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 科學上冊教案
《小學六年級 科學上冊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六年級 科學上冊教案(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 1. 水滴里的生物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從總體上對微生物進行概述。大體編寫結構是: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尋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顯微鏡觀察微生物——認識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發(fā)展史和概貌。 預期學習結果 1、 能夠運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并做好觀察記錄。 2、 知道微生物是個體微小、分布極廣的生命體,絕大多數(shù)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 3、 了解列文虎克世第一個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觀察、人事微生物。 難點: 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 教時 1 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放大
2、鏡、顯微鏡、燒杯 學生準備:抹布、水樣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 觀察水樣 引導學生取出水樣,交流水樣的采集地點,肉眼觀察的發(fā)現(xiàn)和想進一步了解的知識。 二、用顯微鏡觀察水樣 帶領學生認識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并嘗試用顯微鏡觀察水滴里的生物。 三、認識微生物,了解列文虎克 交流用顯微鏡觀察水滴之后的發(fā)現(xiàn),用語言文字或圖畫的方式記錄所觀察的現(xiàn)象。了解列文虎克的故事。 四、拓展 了解微生物的分布情況。 1、出示水樣,要求學生把采集的水樣由瓶子倒進燒杯,提醒保持桌面整潔。 2、請學生觀察水樣。 3
3、、教師質疑學生發(fā)現(xiàn):水滴里面除了一些肉眼可以看見的小顆粒外還有有其他的嗎?借助什么來觀察可能會有收獲? 4、教師示范用法。強調輕拿輕放。 5、教師強調: (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3)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6、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于動物也不屬于植物
4、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7、簡單介紹列文虎克的故事。 8、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微生物?怎么證明他們的存在? 1、倒水 2、學生有序觀察觀察,然后進行交流。 顯微鏡: 目鏡(對著眼睛) 物鏡(對著標本) 載物臺(放置標本) 反光鏡(反射光線、 照亮標本) 調節(jié)螺旋(調節(jié)焦距、看清標本) 鏡臂 通光孔 鏡座 3、生按順序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 4、小組匯報交流,選取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5、學生觀察投影中的
5、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特點。 6、學生讀列文虎克的故事。 7、請學生小組為單位課后解決。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 2. 做酸奶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繼前一課從整體上認識微生物地概況之后,再分類認識其中常見的一類微生物——細菌。通過本課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細菌,知道細菌具有雙重作用,引發(fā)學生關注病菌的傳播。在設計上,本課以做酸奶來激發(fā)學生研究細菌的興趣和愿望,推動學生帶著“牛奶為什么會變成酸奶”的問題,主動查找資料,進而認識細菌的基本形態(tài)特征、分布及繁殖特點,了解細菌的功與過。 預期教學效果 1、能嘗
6、試自己動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發(fā)酵變成的。 2、知道細菌是一類分布極廣地微生物,以及它們對人類有正反兩方面地作用。 3、知道減少致病細菌傳播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做酸奶地活動。 難點: 在模擬細菌繁殖的實驗中計算細菌繁殖個數(shù)。 教時 2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酸奶、存牛奶、保溫壺、小盆、白糖 學生準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談話引出課題 二、指導學生制作酸奶 1、同學們是否喜歡喝酸奶?知
7、道酸奶是怎么做的嗎?想動手嘗試嗎? 2、教師示范做酸奶的方法。 提醒學生注意: ①牛奶加熱過程中要注意安全,最好請家長幫助,加熱后一定要冷卻到35~40℃ ②加入酸奶后要保溫5~6小時。 ③酸奶做成后放入冰箱不可太久,變質的酸奶不可以飲用。 驚喜 學生回去后有條件的嘗試制作。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視頻資料、 學生準備:做好的酸奶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品嘗酸奶。 二、認識酸奶的制作原理。 三、體驗其驚人的繁殖速度。
8、 四、認識細菌的功與過。 1、請同學們把自己小組做成的酸奶拿出來進行品嘗,選出每小組一名評委。 2、教師介紹:細菌體積微?。◣兹f個合起來只有頭發(fā)絲那么粗),有三種基本形態(tài)(桿菌、球菌、螺旋菌),繁殖迅速(幾小時內可以繁殖出幾百萬甚至上億個后代)。 3、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并計算出細菌的繁殖數(shù)量。 4、酸奶是怎么制成的呢? 教師進行小結。 5、引導學生討論:今天我們認識了細菌的特點,你能聯(lián)系生活說說生活中細菌有著怎樣的作用?又有哪些危害呢? 6、引發(fā)我們生病的細菌我們稱之為病菌,你有哪些好的辦法幫助我們預防它們? 1、品嘗
