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課件 岳麓版選修1 .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課件 岳麓版選修1 .ppt(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 第4課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目標導航 1.概述了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重點) 2.理解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難點),內容索引,,自主學習 基礎知識 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史料實證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論,反饋訓練 隨堂鞏固 會做題才是硬道理,,,自主學習 基礎知識 把握教材知識體系,一、變法的前夕 1.變法的背景 (1)戰(zhàn)國初期,秦國無論是在經濟、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國。 (2)公元前362年, 繼位,他決心變法圖強,下達求賢令,廣納賢士。,秦孝公,2.變法的準備 (1)商鞅向秦孝公闡述法家富國強兵之術,并提出了變革政治的
2、主張,得到秦孝公的賞識和支持。 (2)商鞅與舊貴族展開 ,進行變法宣傳,為變法掃清了思想障礙。 (3)南門徙木,取信于民。 3.變法的展開: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兩次實行變法。,思維點撥,論戰(zhàn),商鞅變法的背景 (1)必要性:秦國經濟上落后、政治上地位低下、文化上社會風習落后。 (2)可能性:偏處西部、前代變法經驗、秦孝公支持、商鞅到來。 (3)準備:商鞅闡述變革、舌戰(zhàn)保守派、取信于民。,二、變法的內容 1.軍事: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 (1)實行軍功爵制度 內容:獎勵軍功,廢除了 制度。 作用:增強了士兵作戰(zhàn)的勇氣,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同時打擊了貴族的特權,樹立
3、了 的政治、經濟優(yōu)勢。 (2)建立什伍組織 內容:將百姓按照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的單位進行編制,以適應戰(zhàn)時征兵的需要。 作用:使秦國在爭霸戰(zhàn)爭中的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證。,世卿世祿,新興地主階級,2.經濟:廢除井田,獎勵耕織 (1)廢除井田 內容:商鞅下令“為田開阡陌封疆”,承認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許 土地。 作用:正式廢除了 ,推動了地主制經濟的發(fā)展。 (2)獎勵耕織 內容:對努力 ,促進谷物和布帛生產的人免除徭役;對棄農經商或不事勞作的進行懲罰,招徠三晉地區(qū)的無地農民到秦國墾荒。 作用:為穩(wěn)定國家 ,增強國家實力提供了保證;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產積極性。,自由買
4、賣,井田制,耕織,財政,3.政治:建立縣制,強化中央集權 (1)建立________ 內容:把秦國劃為41個縣,各縣設有令和丞,由 任免。 作用:取代 ,成為新的政體制度,強化了中央集權。 (2)推行 制度 內容:什伍互相監(jiān)督,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必須告發(fā),否則連坐;連坐還實行于軍隊之中。 作用: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和控制,切實有效地行使政府權力。 (3)嚴格刑罰 內容:規(guī)定 。 作用:強化了人們的法律意識,保證了變法的徹底執(zhí)行。,縣制,封國采邑制,什伍連坐,輕罪重刑,國君,4.思想文化 (1)內容:把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仁義、貞廉、非兵和羞戰(zhàn)統稱為“六虱”
5、,應毀滅。 (2)作用:加強了 統治。,思想文化,思維點撥,思維點撥,1.軍功爵制度的實施,打破了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則,是打擊舊貴族、扶植新興地主階級的重要措施。 2.重農抑商政策有利于鞏固和發(fā)展新興的小農經濟,有利于確立和鞏固地主階級政權,有利于增強秦國的綜合國力,為秦國滅六國奠定了基礎。但其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使抑商或輕商觀念長期制約人們的思想,特別是封建社會后期成為經濟發(fā)展的巨大障礙。,1.廢分封,行縣制的影響: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特權,有利于中央集權制的形成。 2.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fā)展封建經濟,增加政府收入,富國強兵,建立了新型地主階級的統治。,三、
6、變法的結果及評價 1.結果:商鞅雖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廢除。 2.評價 (1)積極作用 發(fā)展了 ,增強了國力。 壯大了 ,穩(wěn)定了統治秩序,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 是戰(zhàn)國時期 的一次變法。不僅推進了秦國社會的發(fā)展,而且推動宗法分封制向 轉型,為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帝國奠定了基礎。,地主經濟,軍事力量,最徹底,中央集權制,(2)消極影響:商鞅實行的文化專制和重農抑商政策,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長遠而消極的影響。,歷史認識,史論要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時期,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商鞅變法則順應了這一趨勢,這是它成功的根本原因。,1.商鞅變法與同時代的李悝
