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5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 第5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五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課程標準】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 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單元綜述】
古代希臘、羅馬是世界聞名的中心之一,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古希臘多山多島的地理環(huán)境、“航海民族”之譽的特性以及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賦予了希臘文明獨特的魅力,經過梭倫,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的努力,雅典民主政治臻于鼎盛。即希臘之后,羅馬成為地
2、中海地區(qū)一個有著重大影響的文明中心,而羅馬法又構成這一文明的重要內核。羅馬法源于羅馬奴隸制度,僅使用于羅馬公民內部。隨著羅馬對外擴張范圍的擴大,“萬民法”誕生了。羅馬法的創(chuàng)設成型,有力地規(guī)范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對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起到了有力的維系作用。
【知識鏈接】
一、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
1、形成條件:
(1)海洋為依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海外貿易與工商業(yè)發(fā)達,易接受平等互利觀念,形成民主政治。
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鄰愛琴海,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多,海島星羅棋布,導致經濟上農業(yè)不發(fā)達,其海外貿易和工商業(yè)發(fā)達,形成了寬松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并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觀念,利于民主政治
3、的形成。
(2)、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公元前8-公元前6世紀):公民能更直接地參與城邦政治,更積極地追求民主權利。
城邦含義:是一種國家形態(tài),也稱“城市國家”;一般以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的若干村落。
形成:公元前8~6世紀,希臘出現兩百多個城邦,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特點: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是城邦的主要特征。
(3)、古希臘靠近古代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帶,便于從亞非文明的成就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
(4)、主觀努力:梭倫、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改革。
【重難點突破】:古希臘的城邦與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有什么不同?
(1)希臘城邦始終以獨立的政治單位,分立于希臘
4、古典世界;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各諸侯國有同管他們的宗主,并逐漸走向統(tǒng)一的帝國。
(2)希臘城邦商品經濟比較發(fā)達,農、工、商并重;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家則大多以農為本,重農抑商。
(3)希臘城邦普遍實行共和政體,王權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較發(fā)達的民主政治;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各諸侯國王權日益強大,最后發(fā)展成為君主專制制度。
(4)古代希臘是地利名詞,希臘城邦相對獨立、平等共處;而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中國處于歷史上的分裂時期,中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王朝,因王室衰微導致分裂,爭霸、兼并戰(zhàn)爭不斷,社會處于劇變時期。
(5)前者孕育的文明依托海洋,具有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和多元性的特點;而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玩兒
5、命是依托大河和農耕,雖然當時的文化也具備多元化的特點,但不能改變其封閉和保守性的特點。
2、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fā)展
A、奠基: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
(1)內容:
①根據財產多寡,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財產越多者等級越高、權利越大;
②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各等級公民均可參加;
③建立四百人議事會,前三等級公民均可入選;
④建立公民陪審法庭;
⑤廢除債奴制等。
(2)作用: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B、確立: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
①內容: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設立五百人會議,成立十將軍委員會,
6、繼續(xù)擴大公民大會的權力,實行陶片放逐法等。
②作用:基本鏟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公民參政權空前擴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確立起來。
C、黃金時期: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
內容:(1)擴大公民參政范圍。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擔任幾乎一切官職。
(2)改革重要機構:①改革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商定城邦重大事務。
②五百人議事會的職能也迸一步擴大。
③陪審法庭成為最高司法與監(jiān)察機關。法官從各部落3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中產生。他們審理各類重要案件,監(jiān)督公職人員,并參加立法。
(3)鼓勵保證所有公民參政的措施:制定“公職津貼”制度,為參政公民發(fā)放工資和津貼;
7、鼓勵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等等。
作用: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期”。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弱:公元前4世紀后半期
衰弱原因:(1)根源:希臘奴隸制度即是城邦繁榮的基礎,也是其衰亡的根源。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突破了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
(2)城邦內部的混亂和城邦之間的戰(zhàn)爭
(3)公元前338年,馬其頓王國亞力山大征服了希臘
4、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全體公民是統(tǒng)治者,參與政治,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公民集體內部相對平等(“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
5、雅典民主政治的體現: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民眾法庭。
8、
6、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的,僅僅是雅典少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7、評價:
A、雅典民主政治的積極作用:
對希臘:(1)以雅典為代表的希臘城邦民主制度,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2)正是這種全民族對知識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民主的氛圍,使得古代希臘在眾多精神文化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
(1)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理論與實踐為近現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礎;
①理論:主權在民、輪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
②實踐: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運作方式
(2
9、)為后來歐美資產階級提供了思想基礎。
B、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范圍:雅典民主僅僅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婦女、外邦移民、奴隸和他國公民都沒有享受民主的權利。
②性質: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用小國寡民的城邦.
