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二章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二章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論語論語十二則十二則第一課第一課時時 1.1.作者鏈接。作者鏈接。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通行本共20篇。屬語錄體散文,內(nèi)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討論。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jù)。南宋時,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走進文本走進文本感知情節(jié)感知情節(jié)走進文本走進文本感知情節(jié)感知情節(jié) 1.作者鏈接。作者鏈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
2、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文化名人。3.小組合作理解探究課文前六章。小組合作理解探究課文前六章。 (一)子曰:(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注釋】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習:復習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君子:文中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 對于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
3、識,必須“學”與“習”統(tǒng)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 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并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tài)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咀g文】孔子說:“學了又按時復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注釋】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自我檢查,反省。 為:替。謀:謀劃。忠:盡心盡力。信:真誠,誠實,誠信。傳:老師傳授的知識。習:復習。 “吾日三省吾身”,一個“日”字
4、,強調了反省的經(jīng)常性,即每天如此;“三”強調了反省是多次的。一個冒號,表明下文是反省的內(nèi)容:為別人辦事、與朋友交往和溫習知識 ,曾子從三個方面來反省檢查自己。從中可見古代治學人十分重視品德修養(yǎng)。 這句中所包含的成語:三省吾這句中所包含的成語:三省吾身身?!咀g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是否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復習過呢? 【注釋】十有五:十五歲。有,讀“yu”,通“又”,用在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立:站立,站得住,文中可理解為獨立做事情。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順:指能聽得進不同意見。不逾矩:指不超越禮法。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
5、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這一則講的是人的一生進德修業(yè)的發(fā)展過程,分為了幾個階段,真可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是自學成才的典范,勤奮不倦地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并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在不斷的學習中,孔子才一步步得到提高,從而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v【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遇事不疑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但不超越規(guī)矩?!保ㄋ模┳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注釋】溫:溫習。 故:舊的知識
6、(形容詞用作名詞)。而:連詞,表順承,就。知新:得到新的體會和理解。以:憑借。為:動詞,作為。 解讀:這是講學習方法。 句中所含成語:溫故知新【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就可以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注釋】而:連詞,表轉折。 罔: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有害。 (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解讀: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譯文】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注釋】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埃喝淌?。(六)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7、,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贊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里講顏回“不改其樂”,即貧賤不能移的精神,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 顏回,孔子最出名的學生,也是孔子心目中立志行“圣人之道”的一個典型,他“不改其樂”,孔子因此給“賢哉,回也!”的贊譽,而且是一句話前后兩次重復。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朗讀、背誦前六章朗讀、背誦前六章第二課第二課時時 走進文本走
8、進文本感知情節(jié)感知情節(jié) 【注釋】之:指學問和事業(yè)。好:讀“ho”,喜歡,愛好。樂:以為樂趣。1.小組合作理解探究課文后六章。(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此則講的是關于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知識的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事,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學到的才能夠靈活地運用?!咀g文】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注釋】飯疏食飲水:吃粗糧、喝冷水。飯,這里是“吃”的意思,作動詞。疏食即粗糧。水:古代冷水為水,熱水為
9、湯。曲肱:彎著胳膊。肱,胳膊。(八)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一則講的是道德修養(yǎng)??鬃訕O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于有理想的人來講,樂在其中。他還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p>
10、善者而改之。” 【注釋】三:泛指多數(shù);行:走路。焉:兼詞“于之”,在其中。擇:選擇。善者:好的方面,優(yōu)點。而:順接連詞。從:跟從,學習。之:前一個代“善者”,后一個代“不善者”。 這句話,表現(xiàn)出孔子自覺修養(yǎng),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yǎng)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 包含的成語: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v【譯文】孔子說:“ 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的那些短處就要改正?!保ㄊ┳釉诖ㄉ显唬骸?/p>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注釋】川:河,河流。逝者:指流逝的時光。斯:這,指河水。舍:舍棄。 解讀:講學習態(tài)度。一寸光陰一寸金,逝者不可追,要珍惜寶貴時光。 這一章中包含的成語:逝者如斯。【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 日夜不停?!保ㄊ唬┳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注釋】三軍:軍隊的通稱。奪:使失去。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漢。 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是有堅定的志向。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一個人的堅定意志,是很困難的。v【譯文】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保ㄊ┳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
12、思,仁在其中矣?!?【注釋】篤:忠實,堅守。切問:懇切地提問。仁:仁德。 這一則,講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學習要學,但要博學;志向要有,但要專一而堅定,還要多想和多問,但不是空想,也不是亂問,而是多想和多問自己身邊的事情,這樣,仁義和道德便包含在其中了?!咀g文】子夏說:“博學而志向堅定,好問而多想當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朗讀、背誦后六章。朗讀、背誦后六章。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博學而篤志
13、,切問而近思。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論語中有關中有關“君子君子”的語錄的語錄君子泰然自若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無禮,而不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而不泰然自若。而不泰然自若。(2)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態(tài)度和順,但君子態(tài)度和順,但不會茍同別人;小不會茍同別人;小人容易附和別人的人容易附和別人的意見,但其實不能意見,但其實不能與別人平和相處。與別人平和相處。(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4)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君子能夠領悟的是道義,小人能夠領悟的是利益。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xiāng)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