9、酸奶,評選出最好的。 2、學生可以就自己對細菌的了解進行介紹。也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 3、學生閱讀資料,學習操作。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8192-16384-32768-65536(16代)―131072―262144―524288―1048576―2097152(21代) 4、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7、交流匯報:捂住鼻子打噴嚏、勤洗手、用熱水沖洗筷子等。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 3. 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教學內容分析 學生認識植物構造,是由宏觀逐漸走向微觀的。本課旨在讓
10、學生認識植物的基本組成單位,認識到細胞的重要作用。內容有:一、說明細胞就好像是構成人體的“積木”。二、讓學生觀察幾種細胞的圖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結構及特點。三、讓學生觀察顯微鏡下的細胞,比較動植物細胞的不同。四、閱讀資料,進一步了解細胞及其發(fā)現(xiàn)。 預期教學效果 1、能有調試好的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和人體表皮細胞。 2、知道構成生命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3、知道細胞有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觀察洋蔥表皮和人體表皮的細胞撥并進行比較。 難點: 理解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單位。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學生
11、顯微鏡、鑷子、載玻片 學生準備:洋蔥、小刀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認識細胞的形狀、結構和特點。 二、借助顯微鏡比較洋蔥表皮細胞和人體表皮細胞的區(qū)別。 三、進一步了解細胞有著不同的功能。 1、通過談話(積木)引出細胞,請學生觀察書中的插圖,認識各種細胞。 2、組織討論:細胞有些什么特點? 3、組織學生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人體表皮細胞。教師具體介紹洋蔥表皮細胞的切片制作方法,及觀察方法、注意事項等等。 4、教師到小組中巡視,具體指導有困難的小組完成實驗。 5、組織
12、匯報。 6、提供人體表皮細胞切片給小組進行觀察。 7、引導學生自學資料“胡克發(fā)現(xiàn)了細胞”。 8、了解細胞的特殊作用。 9、教師補充介紹有關細胞的簡單知識。 1、學生觀察,交流發(fā)現(xiàn)的特點。 2、讓學生觀圖討論,匯報得出:細胞很?。ǔ说包S),細胞各種各樣,各不相同,細胞是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單位。 3、學生提出疑問。 4、學生領取材料和儀器。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5、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并進行記錄。 6、學生觀察人體表皮切片。 7、學生自
13、學資料,并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查找到的有關細胞的資料。 8、由學生自學資料“傷口化膿是怎么回事”。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1. 地球的形狀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以歷史發(fā)展的軌跡為線索,展示了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說明地球的形狀。內容安排了:介紹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史。二、了解地球的大小情況。希望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探索真理的過程是曲折漫長的。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經(jīng)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2、知道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曲折過程。 難點: 比較觀察船體在球面上和平面上航行的差異。 教時 1課時
14、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地球儀 學生準備:玩具小船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 二、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三、認識地球的大小 1、出示課件:地球 2、談話:這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我們人類自從在這個星球上誕生起就在不斷的探尋它的真面目,有一首詩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
15、此山中。古時候的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的呢? 3、教師補充介紹古代中國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疤靾A地方說”和“擎天柱補充說”。 4、張衡有著怎樣的大膽認識?他的認識根據(jù)是什么? 5、教師補充介紹,強調:張衡能夠認識到地如雞卵是很了不起的。 6、普通百姓對于地球又有著怎樣的認識? 7、師做演示實驗。 8、介紹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 9、總結:麥哲倫經(jīng)歷了重重困難,犧牲了生命終于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認識,這種勇于獻身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 10、地球是個球體為什么古時候的人們沒有認識到呢?還出現(xiàn)了哪些荒唐的想法呢? 11、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1、觀察地球
16、 2、閱讀資料。說說自己的想法:古人愚昧。古人落后,古人充滿幻想,古人也在不斷探索。 3、學生質疑。 4、進一步閱讀資料,張衡和亞里士多德的大膽推論。 5、普通百姓通過出航與歸航的船只認識到地球的形狀。 6、學生配合實驗的完成。 7、生閱讀相關材料,并介紹自己所查找到的資料,全班交流。 8、地球很大。 9、根據(jù)資料測量繞地球行走一圈所需的時間。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2. 地球的表面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在認識地球形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宏觀上總體認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內容有:一、認識多種形態(tài)的地貌。二、制