7、、吳起變法一樣,都是地主階級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 2.商鞅變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廢除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特權,發(fā)展封建經濟,鞏固地主階級政權。 3.商鞅變法迅速改變了秦國的落后面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大大增強了國力,為日后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知識圖示,,史料實證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論,史料一商鞅變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毀秦國貴族領主這一利益集團的世襲制他說“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又說“制度時,則國俗可化而民從制”。改革他認為不合時宜的舊制度,從而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 史料二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仆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
8、越高。 商鞅變法的規(guī)定,主題一商鞅變法的措施及影響,史料解讀 說明打擊舊貴族利益、創(chuàng)新制度是貫徹在商鞅變法中的基本精神。 指商鞅打擊“世卿世祿制”,按軍功授爵。,提示,問題思考 (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為貫徹其“基本精神”在秦國進行的制度創(chuàng)新。,提示創(chuàng)新: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員;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耕戰(zhàn),實行軍功爵制;廢井田,開阡陌,確立土地私有制。,(2)史料二反映了商鞅的哪一項變法措施?這一措施的實施有何影響?,提示措施:軍功授爵制度。影響:有利于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史論總結 商鞅變法的歷史影響 (1)積極影響 對秦國而言:使秦國收到富國強兵之效,迅速崛起為當時的先進
9、國家,為后來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對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模式的基礎。,(2)消極影響 對秦國而言: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對倫理道德的蔑視,導致了社會風氣的敗壞,使政權失去社會道德的支持。 對后世而言:商鞅迷信刑罰,用法過峻的做法,片面擴大了暴力的作用,成為中國古代暴政思想的濫觴;開創(chuàng)的重農抑商政策,為后世所遵循,客觀上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焚燒詩書造成對人類文明成果的巨大破壞,對后世產生了長遠而惡劣的影響。,史料一商鞅變法則是戰(zhàn)國變法運動中最輝煌的篇章。 作為各國變法中最為全面、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商鞅變法規(guī)模
10、大、措施全、歷時久、推行力度大,從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幫助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正確道路,為秦國日后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面貌。 葉行昆論商鞅變法與制度創(chuàng)新,主題二商鞅變法的特點及其成功的原因,史料二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運動并不起源于秦國但是各國的變法運動或者持續(xù)時間不長,或者因為支持變法的君主去世而失敗,或者影響有限,或者深度不夠。只有商鞅的變法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商鞅變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實質上是和秦國的文化傳統相一致的。 彭安玉論商鞅變法對秦文化傳統的順應與整合,史料解讀 從規(guī)模、措施、過程、力度等角度分析商鞅變法的特點。 通過與其他變法運
11、動比較,突出商鞅變法的深遠影響。,提示,問題思考 (1)根據史料一,概括商鞅變法的主要特點。,提示規(guī)模大、措施全、歷時久、推行力度大、成效大。,(2)根據史料二,分析商鞅變法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的原因。,提示原因:變法措施得到長期堅持;統治者長久支持;改革內容全面徹底;符合秦國國情(文化傳統)。,史論總結 商鞅變法的特點及其成功的原因 (1)特點 全面性: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思想文化、社會習俗以及日常行為準則,對奴隸制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進步性:以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促進封建經濟發(fā)展,建立地主階級專政為目的,是一次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的地主階級改革。 徹底性:以法律形式推行各項改革措