③方式:輪番而治和抽簽形式不能保證參政人員的素質,可能導致國家權力濫用和誤用,有時成為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
④后果:過濫的直接民主,容易導致政治腐敗,社會動蕩。
二、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1、羅馬法的概念:指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中葉古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
2、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⑴早期階段(起源):習慣法→成文法(主要體現在表現形式上):
10、①習慣法:
含義:所謂的習慣法就是未經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認的行為規(guī)則。
缺陷:法律與習慣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貴族可隨心所欲解釋法律,保護自已,損害平民利益。為保護貴族特權提供了方便。
②成文法:
形成原因:平民反對貴族斗爭的結果。
標志: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發(fā)表――標志羅馬成文法誕生。
特點:內容相當廣泛,法律條文也比較明晰,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作用與意義:羅馬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這是羅馬法的淵源,也是羅馬的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
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也保留
11、了一些野蠻的習慣法 。
⑵發(fā)展階段:公民法→萬民法(主要體現在適用范圍的變化上):
①公民法:公元前3世紀中期之前,羅馬法律的使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公民法”,具有明顯的狹隘性。
②萬民法:是指普遍適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原因:a由于羅馬的版圖不斷擴大,很多有著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勢必會出現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不受公民法保護,引起了社會動蕩;
b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不斷發(fā)展,在政治經濟活動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原來的公民法已經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
c對外戰(zhàn)
12、爭的勝利,使羅馬獲得了大量奴隸,由此奴隸制在羅馬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奴隸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穩(wěn)定統(tǒng)治,保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不受侵犯。
萬民法的產生:(1)帝國的皇帝們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羅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2)法學家也積極立法,進行法律解釋,以充實羅馬法律。
(3)帝國對各行省上層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權,對無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給以適當的司法保障。
3世紀,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的區(qū)別開始消失,萬民法成為適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⑶完備階段:《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
13、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tǒng)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3、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羅馬法從內容上有廣義法和狹義法的區(qū)別(狹義法是指羅馬公民法;廣義法是指通行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地區(qū)的全部法律);
從形式上可分為成文法和習慣法;從結構上分包括公民法和萬民法;公民法是屬于羅馬公民的法律,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習慣法。
其核心內容是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4、作用與影響
羅馬法的現實意義:
(1)政治上:為國家權力提供法律依據,穩(wěn)定社會秩序,保護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與經濟利益;
承認公民的平等權利,鞏固帝國的統(tǒng)治基礎。
(2)經濟上:保護
14、私有財產,這有利于調整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糾紛,緩解社會矛盾。
特別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法律制度滲透到國家各個角落。穩(wěn)固了帝國的統(tǒng)治。
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典,影響廣泛而深遠。
(1)羅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則和做法,都可在羅馬法中找到源頭。(如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的《民法典》《人權宣言》。中國現行的《民法通則》和《繼承法》;陪審制、律師制,裁決要有記錄、沒有證據不能定罪等)。
(2)近代時期,資產階級根據羅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們還利用和發(fā)展
15、了羅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為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有力武器。
(3)對中國等亞洲國家也產生了影響。
5、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男女不平等。
【重難點突破】:為什么羅馬法會具有如此深遠的影響?
⑴羅馬法在發(fā)展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而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⑵帝國疆域遼闊,最強盛時地跨三洲,正如恩格斯所說“羅馬的占有,在所有被征服的國家,首先是直接破壞過去的政治秩序;其次,也間接破壞了舊有的社會生活條件,到處都有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北徽鞣貐^(qū)和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進羅馬法的影響。
⑶羅馬法的發(fā)達是統(tǒng)治
16、者重視法學、尊重法學家的結果。
⑷羅馬法本身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發(fā)展和傳播。
【重難點突破】:東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較:
比較內容
西方
中國
發(fā)展趨勢
走向民主
趨向專制
政治基礎
民主政治,小國寡民的城邦政體
君主專制封建帝國
基本特點
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
君主獨裁與世襲
決策機構
公民大會
君主
政治改革、法律制度
古希臘進一步實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證,古羅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其專橫,后是獨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加強君主專制,法律是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工具
文明延續(xù)與政治制度的關系
缺乏強有力的權威,國家不統(tǒng)一,經常分崩離析,易摧毀文明,破壞文明的發(fā)展里程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當時有力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科技文化進步、并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進一步延續(xù)
認識
人類文明史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時代、階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