17、作兩種地貌模型。三、說明描繪地貌的手段在不斷發(fā)展。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種形狀。 2、認識一些典型的地貌。 3、能夠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點。 4、能用平面圖描繪地表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種各樣的地貌特征。 難點: 制作地表模型。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塑料盤、大塊玻璃、風景圖片 學生準備: 泥沙小草等等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 二、制作地表模型 三、指導畫地形圖
18、 四、總體認識地球表面形狀 1、出示風景圖片。 2、地球上除了這些美麗的風景還有什么樣子的地方? 3、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書中插圖。認識幾種典型地貌。師介紹其特點。 4、想不想把這些特別的地貌制作出來呢?師指導制作方法。要求:明確分工,注意安全。 5、師巡視并予以指導。 6、要求用大塊玻璃把制作的地形畫下來,并試著畫到紙上,用各種顏色表示不同的地貌:綠色是平原,黃色是高原,藍色是河流或海洋等等。 7、師補充:地圖由此得來。 8、我們地球表面
19、的情況十分復雜,前人制作一份地圖非常的不容易。 9、補充介紹現(xiàn)今人們可以憑借的手段,及高科技。 1、學生觀察。 2、學生交流后匯報:沙漠、高山、河流、海洋、島嶼、綠洲、峽谷等等。 3、學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這些地貌的資料。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準備的材料嘗試制作。 5、介紹制作中的地貌特征有哪些。 6、學生進行操作。然后展示作品。 7、了解前人制作地圖的方式方法。 8、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3、 地球的內部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從地球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來導入,認識人類是如何認識地球內部情況的。內容
20、有:一、進行猜測黑盒子里舞臺的活動。二、教材展示火山、溫泉、地震的圖片,啟發(fā)學生思考:科學家是如何掌握地球內部信息的。三、指導學生模仿雞蛋的結構,制作一個地球的內部結構模型。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地球內部構造是科學家根據(jù)一些自然現(xiàn)象推測出來的。 2、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 3、能夠制作地球結構的模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 難點: 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 二、討論地球內部構造 三、制作
21、地球內部構造模型 1、出示暗盒,你們不打開能否知道里面是什么? 2、每小組分發(fā)材料。 3、組織交流匯報:你們小組認識是什么?根據(jù)是什么。 4、師引導,那么我們有什么方法來認識地球的內部情況呢? 5、引導學生觀圖,思考:地震、火山爆發(fā)、地熱等現(xiàn)象對于我們認識地球內部有什么幫助? 6、師介紹人類所認識的地球內部情況。 7、我么來制作一個地球的構造模型。 1、學生介紹想到的方法。 2、小組為單位進行嘗試。 3、匯報。 4、學生總結實驗所得并發(fā)言:搖一搖,聞一聞,聽一聽,嘗一嘗,在對地球的認識有所改變。 5、了解地球內部的
22、成分。了解地球的深度。 6、學生提出疑問,師生給予解答。 7、生做地球構造模型。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4、 火山和地震 教學內容分析 火山和地震是顯著的地質變化,是小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本課從實例出發(fā),引導學生建立模型研究,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了解人們對火山和地震的監(jiān)測和保護自己的方法。內容有:一、了解火山。二、研究地震。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火山與地震是地球內部內力作用的結果。 2、會做模擬火山噴發(fā)和地震的實驗。 3、知道火山與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預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國家之一,了解張衡及他的貢獻。 教學重點難
23、點 重點: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難點: 做火山噴發(fā)的模擬實驗。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 二、探究火上噴發(fā)的原因 三、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四、談談安全教育。 1、復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么? 2、談話因為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得地球表面造成巨大的影響,比如火山爆發(fā)和地震,今天我們來
24、研究。 3、播放錄像—火山爆發(fā)。 4、組織談話:看了剛才的錄像,你對火山又有了哪些了解?心中還有哪些疑問? 5、教師對于學生的敘述適時給予補充介紹。 6、火山爆發(fā)時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指導學生做火山爆發(fā)模擬實驗。 7、組織匯報交流:火山在即將爆發(fā)的時候有些什么征兆? 8、火山很可怕,地震也很可怕,而且我國是一個地震很多的國家。引導觀看錄像。 9、師介紹我國1976.7.28發(fā)生的唐山大地震。 10、地震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11、師做演示實驗。 12、我們國家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對于地震的研究也很早。師介紹張衡和地動儀。 13、地震來臨我們該怎么做呢? 14、
25、組織全班交流。師做小結:在室內應該躲在空間狹小的地方,在室外應該跑到空曠的地帶,遠離高大的建筑物。 1、學生:地核、地幔、地殼。 2、生說自己對于火山和地震的認識。 3、生觀看錄像。 4、火山爆發(fā)的原因和火山的結構。 5、生領取材料根據(jù)教師要求進行實驗。師進行巡視指導。小組交流觀察的收獲。 6、火山冒煙、地熱、雞犬不寧、火山灰落下等。 7、生看錄像。 8、學生補充對于唐山大地震的了解,或是其它大地震。 9、生閱讀資料。 師補充介紹。 10、生觀察并描述。 11、生可以補充