12、施,采取嚴厲手段加強思想控制,嚴懲反對勢力,改變了“刑不上大夫”的固有傳統。,有效性:創(chuàng)建了一系列適合社會發(fā)展的新制度,推動了政治進步和經濟發(fā)展,為秦國富國強兵和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持久性:商鞅不僅兩次大規(guī)模推行變法,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為秦國繼承和發(fā)展,是戰(zhàn)國時期任何改革變法所不能比擬的。 (2)成功的原因 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商鞅變法與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時代要求一致,符合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這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改革措施全面且互相配合。變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符合秦國的實際,確保了變法的實效性。,注重輿論宣傳的效果。法家思想主張的傳播和商鞅與守舊貴族的論戰(zhàn),奠定了商鞅
13、變法的思想理論基礎。 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秦孝公堅持變法圖強,重用商鞅并大力支持其變法活動,成為變法的堅強后盾。 處于有利的社會環(huán)境中。秦國國君權力比較集中、民風質樸和尚武精神充斥等因素為變法提供了有利條件。 態(tài)度堅決且取信于民。嚴厲打擊了守舊貴族的抵制活動,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擁護,使變法內容得以深入人心。,,反饋訓練 隨堂鞏固 會做題才是硬道理,1.據吳子料敵載:“秦性強,其地險,其政嚴,其賞罰信,其人不讓,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戰(zhàn)?!边@表明秦國改革的有利條件是 秦國國君擁有較為集中的權力秦國擁有較多的賢能之人秦國的國君熱心變法秦國充斥尚武精神 A. B. C. D.,1,2,3,4,,答案,
14、解析,解析“政嚴”“賞罰信”說明秦國國君擁有較為集中的權力;“皆有斗心”說明秦國充斥尚武精神。而材料沒有體現。,1,2,3,4,2.商鞅變法中,最能體現中央集權制萌芽的措施是 A.廢井田,開阡陌 B.獎勵軍功 C.廢除世卿世祿制 D.建立縣制,,答案,解析,解析縣制是中央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地方的行政制度。A、B、C三項都沒有直接涉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問題。,1,2,3,4,3.商鞅變法是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運動,它產生的歷史影響包括 進一步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促進了適合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制度的發(fā)展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使法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A. B. C. D.,,答案,解析,
15、解析商鞅推崇法家思想并在其指導下進行變法,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但是法家鼓吹嚴刑峻法,最終導致秦朝的短命而亡。從漢武帝開始,統治者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的敘述不正確。,4.(2016南陽高二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 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二戰(zhàn)國的風氣從根本上說,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會的“免而恥”。雖然容易在短期內奏效,但國家政令的貫徹執(zhí)行,如果僅能仰仗于予富予貧、予貴予賤以及施用嚴刑
16、峻法的權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懼和貪欲。 程念祺商鞅的為人為政和戰(zhàn)國風氣,1,2,3,4,答案內容:嚴刑峻法;鄰里連坐。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會秩序;提高了秦軍的戰(zhàn)斗力,在與六國戰(zhàn)爭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1,2,3,4,解析第一小問主要內容,根據材料一“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等信息可推斷商鞅變法實行連坐制及嚴酷法律。第二小問效果,根據材料一“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可推斷秦軍的戰(zhàn)斗力增強;根據材料“秦民大悅”“鄉(xiāng)邑大治”可推斷社會秩序良好。,答案,解析,(1)根據材料一歸納商鞅變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內容。這種法制措施在秦國實行的效果如何?,答案影響:功利之風盛行;形成重利輕義的風氣;道德觀念淡薄;好戰(zhàn)嗜殺的血腥世風形成,容易導致暴政。,1,2,3,4,解析根據材料二“免而恥”可推斷道德觀念淡薄;根據材料二“恐懼和貪欲”可推斷存在重利輕義的風氣;根據材料二“嚴刑峻法”可推斷出好戰(zhàn)嗜殺等要點。,答案,解析,(2)據材料二說明商鞅的“強國之術”對秦國民風產生的影響。,本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