L1=△1+ △2+b=2+20+15=37mm,L2=62mm,軸肩寬度L3=8mm,L4=2-L3+△3=14mm L5=20mm,L6=△4+20=70mm,L7

27、=b2=82mm 則軸承跨度為L=L1+L2+L3+L4=127mm 軸的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 圖2.2 高速軸 (4)驗算軸的疲勞強度: 1、畫輸出軸的受力簡圖,確定軸承的支點的位置時,在這里取軸的跨度為127mm則取中點為對稱的,所以受力簡圖如下: 2、畫彎矩圖,通過列受力平衡方程可知: 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式7-18可知: Ft=2T1/d1=2144.31/62.5=4617.92N(備注d1為小圓的分度圓直徑) 則:FAH=FBH=2308.96N MCH=63.5*FA

28、H=63.52308.96=146618.96N.mm 彎矩圖如下: 3、由圖可知 Fr=Ft*tan200=4617.920.36397=1680.78N FAv=FBv=840.39N.mm 則: MCv=63.5FAv=63.5840.39=53364.90N.mm 4.合成彎矩圖: Mc=[(McH)2+(MCV)2]1/2=[(146618.96)2+(53364.90)2]1/2=65676.09N.mm 5、轉(zhuǎn)矩圖: T=9.551063.40/225=144311.11N.mm 6、因為曲

29、的C的為軸承的中點所以轉(zhuǎn)矩按對稱循環(huán)變化的,則轉(zhuǎn)矩а=1 аT=1144311.11=144311.11 N.mm 則 Mec=[(MC)2+(аT)2]1/2=[(156028.63)2+(144311.11)2]1/2=212534.03N.mm 如圖所示: 7、驗算軸的直徑: d≥ =33.80mm 有鍵槽擴大5%則 d=33.80(1+5%)=35.49mm 低速

30、軸: (1)選擇軸材料 因為特殊要求,故選45鋼正火,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查表11-1得 [σ-1]=55Mpa,取A=115 (2)估算軸的最小直徑 低速軸(Ⅱ軸): dmin= A==43.7mm 此處有齒輪槽,所以可將其軸徑加大5%,即d=43.7105%=45.89mm Tc=KT1=1.5548.38=822.57N.m 即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shù)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選用HL4型聯(lián)軸器d=48mm (3)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 根據(jù)軸上零件的定位、裝拆方便的需要,同時考慮到強度的原則,主動軸和從動軸均設計為階梯軸。 1、軸的各段直徑的

31、確定: 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shù)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與聯(lián)軸器相連的軸段是最小直徑d6=48mm 則:聯(lián)軸器定位軸的高度h =(0.07~0.1)d6 =(0.07~0.1)48 =3.36~4.8 故:軸肩的高度h=4 d5= d6 +2h=56mm 所以由d5=36查《機械設計基礎(chǔ)實訓指導》書表6-1可知:選6012型滾動軸承 則:d1=60然后依次可計算出d4=70、 d2=65 、d3=76 2、軸上零件的軸向尺寸及其位置: 由《機械設計技術(shù)實訓

32、指導》書上表4-11可知:選用HL4型聯(lián)軸器則軸承寬度b=18mm,齒輪寬度B1=65mm,聯(lián)軸器寬度B2=112mm,軸承端蓋寬度為20mm,箱體內(nèi)側(cè)與軸承端面間隙取△1=2mm,齒輪與箱體內(nèi)側(cè)的距離△2=△3=20mm,聯(lián)軸器與箱體之間的間隙△4=50mm 與之對應的軸的各段長度分別為: L1=△1+ △2+b=2+20+18=40mm,L2=68mm,軸肩寬度L3=8mm,L4=2-L3+△3=14mm L5=20mm,L6=△4+20=70mm,L7=b2=112mm 則軸承跨度為L=L1+L2+L3+L4=130mm 軸的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

33、 圖2.3 低速軸 (4)驗算軸的疲勞強度: 1、畫輸出軸的受力簡圖,確定軸承的支點的位置時,在這里取軸的跨度為127mm則取中點為對稱的,所以受力簡圖如下: 2、畫彎矩圖,通過列受力平衡方程可知: 由《機械設計基礎(chǔ)》書式7-18可知: Ft=2T2/d2=2548.38/200=5483.8N(備注d2為大圓的分度圓直徑) 則:FAH=FBH=2741.9N MCH=63.5*FAH=622741.9=169997.8N.mm 彎矩圖如下: 3、由圖可知 Fr=Ft

34、tan200=5483.80.36397=1995.94N FAv=FBv=997.97N.mm 則: MCv=62FAv=62997.97=61874.10N.mm 4.合成彎矩圖: Mc=[(MCH)2+(MCV)2]1/2=[(169997.8)2+(61874.10)2]1/2=180907.87N.mm 5、轉(zhuǎn)矩圖: T=9.551063.23/57.28=548382.22N.mm 6、因為曲的C的為軸承的中點所以轉(zhuǎn)矩按對稱循環(huán)變化的,則轉(zhuǎn)矩а=1 аT=1548382.22=548382.22 N.mm

35、 則 Mec=[(MC)2+(аT)2]1/2=[(180907.87)2+(548382.22)2]1/2=577451.92N.mm 這圖如下所示: 7、驗算軸的直徑: 7、驗算軸的直徑: d≥ =47.18mm 2.5 減速器的結(jié)構(gòu)設計 中心距a=131.25mm 箱座壁厚 δ=8 箱蓋壁厚 δ1=8 箱蓋凸緣厚度 b1=12 箱座凸緣厚度 b=12 箱座底凸緣厚度 b2=20 地腳螺釘直徑

36、df=17 地腳螺釘數(shù)目 a≤250,n=4 軸承旁連接螺栓直徑 d1=13 蓋與座連接螺栓直徑 d2=8.5~10.2,取10 連接螺栓的距離 L=125~200 軸承端蓋螺釘直徑 d3=6.8~8.5,取8.5即10 檢查孔蓋螺釘直徑 d4=5.1~6.8,取7 定位銷直徑 d=7~8取7 df、d1、d2、至外箱壁距離 C1=18 df、d2至凸緣邊距離 C2=16 軸承旁凸臺半徑 R1= C2=16 外箱壁至軸承座端面距離 L1=39~44,取42 齒輪頂圓與內(nèi)箱壁距離 △1>9.6,取15 齒輪端面與箱體內(nèi)壁距離 △2>8取,10

37、 箱蓋、箱座肋板厚 M1=6.8,m=6.8 軸承端蓋外徑 D=100、D0=125、D2=150 軸承旁連接螺栓距離 S=126~139,取130 箱座深度 Hd=132.5~152.5,取140 箱座高度 H=145.5~170.5,取160 減速器中心高 H=170 大齒輪齒頂圓至箱底內(nèi)壁距離 △6=40 箱底至箱底內(nèi)壁的距離 △7=20 參考文獻 [1] 羅玉福.機械設計基礎(chǔ)實訓指導[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2月 [2] 羅玉福.機械設計基礎(chǔ) [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3] 呂天玉.公差配合與技術(shù)測量[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4] 張定華.工程力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月 18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