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3單元 第1章 第2節(jié)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教案2 (新版)濟南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3單元 第1章 第2節(jié)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教案2 (新版)濟南版(通用)(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消化和吸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描述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胃和小腸兩種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
②概述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過程。
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為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和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確立本節(jié)應用“激趣-探究”教學模式。在講授時以問題為引領指導學生觀看課件、課本插圖、演示實驗,讓學生對設計的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小組討論、自學教材、主動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學的結論,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課件 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演示實驗 食物的消化過程視頻
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及
時間
安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2、溫故
知新
復習
舊知
2分鐘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的知識,回答兩個問題
(1)人體消化系統(tǒng)由哪些器官組成?
(2)食物在口腔內(nèi)是如何被消化的?
看書和筆記
背誦知識
生1: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生2: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組成。
生3: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臟、胰腺、胃腺和腸腺。
生4:口腔內(nèi)有牙齒和舌的咀嚼和攪拌,屬于物理性消化。還有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屬于化學性消化。
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點,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創(chuàng)設
情境
導入
新知
2分鐘
【過渡語】同學們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真好!想一想,食物在
3、口腔內(nèi)被消化后又會進入哪些器官進一步消化分解呢?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究食物的消化過程。
【板書】消化和吸收2
積極思考問題,關注食物的下一步消化如何進行。
對學生積極評價,同時總結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利用問題引發(fā)學生的疑問,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自主
學習
合作
探究
26分鐘
知識點一:胃在消化中的作用
【過渡語】食物在口腔消化后下一步會到達胃,那么胃對食物的消化有什么作用呢?
1.指導學生閱讀斯帕蘭札尼的實驗過程,討論下列問題:
(1)斯帕蘭札尼的實驗目的是什么?
(2)根據(jù)這個實驗你能做出怎樣的推測?
(3)瘦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什么?分析這個實驗,
4、你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過渡語】通過實驗我們認識了胃的作用,那胃內(nèi)起到消化作用的結構又是什么呢?
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11頁內(nèi)容,思考以下問題:
(1)胃的位置、形狀、特點如何?
(2)胃有哪些結構特點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
教師點撥:胃內(nèi)既有物理消化,又有化學性消化。胃內(nèi)有肌肉層和胃腺,既能研磨食物又能分泌胃液消化蛋白質,強調胃發(fā)揮消化作用的結構,幫助學生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同時強調蛋白質的消化開始于胃。
認真閱讀教材11頁資料,討論后回答:
生1:實驗目的是探究胃能否分解有機物。
生2:食物在胃內(nèi)不僅有物理性消化—磨碎食物,還有化學性消化—胃能將肉塊分解
5、。
生3: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由此得出結論:胃能通過化學性消化分解蛋白質。
學生積極思考,帶著相關問題進行自主學習
生1:胃上接食道,下接小腸,形狀是囊狀,特點是有很大的伸縮性??梢詴簳r儲存食物。
生2:胃的結構:(1)胃壁有發(fā)達的肌肉,收縮時可以引起胃的蠕動,可以研磨和攪拌食物
(2)胃壁內(nèi)有胃腺,可以分泌胃液。胃液呈強酸性,其中的胃蛋白酶對蛋白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概括等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問題(3)引導學生從實驗現(xiàn)象概括出理論知識—胃能消化蛋白。
通過閱讀相關研究,學生對胃的作用已經(jīng)有一個大概的
6、了解,以此為基點提出問題進一步探討發(fā)揮作用的結構基礎。此處設計的問題,能指導學生有目的學習,降低學習難度。
知識點二:小腸在消化中的作用
【過渡語】通過以上學習我們認識到食物在口腔和胃內(nèi)的消化還很不完全,要徹底消化食物還必須要有小腸的參與。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12-13頁,思考為什么小腸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場所?
【過渡語】小腸內(nèi)消化液為什么具有這么大的作用,請同學們根據(jù)下表進一步認識小腸內(nèi)的消化液。
消化液
來源
所含消化酶
膽汁
胰液
腸液
【過渡語】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膽汁的特別之處是不含消化酶,那么它
7、在消化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播放演示實驗: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問題:
(1)該對照實驗的變量是什么?
(2)實驗現(xiàn)象是什么?