26、介紹有關張衡的資料。 12、生小組討論。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5、 地表的變遷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主要教學內容有:一、從喜馬拉雅山的圖片資料讓學生推測喜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況。二、研討千姿百態(tài)的地表的形成,欣賞千姿百態(tài)的地表風光。三、教材以由小到大排列的巖石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風化作用。四、通過模擬實驗和研討,認識侵蝕作用。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地球的表面是不斷變化的。 2、知道地表的變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3、之奧什么叫風化。 4、知道什么叫侵蝕。 5、知道人類的有些行為也會使地表產(chǎn)生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巖石的風化和侵蝕對地表
27、的影響。 難點: 了解家鄉(xiāng)地表的改變情況。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推測喜馬拉雅山的過去。 二、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變遷。 三、了解家鄉(xiāng)地表的變遷。 四、探究自然界的風化和侵蝕作用。 五、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表的影響。 1、出示喜馬拉雅山的圖片,引導學生觀賞。 2、師質疑:為什么喜馬拉
28、雅山上能找到魚龍、蚌殼的化石呢? 3、有什么證據(jù)證明你們的猜測? 4、喜馬拉雅山只是地球上的一個地表現(xiàn)象,還有很多地表形態(tài),是什么力量使他們形成的呢? 5、引導學生觀賞書中的插圖:石林、火山口湖、風蝕石、海邊礁石等,并質疑學生它們的形成可能性? 6、我們家鄉(xiāng)有些怎樣的地貌呢?它們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建議學生課后查找資料解釋。 7、大自然真有這么巨大的力量嗎?我們借助實驗來驗證。 8、組織交流,指導學生實驗:日張冷縮影響巖石。 9、匯報實驗收獲。 10、當巖石因為日張冷縮而變成沙粒和泥土后會怎樣呢?指導實驗:水流對沙石泥土的搬運。 11、引導:其實我們人類也在促使大自然發(fā)
29、生變遷,你知道人類有哪些行為使得大自然在變遷嗎? 12、組織匯報后教師補充“三峽大壩帶來的影響”、“砍伐森林帶來的影響”等。 1、生觀賞,閱讀書中資料。 2、生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這里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 3、化石是以前生物留下來的痕跡,是我們認識過去的重要依據(jù)。 4、生小組討論,并匯報:火山、地震、風吹日曬雨淋等等自然界的力量。 5、生小組進行討論,并形成共識:石林是因為風、流水、碳酸鹽石材分解形成,風蝕石是強風對巖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6、生課后完成。 7、小組交流如何來驗證日曬雨淋的力量。 8、學生分小組
30、進行實驗,教師提醒注意安全。 9、學生進行實驗,小結:越細小的沙石越容易被搬運。 10、小組討論并形成共識:砍伐森林、攔河筑壩、圍海造田、開采煤礦等。 教學內容 第三單元 物質在變化 1. 蠟燭的變化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選取學生熟悉的蠟燭作為研究對象,借助蠟燭受熱溶化、受冷凝固、燃燒發(fā)光等一系列現(xiàn)象,揭示變化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安排內容有:一、通過研究蠟燭的變化,認識事物的兩種基本變化,二、有根據(jù)的分析生活中的現(xiàn)象屬于那一種變化。三、學生動手實驗,在實驗中觀察現(xiàn)象,分析得出屬于那一種類型的變化。 預期教學效果 1、能從蠟燭溶化和燃燒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兩種變化的主要特點。
31、 2、能收集物質變化的證據(jù),并能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 3、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類:一類僅僅是形態(tài)的變化,沒有變化新的物質;另一類會產(chǎn)生新的物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蠟燭溶化和燃燒的實驗,認識物質的兩類變化。 難點: 尋找證據(jù)判斷物質變化的種類。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蠟燭、白瓷碗、燒杯、醋、雞蛋、 學生準備:易拉罐、干凈的吸管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認識事物的兩大變化。
32、 二、有根據(jù)的分析辨別變化的所屬。 三、試驗中觀察,并分析得出所屬變化。 1、出示一支蠟燭,并點燃。引導學生觀察,蠟燭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蠟燭會有哪些現(xiàn)象發(fā)生? 2、組織交流,并適時追問:蠟燭為什么會有蠟油流下來?蠟油從何而來?為什么又會結成塊? 3、對于有價值的回答及時表揚,并總結、板書:這叫受熱熔化、遇冷凝固。這是蠟燭的一種變化。 4、我們看到蠟燭越燒越短,這是為什么呢? 5、師追問:看來這也是一個變化,那么蠟燭變成什么了呢?我們來研究。師做演示實驗。燒白瓷碗底、用燒杯罩住。發(fā)現(xiàn)了么? 6、總結:物質的變化主要有兩大類,一是
33、形態(tài)的變化,二是產(chǎn)生新物質的變化。 7、引導看31頁的圖,小組討論這分別是屬于那一種變化? 8、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變化,分別屬于那一種呢?我們來研究研究。 9、根據(jù)學生匯報進行評價。 10、師示范實驗:把生雞蛋放入醋中,組織學生預測出現(xiàn)情況,展示,并總結:生雞蛋變軟,且出現(xiàn)氣泡,所以屬于產(chǎn)生新物質的變化。 11、生活中變化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一定能準確的區(qū)分它們。聰明的人是不會被表象蒙蔽雙眼的,總能認識真實的一面。 1、學生:蠟燭變短、蠟燭燃燒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蠟油留下來,并在蠟燭上結成塊、蠟燭的火焰有時候會跳躍或者抖動、蠟燭的燈芯也會變短 2、生:
