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總復習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課件.ppt
《高考地理總復習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地理總復習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課件.ppt(2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十三章 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一、荒漠化 1.概念:是指發(fā)生在干旱、 地區(qū)及一些半濕潤地區(qū)的土地退化,它是氣候變異等自然因素與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產物。 2.表現: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第1課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半干旱,草地退化,二、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區(qū)的東西差異 (1)位置與范圍: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地處亞歐大陸腹地。,2.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 3.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氣候異常使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失衡。,,,三、荒漠化的人為因素 點撥 荒漠化不是指荒漠景觀,而是指由土地退化逐步形成荒漠景觀的過程。,四、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1)土地自然生產力日漸喪失,影響西北地區(qū)經濟和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 (2)威脅當地甚至其他地區(qū)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 2.荒漠化防治的內容 (1)預防 的威脅。 (2)扭轉正在發(fā)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復荒漠化土地的 。 3.防治原則 (1)維護 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 (2)治山、治水、治堿(鹽堿)、治沙相結合。,潛在荒漠化,生產力,生態(tài)平衡,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 。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 (3)調節(jié) 用地之間的關系。 (4)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qū)的 問題。 (5)控制 。,水資源,農、林、牧,能源,人口增長,1.荒漠化的成因 我國西北地區(qū)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具體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為荒漠化創(chuàng)造條件 ①基本條件——氣候干旱 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發(fā)展。 ②物質條件——地面疏松,為沙質沉積物。 ③動力條件——大風日數多且集中 接近亞洲高壓中心,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節(jié),為風沙活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西北地區(qū)荒漠化的成因與防治措施,④重要影響因素——氣候異常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風沙活動和荒漠化進程;多年持續(xù)干旱則加速荒漠化進程。,(2)人為因素——決定性因素,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資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 (3)調節(jié)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4)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qū)的能源問題 (5)控制人口增長,,,典例導析 (2014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Ⅰ)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下圖所示區(qū)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風,年平均大風(≥8級)日數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鐵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間的路段風沙災害較為嚴重,且主要為就地起沙。風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圍內。,,(1)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qū)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 (2)說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簡述風沙對該路段鐵路及運行列車的危害。 (4)針對該路段的風沙災害,請?zhí)岢龇乐未胧?思維流程 1.從文字材料中獲取和解讀信息 從材料中可知,圖示區(qū)域位于青藏高原上;冬春季盛行西風,且風力較大,大風日數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鐵路桑曲和巴索曲之間風沙災害嚴重,并且主要為就地起沙等。 2.從圖表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答案 (1)多條河流在此注入錯那湖,泥沙沉積,河口三角洲面積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灘泥沙裸露;錯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區(qū)水深較淺)出露的湖灘泥沙面積較大。 (2)冬春季氣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護;大風多,湖面較寬闊,西風經湖面無阻擋,沙源東部為河谷,風力強勁。 (3)(鐵路路基較高)風沙堆積,填埋路基和軌道;侵蝕路基(和路肩);損害機車車輛和通信、信號設備等,加大鋼軌、車輪等設備的磨損;影響運行列車安全。 (4)(阻沙措施)在鐵路兩側設立阻沙墻(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蓋沙面,設置石(草)方格沙障。,土地利用圖是指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土地利用類型一般分為非農業(yè)用地和農業(yè)用地,非農業(yè)用地包括城市功能區(qū)用地(住宅用地、商業(yè)用地、工業(yè)用地、文教用地等)、交通用地、綠化用地等,農業(yè)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既能反映經濟的變化,也能反映環(huán)境的變化。,土地利用圖的判讀,1.看圖名、圖例 該地的Ⅰ、Ⅱ、Ⅲ三個區(qū)域土地類型面積的變化資料。,,2.看縱、橫坐標的含義 橫坐標表示灌木林、高草地、水澆地、平原旱地、農居地五種用地類型;縱坐標反映各類土地類型面積的變化幅度。 3.看柱值的變化 (1)Ⅰ區(qū)域的灌木林、高草地、農居地都減少,平原旱地增多,水澆地無變化。 (2)Ⅱ區(qū)域的高草地、水澆地、農居地都減少,平原旱地增加,灌木林無變化。 (3)Ⅲ區(qū)域的灌木林、高草地、水澆地都減少,平原旱地、農居地增加,其中農居地增加明顯。 (4)進一步可以推斷Ⅰ、Ⅱ兩區(qū)域以旱地為主的耕地面積增加,Ⅲ區(qū)域居民用地增加。,圖甲為2000~2007年我國耕地面積變化圖,圖乙為2002~2007年我國各類土地面積變化情況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雙選),,,(1)2000~2007年我國耕地面積變化的特征是( ) A.2000~2007年耕地面積先增加后減少 B.2000~2007年耕地面積保持在1.2億公頃以上 C.2002~2003年耕地面積減少最快 D.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積減少幅度相同 (2)2002~2007年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有( ) A.建設用地增加 B.糧食播種面積增加 C.退耕還林效果顯著 D.未利用地增加,思維流程 從圖表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答案 (1)BC (2)AC,,下圖為黃河源地區(qū)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況。讀圖,回答(1)~(2)題。,,(1)黃河源地區(qū)草地退化的特點是( ) A.居民點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海拔4 500~4 600 m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居民點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積越大 D.海拔4 300~4 400 m的草地退化面積最大 (2)影響黃河源地區(qū)不同海拔草地面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水分 氣溫 B.土壤水分 坡度 C.氣溫 光照 D.光照 坡度,解析:第(1)題,從曲線變化看,草地退化率與居民點密度的變化不完全對應;草地退化率在海拔5 200 m以上最低;將圖中各海拔段內的草地面積與其對應的草地退化率相乘,得到的數據就是退化的草地面積,比較可以得出海拔4 300~4 400 m的草地退化面積最大。第(2)題,黃河源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上,氣候高寒,光照充足,影響其草地面積的主要因素應是土壤水分和坡度。一般而言,坡度越緩的地方,土壤的水分條件越好,草地面積就越大。 答案:(1)D (2)B,-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地理總復習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課件 高考 地理 復習 13.1 荒漠化 防治 我國 西北地區(qū)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244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