(3)膽汁對植物油起了什么作用,有何意義?
【過渡語】通過以上學習,我們認識了各種消化器官對糖類、脂肪、蛋白質的消化作用?,F(xiàn)在你能概括出三類物質的整個消化過程嗎?
3.播放食物的消化過程動畫,指導學生分析三類物質的消化過程,回答問題:
(1)三類營養(yǎng)物質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別是哪里?
(2)它們在哪里被徹底消化成小分子物質?
(3)它們分別被消化成了哪些小分子物質?
(4)通過以上分析,說出消化的主要場所是哪里?為什么?
4.指導學生以
8、第一人稱,分角色扮演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過程。
生:因為小腸長6米,是消化道最長的一段
生:因為小腸內(nèi)具有膽汁、胰液、腸液等消化液,胰液、腸液內(nèi)具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能將食物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營養(yǎng)成分。
消化液
來源
所含消化酶
膽汁
肝臟
不含
胰液
胰臟
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的酶
腸液
小腸
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的酶
學生積極思考,根據(jù)教材回答消化液的知識。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演示
實驗
生1:實驗變量是有無膽汁。
生2:加入膽汁的試管植物油變渾濁了,加水的試管植物油沒變化
生3:膽汁對脂肪具有乳化作用,能
9、夠增大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學生觀看動畫,回答問題,書寫消化過程
小腸
小腸
小腸
胃
麥芽糖
初步
蛋白質
脂肪
氨基酸
葡萄糖
消化
脂肪
微粒
淀粉
口腔
小腸
甘油
脂肪酸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活動。
通過自主學習教材,引導學生從小腸結構和消化液的角度分析為什么小腸是消化主要場所。
讓學生了解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知識,可以為后邊講解三大物質的消化過程做鋪墊。同時從表格中可以明顯看到膽汁不含消化酶,利用這個特點激起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繼續(xù)探究膽汁的作用
10、
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對乳化作用有一個形象認識。通過問題設置考察學生的觀察學習能力。
三大物質的消化過程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難點。利于動畫的形式講授物質的消化過程,便于學生理解消化是如何一步步進行的,便于觀察消化的部位和參與的消化液。
設計4個分析問題,目的是比較三類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特點,理解小腸是主要的消化場所。
通過擬人化的活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表達,鞏固知識點
歸納
提升
拓展
應用
5分鐘
1. 指導學生回顧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反思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惑?
2. 遷移應用:你能解釋這些生活現(xiàn)象嗎?
(1)為防止對胃的刺激,有的藥物外邊
11、膠囊,你知道制作膠囊的原料是什么物質?
(2)為什么肝臟病人不宜多吃油膩食物?
回顧所學知識,談談收獲,提出疑惑。
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以致用。
通過反思,交給學生梳理知識的方法,同時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以評價。
課堂
達標
當堂
檢測
5分鐘
A類:
1.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的主要場所是 ( )
A.胃 B.小腸
C.口腔 D.大腸
2. 老鼠偷吃大米后,大米中的淀粉在老鼠體內(nèi)最終分解成哪種物質被吸收( )
A.葡萄糖 B.麥芽糖
C.氨基酸 D.甘油
12、
3. 能夠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B.腸液
C.唾液 D.膽汁
4.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B.腸液
C.唾液 D.膽汁
B類:
3.下圖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內(nèi)被消化的程度。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器官名稱: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曲線X代表的是 _____________的消化。
3) 、 和腸腺等消
13、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進入器官D中,其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肝臟分泌的 。
4)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部位是圖中的_____ 所在部位。
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課堂檢測及時互糾。
1.B
2.A
3.B
4.D
1)胃,小腸
2) 淀粉
3)肝臟、胰腺,膽汁
蛋白質
Y
X
0
50
100
A B C D E
(口 腔) (大腸)
4)D
通過練習
14、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速度和規(guī)范,將學習延伸到課下。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食物在胃中消化
胃的結構 功能
呈囊狀,能伸展 儲存食物
多層肌肉層 研磨、攪拌食物
胃腺 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質
二.食物在小腸中消化 1.小腸內(nèi)含有的消化液及作用: 膽汁—乳化作用
胰液、腸液—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2.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
淀粉 葡萄糖
脂肪甘油+ 脂肪酸
蛋白質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