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課時作業(yè)25 碰撞與沖突 人民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課時作業(yè)25 碰撞與沖突 人民版必修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時分層作業(yè)(二十五)
(建議用時:20分鐘)
[基礎達標練]
1.恩格斯說,他的作品“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堪稱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的“社會百科全書”。恩格斯所說的作家是( )
A.巴爾扎克 B.雨果
C.狄更斯 D.司湯達
A [被恩格斯稱為“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的‘社會百科全書’”的著作是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故選A項。]
2.巴爾扎克一生創(chuàng)作了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把自己的寫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賬員的誠實”,主要以此說明( )
A.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
2、紀前期法國的社會生活
B.現(xiàn)代資本主義文明中人們的失望
C.體現(xiàn)了真正的樂觀主義精神
D.用作品描繪了法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戰(zhàn)爭場景
A [巴爾扎克屬于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從材料“吃黑面包的收賬員的誠實”說明其作品力圖真實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故選A項。]
3.《安娜·卡列尼娜》與《巴黎圣母院》分別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這兩種文學的相同點是( )
A.揭露社會現(xiàn)實
B.熱衷于塑造和贊美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義
A [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特點之一是揭露社會黑暗,浪漫主義文學因強烈不滿社會現(xiàn)狀而萌生,故A項符合題意。]
4
3、.恩格斯在《致瑪·哈克奈斯》中評價法國19世紀一部文學作品集時說:“(它)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边@部文學作品集的作者是( )
A.雨果 B.蕭伯納
C.巴爾扎克 D.羅曼·羅蘭
C [解題時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法國”“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歷史”,綜合分析可知符合條件的是巴爾扎克。雨果為浪漫主義作家;蕭伯納是英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為20世紀早期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
5.19世紀以來,一些西方畫家認識到,如果眺望遠方的原野,草不是綠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紅色或灰色。這些畫家拋棄了幾百年來畫室作畫的傳統(tǒng),提倡戶
4、外寫生。能夠體現(xiàn)這些畫家主張的作品是( )
A.《梅杜薩之筏》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亞維農少女》
C [A項是法國畫家籍里柯的畫作,屬于浪漫主義作品,故A項錯誤;B項是米勒的畫作,屬于現(xiàn)實主義繪畫,故B項錯誤;C項是莫奈的作品,是印象主義繪畫,注重“光”“色”效果,故C項正確;D項是畢加索的畫作,屬于現(xiàn)代主義的立體派繪畫,故D項錯誤。]
6.據(jù)統(tǒng)計,藝術市場上成交價格超過一千萬美元的曠世繪畫有十幅,排在前四位的皆是凡·高的作品。凡·高繪畫的特點是( )
A.繪畫注重選取嚴峻的重大題材
B.注重感情表現(xiàn)和畫面整體的完整統(tǒng)一
C.主張抒發(fā)個性,色彩明快,
5、注意光和色的作用
D.反對傳統(tǒng)和理性,趨向極端
C [凡·高屬于印象派畫家,A項是新古典主義作品的特點,B項是浪漫主義作品的特點,D項屬于現(xiàn)代主義美術的特點,故選C項。]
[能力提升練]
7.19世紀中葉,世界文學領域以批判現(xiàn)實主義風格為主。這類作品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深刻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弊端,并對之進行了剖析和強烈批判。下列作品屬于這一風格的是( )
A.《悲慘世界》 B.《紅與黑》
C.《巴黎圣母院》 D.《唐璜》
B [《紅與黑》是司湯達的代表作,是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故B項正確;A,C、D三項都是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均排除。]
8.19世紀
6、末,羅丹為雨果、巴爾扎克所做的雕像,幾經(jīng)易稿。在定稿中,雨果令人吃驚地全身赤裸,而巴爾扎克披著及地的睡袍,一顆頭顱碩大無比。身體則粗短臃腫,上闊下窄,顯得比例失調。羅丹雕塑定稿的顯著特點是( )
A.注重人的情感 B.捕捉瞬間印象
C.重視自我感受 D.強調理性思考
D [據(jù)材料“雨果令人吃驚地全身赤裸,而巴爾扎克披著及地的睡袍,一顆頭顱碩大無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羅丹雕塑定稿的顯著特點是強調理性思考。羅丹生活在19世紀末,正是人們對現(xiàn)實主義藝術形式大力反思的時代,羅丹作為先行者之一,選擇不同于主流,當然也不容于主流,而這正是羅丹堅持理性思考的結果,故D項正確;注重人的情感
7、,不符合時代背景和羅丹的特點,故A項排除;羅丹作品也沒有捕捉瞬間印象的特點,故B排除。重視自我感受,屬于現(xiàn)代主義風格,故C項排除。]
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恩格斯說,巴爾扎克的作品“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yè)的史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統(tǒng)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
材料二 列寧在《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中說:“(他是)天才的藝術家,不僅創(chuàng)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且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
(1)恩格斯為什么如此評價巴爾扎克?
(2)列寧為什么說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舉例說明)
8、(3)從恩格斯和列寧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兩位作家的作品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解析] 第(1)(2)問,根據(jù)巴爾扎克和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所描寫的內容及其貢獻即可得出答案;第(3)問,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兩位作家的作品都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國家的歷史時代特征。
[答案] (1)巴爾扎克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師,他的《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
(2)《安娜·卡列尼娜》描述了安娜對愛情自由的追求,而安娜臥軌自殺的悲慘結局則深刻揭露了當時俄國上流社會的腐敗以及道德的淪喪。《戰(zhàn)爭與和平》通過1812年衛(wèi)國戰(zhàn)爭,把眾多人物與事件組織到一起,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前后俄國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充滿了戰(zhàn)斗力,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3)都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國家的歷史時代特征。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