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5單元 散而不亂 氣脈中貫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
《高中語文 第5單元 散而不亂 氣脈中貫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5單元 散而不亂 氣脈中貫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五單元 第一板塊 1.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無誤的一項是 ( ) A.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率:帶領 B. 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數(shù):數(shù)量,數(shù)目 C.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速:加速 D.洎牧以讒誅 洎:及,等到 解析:A項,“率”,全部,一概;B項,“數(shù)”,命運,天數(shù);C項,“速”,招致。 答案:D 2.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 B. C. D. 解析:A項,已經(jīng),副詞;停止,動詞。B項,如同,像;還,仍然。C項,起初,副詞;才,副詞。D項,兩個“固”均為“本來”之意。 答案:D 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故”字與例句中的“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A. 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B. 臣聞兵以計為本,故多算勝少算 C. 既克,公問其故 D. 大人故嫌遲 解析:例句“故”意為“所以”;A項譯為“舊”;C項意為“緣故”;D項意為“仍然,還是”。 答案:B 4. 與“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 洎牧以讒誅 B. 不賂者以賂者喪 C.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D. 趙嘗五戰(zhàn)于秦 解析:A項與例句都是被動句;B項為陳述句;C項為判斷句;D項為介詞結構后置句。 答案:A 5. 下列各句中,詞類活用現(xiàn)象相同的一項是( ) ①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②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③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④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⑤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①②⑤ D③④⑥ 解析:①②⑤都是使動用法。③⑥名詞用作動詞。④名詞作狀語。 答案:C 閱讀下文,完成6~9題。 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shù)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人畏鬼,而越人信機①??砷L有者,其唯此也?!睂O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知以不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伍員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曰:“蓋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比ム嵍S,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東南向而唾,伍員載拜受賜曰:“知所之矣。”因如吳。過于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則不肯告,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愿獻之丈人?!闭扇瞬豢鲜茉唬骸扒G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zhí)圭,祿萬擔,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伍員適于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眾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為矣而無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請曰:“此野人之寶也,愿相國為之賜而受之也?!弊雍痹唬骸白右杂駷閷?,我以不受為寶?!惫仕螄L者曰:“子罕非無寶也,所寶者異也?!? 今以百金與摶黍以示兒子,兒子必取摶黍矣;以和氏之璧與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與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 選自《呂氏春秋異寶》 【注】 ①機:吉兇之兆。②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殺害。后奔吳,佐吳王闔閭伐楚。 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為我死,王則封汝 則:如果 B. 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智慧 C. 見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撐 D. 今以百金與摶黍以示兒子 摶:捏成團 解析:則:就,便。 答案:A 7.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現(xiàn)“以不受為寶”的一組是( ) ①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 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 ⑤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 A. ①④⑤ B.②④⑥ C. ②③⑤ D①③⑥ 解析:從題目看,是要找出能表現(xiàn)“以不受為寶”的事例或論據(jù),①是全文觀點,④是伍子胥評價江上老人,⑥是說明“受”與“不受”的原因。 答案:C 8.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A. 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兒子“無受利地”,其子遵從父親之意,請求王封給“名甚惡”的不利之地“寢之丘”,最終得以長久地擁有這片封地。 B. 伍子胥從楚國逃亡到吳國的途中,一打漁老人不受高官厚祿的誘惑,幫助他渡過了長江。伍子胥將千金之劍獻給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 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國農(nóng)夫獻上的寶玉;賢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 本文以歷史事實、生活實例等為論據(jù),夾敘夾議,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所寶者異”的道理。 解析:最后一句“從正反兩面論證了‘所寶者異’的道理”有錯。應該是1-3段以歷史事實,從正面論證了古人“所寶者異”的道理;第4段以生活實例,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的觀點。 答案:D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道把別人所厭惡的作為自己所喜好的,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注意“之所以”固定結構,“異乎俗”介詞結構后置) (2)名字不可能讓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見,難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嗎?(注意“得”“其”,反問句式) 譯文: 古代的人不是沒有寶物,只是他們看作寶物的東西與今人不同。孫叔敖得了重病,臨死的時候,告誡他的兒子說:“大王多次賜給我土地,我都沒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會賜給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饒的土地。楚國和越國之間有個寢丘,這個地方土地貧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寢指帝王的墳墓,也形容面貌難看)。楚人畏懼鬼,而越人迷信吉兇之兆。所以,能夠長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這塊土地了?!睂O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賜給他的兒子,但是孫叔敖的兒子謝絕了,請求賜給寢丘,所以這塊土地至今沒有被他人占有。