34、蠟燭本來是不會流下來的,可是火焰把它烤了就化了,然后就流下來了,因為沒有一直烤它所以就結成硬硬的塊了。 3、按小組進行觀察,邊看邊畫,師給于指導。然后匯報。 4、小組討論,匯報:蠟燭燃燒消耗了蠟燭(蠟油),所以越來越短。 5、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黑煙、和產(chǎn)生煙霧,這就是變化成的新物質。 6、學生觀察并匯報交流。 7、學生:把易拉罐擠壓至變形。用吸管朝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匯報出現(xiàn)情況和分析得出所屬變化類別。 教學內容 第三單元 物質在變化 4. 洗衣服的學問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以洗衣服為載體復習鞏固對兩種變化的的認識,引導學生認識洗滌劑的特點和去污原理,指
35、導學生進一步掌握差異法實驗的要求。內容安排有:一、提出怎樣去污的問題,引起學生對如何去污的關注。二、指導學生開展對比實驗,了解不同的洗滌用品的特點。三、通過一段資料和漫畫,向全班學生解釋肥皂去污的原理。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不同洗滌劑的洗滌效果存在差異。 2、能用控制變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洗滌劑的洗滌效果。 3、能夠通過請教大人、查閱資料等方法,掌握去污的常用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會做洗滌用品去污實驗,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滌用品。 難點: 學會控制變量。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燒杯 學生準備: 臟布條、洗衣粉、洗潔精、肥
36、皂等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 二、進行假設 三、討論變量,制定實驗方案。 四、小組實驗,收集證據(jù)。 五、交流研討。 1、我們平時衣物上會沾上各種污漬,如油污、菜汁、墨汁等,你們知道怎樣洗去這些污漬么? 2、哪一種污漬用哪一種洗滌用品最好呢? 3、教師記錄下假設,提出:我們要是每一樣都研究就沒有這么多的時間,怎么辦? 4、我們改
37、怎樣用實驗來驗證呢? 5、組織學生進行匯報,并請其它小組的同學提出質疑和改進方案。 6、分發(fā)材料:提出實驗要求:小心燒杯、力求公平。 7、組織匯報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 8、通過剛此的實驗有什么啟發(fā)? 9、生活中那么多洗滌用品其實各用用處,各有針對的污漬,所以我們要學會選擇,學會生活。 10、這些污漬到底是怎么洗去的呢?請看小品。 11、掌聲表揚,說說認識。 1、學生匯報想法,要求說說怎么知道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提出假設。 3、學生匯報,并小組討論選擇研究哪一種污漬。 4、小組討論實驗方法,并寫下來。 5、學生提:它們怎樣做才能比較得準
38、確?怎樣才公平? 完善實驗設計方案。 6、領取材料進行實驗。 7、墨汁用洗衣粉最易去除,油污用洗潔精最易去除…… 8、學生發(fā)表感受:勞動是愉快的,洗滌是有學問的,要善于觀察、勇于實驗…… 9、學生表揚小品。 教學內容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 1、登月之旅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探索宇宙》單元的第一課,月亮是地球的近鄰,是太空中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本課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認識人類對月球的探索發(fā)現(xiàn)和取得的成果來了解月球,感受人類的偉大,科技的力量。通過模擬實驗來解釋環(huán)形山的形成,了解模擬實驗可以有效的化抽象為形象。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況以及環(huán)形
39、山的成因。 2、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經(jīng)歷。 3、知道人類對月球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人類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撐。 4、能做模擬環(huán)形山形成的實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 難點: 體會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時 1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三球儀、沙盤、、大小不同的石子 學生準備: 尺子、記錄用相關用品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 二、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與了解。 三、實驗探究隕石坑的形成。
40、 1、前段時間,我們國家發(fā)射了一顆衛(wèi)星,同學們對它了解們? 2、組織交流:為什么命名為“嫦娥”? 3、組織學習資料,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與取得的成績。 4、通過人類的不懈努力,人類對月球有了哪些認識呢? 5、我們人類在認識過程中也犯過錯誤,是什么錯誤呢? 6、今天我們就來模擬曾經(jīng)在月球上發(fā)生過的隕石撞擊實驗,進一步了解隕石坑的形成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想做么?我們怎么來實驗呢? 7、組織匯報實驗設計方案,請其它同學幫助完善設計。 8、師對學生的匯報給與肯定和修正,鼓勵認真實驗,及時記錄。 9、組織匯報交流實驗數(shù)據(jù)和預測進行對比。
41、10、如今我國的“嫦娥1號”已經(jīng)順利發(fā)射,對月球的探索將不斷深入,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真的的奔月了,千年的夢想將變成現(xiàn)實。對這些你們有什么感言么? 1、組織學生談談對“嫦娥1號”的了解。 2、我國很早就有了探索月亮的愿望,“嫦娥奔月”就是古人的美好想象。 3、生讀資料。 4、生根據(jù)資料匯報。 5、誤認為環(huán)形山是火山爆發(fā)形成的,其實是隕石和流星的撞擊造成的。 6、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設計實驗。 7、生指出:沙盤要到處均勻,石子選擇要合乎要求,落下時應該自然下落,總之要做到公平。 8、
42、分小組進行實驗。 9、生:科學技術的力量是偉大的。 人類是智慧的。 …… 教學內容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 2、太陽系大家族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從我們人類最近的太陽系開始研究,認識太陽系的成員和組成,了解地球公轉形成了四季的變化。關鍵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太陽系的運動規(guī)律。 預期教學效果 1、初步認識太陽系及太陽系中d餓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做陽光施舍與斜射形成溫差的實驗。 4、能夠用模擬實驗探究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和行星公轉周期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組成太陽系的主要天體。 難點: 探究行星與太陽系之間距離和行星公轉周期
43、的關系。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橡皮塞、鉤碼、溫度計 學生準備: 細繩子、筆管、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認識日地運動 二、認識四季成因 三、認識太陽系的主要天體 四、實驗探究 五、拓展延伸 1、出示三球儀。 2、質疑: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多長時間? 3、我們生存的地球一年有四季變化,這是怎么形成的呢? 4、組織學生交流: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四季
44、形成的原因了么? 5、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直射夏季、斜射冬季么? 6、太陽系有還有很多成員,我們地球還有一些兄弟姐妹,你們認識么? 7、組織交流:你們認識哪些成員了呢?你能代替他們中的一員來做自我介紹們? 8、這些天體都繞著太陽轉,可是他們的轉速卻不一樣,為什么呢?我們來研究。 9、組織學生閱讀書中實驗方法,想想為什么這樣做,要注意什么? 10、匯報交流:離開太陽越遠旋轉越慢,離太陽越近轉的越快。 11、通過本課學習,你有什么什么收獲,心中有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 12、鼓勵學生課后搜集資料或者動手實驗來驗證。
45、 1、學生觀察,老師演示三球運動。 2、生:365天 3、學生觀圖,了解地球繞日轉動的不同時期的變化。 4、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溫度也存在差異。 5、中午測量溫度,與上午8、9點測量比較上升速度。 6、生讀資料了解太陽系組成。 7、生將資料和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根據(jù)要求進行匯報。 8、生根據(jù)提示制作實驗材料,進行實驗。 記錄下實驗數(shù)據(jù)。 9、生自由提問。 教學內容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 3.看星座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以引領學生看夜空、認星座,建立“我的星座”來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的興趣。內容有一
46、、建立我的星座。二、介紹星座知識。三、制作“星座”放映器。四、建立銀河系概念。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星座。 2、知道銀河系的概況。 3、認識北斗星、北極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看夜空,認星座。 難點: 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 學生準備: 制作星空放映器的材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 二、建立我的星座
47、 認識北極星和北斗七星的位置關系。 三、了解銀河系。 1、多媒體介紹星空。 2、引導交流:看了星空有什么感想? 3、美麗的夜空中,有著數(shù)不清的星星,他們看起來眨呀眨的,古人就對他們非常感興趣了,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并把他們分成88個區(qū)域,稱為星座。你們知道哪些星座呢? 4、這些都是古人根據(jù)神話中動物或者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我們也可以來命名啊。你們都看到哪些星星,都想給他們取個什么字名呢? 5、全班交流。 6、教師投影:大熊和小熊座。 7、引導認識北極星和北斗七星的位置關系
48、。 師補充介紹北極星和北斗七星的知識。 8、如果今夜觀察,你預測一下,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位置將是什么樣? 9、鼓勵學生晚上觀察,如果天氣晴朗的話。 10、多媒體出示:銀河系短片。 11、組織交流觀察后的感受。 1、學生觀察。 2、學生交流。 3、學生介紹所知道的星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 4、學生完成記錄,并小組內交流給星座取的名字,和意義。 5、學生觀察。 6、學生了解位置和距離特點。 7、
49、學生做出預測,畫下來。 8、學生欣賞短片,了解銀河系的組成和形狀特點。 教學內容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4.探索宇宙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主要教學內容有:一、了解人類觀測太空的歷史和觀測工具的發(fā)展。二、介紹運載火箭,三、介紹各種航天器,包括航天飛機和空間站、實驗衛(wèi)星、宇宙飛船和星際探測器。四、介紹探索太空的英雄。五、認識航天事業(yè)的意義。 預期教學效果 1、了解探索宇宙的歷史。 2、知道人類對太空的認識隨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3、能夠收集人類探索太空的資料。 4、意識到航天事業(yè)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人類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難點: 認識逐級加
50、速火箭是如何擺脫地球引力的。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資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新課導入 二、引導學生經(jīng)歷人類觀察、探索宇宙的過程 (一)、了解古人對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二)、了解古代科學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三)、了解宇宙探測工具的發(fā)展。