孫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把世人心目中的不利的東西看作有利的東西,知道把別人所厭惡的事物作為自己所喜好的事物,這就是明智的人與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伍員逃亡,楚國緊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遙望鄭國說:“這個國家,地勢險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國君是個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謀劃大事。”伍員離開鄭國,到了許國,拜見許公并詢問自己宜去的國家,許公不回答,向東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員拜了兩次,接受賜教說:“我知道該去的國家了?!庇谑峭鶇菄M發(fā),路過楚國,到了長江岸邊,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撐著小船,正要打魚,于是走過去請求老人送他過江。老人把他送過江去。伍員問老人的姓名家族,老人卻不肯告訴他。伍員解下自己的寶劍送給老人,說:“這是價值千金的寶劍,我愿意把它送給您?!崩先瞬豢辖邮?,說:“按照楚國的法令,捉到伍員的,授予執(zhí)圭爵位,享受萬石俸祿,賜給黃金千鎰。從前伍子胥從這里經(jīng)過,我尚且不捉他去領賞,如今我接受你的價值千金的寶劍做什么呢?”伍員到了吳國,派人到江邊去尋找老人,卻無法找到了。此后伍員每次吃飯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禱告說:“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極點了,養(yǎng)育萬物多到極點了,天地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人世間。做了有利于別人的事,卻毫無所求,名字不可能讓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見,難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嗎? 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耕地的時候,得到了一塊寶玉。他把玉獻給司城官子罕,可是子罕卻不愿收下。農(nóng)夫說:“這是我們種田人的寶貝啊,請相國賞臉把它收下吧!”子罕說:“你把玉當作寶貝,我卻把不接受你的玉當作寶貝??!”所以宋國一位道德高尚的長者知道后,贊許說:“子罕不是沒有寶貝,只是他看作寶物的東西跟常人不一樣??!” 假如現(xiàn)在把百金和摶成的黃米飯團擺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黃米飯團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擺在鄙陋無知的人面前,鄙陋無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關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擺在賢人面前,賢人一定聽取至理名言了。他們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東西就越珍貴;他們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東西就越粗陋。 10. 請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觀點。 在中國歷史上,戰(zhàn)國是群雄割據(jù)的時代?!读鶉摗分械摹傲鶉保褪侵笐?zhàn)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后的國家,經(jīng)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都強大起來;而原本強盛的六國卻因宗法勢力的強大,因循守舊,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日益衰落。秦強盛起來后,積極向東方發(fā)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聯(lián)合起來對抗秦國,這就是所謂“合縱”。但他們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這種聯(lián)合并不鞏固。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軍事戰(zhàn)略,韓、魏、楚三國都緊靠秦國,因此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滅,齊、燕、趙三國隨之相繼滅亡。六國滅亡,“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是因為割地賂秦。蘇洵不從其他方面去論證,而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論證,是為其針砭現(xiàn)實服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講了六國滅亡的背景和原因,這包括秦國強大后逐步吞并六國的土地,六國滅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因為割地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蘇洵只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論證的意圖。 答案:六國破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蘇洵只抓住“弊在賂秦”這一點來論證,是為其針砭現(xiàn)實服務的。 11. [2014云南省曲靖一中第四次復習檢測] 閱讀下面的報道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題目。 據(jù)報道,由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yè)委員會開展的中華小孝子培養(yǎng)工程近日在北京啟動。該工程將吸收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賢有關孝行教育的思想精華,結合國內(nèi)外青少年專家和成功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優(yōu)秀家長的先進理念和經(jīng)驗,計劃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培養(yǎng)百萬中華小孝子,為全國億萬孩子樹立道德榜樣。 (1)擬寫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0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評此則報道(不超過80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華小孝子培養(yǎng)工程近日在北京啟動。 (2)孝子工程雖然有促進青少年道德培養(yǎng)的良好初衷,但是用工程來促進道德的提升則會破壞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道德感,無法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陶冶和感化的重視。(正反兩方面點評,語言通暢) 12. 請以“典麗的詞句”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可適當增刪詞語,但不能增減信息) 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寫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于多少典麗的詞句,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凈凈直截了當?shù)乇憩F(xiàn)出來。 典麗的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對原句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解答這個題目的關鍵是對前一個分句進行重新組合,所以,轉換時應把“典麗的詞句”和“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作為并列意義放在一起。這樣,只要將原文段的前兩個分句進行倒置,適當調整個別詞語就行了。 答案:典麗的詞句、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引用得多并不意味著散文就美,散文的美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凈凈直截了當?shù)乇憩F(xiàn)出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高中語文 第5單元 散而不亂 氣脈中貫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 單元 氣脈 板塊 賞析 示例 練習 解析 新人 選修 中國古代 詩歌散文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zhongcaozhi.com.cn/p-1198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