51、 三、總結宇宙的特點 四、布置學生課外活動。 1、談話:在我們生活著的地球之外,是一個廣闊無邊、無始無終的世界,被稱為“宇宙”。宇宙里的許多奧秘在等著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識,進行一次《宇宙探索》(板書課題) 2、組織學生交流:仰望太空,你對那些星星比較熟悉和了解?利用多媒體展示星空的錄像,展示太陽系的有關圖片。 3、討論:在沒有先進觀測儀器緣故時代,人們是怎樣認識宇宙的?他們會問一些怎樣的問題? 4、談話: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神奇與幻想,在科學技術不發(fā)達的遠古時代,人
52、們通過編傳一些神話、傳說來寄托他們的向往和追求,這些神話也反映了古人對宇宙的迫切了解與探索宇宙的強烈愿望。 5、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四則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嫦娥偷藥奔月、女媧煉石補天、夸父持杖逐日。 6、談話過渡:古人不但為各種天象編寫了許多神話傳說,還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7、了解古代科學家以及他們的研究成果。(用多媒體來展示) 中國:張衡、祖沖之、僧一行、郭守敬。 外國:哥白尼、布魯諾。 8、展示中國古代的天象儀器,展示中國古老的星圖和對宇宙的認識。 9、介紹望遠鏡:后來人們發(fā)明了望遠鏡(多媒體展示望遠鏡),1610年1月10日,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第一次用
53、望遠鏡看到了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多媒體展示月球圖片),看到了木星和它的衛(wèi)星(多媒體展示木星圖片)。望遠鏡使人們初步認識了太陽系,隨著設備的更新和技術的提高,人們又觀察到更遠的天體。 10、介紹現(xiàn)代的望遠鏡:1、巨型望遠鏡。(多媒體展示巨型望遠鏡的圖片)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望遠鏡的制造越來越先進,口徑也越來越大,人們也能夠看得越來越遠。最大的望遠鏡的口徑可達到4米多。2、射電望遠鏡。(多媒體展示射電望遠鏡的圖片)電磁波發(fā)現(xiàn)之后,人們又發(fā)明了射電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可以看100億光年之外的星體。 11、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宇宙的整體形象。 12、總結:人類正逐漸向宇宙的深處進軍探索,現(xiàn)在我們不僅能在地
54、球上研究宇宙,還可以利用人造衛(wèi)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星際探測器等手段進入到宇宙空間,接近遙遠的星球,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播放各種航天探測器)然而,浩瀚的宇宙總讓人感到神秘和無限,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去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吧! 13、觀察星空,像古人一樣選擇幾顆有特點的星星,建立一個自己的星座,給自己的星座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并了解這幾顆星星的有關知識,寫一份星座說明書。以小組為單位,辦一份《宇宙小報》。 1、學生匯報所收集的材料:面對著浩渺的宇宙,你了解宇宙的什么知識?海象知道宇宙的什么知識? 2、引導學生討論:古代的人根據(jù)什么天文現(xiàn)象,編傳了這些神話傳說? 盤古開天辟
55、地:古人對天地產(chǎn)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藥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間的陰影。 女媧煉石補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對光明的向往。 3、學生可以補充介紹。 4、介紹“光年”的含義:由于使用了望遠鏡,人們看到了遠處的各種星體,發(fā)現(xiàn)星體之間的距離非常大,用地球上的長度單位來計算很不方便,于是人們就用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路程作為星體之間的長度單位。光每秒鐘走30萬千米,一年走94608億千米。(利用多媒體展示“光年”的含義和光年的距離算式) 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多媒體展示哈勃太
56、空望遠鏡的相關內容)隨著人們對宇宙研究的深入,人們的足跡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國把一架以天文學家哈勃命名的空間望遠鏡送入太空,他能觀測到150億光年外的天體。 5、、討論:宇宙是什么樣子的?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宇宙里有什么?我們處于宇宙的什么部位?宇宙里有沒有和地球一樣的文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調用相關的圖片或視頻錄像) 教學內容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主要教學內容有:一、介紹人類探索太陽系內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情況。二、了解人類對地外生命的猜測和描繪。三、給外星人寫一封介紹地球的信。 預期教學效果 1、能夠依據(jù)生命
57、存在的基本條件推測可能有生命的星球。 2、了解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基本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喚起學生探索外星人的欲望和想象。 難點: 有理有據(jù)、簡潔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人類探索得的依據(jù)資料 學生準備:課外收集的資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二、查閱資料,自主探究。
58、 三、發(fā)揮想象,繪畫交流。 四、了解現(xiàn)實,解讀名片。 1、欣賞一段影片 2、碟和外星人真的存在嗎?我們不忙下結論。不過,自從人們開始研究太空以來,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樣的高級智慧生物存在。那么,你認為地球以外有生命嗎? 板書:地球以外有生命嗎? 3、你知道有生命有哪些類型?地球以外指的是什么地方? 4、這些星球都是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其實在宇宙中,還有無數(shù)個像太陽系一樣的星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們目前所了解的也只能是在太陽系內的一些信息。所以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探索地球以外的太陽系以內的宇宙中有沒有生命存在
59、。 5、我們一般可以憑什么來推斷地球以外的星球有生命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水、空氣、陽光…… 6、接下來,我們都來做一回小小的科學家,研究一下太陽系內除地球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的存在??茖W研究需要一種求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更需要一種專注的、團結協(xié)作的態(tài)度。 7、師生點評小組匯報情況并小結。 剛才,大家研究得很認真,交流得也很積極,有理有據(jù),的確像個小科學家??茖W家研究科學是嚴謹有序的,我們其實能做得比他們更好,現(xiàn)在請小科學家們把桌上的資料放回原來的信封。 8、探索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科學研究,這不是我們一節(jié)課所能解決的。雖然這樣,人們還是做出了種種猜測和描繪。 9、
60、教師介紹人類所發(fā)射的探測器,和寫給外星人的信,介紹信的內容,和意思。 1、 學生觀看。 2、 學生提出自己的認識。 3、 小組交流。 4、8個小組分別選擇自己想研究的一個星球,查閱一下自己收集的資料,根據(jù)資料討論分析一下,這個星球有沒有生命存在的可能。為了便于大家研究,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張研究報告單和一些資料,幫助大家完成研究,大家可以打開1號信封。我們看哪個小組最團結,研究最有成效,最像一個科學研究小組。 5、(學生分組查閱資料,并根據(jù)資料分析、討論,形成小組研究報告。)
61、 6、鼓勵學生用繪畫給外星人寫信。 教學內容 第五單元 假設與實驗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內容安排有:一、說明猜測與假設的關系。二、介紹“大陸漂移學說”和“恐龍滅絕假說”,表明假說是大的完整的假設。三、學生回憶以往做過的假設的內容,為強調有一句的進行假設做好鋪墊。四、強調假設必須要有一句。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假設的含義,能有一句地提出假設。 2、了解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 3、意識到假設需要驗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觀察記錄總結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 難點: 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連續(xù)觀察1個月以上的月相變化。 教時 1課時 課時
62、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提出假設 三、認識假設的價值 四、收集關于恐龍滅絕的假設的資料 五、回憶做過的假設,說明假設必須要有依據(jù) 1、談話:好奇心總是驅使我們不停地提出問題,并試圖找到答案。 2、小結:雖然問題不一樣,但只有選擇合適的方法去探索,就能獲得答案。 3、利
63、用多媒體出示“三棵小樹”的故事場景。 4、引導觀察,思考,并提出假設。 5、補充介紹讓學生了解具體真實的情況。 6、過度:提出假設是科學探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科學史上,很多重要的結論都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的。 7、教師相機利用多媒體出示魏格納的假設與做出的努力。 8、教師出示更多的科學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介紹,假設所做的重要作用。 9、出示恐龍滅絕的假設資料。講述:恐龍生活在離我們現(xiàn)在幾千年前,它們曾經(jīng)是這個地球的主任,課現(xiàn)在,我們再也找不到它們的蹤影了。提問:你們知道恐龍是怎么滅絕的么? 10、談話科學家門提出了哪些假設呢? 11、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的過程中也提出過很多假設,你還記
64、得么?有哪些呢? 12、我們提出的假設有些經(jīng)過實驗,形成 正確的結論,有些經(jīng)過實驗發(fā)現(xiàn)是錯我的,為我們研究指名了新的方向。 1、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3、讀魏格納的故事。 4、學生根據(jù)掌握的資料,介紹自己的想法和依據(jù)。 閱讀書中資料。 6、學生回憶并寫下曾經(jīng)做出過的假設。 教學內容 第五單元 假設與實驗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主要教學內容有:一、介紹模擬實驗的例子,引導學生回憶和感受模擬實驗的價值。二、介紹對比實驗的例子,引導學生回憶和感受對比實驗的價值,三、分析既是模擬實
65、驗又同時是對比的實驗。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什么是模擬實驗,什么是對比實驗。 2、知道并重視對比實驗中的公平原則。 3、能設計一些簡單的對比實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識別模擬實驗和對比實驗。 難點: 如何控制對比實驗中的不變量。 教時 1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體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導入新課 二、認識模擬實驗、對比實驗
66、 1、談話:通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發(fā)明家愛迪生為了尋找合適的材料,連續(xù)13個月實驗了1600多種礦物與金屬,進行了2000多次實驗,終于解決了電燈燈絲材料的問題。 2、鼓勵學生介紹類似的例子。 3、小結:實驗是人們認識自然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和總要方法。 1、談話:在科學研究中,有事受客觀條件的先限制,不能對某些自然能現(xiàn)象進行直接實驗,這時就得人為的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模擬實驗。 2、我們曾經(jīng)進行過哪些模擬實驗呢? 3、有時候我們必須同時進行實驗,還得確保,公平,這叫什么實驗呢? 4、我們本學期進行過哪些對比實驗?這些實驗中我們注意些什么? 5、組織全班交流。 6、本學期我們進行了月球隕石坑的形成實驗,你們認為這是屬于哪一種呢? 7、教師小結:我們在研究過程中,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1、學生介紹類似的實例。 2、回憶我們曾經(jīng)進行過的模擬實驗。 3、學生說:對比實驗。 4、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實驗中注意了什么。 5、小組討論。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